試論建設工程造價的有效控制

  【摘要】工程造價的有效控制是以合理確定為基礎,有效控制為核心,它是貫穿幹建設工程壘過程的控制。為了提高工程建設的投資效益和社會效果,必須在保證質量和工期的前提下有效控制工程造價。本文結合工程建設各階段工作,論述了有效控制工程造價的措施。

  【關鍵詞】建設專案;工程造價;有效控制

  隨著市場經濟逐步建立和發展,工程造價管理也出現一些新情況、新問題,如何採取有效措施,使工程造價管理儘快納入規範化、系統化、法制化軌道,已是當務之急。

  1 工程造價管理存在的主要問題

  1.1 沒有形成完善的、系統的全過程造價管理體系

  我國現行的工程造價管理制度是在五十年代形成、八十年代完善起來的。表現為國家直接參與和管理經濟活動。隨著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的轉變,工程造價管理部門的職能沒有隨著形勢發展及時轉變, 即實現由靜態管理向動態管理、由微觀控制為主向巨集觀調控為主的轉變。市場調節的作用對工程造價的影響越來越大。但是,無論是政府公告還是市場資訊都普遍滯後於應用時期, 很難做到對工程建設全過程動態地造價管理, 造成工程建設各階段和各環節的造價確定和控制脫節。另外,由於申報建設專案能否立項要受審批許可權的制約, 一些地方和部門為了爭上專案和爭取貸款,而設計單位為了多招攬業務,在可行性研究和初步設計階段往往缺乏實事求是的精神,故意漏項,人為地壓低投資估算和概算,使其控制在有關部門的審批許可權內。這樣的專案,一旦批准立項,施工後便以種種理由追加投資,使工程投資難以控制。

  1.2 定額已不適應市場變化

  現行的定額及取費標準是由政府有關機構組織專門機構進行勘測制定的, 它反映的是一定時期內社會生產力發展水平,整個定額體系從查測到頒發實施歷時較久,更新週期較長。而在這一過程中,施工手段和施工方法日趨先進,市場條件不斷變化,現行定額不能準確地反映當時當地的實際工程造價,定額已不適應市場變化。

  1.3 定額費用混淆

  現行定額費用內容繁多,當投標單位採用統一定額和取費標準編制報價中標後,由於定額內容、費用內容與實際的施工技術和方法脫節,合同單價不能作為施工專案成本支出的依據。因此,許多施工企業要在施工期間迴歸自身的實際水平,就要在總造價內調劑平衡,編制內部預算單價,進行成本控制,這樣往往使許多費用難以平衡,費用混淆,造成施工專案成本管理失控。有些地區和行業,取費費率按施工企業資質等級劃分,造成了同一工程,不同施工企業工程造價管理不一致的局面,以致出現了高資質施工企業中標,然後再轉包給級別低的施工隊伍,以從中獲取級差的現象。

  2 控制工程造價的措施

  2.1 決策階段工程造價的控制

  工程造價的確定與控制貫穿於專案建設全過程,可以說決策階段的專案決策內容是決定工程造價的基礎,工程建設專案的各項技術經濟決策, 對專案的工程造價有著重大的影響,特別是建設標準水平的確定、建設地點的選擇、工藝的選擇、裝置的選用等,都直接關係到工程造價的高低。據有關資料,在專案建設各階段中,投資決策階段對工程造價的影響程度最高, 可達到70%~80%。因此,應在投資決策階段採取有效措施控制造價。

  2.1.1 積極做好專案決策前的準備工作。認真蒐集有關資料,如裝置執行情況、裝置技術引數、需要解決的問題等。

  2.1.2 切實做好專案可行性研究報告。根據市場需求及發展前景合理確定工程的規模及建築標準,編寫具有較強說服力和可行性的立項申請,爭取專案早日立項。

  2.1.3 科學進行工程專案的效益分析,編制工程投資估算。投資估算編制要有依據,要儘可能細緻、全面。從現實出發,充分考慮到施工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各種情況及不利因素對工程造價的影響,考慮市場情況及建設期間預留價格浮動係數,使投資基本上符合實際並留有餘地,使投資估算真正起到控制專案總投資的作用。

  2.2 設計階段工程造價的控制

  設計階段是確定與控制工程造價的重點階段。儘管設計費在建設工程全過程費用中只佔1.5%—2%,但對工程造價的影響可達75%以上。由此可見,設計質量的好差直接影響建設費用的多少。合理科學的設計,可降低工程造價10%左右,但在工程設計中不少設計人員重技術、輕經濟,任意提高安全係數或設計標準,而對經濟上的合理性考慮得較少,從根本上影響了專案成本的有效控制。有效的方法是:

  2.2.1 實行設計方案招標。擇優選擇設計單位,積極推行建築方案與經濟方案相結合的設計招標方法, 設計方案採用招投標制將會促使設計人員增強風險意識並自覺運用價值工程對方案進行優化設計, 提高設計水平和經濟核算質量。

  2.2.2 推行限額設計,加強動態管理。積極推行限額設計, 健全設計經濟責任制, 把技術和經濟有機地結合起來, 並嚴格控制設計變更, 以保證投資限額不輕易被突破。這就要求設計人員應熟悉掌握建築工程預算定額及費用定額,熟悉建築材料預算價格,然後按專案投資估算控制初步設計概算, 再用初步設計概算控制施工圖設計概算。

  2.2.3 採用合同措施,有效控制造價。針對目前設計人員經濟觀念淡薄、設計變更快的現狀,應在設計合同經濟條款上,增加設計變更及修改的費用額度限制條款,如設計變更費超出施工合同價的某一比例***如3%***時,則扣罰一定比例的設計費。採取一定的約束力是對設計規範、設計標準、工程量與概預算指標等各方面控制的一種舉措。

  2.3 招標投標階段的造價控制

  工程招標包括施工招標和裝置、材料採購招標兩個方面,通過招標擇優選擇施工單位和材料供應商,這對專案投資乃至質量、進度的控制都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在此過程中應注意以下幾點:

  2.3.1 招標工作應遵循公平、公開、公正、誠信的原則。招標前,應嚴格審查投標單位資質,必要時進行實地考察,避免“特級企業投標,一級企業轉包,二級企業進場”等不正常現象,這對專案成本控制非常不利。

  2.3.2 做好招標檔案的編制工作。造價管理人員應收集、積累、篩選、分析和總結各類有價值的資料、資料,對影響工程造價的各種因素進行鑑別、預測、分析、評價,然後編制招標檔案。對招標檔案中涉及費用的條款要反覆推敲,儘量做到“知己知彼”,以利於日後的造價控制。

  2.3.3 做好合同的簽定工作。應按合同內容明確協議條款,對合同中涉及的費用如工期、價款的結算方式、違約爭議處理等,都應有明確的約定。

  2.4 施工階段的造價控制

  施工階段是資金投入的最大階段, 是招投標工作的延伸,是合同的具體化。加強施工控制,就是加強履約行為的管理。

  2.4.1 抓好合同管理,減少工程索賠。在施工階段,成本控制的關鍵是對工程變更實行有效控制。針對目前工程量清單報價,施工單位往往採取“低價中標,索賠贏利” 的方式承攬工程。作為業主方造價管理人員要做到事前把關,主動監控,嚴格稽核工程變更,計算各項變更對總投資的影響,從使用功能、經濟美觀等角度確定是否需要進行工程變更,減少不必要的工程費用支出,避免投資失控。

  2.4.2 從工程管理機制上健全投資控制系統。從管理模式上著手, 建立建設監理制, 追求專案投資的有效控制, 按照監理規定和實施細則, 完善職責分工及有關制度, 落實責任, 從工程管理機制上建立健全投資控制系統。

  2.4.3 從技術措施上展開專案投資的有效控制。對主要施工技術方案在做好論證的基礎上,廣泛應用新材料、新工藝、新技術,想方設法在技術上實施專案投資的有效控制。據統計,材料費一般佔直接工程費的70%左右。同時,直接費的高低影響到間接費的高低,因此,選用新工藝、新材料、新技術,是提高勞動生產率和縮短工期的有力保證。

  2.5 竣工階段的造價控制

  竣工階段是成本控制的最後階段。竣工決算是反映建設工程實際造價和投資效果的檔案。及時、準確地對竣工決算稽核,對於總結分析建設過程的經驗教訓,提高工程造價管理水平都具有重要意義。在確定工程造價時,堅持以現行的計價規範為依據,按照施工合同和招標檔案的規定,根據竣工圖,結合現場簽證和設計變更進行稽核。同時要堅持深入現場, 掌握工程動態,瞭解工程是否按圖紙和工程變更施工,細緻認真地核對,確保工程結算的質量,提高投資效益。

  3 結束語

  綜上所述,工程造價的控制是一個動態的過程,涉及到工程建設的諸多方面,它與工程建設的全過程中每個環節緊密相連,控制工程造價不僅是領導者和工程技術人員的職責,而且是每一位工程建設參與者份內之事。提高造價人員的素質,提高技術經濟分析論證能力,提高設計產品的經濟效能,增強企業市場競爭力,為企業的長遠發展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周彥,淺談工程造價的有效控制[J].中國城市經濟,2010.05

  [2]唐玉彥, 淺談建築工程造價的有效控制[J].廣西質量監督導報,20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