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治維新的內容和影響

  明治維新,是指19世紀60年代末日本在受到西方資本主義工業文明衝擊下所進行的,由上而下、具有資本主義性質的全盤西化與現代化改革運動。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關於明治維新的知識,希望對你有幫助。

  明治維新的內容

  明治維新的內容十分全面,在日本的倒幕運動之後,明治天皇遷都東京,即原先的江戶城,之後便開始了日本近代史中最為重要的明治維新。在倒幕運動之前,日本的權力中心是在幕府中的,在日本的資本主義革命結束之後,國家權力集中到了明治天皇手中,明治天皇也順勢將國家整體改為了君主立憲制,並且用中央集權式的政治體制來達成集全國權力於一身的目的。

  在日本的社會體制方面,明治天皇將有皇室血脈的人一律稱之為“皇族”,原先的貴族則稱呼為“華族”,那些貴族們的門客、幕僚被稱為“士族”,其他人則全部統稱為“平民”。這雖然只是形式上的平等,並且允許各階級之間進行交往,但顯而易見仍然存在階級的分別。在教育方面,明治天皇在全國範圍內建立了許多大學、中學和小學,爭取讓每個孩子都能受到教育,並且在課本中大量灌輸軍國主義、武士道思想,這也為之後日本的全民軍國主義思想打下了基礎。

  在軍事方面,日本建立了服役制度,規定年齡的成年男子必須服役三年,以及預備役兩年,並且用德國的訓練方式來訓練日本陸軍,用英國的訓練方式來訓練日本海軍,再加上思想文化上的武士道精神及軍國主義思想灌輸,使得日本在1873年的時候有著高達40萬的可作戰部隊。除此之外,明治維新還推行了《廢刀令》,這也使得武士階層日漸衰敗;在交通方面修建了許多新式的公路與鐵路;在司法方面,模仿其他資本主義國家訂立了相似的法令;在宗教方面,大力鼓勵神道教,目的是為了宣揚天皇的絕對統治地位。

  明治維新的影響

  明治維新是發生在日本十九世紀六十年代中末期的一場社會變革運動,明治維新推翻了統治日本兩百多年的幕府統治,建立了一個新的中央集權的國度,並且在整個日本上進行了一場模仿西方發達國家的去舊革新運動,頒佈了許多政策與規定,硬生生用半個世紀的時間將日本從一個諸藩國林立的毫無凝聚力的國家轉變成世界上數一數二的工業強國。

  明治維新的影響很廣泛,首先便是使得日本用極短的時間脫亞入歐,成為能夠和西歐眾國並肩而立的強國,並且憑藉自己的實力逐步廢除了在封建時期曾經和強國們簽訂的喪權辱國條約。在1895年以及1904年,日本憑藉著強盛的國力,先後擊敗了大清帝國和沙皇俄國,成為大國之一。

  但是由於日本改革的不徹底,在其國內仍然有著許多封建社會參與存在,有著難以磨合的社會矛盾,這也是日後日本對其他國家進行侵略擴張的原因之一。《廢刀令》的頒佈也是使得日本的武士文化逐步沒落的重要原因之一。在文化教育方面,日本在明治維新時期向其他先進國家派出了許多留學生,待這些留學生回國後,用最先進的語言談論最先進的事物,這也是日本“文明開化”之風盛行的原因,對原本日本當地的保守思想產生了重大沖擊。

  但是日本為了加強皇權而使用中央集權制,也使得天皇權力過大,原先藩國的大名仍然在自己的領地中掌有大權,土地兼併以及貿易壟斷仍然嚴重,這也是日本侵略其他國家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