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洋務運動與日本明治維新的比較

  在中,還是有著許多異同存在的。以下是小編為你整理的,歡迎大家閱讀。

  

  中國進行洋務運動的背景是為了打敗當時興起的太平天國運動,是清朝政府派人前往歐洲先進國家進行的工業學習,總的目的還是為了維護清王朝的統治。而日本明治維新的目的則是為了推翻腐朽落後的幕府統治,並且在推翻之後用全新的西化來武裝自己的國家,日本在明治維新的初期便已經是資本主義國家,而中國的洋務運動之後卻是更為穩固的封建社會。

  其次便是兩個國家進行維新的領導力量的不同。日本的明治維新,其總的領導便是明治天皇,是當時在日本最有權勢的人,因此他的革新十分順利,沒有人敢反抗他。但是反觀中國,中國的洋務派卻主要是清朝朝廷內的一些大臣,他們有著革新國家的願望,但是又不敢反抗慈禧太后的統治,再加上慈禧對洋務派表面上是支援態度,這些大臣們哪裡還有怨言?然而誰都知道,慈禧雖然曾經支援過洋務派,但事實上她一直是個保守的頑固派,這也是洋務運動最終會以失敗告終的原因。

  在變革方面,儘管中國似乎也有很多方面進行了改變,但是最基本的國家性質仍然存在,當時的中國一直都是封建社會,但是日本首先便是把國家的政體給改變了,模仿英國使用君主立憲制的政體,這也是日本明治維新最為重要的一步,卻是當時的中國永遠跨不出去的一步。

  日本明治維新的內容

  在國家的政體方面,明治天皇決定模仿西方採用君主立憲制的政體,並且還把當時的日本領土總共分成了三府七十二縣,採用中央集權制的方式來統一權力。原先日本的階層分為“士、農、工、商”,在明治維新的時候被明治天皇改成了“皇族、華族、士族和平民”,雖然四個階層已經允許進行交往,但是四個階層之間還是存在著等級之分。之後明治天皇更是釋出了《廢刀令》和《戶籍法》,這也是武士階層開始沒落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明治維新期間,日本開始用太陽曆來計日。明治天皇還引進了許多西方最為先進的近代工業技術,並且還專門設立了工部省這個部門來管理工商業,統一了貨幣,建立日本銀行,這些手段都是為了更好地促進貿易。

  在教育方面,明治天皇設立了許許多多的大學、中學、小學,確保日本的三府七十二縣所有孩童都能夠接受到教育,在教科書裡大量灌輸軍國主義思想和武士道精神,為日本的後代們灌輸忠君愛國思想,鞏固自己的統治地位。在軍事方面和司法方面,明治天皇都模仿西方先進國家的標準進行改革。在交通上更是新建了無數新式的鐵路與公路。

  中國洋務運動的內容

  在創辦軍工企業方面,洋務派打出了“自強”的旗幟,用以號召民眾。他們學習西方的先進技術,採取大機器製造,生產出了物品同樣也應用於對清政府自己軍隊的建設。

  民用企業的創辦出現在洋務運動的後期,此時的洋務派打出的旗號是“求富”。在此期間,洋務派採用官商合作、官督民辦等方式建立了一系列的民用企業,其中最主要的是紡織業的建立。

  關於海防籌劃,其中最主要的是海軍的建立,19世紀70年代,清政府開著正式著手建立海軍。歷史十年的時間,中國近代海軍初步建成,一定有三支水師,其中最著名的是北洋艦隊,這也是規模最大的一支海軍。

  創辦新式學堂是洋務運動中一項跨時代的壯舉,它打破了中國傳統的私塾和書院教育,開始分門別類的設立學院,這一舉動是為了應對中外交涉而開創的。在那樣的社會背景下,清政府急需會說外語的新式人才,當然還有懂得大機器操作的人。因此洋務派開始在華夏的土地上開辦跟科技和軍事有關的新式學堂,還有就是派遣留學生,新式學堂為以後的經濟、政治和經濟發展培養了大批的先進人才。

  洋務運動的主要措施除了以上四個主要方面之外,還有其他幾個。洋務運動的主要措施還包括修建鐵路、開通電報和創辦報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