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生畢業論文格式

  畢業論文培養學生綜合運用、鞏固與擴充套件所學的基礎理論和專業知識,下面是由小編整理的,謝謝你的閱讀。

  

  1、題目:應簡潔、明確、有概括性,字數不宜超過20個字。

  2、摘要:要有高度的概括力,語言精練、明確,中文摘要約100—200字;

  3、關鍵詞:從論文標題或正文中挑選3~5個最能表達主要內容的詞作為關鍵詞。

  4、目錄:寫出目錄,標明頁碼。

  5、正文:

  論文正文字數一般應在3000字以上。

  論文正文:包括前言、本論、結論三個部分。

  前言***引言***是論文的開頭部分,主要說明論文寫作的目的、現實意義、對所研究問題的認識,並提出論文的中心論點等。前言要寫得簡明扼要,篇幅不要太長。

  本論是論文的主體,包括研究內容與方法、實驗材料、實驗結果與分析***討論***等。在本部分要運用各方面的研究方法和實驗結果,分析問題,論證觀點,儘量反映出自己的科研能力和學術水平。

  結論是論文的收尾部分,是圍繞本論所作的結束語。其基本的要點就是總結全文,加深題意。

  6、謝辭:簡述自己通過做論文的體會,並應對指導教師和協助完成論文的有關人員表示謝意。

  7、參考文獻:在論文末尾要列出在論文中參考過的專著、論文及其他資料,所列參考文獻應按文中參考或引證的先後順序排列。

  8、註釋:在論文寫作過程中,有些問題需要在正文之外加以闡述和說明。

  9、附錄:對於一些不宜放在正文中,但有參考價值的內容,可編入附錄中。

  關於醫學的論文範文

  醫學美學在口腔醫學中的應用

  現代醫療服務對口腔醫生的要求20世紀80年代後期, 隨著醫學美學與醫學美容學在我國的興起, 人們越來越意識到未來醫學的口腔專業技術人員,要有精湛高超的醫療技術, 還要有紮實的人體審美以及美學基本知識。目前,現代口腔醫學, 要求把藝術和科學融合在一起, 對口腔醫生的基本要求為:具有紮實的專業基礎、素描能力、透視能力、審美能力、雕刻能力、美學以及藝術涵養。把口腔正畸學作為模板, 在整個錯牙以及畸形矯正的臨床工作中,應在整個矯正設計的理念、矯正過程以及臨床效果評估中貫徹美學思維。這就需要不斷對口腔科醫生的思維進行開拓, 從牙齒的排列中具體體現患者的個性以及性別等要素, 使治療後的牙列和麵部外形既表現出良好的功能, 美觀、穩定, 又具有動態美。不僅要有高超,精湛的醫療技術,還必須有一個堅實的基礎知識美學和人體美學的知識。現代口腔醫學雜誌,需要科學與藝術的融合,要求牙科醫生不僅要有紮實的專業知識,還要有審美能力,能力的角度來看,繪圖功能,雕刻能力和審美素養和藝術修養。還是正畸,例如,在整個咬合不正矯正畸形在臨床工作中,美學應隨身攜帶整個家電設計,創意,且治療過程評價療效。這就要求牙醫繼續發展思維,以反映性別,個性和特定患者的牙列的安排等元素,使處理後的牙列和麵部外觀既表現出良好的功能性,美觀性,穩定性,又具有動態美。

  人類對生命的要求不僅僅是壽命的延長, 還要求生活質量的提高, 對疾病不僅僅要求治療,還要求符合美的原則, 要求醫務工作者在臨床實際中運用美學理念, 採取最優的醫療手段和護理方法, 使患者早日恢復健康美麗, 滿足患者的審美需要。

  口腔醫學美學是一門研究口腔頜面部醫學美學現象及其審美規律的科學,既是口腔醫學的專業基礎課,又是直接參與和塑造口腔系統健美的臨床美容學科,由於口腔是人體容顏美最顯露的部分,任何牙頜畸形、牙列缺損、錯位牙和口腔頜面部的創傷都會影響功能協調,感情的表達,人物的形象,所以現在就診的患者不僅要求疾病得到治療,功能恢復,而且更注重對美的要求和完善。

  1 淺談口腔工作者的美學修養

  口腔科是一門造型藝術,如牙體牙列缺損的修復,錯頜畸形的矯治,頜面部外傷的手術縫合等,無不包含和浸透著美學的因素。口腔工作者是人體美的忠誠衛士,要履行自己的崗位職責,自身必須具備心靈美和外在美的優良素質,提高自己容顏美的專業造詣。美學素質應包括儀表美、語言美、行為美、心靈美和環境美等幾個方面。

  ①口腔工作者的自我形體風格要嚴格注意修養。上班時要服飾整齊,衣著嚴謹,儀表雅潔這是表現一個白衣天使形象美的關鍵,②為患者服務或談話接觸時要保持良好的心態,耐心傾聽患者的要求,態度和藹,舉止文雅,語言文明,通過美好的語言使患者對你有一個親切信任感,進而使患者產生康復有望的積極心理;然後再檢查操作時動作要敏捷,技術嫻熟,為患者磨牙或備洞時,操作要正規動作要輕巧,程式要規範,最後在醫德、情操、品格方面還要表現出高尚,奉獻精神使患者感到一種寬鬆、寧靜、舒適感,進而產生對醫生的信任和滿意。

  醫療環境的完美是保證醫療活動正常開展的一個缺少的硬體條件,口腔工作者應積極營造一個美的工作環境。患者一踏進醫院的大門就應感覺賞心悅目,候診室內應有導醫小姐熱情接診,根據病情將患者分診到應就診的診室,同時候診室內應設有電話、飲水機科普宣傳書等。這是口腔工作者在臨床工作中應提倡和注意的美學修養。

  2 探討求美者的心理,提高醫療效果

  探討求美者的心理狀態,瞭解患者的顧慮、願望和要求,因人施治,有的放矢地採取相應的美學措施,儘量滿足患者的合理要求,達到醫患共同的目的。患者的心態分析如下。

  2.1積極型 某些患者有殘疾或前牙疾患的患者,他們往往因生理的缺陷和社會的偏見與歧視,或者受到同齡夥伴的譏笑,造成一定的心理障礙,有強烈的自卑感,這些人都迫切希望通過手術"辭舊迎新"。這一型別患者手術時都比較配合,要給患者充分參與的機會,瞭解他們的審美觀,儘量滿足其要求,以獲得理想的效果。

  2.2適應需要型 因為自我的容顏缺點,引起戀愛、升學、求職的失敗,故而通過美容實現對方需要的美。這型別患者的願望和不切實際的要求要及時疏導與患者達成一個美的共同認識。術者有義務和責任盡最大努力恢復其功能和協調,使之成為體態完美的人。

  2.3參與型 自身要求美容的心理不強烈,但看到別人術後效果好,或者經別人勸告而參與的,這類患者應保證修復的成功,讓患者滿意。

  2.4慾望過高型 客觀上沒有美容的必要,如有些人他本來已有一微黃,有光澤的健美牙齒,但他們卻認為牙齒越白越好,要求做牙齒漂白等,對這型別患者應做好解釋工作不應進行手術。

  3 應用審美意識使口腔醫學更加完美

  3.1在口腔頜面外科的修復中,要根據頜面部的解剖和美學要求,合理地選擇手術切口部位,精巧地切開與縫合,選擇最佳的手術時機,使口腔頜面部的疾患得到很好的修復,維護患者的美和健康。口腔內科的修復既要治療疾病的同時,還要使牙齒更完美,如注意不要因充填材料而使前牙變色,後牙的充填也要美觀實用。在口腔修復中運用美學規律指導設計製作,使修復體既符合解剖形態,又能體現形態美和藝術美。

  3.2口腔修復美學中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3.2.1義齒的選擇以及形態的排列 選擇義齒的重點在於區別義齒的形狀和排列,能在年齡和性別方面體現患者的特點,要注意形美、應遵守法律。總結得出男性的特點是以毅力和力量為主的表現形式,是一種"陽剛之氣", 女人的優雅和溫柔,是"陰柔之美。"一般年輕女性選擇圓鈍、貝殼形人造牙冠,按照平均角度,圓弧狀各個角度的平衡,對稱佈置,易與女性的特徵和性格相聯絡。特別是年輕的成年人男性患者,人工牙齒需要明確的標準,尤其是在切牙中的平衡安排,把側切牙轉向內側,尖牙向外轉,覆蓋範圍較小的側切牙,中切牙突出,突出男性的剛強性格。而老年患者,應該體現其滄桑的形態,在排列人工牙和選擇人工牙形態方面要注意以下幾點:人工牙切端發生磨損,頸端是尖型的,暴露牙根部,鄰面以面接觸,需藉助調磨以及修改等工序以達到美觀的效果。   3.2.2人造牙的顏色 天然牙具有好的色澤,分為淺白、淺黃和淡黃色;選擇完成製作假牙或牙烤瓷冠,應與天然牙色線、牙鄰牙或面板的顏色搭配。醫生認為環境周圍顏色的口比色的影響應該如患者的口紅、面妝、毛巾的顏色、醫患服裝、診室牆壁的顏色以及有色光源等,均可能會影響比色精度,使修復身體失去真實的感受。烤瓷牙製作過程中,由於種種原因,特別是由於瓷的厚度不夠做成的烤瓷冠,缺乏足夠的水平,牙體冠、頸、活力切割邊緣不容易區別,這些應在生產過程中避免,生產的烤瓷冠應該模仿同名牙齒表面的不規則性發育溝、窩和自然磨損,在燈光的照射下,形成漫反射入射光產生光澤,從視覺上更可能產生與天然齒的類似的感覺。

  3.2.3牙齒修復的和諧之美 如何讓牙修復前後達到和諧之美。和諧之美是指對稱分佈應包括平衡、對比色、協調的形態與和諧的比例。因此,前牙修復需求之間的關係,實現與鄰牙色澤均勻的一致,並符合比例協調的要求。中切牙,側切牙,在大小選擇是有區別的,側切牙最小,中切牙最大,下頜牙比上頜牙小,雖然他們,但整體佈局和大小應該沒有差異,混合整齊尋求和諧之美。排列應與上下頜弓關係相呼應,在牙弓弧線上進行排列,前牙具有合適的覆蓋關係,無論從脣面觀或面觀,前牙的排列曲線不是處於呆板的直線狀態。一個美麗的微笑,上頜的4個切牙切緣構成的曲線應和下脣緣線基本吻合,而下脣緣線的弧度會因年齡的增長和麵部表情肌肉張力的下降而逐漸減小,即年輕人的下脣緣線彎曲程度較老年人大,老年人的下脣緣線已經趨於平直狀態,所以應使中切牙與側切牙和平面相差的距離***一般為1mm***進行患者年齡特徵的判斷。Richarde EoLombardi等主張:中切牙凸顯年齡,側切牙凸顯性別,尖牙凸顯性格。

  參考文獻:

  [1]孫少宣. 口腔醫學美學教學中若干問題的探討[J]. 中華醫學美學美容雜誌, 2003,9***6***:363-364.

  [2]孫少宣,唐麗麗,王光護.美學在牙醫學中的地位和功能[J].中華醫學美學美容雜誌, 2000,6***5***:261.

  [3]曲曉娟,劉鐵玉,張麗君. 口腔醫學美學課程的設定探索與研究[J]. 中華醫學美學美容雜誌, 2001,7***4***:207-208.

  [4]Yoshikai T, Yonemitsu N, Ishimarn J, et al. Pleomorphic adenoma of the salivary glands: correlation between Gallium-67 uptake and histopathological components[J]. J Nucl Med, 1998, 39:537-5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