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父母演講稿3篇

  感恩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是一種高尚的道德修養,也是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設需要,國內外都非常重視感恩教育,感恩教育歷史悠久。下面小編整理了感恩父母演講稿,供你閱讀參考。

  感恩父母演講稿篇1

  親愛的同學們、老師們:大家好!

  有這麼一個故事,說的是一位叫佳芬的姑娘因小事與媽媽吵架走出了家門。身無分文的她飢腸轆轆,老闆送了一碗麵給她吃,她很是感激。這位老闆啟發她:“我不過煮了一碗麵給你吃,你就這麼感激我,那你自己的媽媽,煮了二十多年的面給你吃,你怎麼不感激她,還和她吵架呢?”姑娘聞言頓時愣住了,匆匆吃完麵,鼓起勇氣往家走。當看到四處尋她而著急的母親時,她慚愧得淚流滿面。

  親情是一切情感的基石。只有愛父母,才會愛學校、愛家鄉、愛祖國、愛社會、愛我們生活的這個世界,才能永駐真愛,形成質樸健全的人性。

  父母不僅賦予我們生命,而且還含辛茹苦地哺育我們成長,為我們的健康成長和快樂生活付出了很多,我們有責任去回報他們、關心他們、孝敬他們。對父母精神上的安慰、感情上的體貼和生活上的照顧是完全可以做到的。我們可以在父母生日的這一天,對他們說“爸爸我愛你、媽媽我愛你”、“爸爸生日快樂、媽媽生日快樂”;我們可以自制一張賀年卡;可以幫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事。其實,親情是要用愛來澆灌的。

  有一位母親為了讓女兒從小學會感恩和分享親情之樂,每年在孩子的生日,媽媽總要帶她到醫院去看望當年的產科醫生,感謝她將孩子帶到這個世界上,一起分享孩子生日的快樂。如今,女兒已是初中生了,每當女兒取得好成績時,父母不是先誇獎她,而是首先提醒女兒:無論取得什麼樣的榮譽,都離不開身邊的同學、老師,從小教她學會了感恩。

  這位母親的做法是明智的。確實,從小培養孩子知道感恩,這不僅是一種禮儀,更是一種健康的心態。要讓孩子懂得,父母對子女之愛不是單向的,而是雙向互動的。做子女不僅接受來自父母之愛,更應懂得愛的反饋和回報。只有學會感恩,孩子以後在社會上才能更好地與周圍人相處和合作,也才能為自己未來的事業輝煌打下堅固基石。關於感恩的演講稿_感恩父母演講稿

  親情是這樣的偉大,因此我們要感恩親情。

  我們要學會感恩,感恩所有幫助過我們度過困難的人,更要感恩我們的父母,是他們讓我們來到世上,並撫養我們成人,教會我們如何做人,父母的親情是我們永遠也無法償還的,所以我們從現在開始要學會感恩,要學會體諒父母,要開始關心他們,用我們的心去照顧他們。同學們,如果你現在還沒有開始對父母用心,還不曾對父母說過“我愛你們”,那就不要在等待了,趕快行動,把自己對父母親的愛說出來,用你們的行動,讓他們感受到你們濃濃的愛意和無限感激吧!
 

  感恩父母演講稿篇2

  一道美味的食物有人嚐了一小口就給另一個人,這是誰和誰?有人吃的之剩下一小口才給另一個人,這又是誰和誰?答案其實很簡單,前者是父母與孩子,後者是孩子與父母。父母嚐了一小口只是為了知道那食物是否燙嘴、走味,然後才放心地讓孩子去吃。孩子想到應當與父母分享的時候總是之剩下一小口,因為這時他再也吃不下去了,也只有父母才會無怨地接受這一切,並誇獎孩子孝順。

  太多,有太多含辛茹苦的 父母把無私的愛奉獻給了我們,我們的同學又是怎樣做的?我們常常會為一個陌生人的幫助而感激涕零,卻忽略了父母給予我們細小瑣碎而又無微不至的關懷。有些同學不僅不對父母感恩,還要以愛相挾從而滿足自己自私的慾望,當父母無法滿足他們的要求時,不孝的子女甚至會產生怨恨之心,抱怨不止。正因為缺少感恩之心,讓很多人變得消極冷漠,才會讓人感覺這個社會上多了一份淒涼。

  還有的同學說父母不瞭解自己,不知道自己的任何喜好,其實不然。不妨試試,製作一份關於我們所有喜好的調查讓父母填填。你也許就會知道是你不瞭解父母,還是父母不瞭解自己。這學期我班就做了一次這種調查,結果是95%的家長填對了孩子一半一上的喜好,而只有5%的孩子天隊了父母一半以上的喜好。看到這樣的結果,我們應當反思。

  還有這樣一件事:開學初班主任便佈置了這樣的任務:回家親自給自己的父親或母親洗一次腳,然後寫出自己內心的感受。看似簡單,但對於我們這些嬌生慣養、被父母伺候慣了的“皇帝”“公主”來說,伺候父母一次卻是難於上青天。這以前從未做過的事好多同學都不知該怎麼做,更別說寫出自己的感想了。有些同學說編唄!這一方案立馬被推翻,老班是過來人,假的她肯定會識破,到時候可就慘了!又有同學提議說,從作文書上抄一篇不就得了。有人便馬上反駁道,萬一抄重複了,全班都得遭殃,大家都得挨批。一時間,大家都沒了辦法,有人建議找老班通融,改成送禮物,沒想到被老班一口否決,這下大家都是窮途末路,再無花招可使,無可奈何,大家便都硬著頭皮去做。可沒想到,第二天來效果和第一天形成了極大的反差,同學之間互相訴說著,有的家長激動地落了淚;有的家長有些不好意思,還連忙推託,直聽到說這是作業時,才肯配合孩子;有些家長不住誇讚自己的孩子,說孩子長大了,懂得體貼大人了,而我一貫嚴肅的父親的臉上也露出了久違的笑容。同學們都一時間感觸頗深……

  有位作家曾經說過,當我們年輕的時候不懂事,當我們懂事的時候已不再年輕;世上有些東西可以彌補,但有些東西卻永遠無法補償。所以現在的我們,就要對父母多一份關心,盡一份孝心,讓我們在世上至少少留一件遺憾的事情。

  我們一天天地長大,父母卻一天天地老了。他們的腰彎了,頭髮白了,額上也有皺紋了,是我們吞噬了父母的青春,讓我們從現在做起吧,哪怕是給父母洗一次腳,做一頓可口的飯菜,端一杯清茶,也是我們做兒女的對父母的一點回報,一片孝心。

  一個只有懂得孝敬父母的人,才能算是一個完整的人。因為有了父母才有了我們,才使我們有機會在這五彩繽紛的世界裡體味人生的冷暖,享受生活的快樂與幸福。是父母機遇了我們生命,機遇了我們無微不至的關懷。兒女有了快樂,最為之開心的是父母;兒女有了苦悶,最為之牽掛的也是父母。舐犢情深,父母之愛,深如大海。所以,將來不管我們走到哪裡,都要記住我們的父母。父母是我們今生最大的恩人,是值得我們永遠去愛的人。

  同學們,不要讓那顆沐浴愛的心麻木,讓我們為所擁有的一切而抱一顆感恩的心吧!讓我們懷著感恩的心去成長、去生活、去面對困難、去回報我們的父母吧!
 

  感恩父母演講稿篇3

  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感恩父母》。

  同學們,十多年前的某一天,我們的父母用淚水和幸福的笑容迎接了我們的到來,但當我們來到世上的第一天起,父母們卻多了一項繁重的工作————含辛茹苦地撫養我們長大,教育我們如何做人。為了給我們一個舒適而溫磬的家,他們總是那麼忙碌,那麼努力。

  小時候,我都以為父母對自己的愛是天經地義的。每當我津津有味地吃著母親為我精心準備的早點時,卻從不顧及身邊一臉欣慰的母親是否還餓著肚子。每當媽媽彎著腰,連夜為我們搓洗衣服,“嘩嘩譁” 隨著那賦予了節奏的流水聲,我心安理得地吃著閒食,看著自己喜歡的電視劇,卻從來沒對母親說過一聲“謝謝”,更沒為母親遞過一杯關心的熱茶。

  回想往事,真是慚愧不已,細聞衣服上的暗香,猶如沁人的提神藥,那是洗衣機轉不出來的,是洗衣店慰不出來的,更是別人搓不出來的。那裡留著母親特有的味道————母親沉甸甸的愛。

  以前,因為母親的喋喋不休,心有成見,而忽略了她那深深的愛,現在終於明白,她那不厭其煩的教唆裡,包含著對我的擔憂和不安。如今,我來到象山港書了院讀書,父母也隨時居象山,每天上下班兩地奔波,我明白,父母不是溺愛我,而是為了給我一個溫磬的家的感覺,讓我能更加地健康成長。

  我知道,因為有了父母才有了我,才使我有機會接觸這五彩繽紛的世界,體味人生的酸甜苦辣。父母是我們人生道路的鋪路石。我們每走一步,都有他們細心的叮囑,無盡的懷和殷切的牽掛。成功了,他們不圖什麼回報,只有發自內心的欣慰和自豪;失敗了,他們沒有報怨,只有默默地支援和鼓勵。父母之愛,深如大海。因此,不管父母的社會地位、知識水平以及其它素養如何,他們都是我們今生最大的恩人,是值得我們永遠去愛的人。

  我們中國是一個文明古國,自古講究孝道,孔子曰:“父母之處,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也就是講,父母的身體健康,兒女應該掛念在心。然而我們對父母的掛念又有多少呢?又有多少同學能記得自己父母的生日呢?更談不上對自己父母的生日祝福。同學們,或許一聲祝福對自己算不上什麼,但對父母來說,這聲祝福比什麼都好,都難忘,都足以使他們熱淚盈眶。

  同學們,讓我們學會感恩父母吧!用一顆感恩的心去對待父母,用一顆真誠的心去與父母交流。不要以為父母是理然當然為我們做任何事情的,不要再一味地索求他們的付出。雖然我們還是學生,不能以物質報答父母的愛,但感恩吧,感謝父母給予的一點一滴。學會說“謝謝!”“爸爸,媽媽你們辛苦了!”“爸爸媽媽我愛你們!”

  在此,讓我們共同祝願全天下的父母身體健康,幸福永遠!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