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管理的哲學故事

  規律是普遍的,一切的事物的運動都是有規律的。下面是為大家準備的,有興趣的親可以來閱讀一下!

  範文1

  最近,單位的小李被上級單位選調走了,很多人覺得意外。

  記得那一年,單位進了一批新人,小李也是。他們分在不同的處室,開始的時候,小李與其它大學生一樣,並不顯山露水,可沒想到,小李卻總是幾年一小步,讓人猜不透。

  生活就像變魔術現在,只要有人員晉升或被上級選調,總會傳出這樣或那樣的故事來。小李也一樣,有的說上級某主要領導是他親戚,有的說他經常給某領導送重禮。

  小李與我同村,情況我是最瞭解的,他上下八代也沒有出過一個村官,送重禮更不太現實,微薄的工資,除了每月還房貸外,他還定期給讀大學的妹妹寄生活費。

  既然高升,宴請是少不了的。某天,他被同事們灌得不輕,當其它人還想讓他再喝時,他說,我們不妨公平的些,猜撲克牌,誰猜錯了喝一大杯,猜對的喝小杯。

  他的提議大家一致同意,覺得這個辦法好,很是公平。在大家的叫好聲中,服務員找來一副牌,沒想到,小李拿到牌的時候,總要在桌前摸一摸,摸完後再猜,每次猜都很準,讓人覺得不可思議。

  幾個不信邪的同事,又讓服務員買來新牌,牌洗了再洗,可幾圈下來,情況依舊。大家都覺得小李神,問他祕訣時,他笑著說,小時候跟魔術師傅學的,誰想學,先喝三個大的。

  聚會後,我與小李一起步行回家,在路上,小李悄悄地告訴我,他之所以能猜準,是燈光的原因,他面前的餐桌反光,所以,在他摸牌的時候已經知道底牌。

  說得也是,在生活中,一個能時時注意發現細節,並加以利用的人,想不成功都難。或許,生活就像變魔術,如何成功,只有他自己知道。

  範文2

  17歲那年,我讀初中三年級。我的父親在市場上擺攤兒做小買賣,掙點錢以養家餬口。一天中午,我放學回到家裡,見屋子裡聚了很多人,有親戚有朋友,大家議論紛紛。而母親和哥哥卻滿面愁容,—問才知道,原來父親被抓走了。

  事情是這樣的:今天早晨,市場管理所一位女工作人員到各個攤位上去收費。耿直的父親認為有的費用不合理,便問那位工作人員爭辯了幾句。女工作人員爭辯不過父親***後經查,他們的收費專案中確實有不合理收費***,就報警說父親妨礙公務,帶頭抗稅。於是,隨後趕來的公安人員把父親帶到了派出所。一個上午過去了,父親到現在還沒有回來。

  我聽後氣憤極了,雖然我是個女孩子,但性格中卻頗具男子氣。下午我和哥哥到市場上將父親剩下的貨處理完,便開始四處打聽那個女工作人員的去向,終於找到了她的辦公室。在她下班的時候,我在後面一直悄悄地跟蹤到她的家,並畫了一張路線圖。

  在第二天的課堂上,我滿腦子想的都是該如何報復那個女工作人員,根本沒有心思上課。中午放學的時候,班任張老師叫住了我。看其他同學都走了,她才問我:“你昨天下午沒來上課,今天上課時又魂不守舍,究竟發生什麼事了?”一向很堅強的我在慈母一般的老師面前終於露出了柔弱的一面——我放聲哭起來。張老師聽我斷斷續續地講完事情的原委,安慰了我一番,最後她對我說:“我很理解你此刻的心情,不過我有一個小小的請求,希望你能答應。”“請求?”“是的。無論你有什麼樣的打算,請你一定等兩天以後再說。答應我,好嗎?”看著老師那企盼的眼神,我點點頭。

  —天后,我最初的憤怒開始淡化。又過了一天父親平安地回來了,他同時帶回一個訊息——自己被減免了3個月的稅費!

  然而我心裡又產生了一絲後悔。我難以想象,如果自己真的採取了報復措施,我的命運將會產生怎樣的鉅變。我深深感謝自己的老師當時沒有用大道理來說服我,而是讓我先冷靜下來緩和心情。她讓我的生活沿著正常的軌道一直執行到今天。

  範文3

  曾任美國通用汽車公司總經理的斯隆被西方管理學界譽為“現代化組織的天才”。杜拉克則是美國著名的管理學者。

  1944年,斯隆聘請杜拉克擔任通用的管理政策顧問。二人見面時,斯隆說了這樣一番話:“我不知道我要你研究些什麼,要你寫什麼,也不知道該得出什麼樣的結果。這些都該是你的任務。我惟一的要求,只是希望你把你認為正確的東西寫下來。你不必顧慮我們的反應,也不必怕我們不同意。尤其重要的是,你不必為了使你的建議易為我們接受而想到調和折中。在我的公司裡,人人都會調和折中,不必勞你的駕。你當然也可以搞調和折中,但你必須先告訴我們,‘正確’的是什麼,我們才能做出正確的調和折中。”

  管理學家們認為,通用何以能成為通用,斯隆何以被稱為“組織天才”,這段話就傳達出了重要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