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學學習原則及方法

  怎麼學好高中化學是很多同學都關心的一個問題,下面小編為大家帶來,歡迎大家學習。

  高中化學學習原則:

  1.手腦並用原則

  ***1***要明確化學學習是認識過程,艱苦的腦力勞動,別人是代替不了的。

  ***2***對教師來說,一方面要使學生能主動地學習,就要不斷地使他們明確學習目的,提高學習興趣,增強學習動機。引導學生認識到從事化學研究既有巨集觀的物質及其變化的現象、事實,又有微觀粒子的組成、結構和運動變化,還要學習各種基本技能。認識到學習時動手、動眼、動口又動腦的重要。自覺地全神貫注讀、做、想練結合。並注意指導學生改進動腦又動手的方法,提高學生觀察、思維、想象等能力。另一方面,要從心理學、生理學和資訊理論等方面,提高對主動學習的認識。如資訊理論認為,學習是資訊通過各種感觀進入大腦,進行編碼、轉換、儲存、組合、反饋等一系列過程。就資訊輸入來說,有強有弱,當學習者高度主動自覺時,大腦皮層處於興奮狀態,就能主動調節感受器官,接受各種輸入資訊。如果學習不主動,資訊沒有很好輸入,後面的資訊處理就要發生很多問題。因此,要通過例子,使學生認識被動地學,只看老師做,聽老師講,而不開動腦筋想是學不好的。實驗不動手做,也掌握不了基本技能的。學習中遇到問題,通過思考解決不了時,就主動請老師、同學幫助解決,做到勤學好問。

  2.系統化和結構化原則

  系統化和結構化原則,就是要求學生將所學的知識在頭腦中形成一定的體系,成為他們的知識總體中的有機組成部分,而不是孤立的、不相聯絡的。因為只有系統化、結構化的知識,才易於轉化成為能力,便於應用和學會學習的科學方法。它是感性認識上升為理性認識的飛躍之後,在理解的基礎上,主觀能動努力下逐步形成的。這是知識的進一步理解和加深,也是實驗中運用知識前的必要過程。因此,在教和學中,要把概念的形成與知識系統化有機聯絡起來,加強各部分化學基礎知識內部之間,以及化學與物理、數學、生物之間的邏輯聯絡。注意從巨集觀到微觀,以物質結構等理論的指導,揭露物質及其變化的內在本質。並在平時就要十分重視和做好從已知到未知,新舊聯絡的系統化工作。使所學知識成為小系統、小結構,然後逐步成為大系統、大結構,達到系統化、結構化的要求。

  3.學習與發展相統一原則

  學習與發展相統一原則中的發展,包括能力、個性、辨證唯物主義觀點和愛國主義思想等多個方面。根據化學學科特點,發展能力,培養觀點問題。已有專門章節論述,這裡就不多討論。要強調的是,這個原則要求在化學教學過程中,採取各種途徑、方法、引導學生在學習中,有意識地,從自己實際出發,提高能力,培養觀點。例如,自學能力較差,就要加強閱讀練習,學會從閱讀方法等方面入手,爭取老師、同學的幫助逐步提高。對教師來說,學生的發展是不一樣的。因此,要對學生的能力、觀點、個性等方面作深入的調查研究,針對學生情況,發揚長處,克服缺點,因材施教。使學生不斷髮展,在更善於學習中,把學習效率與質量提高到一個新的水平。

  4.及時強化原則

  及時強化是學習和發展的需要。如,元素符號、分子式、化學方程式等化學用語是化學特有的。教學實踐表明,化學用語沒有學會和記住,是造成學生學習質量不高、學習發生困難的一個重要原因。及時強化,才能遷移應用。強化不是消極的重複和記憶,而是積極的為了進一步的學習與應用。它包括了知識的理解加深,使之系統化及時記住該記的內容,等等。

  高中化學學習方法:

  1.聽好課的三要素

  ***1***恭聽:上課聽講要有明確的學習目的和嚴肅的學習態度,全神貫注,做到眼、耳、手、腦並用,自覺遵守課堂紀律,高度集中注意力,才能提高聽講的效率。

  ***2***思維:聽課時要積極開動腦筋思維,注意聽老師解決問題的思路、方法和解題的規範要求。思索老師從現象、事實到結論的分析、歸納得到結論的過程,或演繹、推理的過程,以及說理論證過程或操作過程、裝置原理。其關鍵是要發展思維能力,理解所學的內容,而不是隻記結論。

  ***3***記憶:思維的同時也在進行記憶。記憶要及時,並注意反覆鞏固,記憶也要講究方法。如金屬活動順序表可分類三句:鉀鈣鈉鎂鋁,鋅鐵錫鉛***氫***,銅汞銀鉑金。為了幫助記憶,課堂上要適當做筆記,主要是準確記下老師板書的課堂小結、得出結論和講解的特例等。對重點和疑難點要標記,課後研討要突破疑難,加深對重點知識的理解。一堂課所學的內容,在頭腦裡條理分明而有系統,就達到了聽課的目的。

  2.聽講的方法:

  聽講方法主要包括檢查複習、講授新課和總結鞏固這三個環節的學習,下面重點討論新課的方法。

  和其它學科一樣,聽化學課應全神貫注,做到眼到、心到***即思想集中***、耳到和手到,關鍵是心到,即開動腦筋,積極思維,想懂所學內容,根據化學學科的特點,這四到各有其特點。

  對於眼到,除以演示實驗等直觀教學看得全面外,重要的是在教師指導下,分清主次現象,能迅速捕捉一瞬即逝或現象不夠突出和不夠明顯,而又屬於反映物質及其變化的本質屬性的現象。這就要求能高度集中注意力,同時要記住這些現象。不論好看有趣與否,都要有明確的學習目的和學習態度,自覺提高和發展觀察能力。

  關於耳到、心到,著重點是開動思維器官,聽清和思索教師從現象、事實到結論的分析、歸納得出結論的過程,或演繹推理過程,以及說理、論證過程和操作及裝置的原理等,也就是那些屬於理解的內容。切實克服和改變不注意聽和想的過程,而只記住結論的不正確的學習方法。耳到、心到的關鍵是發展思維能力,理解所學的內容。當然,在此前提下該記住的內容,還是要記住的。

  手到,主要的是按要求和規範,認真進行實驗操作,掌握實驗技能。至於筆記,要學會記要點、記提綱,不要因記筆記而影響看、聽和想。

  在檢查複習時,要認真思考老師提出的問題,注意聽同學的回答,看同學的操作。不要因沒有檢查到自己而不認真想、不注意聽和看。當同學的回答、操作與自己的認識不一樣時,更要想一想有無道理。

  總結鞏固階段,主要是會小結歸納,使一堂課所學的內容在頭腦中條理分明有個系統,同時回憶看或所做的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