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商老街在哪裡

  晉商老街,位於祁縣昭餘古城中,是一條橫貫東西、古色古香的大街,為名城文化遺產的精華部分,全長1公里。街道兩側明清時代的茶莊、煙店、票號、錢莊、鬥行、當鋪等數百家商業鋪舊址和鉅商大賈和千餘處豪宅大院,儲存完好,古樸雄渾、飛簷挑角、樑枋交錯、鱗次櫛比。

  晉商老街歷史

  祁縣古城始建於北魏太和年間***477—499***,距今1500多年曆史。古城街道兩側坐落著上百家保留有明清時代建築風格的茶莊、票號、煙店、錢莊、鬥行、當鋪等商業店鋪舊址和民居宅院。1994年1月,作為中國商業金融古城和北方漢民族歷史、建築、文化、藝術的重要載體和傑出典範,祁縣被國務院批准為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古城的東、南、西、北四條大街統稱晉商老街。山西祁縣歷史悠久,古稱“昭餘”。早在6000年前的新石器時代,就有人類居住,春秋時為晉大夫祁黃羊食邑,是山西中部最早出現行政設定的地方。祁縣,作為“縣”,在公元前514年就出現了。這是全國最早稱“縣”的地方。在全國2000多個縣中,祁縣可算得上“縣齡”最長的“老資格”了。祁縣的縣城,歷史上曾變換過3個地方。最早的縣城在緊靠祁縣南山的古縣鎮,第二個縣城在“五里圪塔”之東南的祁城村,最後的縣城,即今祁縣古城。

  祁縣最早的縣城建在古縣。古縣分為上古縣、下古縣兩個村。祁奚是晉獻公的四世孫,本姓姬,因食邑於祁,遂以地為姓,改姓祁,即是歷史上有名的祁黃羊。祁奚身居古縣,統領著北起太原、南到靈石的大片領地。那時“縣制”尚無,祁縣還沒有出現,祁縣的古縣鎮,在當時並不稱“縣”,古籍書上查不到,我們估且把它稱為祁奚管轄昭餘祁而居住的官邸。

  晉頃公十二年,公元前514年,晉國六卿把昭餘祁劃分為7個縣,祁縣為七縣之一。晉六卿***晉六卿是趙氏、魏氏、韓氏、智氏、範氏、中行氏***之一——魏縣子派一名叫賈辛的大夫,到祁縣主政。賈辛為祁縣歷史上第一任縣官,賈辛仍居上、下古縣,祁縣歷史上有了第一座縣城。

  第一座縣城從春秋末期的公元前514年起,到公元3世紀末期止,歷時800年。晉武帝司馬炎時期派李喜為祁縣縣令,李喜把縣城從古縣向北遷移,遷到現在的祁縣祁城村。這是祁縣縣城的第一次大遷移,祁城村作為祁縣的縣城,從公元3世紀末到公元5世紀末,前後經過了200多年。

  木雕門樓斗拱

  受古代祁縣自然生態變遷的影響,北魏太和年間,祁縣縣城進行第二次大遷移,遷移於昭餘古城***今祁縣古城***。古城池為土城,偏正方形,在城池的東南方向缺一直角,因此,整座城池形同古代官吏頭上所戴的紗帽,故有“紗帽城”之說。現存古城東西長為850米,南北寬為700米,城池總佔地面積54.9公頃;古城建築風格“集江南河北之大成,匯宋元明清之法式”,是明清時期晉商輝煌的縮影,保留了中華民族建築、文化、藝術領域的精華,是旅遊資源的富集區。城區佈局以十字街口為中心,東、南、西、北4條大街垂直交叉,南正北直,東西對應。

  以十字交叉為骨架,全城輔以28條街巷與之縱橫貫通。這些街巷走向大多整齊規範,與主要大街平行,顯得整個佈局結構嚴謹,體現了我國古代傳統建築設計的風格。而在個別街巷的走向處理上又匠心獨具地增添一些不規則型,使得整個城區佈局既整齊合理,又不呆板。古衙署、古寺廟、古書院、古驛站等公共設施排列有序,配置齊全。東、西、南、北四條大街臨街鋪面,全為商號店鋪,建築多為二層磚木結構,明柱出簷,木雕裝飾,油漆彩畫,鱗次櫛比,古色古香。 1994年1月,祁縣作為中國商業金融古城和北方漢民族6000年曆史、建築、文化、藝術的重要載體和傑出典範,被國務院批准為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

  老街格局

  祁縣古城是依據中國封建社會漢民族傳統思想和建築風格建設起來的縣城,無論是“紗帽城”的形制,還是南正北直、東西對應的城區佈局,裝飾彩繪、光彩奪目的深宅大院,明柱出簷、二層結構的臨街商鋪,循韜遵規、嚴謹眾多的寺廟樓閣,都達到了使用功能與建築藝術的完美統一,在中國建築史和美學史上具有相當重要的地位,多年來一直是同濟大學等全國許多高校及各類畫院的實物教材。

  祁縣作為晉商故里,是明清時期全國的商業金融中心,古城內現存明清時期幾百家商號店鋪舊址,向世人昭示著當年茶、票、鬥、典、布、雜等百業的繁榮;長裕川茶莊等18處舊址述說著晉商開闢茶葉之路的艱辛;合盛元、大德恆、大德通、三晉源等12家有影響力的票號展現了祁縣執全國金融牛耳的輝煌;昭餘書院、競新學校舊址體現出晉商培養人才的遠見卓識;各類行規、號章史料蘊藏著晉商誠信為本、兩權分離的經營之道。可以說這些商號店鋪舊址更加凸顯出晉商老街包羅著萬千晉商文化。

  晉商老街的建築,有物必有圖,有圖必有意,有意必吉祥。許多商號、宅院的額、匾、楹聯等都出自歷代名家之手,加之名人的遺作珍品,文品高雅,底蘊厚重,讓人痴迷,令人陶醉。許多鉅商大賈以商盛戲,組班承戲,對晉劇的產生、傳播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東大街渠家大院內的戲臺就是當年晉劇第一家字號班“上下聚梨園”的發源地,祁太秧歌也是從這塊土地上興起並唱響全國、飲譽海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