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夕答孫郎擢詩詞閱讀原文和答案

  中國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其源遠流長的歷史中積澱著許多經典的民族文化,而語詞凝練、結構跳躍、富有韻律的古詩詞就是其中之一。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的《野夕答孫郎擢》詩詞閱讀原文和答案,一起來看看吧。

  《野夕答孫郎擢》詩詞閱讀原文

  野夕答孫郎擢①***何遜②***

  山中氣色滿,墟上生煙露。

  杳杳星出雲,啾啾雀隱樹。

  虛信無賓客,幽居乏歡趣。

  思君意不窮,長如流水注。

  [注]①孫郎擢:孫擢,何遜的友人,生平不詳。②何遜***?一約518***:南朝梁詩人。字仲言,東海郯***今山東郯城***人。曾任尚書水部郎、廬陵王記室等職。

  《野夕答孫郎擢》詩詞閱讀題目

  ***1***詩題為“野夕答孫郎擢”,詩的前四句是怎樣寫“野”、“夕”的?請簡要分析。

  ***2***這首詩表現出詩人什麼樣的心情?末句中的“流水”比喻什麼?

  《野夕答孫郎擢》詩詞閱讀答案

  ***1***①***4分***“山中”、“墟上”把“野”具體化了;②“氣色滿”、“生煙露”則是環繞著“夕”字,將傍晚的景色展現了出來;③寫星星從雲中鑽出,又以昏暗的“杳杳”作背景,更讓我們感到了“夕”色;④我們聽到鳥雀在“啾啾”地鳴叫,但卻不見蹤影,因為它們歸巢深藏在樹林之中,這既為我們描繪出“野”景,又替“野”景抹上了一層“夕”色!

  ***2******2分***表現出詩人因“幽居”、“無賓客”而“乏歡趣”的心情。詩人末句中用“流水”來比喻對朋友的一種連綿不斷的思念之情。

  《野夕答孫郎擢》詩詞鑑賞

  杜甫曾經稱讚何遜說:“能詩何水曹”***《北鄰》***。何遜“能詩”的特點之一,是擅長通過對客觀事物的描繪襯托出自己的主觀感受。《野夕答孫郎擢》便是一例。孫擢,是何遜的友人,《何水部集》中有其答何遜的詩;稱為“郎”,可見當時他很年輕。

  這首詩的開頭直寫“野夕”之景:“山中氣色滿,墟上生煙露。”“山中”和“墟上”,將詩題中的“野”字具體化了;“氣色滿”與“生煙露”,圍繞著詩題中的“夕”字展示出山野與村野的晚景圖。“氣色”,指日暮時分山中的嵐氣和蒼蒼鬱鬱的色澤。謂之“滿”,乃是說此種“氣色”從淡到濃,如今至於極。而這時墟上開始凝聚起靄靄煙霧和晶晶露珠。從“山中”到“墟上”是一廣大空間,“滿”和“生”則體現著時間延伸的過程。這樣便給景物圖造足了“野夕”的氛圍。如果說以上二句所寫的畫面具有整體感,那麼,“杳杳”二句便是散點透視式的。先從仰視點上寫星與雲:“杳杳星出雲”。天空中剛剛從雲朵裡鑽出來的星星顯得深暗幽遠。再從俯視點上寫雀與樹:“啾啾雀隱樹”。深深隱藏在樹林中的鳥雀發出細碎的鳴叫聲。這兩句不僅善作對偶,巧用疊字,而且體物細貼。寫“雲”邊之“星”用一個“出”字,寫“樹”中之“雀”用一個“隱”字,都見出作者在寫景上刻意狀物的精工。而且,作者以“杳杳”狀畫面的底色,以“啾啾”作畫外的音響,交織成一幅有聲畫,更見出他的“苦用心”***杜甫《解悶十二首》之七有云:“頗學陰何苦用心”***。

  至此作者在這幅晚景圖中已充分渲染出了一種空寂、蒼茫的氛圍,為下文的直抒胸臆創造了條件,詩人的情感由此一氣直吐。“虛館無賓客”,“虛”字照應了上面四句的總體氣氛,使人不由得隱隱聯想到:正是詩人獨處無友、心無所屬,所以放眼遠望,感受到的也是一片空曠幽暗。“幽居乏歡趣”。“幽居”,指幽靜的居住處,“無歡趣”,直說出友人不來,生活即無歡樂。這兩句率直道來,顯得情真意切。收尾二句“思君意不窮,長如流水注”化用“思君如流水,何有窮已時”***徐幹《雜詩》***之意,以有形之“流水”比喻無形之情思,亦復深情綿邈。

  “能詩何水曹”在此詩中信手拈來五言八句,不用典故,不加矯飾,以流暢的語言娓娓道出自己對友人的離別相思之情,足見其運筆功力。尤其是前二句,氣象渾涵,足以包籠全篇,實可視為起調中的佳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