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治療哮喘偏方有哪些

  哮喘又名支氣管哮喘,是由多種細胞及細胞組分參與的慢性氣道炎症。中醫治療哮喘的偏方有哪些?哪些偏方能治療哮喘?下面小編為大家介紹中醫治療哮喘偏方大全,供大家瞭解。

  治哮喘的中醫偏方

  1、茯苓枸杞了加味治老年哮喘

  【功能主治】主治老年人哮喘。

  【處方組成】熟地、丹皮、澤瀉、淮山藥、五味子、山萸肉各10克,茯苓20克,枸杞子、補骨脂、巴戟天各15克,胡桃肉12枚。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天一劑,於早晚飯後一個半小時後服200毫升。一個月為一療程。

  【加減】偏腎陽虛者,加熟附子、肉桂各10克,偏腎陰虛者,加麥冬、石斛各30克;咳嗽痰多者,加川貝粉***沖服***4克,射干、桔梗、杏仁各10克。

  2、麻黃杏地滿腔熱腸治支氣管哮喘

  【功能主治】調理肺氣,化痰止喘。主治支氣管哮喘。

  【處方組成】麻黃10克,杏仁20克,地龍20克,射干15克,全蠍15克,殭蠶15克,陳皮15克,桃仁15克

  【用法用量】每日1劑,水煎2次,合併藥液400毫升,分三次口服。

  【加減】偏熱者,加黃岑、川貝、葶藶子各10克;痰多者,加萊菔子、瓜蔞各10克;偏寒者,加桂枝、乾薑、五味子各10克。

  3、小青龍湯治支氣管哮喘

  【功能主治】宣肺平喘,止咳化痰。主治支氣管哮喘。

  【處方組成】炙麻黃15克,桂枝、五味子、乾薑各9克,制半夏、白芍各30克,細辛6~9克,甘草9~15克。

  【用法用量】每日一劑,水煎2次,分2次服用。

  【加減】寒痰粘稠者,加旋覆花***包煎***、白芥子、蘇子各9克,萊菔子30克;痰熱壅肺者,加魚腥草、開金鎖***金蕎麥***、生石膏各30克,象貝母9克,淡鮮竹瀝30毫升。

  4、截喘湯治哮喘

  【功能主治】化痰截喘,降逆納氣。主治慢性支氣管哮喘、肺氣腫哮喘、支氣管哮喘。

  【處方組成】老鸛草、碧桃幹、佛耳草各15克;姜半夏、旋覆花、全瓜、防風各10克;五味子6克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晚飯後各一劑。

  【加減】熱喘者,加石膏15克、知母10克、黃岑10克;寒喘者,加炮附片9克、肉桂3克;氣虛者,加白參3克、黃芪80克;腎虛者,加蓯蓉15克、巴戟天15克、補骨脂15克;陰虛有熱者,加黃柏、知母、元參、生地各9克。

  5、冬病夏治消喘膏治哮喘

  【功能主治】用於緩解期喘息型支氣管炎和支氣管哮喘。

  【處方組成】炙白芥子、延胡各21克,細辛、甘遂各12克,共研細末,用生薑汗調製成膏。

  【用法用量】在夏季三伏天貼於背部雙側肺俞、心俞、隔俞穴位4~6小時,每10天貼敷一次,每年貼3次。

  【病例驗證】用此方治療哮喘,經21年臨床觀察1074例,其中喘息型支氣管炎785例,支氣管哮喘289例,治癒率22.8%,總有效率85%。療效隨貼治年限的延長而逐漸提高,以連續貼治3個夏季組療效最好。

  6、固本治哮湯治哮喘

  【功能主治】補腎納氣,降逆消痰。主治支氣管哮喘。

  【處方組成】蛤蚧6克***去頭足***,孩兒參30克,海浮石30克***先煎***,淡豆豉10克,廣地龍10克,紫菀10克,皁角3克,制南星6克,細辛6克,炙麻黃6克,鐘乳石15克***先煎***,桑白皮10克,五味子10克,沉香6克,炒葶藶子6克,杏仁10克,黃芩10克,生龍骨20克***先煎***,甘草6克。

  【用法用量】每日1劑,水煎3次分3次服,42劑為1個療程。

  7、半夏丹蔘治哮喘

  【功能主治】主治支氣管哮喘。適用於喉中痰鳴,呼吸急促,胸悶如窒,咳嗽,吐痰白粘稠,舌質暗,苔自滑,脈細澀患者。

  【處方組成】半夏6~15克,丹蔘10~30克,五靈脂9~15克,炙麻黃6~12克,炙杏仁6~10克,川椒5~10克,葶藶子6~18克,蘇子6~12克。

  【用法用量】每日1劑,水煎2次,早晚各服1次,連服7日為1療程,停藥1~2日後開始下一個療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