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治療感冒偏方有哪些

  上呼吸道感染簡稱上感,又稱普通感冒。哪些偏方能治療感冒?治療感冒的偏方有哪些?下面由小編為大家講解下感冒的治療偏方吧。

  感冒的治療偏方

  1、荊芥穗板藍根治感冒

  【功能主治】祛風散寒,清熱解毒。主治感冒。

  【處方組成】荊芥穗10克,羌活10克,白芷10克,板藍根35克,前胡15克,杏仁10克,黃芩15克,生石膏35克,淡豆豉30克。

  【用法用量】每日1劑,用溫水浸泡15分鐘,微火水煎約20分鐘,水煎2次,每次煎取藥液150~200毫升,每日服2~4次。

  2、青葉龍葵治感冒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利咽消腫。主治感冒,流行性感冒。

  【處方組成】 青葉30克,龍葵15克,魚腥草15克,射干15克。

  【用法用量】每日2劑,每劑加水600毫升,煎至200毫升,加白糖或蜂蜜,2次分服。

  【病例驗證】此方治療流感患者94例,治癒87例,無效7例。有效率92.5%。

  3、馬鞭草羌活治感冒

  【功能主治】祛風散寒,止痛。用於流行性感冒。

  【處方組成】馬鞭草30克,青蒿15克,羌活15克。

  【用法用量】每日1劑,水煎服。

  4、柴胡香薷治感冒

  【功能主治】祛暑化溼,退熱和中。主治夏季感冒。

  【處方組成】柴胡、香薷、銀花、連翹、厚朴、炒扁豆各10克,黃芩、焦山梔各5克,淡竹葉、藿香各10克。

  【用法用量】每日1劑,先用溫水浸泡30分鐘,水煎,水開後10分鐘即可,分3~4次溫服。

  【加減】溼邪偏重,症見噁心嘔吐明顯者,加佩蘭葉10克、白豆蔻5克;暑熱偏重高熱口渴、心煩、尿短赤者,加生石膏20克、知母10克、板藍根20克;熱盛動風,症見高熱抽搐者,加紫雪散一支。

  【宜忌】汗出熱退後避風寒,忌生冷油膩。

  四種中藥茶治療感冒

  1、黃芪防風茶

  適合物件:氣血虛弱,感冒後常出現怕冷、頭痛鼻塞、打噴嚏、流鼻涕、全身痠痛者。

  材料:黃芪15克、防風10克、桂圓50克、沙蔘25克、菊花7.5克

  功效:黃芪補虛益氣;防風可鎮痛;桂圓可補血,提高免疫力;沙蔘清肺養肝,除虛熱;菊花可散風清熱。

  2、人蔘薄荷茶

  適合物件:肺氣虛,感冒後常出現咳嗽或久咳不愈者。

  材料:西洋參7.5克、麥冬25克、薄荷10克、山藥25克、杏仁10克

  功效:西洋參補氣益肺,提振精神;麥冬清涼潤肺;薄荷可散熱、疏肝解鬱、解毒;山藥補益脾腎,增強免疫力;杏仁可潤喉化痰。

  3、黨蔘葛根茶

  適合物件:脾胃氣虛,感冒後常出現噁心嘔吐、腹瀉腹脹、腸鳴腹痛者。

  材料:黨蔘15克、紫蘇7.5克、葛根15克、去籽紅棗25克、桂花7.5克

  功效:黨蔘可生津養氣血;紫蘇有散寒解表之效;葛根可清涼潤肺;紅棗益氣養血;桂花可健胃。

  4、太子參涼茶

  適合物件:燥熱體質,感冒後易產生咽喉腫痛、咳嗽痰黃、流黃濁涕、發燒、便祕者。

  材料:太子參15克、百合25克、玉竹25克、淡竹葉15克、決明子10克

  功效:太子參可補氣生津;百合潤肺、清心、止咳;玉竹養陰潤燥生津;淡竹葉可解熱、鎮痛;決明子潤腸通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