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蔬菜絕不能生吃

  在大家的眼裡生吃蔬菜水果的營養好過熟食,其實有些蔬菜生吃更健康,但是並非每一種蔬菜都適合生食,那麼呢?下面小編整理了相關的資料,一起了解吧!

  5種蔬菜絕不能生吃

  1.豆類蔬菜

  在毛豆、蠶豆、菜豆、扁豆等豆類蔬菜的豆粒中和馬鈴薯的塊莖中,含有一種能使血液的紅血球凝集的有毒蛋白質,叫做血球凝集素。當食用烹炒不透的這些蔬菜時,常會引起噁心、嘔吐等症狀,嚴重時可致死。這些蔬菜還含有一種毒蛋白性質的抗胰蛋白酶,其毒性表現為抑制蛋白酶的活性,引起胰腺腫大。蠶豆的籽粒***以及花粉***中含有一種被稱為蠶豆毒素的巢苷,能破壞紅血球,當食用烹炒不透的蠶豆時,會誘發溶血性貧血,這就是著名的“蠶豆病”。豆類蔬菜含有的有毒物質在加熱後便失去活性,所以一定要炒熟、煮透後方可食用。

  2.富含硝酸鹽的蔬菜

  菠菜、芥菜等蔬菜極易富集硝酸鹽。硝酸鹽本身對人體毒性很低,但在人體內微生物作用下,會轉變為亞硝酸鹽。並與胃腸道中的含氮化合物***如仲胺、叔胺、醯胺等***結合成強致癌物質亞硝胺,存在誘發消化系統癌變的危險。這類蔬菜不僅不能生食,而且必須燒透煮熟後才宜食用。所以,湯漂一下就吃的“涮羊肉式”的食法是不可取的。

  3.黃花菜

  鮮黃花菜中存在著一種秋水仙鹼的成分,秋水仙鹼是無毒的,但是經過胃腸道的吸收之後就會氧化形成毒性很強的二秋水仙鹼,這個物質能夠刺激腸胃,從而出現嗓子發乾、燒心、乾渴、腹痛、腹瀉等症狀。由於秋水仙鹼是水溶性的,在鮮黃花菜蒸煮、乾製過程中,這種植物鹼已被破壞,加上食用黃花菜乾製品時必然要經過清水浸泡,當然無中毒之虞了。

  4.野菜

  馬齒莧等野菜,需要焯一下徹底去除塵土和小蟲,防止過敏。此外,萵苣、荸薺等生吃之前也最好先削皮、洗淨,用開水焯一下再吃,這樣更衛生,也不會影響口感和營養含量。

  5.木耳

  新鮮木耳含葉林類光感物質,生吃新鮮木耳後,可引起日光性皮炎,嚴重者出現面板瘙癢、水腫和疼痛。

  生吃植物性食物的危害有哪些?

  1.小心潛伏的致病菌

  生吃蔬菜最容易感染的是大腸桿菌。

  歐洲人很喜歡吃各種生菜做的沙拉,但是,一旦不注意處理,就會造成大腸桿菌感染。歐盟每年有幾千人因它而發生感染,患者主要通過受汙染的食物、水,以及與動物接觸感染病菌,產生急性腸胃炎,常常伴有嘔吐,有時有輕度發熱。

  大腸桿菌這個家族十分龐大,它們並不都是“壞”的,其中絕大多數在維持人體正常菌群的協調中扮演著重要角色,但腸出血性大腸桿菌絕對是臭名昭著。2011年,德國發生重大大腸桿菌感染事件,總共有2000多名患者出現不同程度的腸出血、腹水和腎功能衰竭症狀,幾十人死亡。經過醫生和微生物學家的鑑定,這些患者被確診為腸出血性大腸桿菌感染,也稱為EHEC感染,而幕後的“真凶”則是腸出血性大腸桿菌。

  2.病毒

  說到植物裡帶有的病毒,就不能不提到諾如病毒。

  諾如病毒也常常被叫做諾瓦克病毒,它是一種常見病毒。它可以導致急性胃腸炎,每年的11月到次年4月都是諾如病毒暴發的高峰期。它是導致食源性疾病的主要病原之一,根據美國疾控中心的資料,大約有一半的食源性疾病是由它引起的,這一比例在世界其他一些地方也獲得了驗證。德國曾經發生2萬學生疑因草莓汙染導致諾如病毒中毒的事件。

  所以,蔬菜水果一定要清洗乾淨,儘量不要生食或半生食。

  3.植物中也存在天然的毒素

  苦杏仁、竹筍及其製品、木薯及木薯製品等食用植物中含有氰甙,不宜生吃。

  香港食品安全中心對常見食用植物檢測發現,每千克苦杏仁***北杏***、竹筍、木薯及亞麻籽樣本的***含量範圍為9.3-330毫克。氰甙本身是無毒的,但當植物細胞結構被破壞時,含氰甙植物內的β-葡萄糖苷酶可水解氰甙生成有毒的氫氰酸*********。

  氫氰酸可引起人類的急性中毒,嚴重者可導致死亡。所以,剛剛提到的這些食物,最好的選擇還是不要生吃了。很多豆類蔬菜含有凝集素,不宜生吃。

  每年我國都會發生多起來因食用未燒熟菜豆導致的食物中毒事件。

  生的或未煮熟的菜豆含有較豐富的紅細胞凝集素和皁苷,這兩種生物毒素分別具有紅細胞凝集和溶血的作用,進入人體後發揮生物作用而致病,生吃會引起噁心、嘔吐等症狀,重則可致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