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卷高考語文真題

  高考語文知識的選擇和組織,既要考慮社會意識形態控制作用,更要服從於考生個體精神自由的成長。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關於的內容,希望大家喜歡!

  

  第Ⅰ卷 閱讀題

  甲 必考題

  一、現代文閱讀***9分,每小題3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3題。

  孟子的政治思想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王道”,一是“民本”。孟子崇尚“王道”政治,以“王道”為最高政治理想,而貶黜“霸道”。他分別以堯舜禹、“春秋五霸”為“王道”和“霸道”的代表。孟子所說的“王”,就是“以德行仁”,讓人“中心悅而誠服”;他所說的“霸”是“以力服人”,結果是“非心服”。孟子要求行“仁政”,講“民本”,其落腳點都在“王道”上。他嚮往堯舜禹先王之治,實質上是希望道德主體與政治主體合一,即以堯舜禹等聖王實踐過的理想政治的“型別”,作為自己的精神支柱,通過對聖王歷史與業績的詮釋,批判他所處的紛亂的戰國時代,目的是引導歷史的走向。

  孟子的政治思想體系以“民本”為基礎,這與兩千多年來中國以“君本”為基礎的政治傳統是形同水火的。如朱元璋讀《孟子》至“草芥”“寇讎”之語而大怒,於洪武三年***1370***廢黜孟子祠,並於洪武十七年命大學士劉三吾刪節《孟子》,就是明顯的水火不相容的例子。兩千多年來,《孟子》成了為苦難民眾伸張正義的書,它召喚著歷代讀書人的良心,如“詩聖”杜甫的“致君堯舜上”,為民吶喊,憂國憂時。[來源:Zxxk.Com]

  要講“仁政”,就要以民為本,這就是傳統的“民為邦本,本固邦寧”的理念。從這一理念出發,孟子闡述了自己的“仁政”學說。這一學說,簡單說來,包含禮賢下士和保民愛民這兩方面的內容。孟子說:“君行仁政,斯民親其上,死其長矣。”就是說,君主若能行仁政,那他的臣民就會擁護君王,會為長官去拼命。孟子一直以為,國君和社稷都是可以變換的,就是改朝換代,而民眾是不變的,民心向背與政權的穩定與否直接相關,這是孟子民本思想的核心內容。可是,孟子以民為本的“王道”理想與現實之間畢竟存在著很大的落差,孟子其人其書對專制政治的衝擊力之大,後世的不少帝王望孟生畏,《孟子》成“經”之難可見一斑。

  孟子主張“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孟子這一思想,是對春秋以來“以民為本”人文主義思潮的繼承和發展,在中國思想界是破天荒的,對中國政治思想和文化思想的影響都是不可估量的。如果說孟子言心言性是側重於哲學思想的話,那麼他談君談民就是偏重於政治思想了,二者密切相關。因為孟子的理想是道德主體與政治主體的合一,也就是“王道”。

  孟子“仁政”說的哲學基礎是“性善論”。“性善論”,簡言之就是:“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孟子以為,仁愛基於善性,這個善性是人與生俱來的天性。孟子“道性善,言必稱堯舜”,其目的是要為他的“仁政”說找依據。他說“道性善”,即善性人皆有之,應當不斷加以擴充,達之於天下,那麼“仁政”說就不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而是深植於人的本性之中。這樣一來,“仁政”學說就有了一種天然的合理性、普遍的可行性。他“稱堯舜”,是稱道堯舜的德治天下,不失為仁義之道。德治天下是人們的理想政治,孟子的機智之處就在於把自己的“仁政”說,託之於人們理想中的聖王,這樣說服力、可信度都會增強。然而,孟子雖然為“仁政”說找到了“性善論”這個內在依據,不過在當時崇尚“霸道”的形勢下,這種“性善論”“仁政”說是很難有市場的。難 怪到西漢,司馬遷在《史記·孟子荀卿列傳》中就說孟子的“仁政”說“迂遠而闊於事情”了。

  ***摘編自鄭傑文等主編《經學十二講》***

  1.下列關於“王道”“霸道”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

  A.“王道”是孟子的最高政治理想,孟子把堯舜禹等聖王實踐過的理想政治的型別作為自己的精神支柱。

  B.“霸道”是孟子所貶黜的,“王道”是孟子所提倡的,他認為二者的代表分別是堯舜禹和“春秋五霸”。

  C.“王道”是孟子行“仁政”講“民本”的落腳點,“王”即“ 以德行仁”,行王道的結果是讓人“中心悅而誠服”。

  D.歷史上,孟子處於“霸道”的形勢下,他認為“霸”的本質是“以力服人”,“非心服”是其自然結果。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

  A.孟子闡述自己的包含禮賢下士和保民愛民兩方面內容的“仁政”學說的出發點是“民為邦本,本固邦寧”的理念。

  B.孟子認為朝代可以改換,但民眾是不變的,民心向背與政權的穩定與否有直接的關係,這是他民本思想的核心內容。

  C.《孟子》很難成“經”,因而孟子以民為本的“王道”理想與現實之間存在著很大的差距,孟子其人其書對專制政治的衝擊力大。

  D.孟子繼承和發展了春秋以來“以民為本”人文主義思潮,提出了“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的主張。

  3.根據原文內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朱元璋廢黜孟子祠,刪節《孟子》,可見以“民本 ”為基礎的孟子的政治思想與兩千多年來中國以“君本”為基礎的政治傳統是不相容的。

  B.孟子提出的“王道”思想,在中國思想界是破天荒的,它對中國政治、經濟、文化思想的影響不可估量。

  C.“性善論”是孟子“仁政”學說的哲學基礎,其內容為“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其中的“善性”是人與生俱來的天性。

  D.在崇尚“霸道”的時代,孟子的“仁政”“性善論”是很難有市場的,因而司馬遷稱孟子的“仁政”說是“迂遠而闊於事情”。

  二、古代詩文閱讀***36分***[來源:Zxxk.Com]

  ***一***文言文閱讀***19分***

  閱讀下面文言語段,完成4~7題。

  白重贊,憲州樓煩人,其先沙陀部族。重贊少從軍,有武勇。漢初,自散員都虞候三遷護聖都指揮使。乾佑中,李守貞據河中叛,隱帝以重贊為行營先鋒都指揮使。河中平,以功領端州刺史。周初,轉護聖左廂都指揮使。未幾,出為鄭州防禦使,改相州留後。廣順中,授義成軍節度。在鎮日,河屢決,重贊親部丁壯,塞大程、六合二堤,詔書褒美。

  世宗徵劉崇,以重贊為河東道行營馬軍都指揮使,重贊與李重進居陣西偏,樊愛能、何徽居陣東偏。既合戰,愛能與徽皆遁走,惟重贊與重進率所部力戰,世宗自督親軍合勢薄之,並人大敗。既誅愛能等,重贊以功授保大軍節度使。及世宗徵太原,以河陽劉伺為隨駕都部署,命重贊副之。忻州監軍殺刺史趙皋及契丹大將楊耨姑以城降而契丹兵猶盛命重贊及符彥卿擊走之世宗還京改河陽三城節度檢校太尉。及徵淮南,命重贊率親兵三千軍於穎上。未幾,改淮南道行營馬步軍都虞候,俄遷彰義軍節度。

  宋初,加檢校太師,改鎮涇州。有馬步軍教練使李玉,本燕人,凶狡,與重贊有隙。遂與部下閻承恕謀害重贊,密遣人市馬纓,偽造制書①雲重贊構逆,令夷其族。乃自持偽制並馬纓,以告都校陳延正曰:“使者致而去矣。”延正具白重贊,重贊封其書以聞。太祖大駭,令驗視之,率 皆誕謬,遂命六宅使陳思誨馳赴涇州,禽玉及承恕鞫問,伏罪棄市②。延正擢領刺史以賞之,太祖詔諸州,凡受制書,則詳驗印文筆跡。俄改泰寧軍節度。乾德③四年,又為定國軍節度。開寶二年,改左千牛衛上,奉朝請。三年,卒④,年六十二。

  ***選自《宋史·列傳第十二》,有刪改***

  4.下列對文中畫波 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忻州監軍殺刺史趙皋/及契丹大將楊耨姑以城降/而契丹兵猶盛/命重贊及符彥卿擊/走之世宗/還京/改河陽三城節度/檢校太尉

  B.忻州監軍殺刺史趙皋/及契丹大將楊耨姑以城降/而契丹兵猶盛/命重贊及符彥卿擊走之/世宗還京/改河陽三城節度/檢校太尉

  C.忻州監軍殺刺史趙皋及契丹大將楊耨姑/以城降/而契丹兵猶盛/命重贊及符彥卿擊走之/世宗還京/改河陽三城節度/檢校太尉

  D.忻州監軍殺刺史趙皋及契丹大將楊耨姑/以城降/而契丹兵猶盛/命重贊及符彥卿擊/走之世宗/還京/改河陽三城節度/檢校太尉

  5. 下列對文中加標註的詞語的相關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制書①,即制式文書,是朝廷大員頒佈重要法令或褒獎懲戒官員時採用的專 用文書。

  B.棄市②,為死刑的一種,自商周即有。《禮記》:“刑人於市,與眾棄之。”即在人眾聚集的鬧市,對犯人執行死刑,用於處決某些罪大惡極者。

  C.乾德③,是北宋太祖趙匡胤的年號。年號是帝王為紀在位之年而立的名號。古人紀年主要有干支紀年和帝王紀年兩種。

  D.卒④,古代指大夫死亡,後為死亡的通稱。《禮記·曲禮下》:“天子死曰崩,諸侯死曰薨,大夫曰卒,士曰不祿,庶人曰死。”

  6. 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白重贊為官有道。他少年從軍,戰功顯赫,官職多次得到升遷,在不同的官任上做了許多令人稱道的事情。

  B.白重贊頗有政績。在黃河決堤的搶險戰鬥中,他親自帶領民夫修復大程、六合兩處堤壩,受到 皇帝的褒獎。

  C.白重贊英勇善戰。在征伐劉崇的戰鬥中,面對其他將領潰逃的不利局面,白重贊仍然率領所轄軍隊奮力作戰。

  D.白重贊磊落耿直。在遭到李玉等人陷害時,他毅然上報,太祖查驗證據發現均為偽造,之後提拔他為刺史。

  7.把文中加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⑴密遣人市馬纓,偽造制書雲重贊構逆,令夷其族。***5分***

  ⑵遂命六宅使陳思誨馳赴涇州,禽玉及承恕鞫問,伏罪棄市。***5分***

  ***二***古代詩歌閱讀***11分***

  閱讀下面這首詞,完成8~9題。

  臨江仙 夜歸臨皋①

  蘇軾

  夜飲東坡②醒復醉,歸來彷彿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鳴。敲門都不應,倚杖聽江聲。

  長恨此身非我有,何時忘卻營營?夜闌風靜縠紋平。小舟 從此逝,江海寄餘生。

  註釋:①臨皋,即臨皋亭,位於黃州南江邊,蘇軾元豐三年因“烏臺詩案”被貶,與家眷共居於此。②東坡,元豐五年春,蘇軾在東坡構築雪堂,家屬仍住臨皋亭,因此常往來於雪堂臨皋間。

  8. 詞的上闋運用了哪些藝術手法?請結合 詩句,就其中的兩種手法進行分析。***5分***

  9. 詞的下闋抒發了作者的哪些情感?請聯絡詩句作答。***6分***

  ***三***名篇名句默寫***6分***

  10. 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⑴《琵琶行》中從聽者感受的角度寫樂曲聲中止時的效果的兩句是“ , ”。

  ⑵蘇軾在《赤壁賦》中,表達自己願意與神仙相交,與明月同在的句子是“ , ”。

  ⑶歐陽修在《醉翁亭記》中用對比手法寫遊人和自己不同的樂趣,從而表現自己“與民同樂”志趣的句子是“ , ”。

  乙 選考題

  請考生在第三、四兩大題中選定其中一大題作答。注意:作答時必須用2B鉛筆在答題卡上把所選大題的題號塗黑。只能做選定大題內的小題。如果多做,則按所做的第一大題計分。

  三、文學類文字閱讀***25分***

  11.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⑴~⑷題。

  創造病

  老舍

  楊家夫婦的心中長了個小疙瘩。結婚以後,心中往往長小疙瘩,非經過相當的時期不會抽葉開花。他們的小家庭裡,處處是這樣的花兒——桌、椅、小巧的玩藝兒。長疙瘩的時期,他們的小家庭象晴美人間的唯一的小黑點,只有這裡沒有陽光。他們的談話失去了音樂,他們的笑沒有熱力,他們的擁抱象兩件衣服堆在一起。他們幾乎想到離婚也不完全是壞事。過了幾天,小疙瘩發了芽。這個小芽使小家庭裡雷雨交加。芽兒既已長出,花是非開不可了。花帶來陽光與春風,小家庭又移回到晴美的人間來。那個小疙瘩,使他們的生活不至於太平凡了,使他們自信有創造的力量,使他們忘記了黑暗而喜愛他們自己所開的花。

  前些日子,他倆一人懷著一個小包。春天結的婚,他的薄大衣在秋天也還合適。可是冬已在風兒里拉他的袖口,他輕輕顫了一下,心裡結成個小疙瘩。他有件厚大衣;生命是舊衣裳架子麼?他必須做件新的大衣。沒有它,生命是一片荒涼;風,寒,與顫抖。

  他知道在定婚與結婚時拉下不少的虧空。可是生命是創造的,人間美的總合是個個人對於美的創造與貢獻;他不能不盡自己的責任。他也並非只顧自己好看;他是想象著穿上新大衣與太太一同在街上走的光景與光榮:他是美男子,她是美女人,在大家的眼中。但是他必須和太太商議一下。他也準知道太太必定不攔著他,她願意他打扮得漂亮。可是他不能利用這個而馬上去作衣裳,他有虧空,所以根本不能和太太商議。怎辦呢?他心中結了個小疙瘩。他不願意露出他的心事來,但是心管不住臉。藏著心事,臉上會鬧鬼。

  她呢,在結婚後曉得了愛的完成並不能減少別的困難。可是他們還都年少,不應當把青春隨便地拋棄。假若處處儉省,等年老的時候享受,年老了還會享受嗎?她得先買個冬季用的黑皮包。她有個黃色的,春秋用著合適;還有個白的,配著個天藍的扣子,夏天——配上長白手套——也還體面。冬天,還要有合適的皮包。

  她也不願意告訴丈夫,而心中結了個小疙瘩。

  他們都偷偷地詳細地算過賬,看看一月的收支中間有沒有個小縫兒。差不多沒有!他們不能屈服,生命的價值是在創造。假如不能十全,二人都願自己去犧牲。他願意設法給她買上皮包,自己的大衣在熱烈的英雄主義之下可以後緩;她願意給他置買大衣,皮包只是為犧牲可以不買。他們熱烈地辯駁,擁抱著推讓,沒有結果。及至看清了買一件東西的錢還沒有著落,他們的勇氣與相互的欽佩使他們決定,爽性借筆錢把兩樣都買了吧。

  他穿上了大衣,她提上了皮包,美麗快樂充滿了世界。債是要還的,但那是將來的事,他們的前途是不可限量的。況且他們並非把錢花在不必要的東西上,他們所必需的沒法不買。假如他們來一筆外財,他們就先買個小汽車,這是必需的。

  冬天來了。大衣與皮包的欣喜已經漸漸的衰減,這兩樣東西並不象在未買的時候所想的那麼足以代替一切,那麼足以結束了借款。多麼長的晚上呢,不能出去看電影,不能去吃咖啡,不能去散步。坐在一塊兒說什麼呢?幹什麼呢?

  這回,那個小疙瘩是同時種在他們二人的心裡:得買個話匣子。

  要買就買下得去的,不能受別人的恥笑。下得去的,得在一百五與二百之間。楊先生一月掙一百二,楊太太掙三十五!他們誰也沒有首先發難的勇氣,可是他們都留神報紙上的小廣告,楊太太看見了:明華公司的留聲機可以按月付錢,八個月還清。她把這段廣告用紅鉛筆勾起來,放在丈夫的書桌上。

  他看見了,對她一笑:她回了一笑。在寒風雪地之中忽然開了朵花!

  留聲機拿到了,可惜片子只買了三片,都是西洋的名樂。片子是要用現錢買的,他們只好暫時聽這三片。他們想象著,在一年的工夫,他們至少可以有四五十片名貴的音樂與歌唱。他們可以學著唱,可以隨著跳舞,可以閉目靜聽那感動心靈的大樂,他們的快樂是無窮的。楊太太預備下綢子手絹,專去擦片子。那個機器發著欣喜的光輝,他們聽著,看著,撫摸著,從各項感官中傳進來欣悅。

  在一個星期裡,他們把三張片子已經背下來。如若再使它們旋轉,大概鄰居們也會暗中恥笑。離下月還有三個多星期呢。為等到下月初買新片,而使這三個多星期成塊白紙,買了話匣和沒買有什麼分別呢?馬上去再買新片是不敢想的,這個月的下半已經很難 過去了。

  看著那個機器,他們有點說不出的後悔。把它送回去損失一個月的錢與那三張片子,是個辦法,可他們倆連討論這個事都不敢,因為買來時的欣喜是那麼高。青年是不肯認錯,更不肯認自己呆蠢的。他們相對愣著,幾乎不敢再瞧那個機器;那是他們自己創造出來的一塊心病。 ***有刪改***

  ⑴下列對小說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當的兩項是*** ******5分***

  A. 小說以戲謔、誇張的漫畫式手法,講述了楊家夫婦的故事,雖然簡單,但情節曲折、緊張,極富戲劇性。

  B. 小說善於運用細節描寫表現人物內心的情感,如“楊太太預備下綢子手絹,專去擦片子”就表現出她對留聲機的珍愛。

  C.“冬已在風兒里拉他的袖口”運用了擬人手法;“拉他的袖口”形象生動地表達出冬季即將到來的意思。

  D. 楊家夫婦雖然沒錢買大衣和皮包,但是他們深愛著對方,願意放棄購置自己必需的物品,去成全愛人。

  E. 小說把平凡的話語調動得生動有力,同時又在俗白中追求講究精製的美,寫出了簡單的、有力的而且美好的文章。

  ⑵小說第一段有什麼作用?請簡要分析。***6分***

  ⑶小說的題目富有深意,請結 合文字,分析本文以“創造病”為題的妙處。***6分***

  ⑷小說有大量的心理描寫,分別表現出楊家夫婦怎樣的人生態度?請找出兩處簡要分析。你怎樣看待他們的人生態度?請就此說說你的看法 ***8分***

  四、實用類文字閱讀***25分***

  12.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⑴~⑷題。

  閱讀是一個民族持久的功課

  ——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原副局長鄔書林訪談錄

  記者:“全民閱讀”今天已經成為一股熱潮。從2006年中宣部等八部委提出開展全民閱讀活動至今已近10年。今天回過頭來看,您認為我們做得怎麼樣?

  鄔書林:我認為現在態勢很好,中央重視、社會認同、民眾參與、活動健全,經過10年努力,全民閱讀有了非常堅實的基礎。現在全國31個省700多個市都已開展了形式多樣、民眾廣泛參與的閱讀活動。閱讀不僅僅是個人的事,閱讀已經走進學校、社群、軍營、農村甚至高牆。江蘇、湖北、深圳、遼寧等地先後完成了全民閱讀的地方立法工作,確定了全民閱讀在建設學習型社會中的法律地位,把全民閱讀上升為法律法規,我認為這是一個標誌性的重大進展。

  對一個民族而言,閱讀是一項長久的文化工作,絕不是一時的。如何把全民閱讀作為一項基礎性的長 期性的工作持之以恆地開展下去,需要好好總結前10年的經驗。

  記者:您認為有哪些經驗值得總結?

  鄔書林:把全民閱讀作為中華民族提升整體國民素質的重要工作長期不懈地抓下去,需要總結過去10年的經驗。我認為,首先要提高認識,要對閱讀的功能、意義,閱讀的本質給予進一步的認識。閱讀的本質是通過閱讀去借鑑、吸收和掌握前人已有的知識、經驗與智慧。現在有很多人認為閱讀主要是用來提升修養,我覺得這不是閱讀行為的本質。閱讀的本質是要獲取知識,在獲取知識的基礎之上有了生產生活科學研究的能力,同時再提高自己的精神境界。這兩者並行不悖。

  今天我們要很好地用閱讀這個工具來提升國民素質,用全人類的圖書把中華民族武裝起來,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打下堅實的文化基礎、知識基礎。

  記者:對於全民閱讀重要意義,現在社會和民眾已有共識,那麼國家、政府層面還需要做好哪些工作?

  鄔書林:我們不是一般地提倡全民閱讀,而是要把全民閱讀持久深入、實打實地推進下去,這就需要做很多工作。這幾年的兩會,我都聯合政協委員上交“關於儘快出臺《全民閱讀促進條例》的提案”,以法律法規的形式將推動全民閱讀工作納入法制化軌道。各級政府及相關部門應進一步加大公共圖書館和農家書屋等基礎設施的建設。另外,養成閱讀習慣是一門科學,0到6歲是閱讀的啟蒙階段,使兒童通過閱讀養成閱讀興趣,從閱讀中找到快樂;6到12歲小學教育階段是非常重要的環節,使孩子基本掌握閱讀的方法;12到18歲是鞏固閱讀習慣,提升閱讀水平的關鍵階段。打好這三個基礎,終身閱讀才有可能,活到老、學到老才有堅實的閱讀習慣基礎。專家學者要為整個國家提升閱讀水平做好表率,同時提供豐富的精神食糧。

  記者:在今年的全國兩會上,說到中國人閱讀量不足有些國家的1/10。從近年調查情況來看,國民閱讀率雖然在上升,但速度比較慢。您如何看待中國國民閱讀率低的問題?

  鄔書林:對這個問題要實事求是地看。新中國成立初期,我們國家的文盲率是80%,改革開放初期我國文盲率是34%,最近這次人口普查統計顯示文盲率是4%。解決閱讀問題首先要解決文盲,我國的文盲問題才剛剛解決,國民閱讀率不可能有多高。我堅信孩子的閱讀率會越來越高。其次,現有的閱讀率的統計指標還要進一步完善。要把圖書館的資料和其他形式的閱讀資料也納入其中。第三,我國的國民閱讀率的確亟待提升。

  不過,現在資訊科技的進步,特別是移動網際網路技術為我們閱讀提供了非常好的工具,通過手機、平板電腦等裝置閱讀的人數大增。我最近反覆強調這個觀點,不要以為通過手機閱讀就不是閱讀,不要以為通過電子閱讀器閱讀就不好。相反,新技術極大提升了閱讀效能。根據美國所做的一項統計,網路時代科學 家的閱讀量比原來增長了25%,普通民眾也增加了5%。因為不需要跑圖書館了,買書便宜了,看書更方便了。所以,既要重視傳統閱讀,更要關注現在資訊科技條件下的閱讀,兩者並行不悖。我相信,隨著閱讀意識的提高,閱讀設施的完善,閱讀氛圍的濃厚,我國國民閱讀率一定會趕上先進國家的。

  ***選自《人民日報》,有刪改***

  ⑴下列對材料有關內容的和概括,最恰當的兩項是 *** ******5分***

  A.鄔書林認為全民閱讀經過10年的努力有了堅實的基礎,無論是國家重視程度,還是全民參與程度,都有了很大的進步。

  B. 鄔書林在總結經驗時主要從對閱讀本質的理解和認識上做出了總結,認為閱讀主要是用來提升人的修養的。

  C. 記者由總結在“兩會”上說的“中國人閱讀量不足有些國家的1/10”切入問題,準確恰當,並且突出了時效性和針對性,容易引起被採訪者的重視。

  D. 鄔書林認為移動網際網路技術改變了人們的閱讀方式,新技術極大提升了閱讀效能,隨著資訊科技條件下的閱讀的進一步發展 ,我國國民閱讀率一定會超過先進國家的。

  E. 記者與被採訪者鄔書林就全民閱讀的情況以及經驗等問題展開了訪答,對相關問題進行了較全面的探討,引人深思。

  ⑵鄔書林認為要提倡全民閱讀,需要做好哪些工作?***6分***

  ⑶鄔書林對全民閱讀相關問題的回答有何特點。請舉例說明。***6分***

  ⑷鄔書林認為中國國民閱讀率低的原因是什麼?請從個體角度談談如何提升閱讀率。***8分***

  第Ⅱ卷 表達題

  五、語言文字運用***20分***

  1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橫線處的成語,最恰當的一組是*** ******3分***

  ①職業的特殊性要求 的他們節假日更要堅守崗位,只有春節前後一兩天調休,才有回家與親人團聚的機會。

  ②由於局勢動盪,這些離開家園者的食品、飲用水和其他生活必需品供給不足,聯合國難民署將向 者提供幫助。

  ③這位偉人的一生充滿坎坷,始終在 中尋求理想和現實之間的平衡,在某種程度上,這種經歷和在職場打拼非常相似。

  A.流離失所 顛沛流離 背井離鄉

  B.背井離鄉 流離失所 顛沛流離

  C.顛沛流離 流離失所 背井離鄉

  D.背井離鄉 顛沛流離 流離失所

  14.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的一句是*** ******3分***

  A. 陶寺遺址博物館專案的建設是臨汾市發展文物旅遊的重頭戲,各相關部門能否高度重視、各司其職、密切配合,影響著該專案各項工作的進展。

  B. 清晨,火車站候車室大門剛一開啟,一身戎裝的民警們在例行檢查各種裝置後便和安檢職工、車站驗票員、候車大廳工作人員一起守在了進站口。

  C. 身著橙色工作服的辛勤掃雪的環衛工人與挺拔的雪松拍照合影的市民形成鮮明對比;雖然棉衣厚實,但長時間戶外作業,多厚的衣服都會被凍透。[來源:Zxxk.Com]

  D. 資助貧困學子的愛心企業代表來到忻州一園,在學校報告廳與學生齊聚一堂,舉辦了一場以“快樂陽光行,溫暖健康年”為主題的愛心捐贈活動。[來源:學科網ZXXK]

  15.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橫線處的語句,銜接最恰當的一組是*** ******3分***

  秦漢時期,匈奴是北方一個強大的遊牧民族集團,秦始皇之所以修築萬里長城,就是為了抵禦匈奴。一說到秦始皇,可能我們馬上就會聯想到漢武帝。 , ,

  , , 。秦始皇比較熱衷於修長城和尋求長生不老藥,而漢武帝則致力於經營西域和積極引進域外物質文明,從而迎來了中西文化交流的第一次高峰。

  ①這兩位帝王都堪稱天之驕子

  ②似乎漢武帝要略勝一籌

  ③正所謂“秦皇漢武,略輸文采;唐宗宋祖,稍遜風騷”

  ④但如果單單就拓展中西文化關係而言

  ⑤世人常常將二者相提並論

  ⑥就開拓疆土、雄才大略而論可謂各有千秋

  A. ①③④②⑥⑤ B. ①⑥⑤④②③

  C. ⑤④②⑥③① D. ⑤③①⑥④②

  16.下面的文稿在表達和形式上有五處不妥,請指出並改正。***5分***

  通告

  為保障春節期間用電通暢,我公司決定對轄區電網進行維護,現將有關事宜宣佈如下:

  維護將於2016年1月20日7時至20日19時施工。涉及範圍:東到雲中路,西到牧馬路,南至長征街,北至雁門大道。

  對維護工作給貴使用者造成的不便,我們深表不安。請予理解和支援。

  如有疑問,歡迎垂詢。

  2016年1月15日[來源:學科網]

  忻府區電力公司

  17.2月14日,“感動中國”2015年度人物出爐,閻肅、郎平、官東等人當選。請根據補充資料,給拯救“東方之星”落水乘客的官東寫一則頒獎詞,要求使用排比的修辭手法,不少於80字。***6分***

  人物事蹟:2015年6月1日,“東方之星”號客輪在長江中游湖北監利水域翻沉。官東主動請纓加入海軍工程大學搶險救援分隊。6月2日抵達救援現場後,他第一個跳入水 中,面對水流湍急、能見度極低的雙重考驗,官東首先在船艙內發現硃紅美老人,他一邊耐心安撫老人的情緒,一邊幫她穿戴好裝具,最終成功將其救出,這是第一位被成功救出的生還者。14時15分,官東再次下水,在機艙部位找到了船員陳書涵。面對體力嚴重透支,陷入絕望的陳書涵,官東毫不猶豫地將自己的裝備給了陳書涵,自己冒著生命危險僅靠輕潛裝具支撐。撤退時,他身上的訊號繩被纏住,危急之下,官東割斷訊號繩,與水面徹底失聯。官東在黑漆漆的艙內摸索近20分鐘,終於找到出艙口,怎料,一個暗流瞬間將他捲入深水區,而此時,裝具裡的氧氣即將耗盡,官東果斷丟掉所有裝具,憋著一口氣猛地往上游。由於上升速度過快,剛出水的官東雙眼通紅、鼻孔流血。面對大家的讚許,這個帥氣的90後小夥兒,沒有多言。因為在他看來,這是軍人應有的擔當。

  六、寫作***60分***

  18.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60分***

  在一個熱鬧非凡的廣場上,一位老人用拖把沾水在水泥地上寫字,龍飛鳳舞。很多市民駐足觀看,紛紛掏出手機拍照留念。有人感嘆,這麼好的字,很快就幹了,看不見了,太可惜了。這也是一種文化,應該留下來給後人看看,不能說沒就沒了。老人卻說,寫字就是圖開心,何必要留痕跡,讓我把字留下來,反而寫不好了。字跡幹了,我沒有前面的壓力,會寫得更好。

  要求: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脫離材料內容及含意的範圍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襲。

  答案

  1.B***張冠李戴。選項中“他認為二者的代表分別是堯舜禹和‘春秋五霸’”張冠李戴。原文為“他分別以堯舜禹、‘春秋五霸’為‘王道’和‘霸道’的代表”。***

  2. C***因果倒置。原文“孟子以民為本的‘王道’理想與現實之間畢竟存在著很大的落差,孟子其人其書對專制政治的衝擊力大”是原因,“《孟子》成‘經’難”是結果。***

  3. B***無中生有。原文“孟子主張‘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孟子這一思想,是對春秋以來‘以民為本’人文主義思潮的繼承和發展,在中國思想界是破天荒的,對中國政治思想和文化思想的影響都是不可估量的。”***

  4. C***解答此題,首先通讀句子,然後對句子的結構進行一個初步劃分。比如“以城降”的主語是“忻州監軍”,“忻州監軍”殺的是“刺史趙皋及契丹大將楊耨姑”;“擊走之”在原文中的意義為“世宗命令白重贊及符彥卿攻擊契丹軍並使之退走”,所以中間不能斷開;“還京”的主語應該是“世宗”。由此可知答案為C項。***

  5. A***制就是皇帝說的話。所謂“天子之言曰制,書則載其言”。在周代,帝王的命令叫命。秦始皇滅六國後,改命為制,“制”即成為用以頒佈皇帝重要的法制命令的專用文書。***

  6. D***“之後提拔他為刺史”錯誤,應是陳延正被提拔。***

  7.***1******李玉***暗中派人購買馬纓,偽造制書說白重贊謀反,下令誅殺他的家族。

  ***關鍵詞“市”“構逆”“夷”各1分,補足省略主語“李玉”1分,句子大意1分***

  ***2******太祖***於是命令六宅使陳思誨快馬趕往涇州,擒獲李玉及閻承恕進行審問,李玉及閻承恕認罪後被處死。***關鍵詞“馳”,通假字“禽”,“鞫”,各1分,被動句意1分,句子大意1分***

  【參考譯文】

  白重贊,憲州樓煩人,其祖先為沙陀部族,重贊年少即從軍,武藝高強,作戰勇猛。後漢初年,由散員都虞候多次升遷,官至護聖都指揮使。乾佑年間,節度使李守貞佔據河中叛亂,隱帝劉承佑任命重贊為平叛大軍行營先鋒都指揮使。河中叛亂平息後,重贊憑藉軍功兼任端州刺史。後周初年,重贊轉任護聖左廂都指揮使。不久,出朝為鄭州防禦使,又改任相州留後。廣順年間,升任義成軍節度使。期間,黃河曾屢次決口,他親自率領年輕力壯的男子,堵住了大程、六合兩大堤的決口,得到太祖頒詔褒獎。

  周世宗柴榮出師徵北漢劉崇,讓重贊擔任河東道行營馬軍都指揮使。重贊與李重進統所部居周師戰陣西側,樊愛能和何徽部居東側。戰鬥開始後,樊愛能、何徽臨陣逃走,只有白重贊與李重進率部拼力作戰。周世宗親自指揮身邊的護衛親軍,與白、李二部合力衝擊敵陣,北漢幷州軍大敗。戰後,世宗誅殺了樊愛能等人,白重贊則憑藉戰功被任為保大軍節度使。等到周世宗率軍徵太原時,讓河陽節度使劉伺擔任隨駕都部署,任命白重贊做他的副將。***大軍行進途中,***忻州監軍聞訊殺死忻州刺史趙皋及契丹大將楊耨姑,舉忻州全城投降周師。***然忻州雖降***而契丹軍勢仍然很強盛。於是世宗命白重贊和符彥卿率部攻擊契丹軍並打退了他們。世宗得勝還京後,改任白重贊為河陽三城節度使、校檢太尉。接著周師征討淮南,世宗使重贊率三千護衛親軍駐防穎上,不久改任淮南道行營馬步軍虞候,不久升任彰義軍節度使。

  宋初,白重贊被加授檢校太師,改任涇州節度使。馬步軍教練使李玉,本是燕州人,性情凶悍狡詐,與重贊有些小矛盾,便與他的部下閻承恕陷害白重贊。李玉暗中派人購買馬纓,偽造制書說白重贊謀反,下令誅殺他的家族。李玉拿著偽造的制書和馬纓去見都校陳延正,說:“朝廷的使者將此送來後便走了”。陳延正把情況彙報了白重贊,重贊不置一詞,將“制書”和馬纓密封起來,並使皇上知曉此事。宋太祖大為驚駭,命拆封驗看,發現全都是偽造的。太祖於是命令六宅使陳思誨快馬趕往涇州,擒獲李玉及閻承恕進行審問,李玉及閻承恕認罪後被處死。陳延正被提拔為刺史並得到賞賜,太祖頒詔諸州,今後凡接到朝廷制書,都要詳細查驗印文筆跡,辨別真偽。不久,白重贊改任泰寧軍節度使。乾德四年,重贊又擔任定國軍節度使。開寶二年,改任左千牛衛上,奉朝請。開寶三年,白重贊去世,享年62歲。

  8. ①誇張。“家童鼻息已雷鳴”把家童的鼾聲誇大成雷聲,形象地寫出了家童的鼾聲之大。②比喻。“家童鼻息已雷鳴”把家童的鼾聲比喻成雷聲,形象地寫出了在寂靜的夜晚家童的鼾聲象雷鳴一樣震耳。③細節描寫。“敲門都不應,倚杖聽江聲”形象描繪出蘇軾夜飲醉歸,家童已睡,只得立在門外,靜聽濤聲的場景。④以動襯靜。“家童鼻息已雷鳴。敲門都不應,倚杖聽江聲”通過寫家童鼻息如雷和作者諦聽江聲襯托出夜靜人寂的意境,以有聲襯無聲,表現出歷盡宦海浮沉的詞人心情的孤寂。***明確點出手法,一種1分,共2分。結合相應手法有準確分析的,一種1分,兩種3分。細節描寫答成動作描寫、以動襯靜答成襯托、反襯、也可給分;以動襯靜答成動靜結合不給分。***

  9. ①“長恨此身非我有”揭示出作者對身在宦途身不由己的無奈。②“何時忘卻營營”表達了難忘世俗名利煩擾的矛盾與苦悶,以及對於自由生活的嚮往。③“江海寄餘生”表達出作者對隱逸江湖的渴望。***準確概括出作者的情感1分,結合詩句分析1分,每點2分,共6分。***

  10.⑴別有幽愁暗恨生 此時無聲勝有聲 ⑵挾飛仙以遨遊 抱明月而長終

  ⑶人知從太守遊而樂,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

  11.⑴EC***答E給3分,答C給2分,答B給1分******A項 “戲謔、誇張的漫畫式手法”“情節曲折、緊張”有誤。作者講述故事,娓娓道來,語言幽默但並不誇張,情節也談不上曲折、緊張。B項舉例有誤。小說中有細節描寫,如“可是冬已在風兒里拉他的袖口,他輕輕顫了一下”。但“楊太太預備下綢子手絹,專去擦片子”是敘述,不是描寫,所以不是細節描寫。D項“深愛著對方”,“放棄”“必需的物品”有誤。楊家夫婦成全對方一個是因為“熱烈的英雄主義”,另一個 “只是為犧牲”;所購置物品從下文看,也並非“必需”。***

  ⑵ ①從楊家夫婦心中的小疙瘩寫起,為下文情節的展開做鋪墊。②把生活中遇到的問題比作小疙瘩,把最終結果比作花,生動形象,增強了作品的趣味性。③小說第一段點出“創造”,與文題照應。④初步展現人物性格。從他們的家裡到處是這樣的花,以及小疙瘩對他們的生活的影響,可以看出他們特別在意在生活中創造美。***每點2分,共6分。答出其中的三點即可。***

  ⑶ ①一語雙關。“創造病”, 既指主人公不恰當的 “創造”是一種病,又指主人公為自己創造了心病。②新穎別緻,引人深思。“創造”是褒義詞,“病”可不是好事,這樣的組合新奇有趣,發人深省。③揭示小說主旨。年輕人面對生活時,要放棄虛榮心,不可為了創造美而給生活製造不必要的麻煩。④與情節發展相照應。主人公種種行為都與“創造”有關,種種心理也因“創造”而起。⑤突顯人物特點。主人公認為生命的價值在於創造,因此致病,人物的性格與之相關。***每點2分,共6分。答出其中的三點即可。***

  ⑷心理描寫表現出的楊家夫婦的人生態度有:①“生命是創造的,人間美的總合是個個人對於美的創造與貢獻;他不能不盡自己的責任”,人活著就要創造美麗;②“債是要還的,但那是將來的事,他們的前途是不可限量的” ,只考慮當下;③ “他們還都年少,不應當把青春隨便的拋棄。假若處處儉省,等年老的時候享受,年老了還會享受嗎?”,要趁著年輕享受生活;④“要買就買下得去的,不能受別人的恥笑” ,不能在面子上讓人看不起。***每點2分,共4分。找出心理描寫1分,人物的人生態度分析得當1分。***

  ①“人活著就要創造美麗”,愛美之心人皆有之,我們應該為世界的美麗做貢獻,但創造美麗並不僅僅是創造外在的美;②“只考慮當下”,人應該活在當下,腳踏實地做好當下的事,但不能一點也不考慮明天;③“要趁著年輕享受生活”,享受生活是人生意義的一部分,但不切實際的享受生活就不合適了;④“不能在面子上讓人看不起”,在意別人的看法是人之常情,但過於在意進而影響到自己的生活則不可取。***每點2分,共4分。要求有辯證分析,單純肯定或否定只能得1分;言之有理即可。***

  12. ***1***AE***答E給3分,答A給2分,答D給1分;答B、C不給分*** ***B項,“認為閱讀主要是用來提升人的修養的”表述有誤,從原文“現在有很多人認為閱讀主要是用來提升修養,我覺得這不是閱讀行為的本質”來看,鄔書林不認同這一觀點。C項,“容易引起被採訪者的重視”無中生有。D項,“一定會超過”曲解文意,原文是“一定會趕上”。***

  ***2***①國家立法,以法律法規的形式將推動全民閱讀工作納入法制化軌道;②加大基礎設施投入,創造全民閱讀條件;③按照閱讀規律辦理,養成閱讀習慣;④專家學者要做好閱讀表率併為大眾提供豐富的精神食糧。***每點2分,答出3點即可***

  ***3***①有條理。如:鄔書林在談如何看待中國國民閱讀率低的問題時,使用了“首先”“其次”“第三”這樣的詞語,層次清晰。②有說服力。如:鄔書林在談全民閱讀情況及新技術提升閱讀效能等問題時,列舉資料,既客觀又有說服力。③客觀。實事求是地評價了我國全民閱讀的相關問題。如:對近十年來開展全民閱讀活動做得如何持肯定態度;對國民閱讀率低的問題時,承認問題確實存在,並指出亟待提升。***每點2分,共6分。答其他特點言之成理亦可給分***

  ***4*** 原因:①歷史原因。我國一直存在文盲問題,而解決這一問題經歷了較長的過程,國民閱讀率不可能有多高。②統計指標還不完善。圖書館的資料和其他形式的閱讀資料尚未納入其中。***每點2分,共4分。照抄原文的每點給1分***

  做法:①提高閱讀意識,認識到閱讀的重要性。要充分意識到閱讀不僅能獲取知識,而且能提高自己的精神境界,提升國民素質。②注重多種方式的閱讀。既要重視傳統的紙質閱讀,更要關注資訊科技條件下的電子閱讀。③遵循閱讀規律,制定閱讀計劃,努力做到終身閱讀。***每點2分,答出其中兩點的即可給4分。其他看法言之成理亦可給分***

  13.B***這三個成語各有側重:背井離鄉,側重離別家鄉;流離失所,側重無處安身;顛沛流離,側重四處流浪。***

  14.A***B項不合邏輯,“安檢職工、車站驗票員、候車大廳工作人員”分類不當;C項成分殘缺,“與挺拔的雪松拍照合影的市民形成鮮明對比”缺少介詞;D項成分贅餘,“齊聚一堂”,意為“齊聚於一堂” ,與“在學校報告廳”重複,可改為“在學校報告廳與學生相聚”。***

  15.D ***語段主要通過對比秦始皇、漢武帝對外交往的不同做法介紹中原與西域的關係,秦始皇主要是修長城抵禦匈奴,漢武帝主要是引進域外的物質文明。由橫線前的內容可知,橫線處的內容應該先說秦始皇,再說漢武帝。從給出的四個選項來看,A、B兩項都把①排在首位,C、D兩項都是把⑤排在首位。如果①作為橫線處的首句,照應了上文的“秦始皇”“漢武帝”,但其中的“堪稱天之驕子”是一個總結性語句,不能引領③中的“正所謂”;如果⑤作為橫線處的首句,既照應了上文的“秦始皇”“漢武帝”,也能夠引出要求排列的其他句子。從橫線後的句子內容可推知,漢武帝在中西文化交流方面的貢獻比秦始皇大,因此④和②要連排。從句意上來看,②和橫線後的內容是緊密聯絡的。***

  16.①“宣佈”改為“通告”“通知”或“公告”;②“維護……施工”改為“維護……展開”“ 維護……進行”或“我公司……施工”,③“貴使用者”改為“您”或“各位使用者”或刪去“貴”字;④“不安” 改為“歉意”;⑤落款單位應在日期之上。***指出並改正給1分,僅指出不改正不給分。每點1分,共5分。***

  17.***答案略******合理運用排比手法2分,突出人物的精神品質2分,語言通順1分,合乎字數要求且符合題意1分,共6分。***

  18. 參考立意:

  從老人的角度:1.看淡結果,享受過程

  2.忘卻已有成績***成功***,可以贏得新的進步

  3.過程固然重要,結果也同樣重要

  從市民的角度:民族文化應留存、傳承

  考點:寫作,能力層級為 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