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韓愈的文以明道閱讀答案

  韓愈在散文創作方面極力主張“文以明道”,倡導文章的一種社會政教公用性,但是與前人相比,韓愈重視文章的語言藝術,和一種內在的“氣”。以下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希望能幫到你。

  《論韓愈的文以明道》閱讀材料

  ①韓愈一生中的最大成就是文學,而不是儒學,這是世人公認的。但是他終生從事和努力探索的卻是儒學,而不是文學。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是當時的社會和韓愈自身。在唐代,或者說在所有的封建社會,有專門的教育職業,卻不存在專業的文學家。人們學文,只是手段,目的是以此得到世人的承認和賞識,通過科舉考試,獲得進入仕途的通行證。因此,逐漸積澱下了這樣的社會心理:文章質量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代表著他們治世能力的水平,雖不能完全劃等號,但至少當時選拔人才是以此為標準的。韓愈也不例外,儘管他為文修辭的最終目的是為了明道,發表他對社會問題的看法和解決問題的方法,但是為了更好地表達出他的治世之道,吸引眾人注目,讓人們接受並得到賞識,他必然要在文章上花一番功夫。這是韓愈作好文章的最原始、最直接、最強大的動力。

  ②熱衷於解決社會問題的韓愈,在文章方面理所當然不會放過具有各種弊病的時文,同時這也和他想作好文章以此知名於時是一致的。那種纖巧華麗雍容典雅的時文,和充滿革新的社會意識的內容格格不入,不能夠承擔起經世致用、淳風厚俗、有益教化的社會作用。這樣的文章也限制了思想的自由表達和感情的盡情抒發,因此,不可能產生高質量的文章。韓愈提出文體的改革正是這些因素的集中體現。而古文正好沒有時文這些弊病,它一產生,就和多姿多彩的社會生活融合在一起。又因它是聖賢之道的載體,而這些道也正是韓愈想解決社會問題的重要根據。這種內容和形式都優越於時文的古文,就自然而然成為韓愈的最佳選擇。但是,韓愈在具體進行文體改革時,並沒有完全復歸古文之中,原地踏步,而是以他富有天才的創造力和勇敢的開拓精神,全面地突破了古文原有的模式,以豐富的表現手法,創造性地發展了散文體制。以“祭文中千年絕調”的《祭十二郎文》為例,韓愈完全突破了“述哀之文,究以用韻為宜”的定法,全部採用散體文的形式,按著自己內心真實情感的流動而娓娓道來,“字字是血,字字是淚”。韓愈此處徹底拋棄了用韻文寫那些呆板生硬莊重典雅卻又華而不實的諂談之套話,而用細緻入微的描寫,淋漓盡致地把痛苦內疚和無限哀痛之情表達出來,創造出了“使酷吏讀之,亦不覺駭然流涕者”的藝術效果。

  ③韓愈的創作實踐證明,他倡導文體復古,並沒有退回到古代原有的體制上去、停滯不前,而是在原來基礎上的創造性發展。韓愈順應文學自身的發展規律,打碎了六朝駢文強加於各種文體的條條框框,豐富和發展了傳統古文的表現手法,從而實現了文體的大解放、大發展,這正是“惟善用古者能變古”,韓愈可以用各種文體自由地記敘、描寫、議論和抒情,儘管他極力反對駢文,但是他自覺地吸取了這種文章的辭采之工的優點,並把它融入到先秦盛漢辯理論事之文的樸素無華之中,醞釀而成了他那種富有藝術美感和表現力的新文體。

  ***選自2000年第4期《周口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學報》***

  《論韓愈的文以明道》閱讀題目

  1.下列對造成韓愈“最大成就是文學而非儒學”,但致力的“卻是儒學而不是文學”的原因分析有錯的一項是

  A.當時社會有專門的教育職業,卻不存在專業的文學家。

  B.唐人學文只是入仕手段,目的仍在於用儒學思想治世。

  C.所寫文章質量的高低,代表著一個人治世能力的水平。

  D.韓愈作好文章的動力是為了更好地表達他的治世之道。

  2.下列各項表述中,不符合文意的一項是

  A.韓愈在進行文體改革時,沒有完全復歸古文之中,表現了他富有天才的創造力和勇敢的開拓精神。

  B.韓愈倡導文體復古,但並沒有退回到古代原有的體制上去,他為文描寫細緻入微,徹底棄用韻文。

  C.熱衷於解決社會問題的韓愈放棄使用與充滿革新的社會意識格格不入的纖巧華麗雍容典雅的時文。

  D.《祭十二郎文》完全突破了以往的定法,創出了“使酷吏讀之,亦不覺駭然流涕者”的藝術效果。

  3.從文字看,韓愈的文學實踐活動取得了怎樣的成就?

  《論韓愈的文以明道》閱讀答案

  1.C

  2.B

  3.①突破了古文原有的模式,創造性地發展了散文體制;②***順應文學自身的發展規律***豐富和發展了傳統古文的表現手法,實現了文體的大解放、大發展;③吸取駢文優點,醞釀而成成了一種富有藝術美感和表現力的新文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