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我為你憂心閱讀答案

  古老優雅的漢語是我們五千年文明最美麗的組成部分,然而在我們的生活中,漢語正面臨著危機。這不得不使我們憂心。以下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希望能幫到你。

  《漢語我為你憂心》閱讀材料

  ①身為一箇中國人,讓我們能時時牢記自己身份的,除了身體髮膚之外,就該是我們的母語了。在無數中國人心裡,古老優雅的漢語是我們五千年文明最美麗的組成部分,也是我們之所以成為我們的文化標記。橫平豎直的方塊字將我們民族胸中的丘壑山水,化為不盡的紙上煙雲。音分四聲,律有平仄,構成了漢語詩文一唱三嘆、迴環往復的音韻之美。千百年來,雋永有致的漢語承載著我們民族獨特的思維,我們依靠它傾訴,運用它思想,通過它記載,憑藉它穿越五千年曆史文化隧道。

  ②然而,在我們的生活中,漢語正面臨著危機。一方面,在“全民學英語”的熱潮中,以在校學生為主的龐大“外語族”的中文書面表達能力嚴重退化。托福考試成績的高分記錄可以一再打破,但即使是在高學歷的青年中,也出現了中文水平滑落、日常語言單調的現象。應當承認,在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外語教學十分重要。但這並不意味著我們可以放棄母語、消解母語;不意味著我們可以將漢語視為不學而能的天賦。詩人余光中說得好:英文充其量是我們瞭解世界的一種工具而已,漢語才是我們真正的根。忽視母語修養所導致的結果是十分嚴重的,不僅造成了書寫語言的失範,生活用詞的平庸乏味,也讓母語中獨特的文化意蘊在我們生活中日漸消褪。

  ③我們的後輩可能不再套用“惻隱之心”,不懂“雖千萬人吾往矣”,不知道“執子之手,與子偕老”,只會說“我看你可憐”“老子跟你拼了”“我要和你結婚”。試想,一個將“列祖列宗”寫成“劣祖劣宗”的人,怎能理解中國文化的豐富內涵?一個不懂得“雖不能至,心嚮往之”的人,又怎能感受精神世界的巨集大深遠?在我們這個時代,該如何守護曾經被莊子、屈原、李白、杜甫驕傲地向世界展示過的、綿延著幾千年文化命脈、最切近我捫心靈的母語?

  ④發人深思的是,當漢語在故鄉受到冷落時,全球“漢語熱”卻在持續升溫。目前,世界上有100多個國家的2300餘所大學開設漢語課程,學習漢語的外國人達3000萬,漢語成為學習人數增長最快的外語。

  ⑤“語詞破碎處,萬物不復存”。縱然“漢語熱”熱遍全球,縱然我們的後代都能說一口標準的英語,但在漢語的故鄉,在我們每一箇中國人身邊,倘若“漢語危機”的呼聲一直不斷,我們又怎能盡展歡顏?

  ⑥僅僅存於典籍之間的希臘文、拉丁文基本上死了,但漢語卻一直活著,在一代代中國人的生活中血脈相延。它引領我們這個五千年文明古國一路風霜走到如今,它會在我們這一代人手中向何處去?

  ⑦漢語,我為你憂心,為你不平!

  ***有刪改***

  《漢語我為你憂心》閱讀題目

  5.下列說法,不符合作者為漢語心憂原因的一項是

  A.在校生的中文書面表達能力嚴重退化。

  B.拒絕漢語的優雅,只會粗言俗語,不能理解中國文化的豐富內涵。

  C.生活用語乏味,漢語在我們的生活中日趨式微,會有希臘文、拉丁文的命運。

  D.有不少人認為我們有不學漢語而自能的天賦,結果“語言破碎處,萬物不存在”。

  6.下列說法涉及漢語的特點,不屬於作者看法的一項是

  A.漢語讓我們牢記自己身份,也是我們中國人的文化標記。

  B.漢語是中華民族五千年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有獨特的文化意蘊。

  C.漢語在中國式生存中血脈相延,承載著民族獨特的思維。

  D.漢語雋永有致,古老而優雅。故深受歡迎,“熱”追全球,可見漢語的魅力。

  7.依據原文資訊,下列推斷符合文意的一項是

  A.李白、杜甫代表了國人漢語書寫的最高水平,他們是我們母語文化的集大成者。

  B.漢語對中國五千年文明發展有過不可估量的作用,它也會引領中國走向未來,漢語最終也會世界通用。

  C.漢語故鄉的後代即使能有一口流利的英語,也不可能走向世界,又豈能盡展歡顏。

  D.尤其是高學歷的人,要在理解中國文化的深刻內容和感受中國精神的巨集大深遠方面用力,提高母語修養,擔負起母語的責任。

  《漢語我為你憂心》閱讀答案

  5、選C***“會有希臘文,拉丁文的命運”不符文章原意。***

  6、選D***原文沒有這種因果關係。***

  7、選A***B、原文沒有這種內在聯絡。C、原文沒有這種意思,過度引申。D、在作者看來,母語修養不僅是在校師生的重要課題,更是所有國人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