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級語文預習方式分享

  在孩子小學低年級階段,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要比掌握多少書本知識重要的多。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語文預習之一“看”

  就是對要學習的新內容先從頭到尾默讀一遍。別小看這個內容哦!對新內容的默讀可以對新知識有個初步的瞭解,並在大腦裡形成初步的認識。

  對於未來孩子的學習,默讀本身也是必須鍛鍊的一個內容。

  例如,在理解考試題目要求時,如何能快速的找到關鍵點全憑孩子的默讀速度和理解能力,所以,我們才把默讀放在第一位。

  語文預習之二“標”

  把課後的會寫字會認字用不同的標記標在課文中,也可以標註出自己不認識或者不熟悉的字詞。

  標註過程本身就是孩子對自己認為的難點進行再次理解和加深印象的過程。

  上課40分鐘很難保證低年級的孩子能時刻專心致志,他在預習階段標註好了重點詞語,即使他有些分心,也會在老師講解這些字詞時留意記錄。

  語文預習之三“讀”

  就是大聲把課文讀兩遍,同時再次標出自己還不理解的詞句或者段落意思。

  同時,在這個階段也是鍛鍊孩子朗讀能力的時候,帶著感情朗讀課文字身就是對口才能力最好也是最高效的鍛鍊,您說是不是?

  語文預習之四“組”

  就是給課後重點的字組詞。這個階段可以藉助字典詞典等學習工具完成,不僅對重點詞句有了更深入的印象,而且使用學習工具也得到了鍛鍊,是不是一舉兩得呢?

  語文預習之五“思”

  就是嘗試著回答一下課後的問題。我們說過,學習課文字身就要源於課文但高於課文。

  語文課本只是一個大綱,更多的知識和內容需要不多的挖掘和拓展。問問題就是最好的拓展方法,家長可以在這個階段給孩子以輔導,也可以讓孩子帶著這些問題問老師,而且對自己提出的問題,孩子才是最感興趣的。

  當然,對於小學低年級的孩子來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也有很多的預習方法可以借鑑,如果在剛開始培訓孩子預習習慣的過程中,家長能與孩子一起演繹一下課文中的內容,那就再好不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