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輔導計劃

  在初中地理學習過程中,應該做好每一個計劃。下面是小編網路整理的以供大家學習參考。

  

  為了落實中學生的素質教育,培養和提高學生各方面的素質,因材施教。教師在教學中要結合本教材中的思考題進行對優生及特長生的輔導,要讓他們養成從小刻苦鑽研、勤于思考、勇於創新的品質,培養他們熱愛科學的興趣。在教學中,要注意廣泛地、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發揮其學習方面的優勢。

  對優生的輔導以課堂教學為主要形式,教師在課堂上要注意提問一些有針對性、概括性較強、難度較大的問題,培養優生的思維的敏感性,並且課後對他們的作業佈置也要有層次性,即讓它們掌握紮實的基礎知識,又要佈置一些有一定難度的思考題,讓他們“吃飽”。鼓勵他們要利用業餘時間多練習、多思考、多做一些課本之外的題目,進一步訓練優生思維的靈活性,教師要積極為他們創造機會,通過各種形式進行智力小比賽。

  從作業、卷面分析及平時表現發現本班後進生佔有一定的比例。造成他們成績差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基礎打得不夠紮實,遺忘性差,記憶力差,家長不夠重視其學習等等綜合因素。這部分學生大多有共同的特點,主要表現為:一、自卑感強。後進生由於各方面較差,受到批評較多,進而產生自暴自棄心理,總覺得自己低人一等。二、作業完成得較差,怕受批評又學會了撒謊,上課發言也不積極。針對這一情況,我在對待後進生的輔導方面計劃如下:

  一、發現閃光點,創造成功的機會

  對學習有困難的同學,要積極引導他們參加教學活動,多鼓勵他們, 發現閃光點。就算是一句簡單的話語:“你的字很漂亮”、“你坐得很好,老師喜歡你……”也能加強師生間的情感溝通。師生之間應在合作、平等的基礎上建立起互信融洽的師生關係。這樣才能促進學生學業的進步和思想的轉化,樹立他們的自信心。多問他們簡單的問題,讓他們有機會體會成功的喜悅。讓後進生充分發展自己的才能,充分展示自己的長處。在挑選班幹部時應加以考慮,讓他們也能擔任一定職務,在集體中發揮作用。

  二、用愛心去溫暖,用耐心去呵護

  多花一些時間瞭解後進生,理解他們,尊重愛護他們。在課堂上優先對待他們,不要總把目光停留於優等生。要心裡時刻裝著後進生,時時處處為他們著想。如面對調皮掏蛋的學生時,教師要有涵養,不要急躁衝動,要機智地巧妙化地讓問題留到以後再想辦法妥善處理。

  三、 教給方法,提高興趣

  後進生普遍存在基礎不紮實的情況。從簡單的、他們有能力接受的方法去做。例如:自我複習以前學過的簡單的知識點,定時到老師處進行資訊反饋,檢查複習效果,及時在班裡表揚鼓勵。亦可求助於成績好的同學或老師。 在學習的過程中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幫老師做做小事、抄抄寫寫,幫老師把卡片塗色。叫他們做,亦即從側面說明老師重視他們,看得起他們,沒有遺棄他們。他們的心裡總會有小小感激。正所謂“親其師,而信其道吧!”在談心、交往的過程中,要把學生學習的興趣吸引過來,可進行有關學習的交談,用行動去證明你作為老師的是從心裡面想他們學好。

  四、結對幫助, 齊抓共管,

  充分發揮家長學校的管理作用,與家長多聯絡齊抓共管,促其進步。另外,給予他們特別的幫助,選擇一個學習尖子生和他們結對,進行一對一地幫助,並且做到教師在課後對他們進行輔導。

  五、持之以恆,鞏固習慣

  後進生的轉化不可能一蹴而就,一般要經歷醒悟、轉變、反覆、穩定四個階段。因此,在轉化過程中,後進生故態復萌,出現多次反覆,是一種正常現象。對這項十分艱苦的工作,教師一定要有滿腔熱情,必須遵循教育規律,"反覆抓,抓反覆",因勢利導,使後進生保持不斷前進的勢頭。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我相信在後進生的轉化過程中,只要遵循教育規律,瞭解學生心理,從他們的年齡特點出發,持之以恆,就一定會有所收穫。

  總之,在本學期,教師一定要適時、適量、適度地抓好對優差生的輔導,拓寬他們的知識面,開闊視野,讓他們靈活地掌握知識,發揮其各個方面的優勢,以更好為21世紀的新中國建設服務。

  有關推薦:

  一、細緻研究《考試大綱》及中考試題,把握複習方向

  中考資訊把握正確,方法明確,針對性強,複習效率才會提高。因此,必須注重中考資訊的收集。通過研究《考試大綱》,分析和比較歷年中考地理試題,從中發現中考地理試題的特點和變化趨勢,最大限度地掌握中考命題的有關資訊,將其滲透在備課裡,體現在課堂上,落實在訓練中,避免盲目性,提高複習效果。

  二、巨集觀把握,細微入手、精心備課

  通過整理出課件、複習提綱和反饋練習和達標檢測題等,使教學有的放矢。

  三、培養學生的讀圖分析能力

  地圖是地理獨有的知識載體,是開啟地理知識大門的金鑰匙。它作為地理學的第二語言,是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的重要工具。在歷年地理會考中,讀圖與分析圖表的試題比例都在90%以上。但許多學生在實際學習中,圖表的識別和運用卻是軟肋所在。因此,本學期在教學過程中我們會充分重視地理圖、表的教學輔助功能,利用好課本插圖、教學掛圖、板圖、自制的多媒體地圖和各種資料創設各種地理表格,把知識點落實到地圖上;幫助學生掌握總結填繪圖表、閱讀圖表、分析圖表的基本方法或規律,使學生能熟練應用圖文理解知識、圖文相結合記憶、圖文互換的技能的方法與操作能力,以提高他們的複習效率。進行讀圖專題練習,注重對圖表的運用和講解,側重於利用和創設各種型別的圖表訓練題;以學生理解和應用為目標,培養學生讀圖、識圖、快速而準確分析回答圖、表問題的能力。

  四、精心編制試題,提高實戰能力

  考前要做一定數量的習題,這是鞏固知識,提高技能的需要。解題訓練可以提高學生的應變能力,大幅度提高考試成績,但不能讓學生沉溺於題海中的而不能自拔。

  1. 試題編制原則:

  基礎性原則:立足課本基礎知識

  綜合性原則:多個知識點的融合

  時代性原則:時事地理、鄉土地理

  2. 具體操作:

  1利用歷年中考試題。往年的中考試題是進行思維訓練的好材料,教師可以研究這些題目的設計思維,設問角度,思維價值等,要求學生對這些試題不僅僅滿足會做,更重要的是瞭解命題的意圖,分析解題思路,領悟試題的能力要求。

  2善用各校的交流試題。各校的試題都是精心選擇或由教研組組織設計製作,一般質量較好,可以借鑑。

  3根據學生實際編寫試題。找準學生的薄弱環節,編寫針對性強的試題。根據學生的心理特徵和學習狀態,調節試題難度。自己編制的試卷適應自己的學生。

  五、科學安排複習時間,制訂複習計劃

  第一輪3月中旬—4月下旬立足課本,夯實基礎。複習前先進行會考動員,使學生更好地進入會考複習狀態中;完成七年級上冊、七年級下冊和八年級上冊基礎知識的複習每冊各兩週時間

  第二輪5月初—5月中下旬專題複習

  1打破原來的知識體系結構進行知識整合

  2圍繞社會現實和熱點問題拓展知識。

  第三輪5月下旬—6月12號查漏補缺,答題訓練,心理輔導,考試指導,模擬考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