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常用學習方法

  高中生物是高中課程中的一個重點也是難點,在高中理科考核中佔較大分值,因此需要為學生和老師所高度重視。隨著課程改革的推進,教學理念與教學方法都發生了變化,對於高中生物的教學不能再停留在以往單靠老師的講解與學生的習題練習上,更應該在日常生物教學中注重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思維創新能力及整體綜合素質的培養與提高上。因此,學生應該掌握一些高中生物常用的學習方法,來幫助自己提高生物學習成績。

  一、學習生物學知識要重在理解、勤于思考

  生物學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規律,是在大量研究的基礎上總結和概括出來的,具有嚴密的邏輯性,課本中各章節內容之間,也具有密切聯絡,因此,我們在學習這些知識的過程中,不能滿足於單純的記憶,而是要深入理解,融會貫通。

  二、要重視理解科學研究的過程,學習科學研究的方法

  生物科學的內容不僅包括大量的科學知識,還包括科學研究的過程和方法。因此,我們不僅要重視生物學知識的學習,還要重視學生生物科學研究的過程,並且從中領會生物科學的研究方法。

  三、要重視觀察和實驗,生物學是一門實驗科學

  沒有觀察和實驗,生物學也就不可能取得如此輝煌的成就。同樣,不重視觀察和實驗,也不可能真正學好生物課。在日常生活中也要注意觀察生命現象,培養自己的觀察能力。

  四、要重視理論聯絡實際,學以致用

  生物學是一門與生產和生活聯絡非常緊密的科學。我們在學習生物學知識時,應該注意理解科學技術和社會***STS***之間的相互關係,理解所學知識的社會價值,並且運用所學的生物學知識去解釋一些現象,解決一些問題。

  生物學的理論知識與自然、生產、生活都有較密切的關係。在生物學學習中,要注意聯絡這些實際。聯絡實際的學習,既有利於紮實掌握生物學知識,也有利於提高自己的解決問題的能力。

  1. 聯絡自然實際

  居住地附近的農田、草地、樹林、花園、動物園、庭院都會有許多動植物在那裡生活生長,學習有關知識時,到這些地方去參觀考察,對理論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大有益處。當學到生物與環境的知識時,更要想到保護當地的動植物資源和保護周圍的生態環境。

  2. 聯絡生產實際

  生物學中的許多原理都和工農業生產有密切的關係,學習這些原理時,就要考慮它能否幫助解決生產上的什麼問題,這樣做有利於原理的掌握。

  3. 聯絡生活實際

  生物學知識與生活實際的關係更直接、更普遍,所以在生物學學習中密切聯絡生活實際

  就更為重要。生活實際包括已有的生活常識和未來的生活行為兩類。生活常識可幫助我們理解生物學知識,生物學知識也可以指導我們的生活行為。

  五、系統化和具體化的方法

  系統化就是把各種有關知識納入一定順序或體系的思維方法。系統化不單純是知識的分門別類,而且是把知識加以系統整理,使其構成一個比較完整的體系。在生物學學習過程中,經常採用編寫提綱、列出表解、繪製圖表等方式,把學過的知識加以系統地整理。

  具體化是把理論知識用於具體、個別場合的思維方法。在生物學學習中,適用具體化的方式有兩種:一是用所學知識應用於生活和生產實踐,分析和解釋一些生命現象;二是用一些生活中的具體事例來說明生物學理論知識。

  六、抽象和概括的方法

  抽象是抽取知識的非本質屬性或本質屬性的一種思維方法,抽象可以有兩種水平層次的抽象:一是非本質屬性的抽象;二是本質屬性的抽象。概括是將有關知識的非本質屬性或本質屬性聯絡起來的一種思維方法,它也有兩種水平層次:一是非本質屬性的概括,叫做感性概括;另一種是本質屬性的概括,叫做理性概括。

  七、分析和綜合的方法

  分析就是把知識的一個整體分解成各個部分來進行考察的一種思維方法,綜合是把知識的各個部分聯合成一個整體來進行考察的一種思維方法,分析和綜合是生物學學習中經常使用的重要方法,兩者密切聯絡,不可分割。只分析不綜合,就會見木而不見林;只綜合不分析,又會只見林而不見木。

  八、比較和歸類的方法

  比較是把有關的知識加以對比,以確定它們之間的相同點和不同點的思維方法。比較一般遵循兩條途徑進行:一是尋找出知識之間的相同之處,即異中求同;二是在尋找出了事物之間相同之處的基礎上找出不同之處,即同中求異。歸類是按照一定的標準,把知識進行分門別類的思維方法。生物學習中常採用兩種歸類法:一是科學歸類法,即從科學性出發,按照生物的本質特性進行歸類;二是實用歸類法,即從實用性出發,按生物的非本質屬性進行歸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