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財經大學分數線

  上海財經大學是教育部直屬的國家重點大學,國家首批“211工程”院校、985工程“優勢學科創新平臺”、中共中央組織部“國家海外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基地”。下面就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希望對你有用!

  2017上海財經大學分省錄取分數線

  上海財經大學簡介

  上海財經大學是教育部直屬的國家重點大學,國家首批“211工程”院校、985工程“優勢學科創新平臺”、中共中央組織部“國家海外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基地”,由教育部、財政部和上海市人民政府三方共建。上海財經大學始於1917年南京高等師範學校開設的商科,它是中國人自主創辦,中國第一所研究商學之最高學府,也是全國首批博士學位授予單位之一。根據中國校友會網釋出的《2013中國大學評價研究報告》,該校入選中國一流研究型大學。上財人銘記“厚德博學、經濟匡時”之校訓,勵精圖治,奮發進取。

  上海財經大學歷史沿革

  早期發展

  1917年,國立中央大學前身——南京高等師範學校創辦商科,著名社會活動家、愛國民主人士楊杏佛任商科主任。

  1921年,商科遷址上海,成立上海商科大學,這是中國最早的商科大學,首任校長郭秉文和教務長馬寅初均畢業於哥倫比亞大學,他們致力於在中國推廣現代商學,1923-1924學年期間,上海商科大學16名中國教員中,有11人畢業於哈佛大學、哥倫比亞大學、賓夕法尼亞大學等校。

  1928年5月,學校更名為國立中央大學***1949年更名為南京大學***商學院。

  獨立建校

  1932年8月,學校由國立中央大學商學院獨立建校,定名為國立上海商學院。

  本院奉令就國立中央大學商學院改組獨立,更名國立上海商學院。茲於八月十六日遵奉教育部令,組織就緒,即日成立,並經呈報在案。嗣後關於前國立中央大學商學院一應事務,統由本院接收,並以本院名義繼續辦理。

  特此通告

  院長徐佩琨啟

  1932年08月19日

  辦學使命

  本院成立,垂二十年,學風謹厚,成績茂美,畢業同學之服務於社會,均有相當之聲譽,為人所稱羨,是則本院之光榮也。

  本院今定名國立上海商學院,為研究商學之最高學府,而上海為全國商業交通之中心點,握東亞金融之樞紐,本院利用此優良之環境,為商學之試驗室,復以研究所得,貢獻社會,學校社會聯跗並萼,相得蓋彰矣。先賢之設立本院於上海,職是故耳,顧名思義,本校同人同學,唯有黽勉從事,孽孽為學,始可期名至而實歸也。 ***《國立上海商學院院刊》1932年10月01日***

  辦學理念

  上海財經大學

  學校之完善,並不在乎物質之完備與華麗,貴在精神的表現。復恆主持本院,始終以灌輸高深商業技術智識,養成企業精神及提倡研究學術風氣為固定不變之方針,而以精神訓練——即“人格訓練”——為其基礎;因學生若缺乏正確的“人格訓練”,不論其技術如何精妙,企業精神如何濃厚,學問如何高深,往往智慧愈強,對社會有利之貢獻愈少,故復恆每次對學生演講時,無不著重精神訓練,蓋學生能知道做“人”,方能知道做“事”。

  培養健全之人格,建立忠實之學風,為實施此項方針之基本步驟。過去中國教育,受自由主義影響,僅偏重於知識之傳遞與技術之訓練,對於青年信仰心之培養,意志之鍛練,感情之陶冶,善良生活習慣之訓練,與正確人生觀之指導,則置若罔聞。此種教育之結果,一方面學校成為知識之販賣所,同時亦不能培養新的民族精神與社會意識。教育之效能,祗有物質與形式,而無精神與實質,此為中國教育上最大之缺憾,亦為民族復興運動中至為迫切之問題。

  復恆有鑑於此,對本院學生除努力學問及技術之講授外,更切實施行精神訓練,以養成學生正確的國家社會觀念,同時更培養學生善良的生活習慣。學生之品性,難免不受社會之影響,中國現代一般學生頹廢之風氣,即整個國家社會與家庭之產物,故中國社會中根深蒂固之惡習,首應加以剷除。

  關於養成學生正確的國家社會觀念,包括積極與消極兩方面;在消極方面:竭力消除固有的宗法觀念,使學生了解國家之培植人材,並非為家庭養育好子女,乃係為國家社會服務。同時更剷除封建思想,因中國社會中仍瀰漫封建精神,祇知小集團之利害,漠視國家與民族,青年受此種封建社會之薰陶,異日服務社會,實足以發生重大之不良影響。

  辦學要求

  今當開學之初,原將所希望於諸同學者,分為三項,略述於次:

  一,努力學術,專心研究。諸位同學,應隨時隨地不忘為求學而來;不為外界事物之引誘,不受外界環境之支配,一心一意,在學術上做功夫。應樹立學術第一,研究至上之信條,安心求學;庶幾有所成就,而為異日服務國家社會之張本。

  二,嚴守紀律,恪遵校規。校內一切規章,應嚴格遵守,藉以養成良喜之校校風,兼能培養法治精神。甚望能自尊為重,使校方無引用各種罰規之機會,尤為本人所企冀。

  三,實事求是,埋頭苦幹。諸位同學對於研究學問,應有實事求是,埋頭苦幹之精神。要知學無止境,學到老,學不了。既有機會學,就該努力認真學。

  ***《國立上海商學院院務月刊》1947年1月15日***

  更名批覆

  1950年8月,學校更名為上海財政經濟學院,著名經濟學家孫冶方和姚耐為院長、副院長。

  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批覆

  高一字第五四四號 為批覆國立上海商學院改名事

  華東軍政委員會教育部:

  六月三十日教高行字第〇〇三六八三號呈悉。關於國立上海商學院呈請改名之事,本部意見以改為上海財政經濟學院為妥。希你部根據具體情況,斟酌決定,並報部備案。

  部長 馬敘倫

  副部長 錢俊瑞 韋愨

  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印***章***

  一九五〇年七月十八日

  院系調整

  根據國家戰略部署,1951年4月至1953年8月,復旦大學、交通大學、廈門大學、大同大學、聖約翰大學、滬江大學、東吳大學、光華大學等20餘所高校的財經系科相繼併入學校,上海財政經濟學院遂成為華東地區唯一的財經高等學府,名士雲集,群賢畢至。1954年,學校國外貿易專業調入北京對外貿易學院***現對外經濟貿易大學***;1955年,學校國民經濟計劃專業調入中南財經學院***現中南財經政法大學***。

  發展近況

  1980年03月,學校隸屬財政部領導。1985年09月,更名為上海財經大學。1996年,進入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高校行列;2000年02月,劃歸教育部領導。2004年,學校教授為中國共產黨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體學習講解“繁榮和發展我國的哲學社會科學”。2007年,進入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專案行列。2010年,進入國家教育體制改革試點高校行列。2012年,教育部、財政部和上海市人民政府簽署三方協議,共建上海財經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