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什麼食物可以去除口臭

  吃什麼可以去口臭?去口臭的食物有哪些?去口臭偏方有什麼?一起來看看去除口臭的食物。下面小編和大家一起學習去除口臭的食物。

  去除口臭的食物

  1、嚼口香糖

  2、吃一塊嚼起來有檸檬或者香橙香味的硬糖

  3、嚼一塊帶圈的薄荷糖。

  去口臭的食物

  1、酸奶

  最新的研究表明,每天堅持喝原味酸奶可以降低口腔中的硫化氫含量,因為這種物質正是口腔異味的罪魁禍首。按時喝酸奶還可以阻止口腔中有害細菌的產生,這些細菌會引起牙床疾病或牙菌斑。

  2、香芹菜

  這種草本植物最有助於消除口中的異味,尤其是煙味。如果手邊一時找不到香芹菜,香菜、薄荷也能起到去除口腔異味的作用。為了達到更好的效果,這些東西嚼得時間越長越好,或者用來沏茶喝。此外,上述這幾種草本植物對消化也有好處。

  3、富含纖維素的蔬果包括蘋果、胡蘿蔔和芹菜等。

  這些蔬菜和水果有助於分泌大量唾液。唾液不僅能溼潤口腔,還能清除附著在牙齒上面或塞在牙縫中的食物殘渣。這些食物殘渣也是導致口腔異味的原因之一。

  含大量維生素C的食物漿果、柑橘、西瓜和其他含有大量維生素C的食物能使口腔形成一個不利於細菌生長的環境。經常攝入維生素C對牙床的健康也非常有用。維生素C是從新鮮的蔬菜和水果來攝入。

  食療方可緩解寶寶上火口臭

  秋季,寶寶容易出現上火的症狀,大便乾結、口臭、煩躁哭鬧等,這些都是寶寶上火的症狀表現。寶寶上口臭,媽媽可以通過調整飲食來幫助寶寶去火去口氣。

  1、胃積熱引起的口臭

  胃積熱表現為口臭、舌幹、牙齦紅腫等。治療原則:清胃瀉熱。

  選用中藥材:主要藥物有黃連、生地、升麻、丹皮、當歸等。

  推薦食療:生地蜂蜜水

  食材:生地2-3克、蜂蜜少量。

  做法:

  生地黃2-3克,加水煎煮30分鐘,藥液放溫後加蜂蜜兩勺,並攪拌均勻。

  2、脾胃火盛引起的口臭

  脾胃火盛表現為口瘡口臭、口脣乾燥等。治療原則:清瀉脾胃伏火。

  選用中藥材:主要藥物有藿香、生石膏、梔子、防風、甘草等。

  推薦食療:藿香粥

  食材:藿香15克、粳米50克、水適量。

  將藿香15克***鮮品30克***洗淨,放入鋁鍋內***一定要用鋁鍋***,加水煎5分鐘,棄渣取汁待用。再將粳米50克淘洗淨,入鍋內加水適量,置武火上燒沸,再用文火熬煮,待粥熟時,加入藿香汁,再煮沸即可食用。

  3、肝腎陰虛引起的口臭

  肝腎陰虛表現為形體消瘦、腰膝痠軟、口咽乾燥、口臭。治療原則:滋補肝腎。

  選用中藥材:主要藥物有熟地、山藥、枸杞子、山茱萸等。

  推薦食療:枸杞山藥蒸糕

  食材:山藥100克、大米粉185克、牛奶100毫升、枸杞子1撮、芝麻1茶勺、蜂蜜2大匙、果糖2大匙。

  做法:

  山藥削皮洗淨,切成小塊,放入攪拌機裡攪成泥。然後加入牛奶、蜂蜜、米粉拌勻。如果沒有現成的米粉,可以把大米放到攪拌機裡磨成米粉用。將拌好的米粉山藥糊倒入抹油的容器中,上面撒上枸杞,放入蒸鍋,蒸15分鐘。出鍋後,撒上黑芝麻,再淋上果糖即可,趁熱吃口感較好。

  4、腸腑實熱引起的口臭

  腸腑實熱表現為大便祕結和口臭。治療原則:滋陰通便。

  選用中藥材:媽咪可以選用番瀉葉、麥冬、草決明等藥材為寶寶泡水喝,當有良好的效果。

  推薦食療:麥冬粥

  食材:麥冬20克、粳米50克。

  做法:

  將麥門冬20克洗淨,入鍋加水煎熬,棄渣取藥汁待用。粳米50克淘淨放入鋁鍋內,加水適量,再將麥門冬汁和冰糖適量同入鍋內,置武火上燒沸,用文火煮熟即成。

  5、食滯引起的口臭

  這是因為寶寶暴飲暴食,過食傷脾,食積不化,腐臭之氣上薰,故為口臭。治療原則:消食導滯。

  選用中藥材:主要藥物有山楂、神曲、茯苓、半夏、陳皮、萊菔子、連翹等。

  推薦食療:陳皮炒米粥

  食材:大米30克、陳皮5克。

  做法:

  將大米洗乾淨後,在鐵鍋內慢火炒至黃色,然後與陳皮一起放入鍋中,加入適量清水煲粥。粥煮好後加入少許鹽或者紅糖調味即可。

  去口臭要清胃火

  中醫認為,口臭的發生多與與內臟有火相關,如胃火灼盛、肺胃鬱熱、大腸實熱、食滯等因素,其中以胃火熾盛者最為常見。很多人都只是偶爾發生口臭的情況,基本上都可以從胃熱上找出癥結所在。趕緊檢查檢查自己的舌苔,如果舌質是紅色的,舌苔發黃的話,那無疑就是胃熱引起的口臭了。

  因此,要想除口臭,關鍵還是要清胃火,一個比較好的法子就是,仔細按摩胃經上的內庭穴,可以去胃火。

  每天早晚各按摩一次。因為早上7~9點時胃經經氣最盛,趁著起床這段時間,按摩內庭穴效果更好。晚上7~9點時,用熱水泡腳的過程中,雙腳互相摩擦,可使血液迴圈液順暢,所以此時按摩效果也非常好。首先,用左手的大拇指指腹按住內庭穴1分鐘,輕輕揉動,以穴位有酸脹感為宜,再換成右手大拇指,以同樣的方法按摩內庭穴1分鐘,總共2分鐘即可。按摩完這個穴位之後,同時再配合扳腳趾,反覆將腳趾上下扳動,瀉胃火的目的會更強。

  另外,採取金雞獨立的姿勢,可引胃火下行,金雞獨立是不行,秋季食療養生上廁所蹲馬桶這姿勢大差不差啦,趁著這會兒功夫,多按摩腳上的內庭穴,一則降了胃火,另外還可能刺激大便通暢,讓你全身“通透”到底。

  之所以選擇內庭穴,是因為它是足陽明胃經的滎穴。所謂滎穴,即“所溜為滎”,意為脈氣至此漸大,猶如泉之已成小流,故名。《難經?六十八難》曰:“滎主身熱”,說明滎穴是主治發熱病症的。因胃屬土,陽經上“滎”屬水,按摩內庭穴的作用即是以水洩土,故能洩胃火。內庭穴是瀉胃火的特效穴,按摩內庭穴便可將胃火從腳下導引出去。內庭穴就相當於人體自生的牛黃解毒丸,熱去了,胃火沒了,口臭當然消失得快了。

  史上最香的女人估計非乾隆年間的“香妃”莫屬,中醫養生網據傳香妃渾身之所以會散發花香般的香氣,是因為她專食芳香性食物,身體才奇香無比,先不管這事是真是假,不過在中醫裡倒的確有一門“芳香闢穢”的芳香療法,就是利用一些有香味的花、草,或者蔬菜水果經常吃、用、聞,來消除身體異味。中醫認為,因為氣味可以無孔不入,香氣通過口、鼻、皮毛等孔竅進入我們體內,可以影響五臟的功能,平衡氣血,調和臟腑,祛病強身。丁香就是除口臭的能手。

  它味辛溫,能溫暖脾胃,散發清新味道,有除臭的功效。《夢溪筆談》中就記載過,漢代郎官向皇帝奏事的時候,口中都含丁香,保持口氣的芳香,以免因為胃熱或牙疾引起的口臭,引起帝王的不快。

  平時呢,不管是在家還是上班,可以隨身準備幹丁香3~5克,想喝水的時候,不妨準備一個有瓶蓋的杯子,將幹丁香放入杯中,然後加開水沖泡,蓋緊杯蓋,溫浸10分鐘,直至水溫溫熱為止,然後用這個丁香水反覆漱口4~6次,每天可多次進行。漱口完成之後,再在嘴裡含1~2粒丁香,保證你口中芳香四溢。它好比就是“古代的口香糖”。

  另外,胃熱的人應該多吃點性寒、具有清胃火和瀉腸熱等功能的食物,比如豆腐、苦瓜、白菜、香蕉、梨等等。除了上面提到菸酒要避免之外,還要少吃胡椒、桂圓和茴香等辛辣溫熱性食物,火鍋更是要少吃,以免助長胃熱,加重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