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獸醫中級職稱論文

  畜牧業是我國中西部地區農業發展的支柱產業,這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僅供參考!

  篇一

  我國基層畜牧獸醫隊伍建設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摘 要: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我國的農業的在逐漸走向崛起。中國是世界上人口第一大國,農業的發展關顧我國的國計民生大計。畜牧業是我國中西部地區農業發展的支柱產業,因此畜牧獸醫隊伍的建設對於我國畜牧業發展至關重要。現如今,在我國的縣鄉等基層地區,畜牧獸醫的隊伍建設中任出現這一些問題。關於我國基層畜牧獸醫隊伍建設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一些文章進行簡要探討。

  關鍵詞:基層 畜牧獸醫 醫療隊伍 建設 問題 對策

  中圖分類號:S8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3***10-0188-01

  一、我國基層畜牧獸醫隊伍建設中出現的問題

  面對我國農業經濟的快速發展,我國畜牧業發展過程中的基層畜牧獸醫隊伍建設出現了許多與現有發展不相適應的地方。要想系統的分析這些問題,我們就應該以全域性的角度,通過經濟、技術、人才、管理等各個方面來進行分析。以下,對於我國畜牧獸醫隊伍建設中出現的問題,進行簡要分析。

  1.基層畜牧獸醫隊伍的建設經費不足

  建設經費不足是制約我國基層畜牧獸醫隊伍建設的首要問題。據統計,我國2013年財政部將政府收入的32%投入到我國的農業發展之中,如此龐大的經費,按照正常來說我國的基層畜牧獸醫隊伍建設不會出現經濟問題,所以問題應該出在以下兩個方面:

  第一,我國的農業建設經費在使用過程中出現規劃利用不合理的現象,一些省份對於農業的建設著力於提高農業科技水平,建設鄉鎮農業企業,加強農產品加工等專案領域上,對於畜牧業的發展沒有給予足夠的認識,因此在畜牧獸醫隊伍建設的建設上沒有足夠的資金支援,導致基層畜牧獸醫隊伍建設出現資金不足問題。

  第二,一些地區的基層畜牧獸醫部門在對其獸醫隊伍進行建設過程中,盲目的追求政績,沒有從實際出發進行有效的隊伍建設,導致資金在建設過程中白白的浪費與流失,長此以往,出現了經費不足等問題。

  2.基層畜牧獸醫隊伍缺乏科學的管理體制

  基層畜牧獸醫隊伍在建設過程中的管理問題也是我國基層畜牧獸醫隊伍建設中存在的另一個重要問題。首先畜牧獸醫行業中央並沒有明確地規定它屬於哪一個行政部門之中,因此在畜牧獸醫隊伍進入鄉鎮之後,當地政府部門往往對其進行自由劃分,由此造成了基層畜牧獸醫部門沒有明確的上級領導,導致基層畜牧獸醫隊伍在工作中出現工作效率低,責任分配不清等問題。同時,在出現緊急問題上,畜牧獸醫部門與其他農業部門往往無法明確自己的責任,導致出現問題畜牧獸醫部門與其他農業部門產生“打太極”的現象。

  由於缺乏明確的部門領導,因此基層畜牧獸醫部門在管理上存在著很多問題。首先,由於缺乏制約,基層畜牧獸醫的工作意識不強,工作態度不積極;另一方面缺乏有效的管理會使畜牧獸醫部門在工作中出現資源浪費等現象。

  3.基層畜牧獸醫隊伍中缺乏人才

  我國2013年醫藥學專業畢業的大學生人數照比2012年增加了5萬人,而畜牧獸醫專業的畢業生人數卻又下降趨勢。究其原因,是因為醫學專業近幾年一躍成為了人們專業,由於進入醫院或醫療機構之後有良好的收入和保障,大批學生報考醫學專業,而對於醫學專業中國的畜牧獸醫專業由於在畢業之後只能選擇進入寵物醫院或者去基層工作,沒有良好的發展前景,因此我國畜牧獸醫行業的先關人才也在逐年遞減。與此同時,基層畜牧獸醫部門由於地處鄉鎮等經濟落後地區,一般畢業生不願進入,加上基層畜牧獸醫行業不注重人才的引進,導致一些基層地區的畜牧獸醫部門缺乏具有相關技術的專業型人才。

  一些基層畜牧獸醫的從業人員往往比具備相關的從業技能與工作經驗,通過走後門或調配的方式進入到了基層畜牧獸醫部門,給我國的基層畜牧獸醫行業隊伍建設帶來了困難。

  二、面對我國基層畜牧獸醫隊伍建設出現的問題的解決對策

  通過以上對於我國基層畜牧獸醫隊伍建設中的問題分析我們可以看出,我國的基層畜牧獸醫隊伍在經費、人員、技術以及管理上都有明顯的漏洞。因此我們要抓住要點,對症下藥,才能更好的解決當前我國基層畜牧獸醫隊伍建設中存在的問題。以下,對解決對策進行簡要探討。

  1.加大基層畜牧獸醫隊伍建設的經費投入

  要加強我國的基層畜牧獸醫隊伍建設首先要著手解決的問題就是經費問題。相關部門首先要對畜牧獸醫部門進行明確的行政劃分,固定畜牧獸醫部門的上級領導組織。其次,在農業經費的規劃利用問題上,給予基層畜牧獸醫部門足夠的重視,將資金準確無誤的下達。最後,要加強基層畜牧獸醫部門工作人員的思想教育,明確責任與工作任務,堅持從實際出發的工作原則。

  進行以上工作之後我國基層畜牧獸醫部門應該合理利用資金,引進先進畜牧醫療裝置,進行畜牧醫療技術的培訓,從根本上強化基層畜牧醫療的基礎設施建設,加強基層畜牧獸醫隊伍建設。

  2.優化基層畜牧獸醫隊伍的管理體制

  早明確基層畜牧獸醫部門的行政所屬之後,相關部門應該積極地著手下一項工作——優化基層畜牧獸醫對我的管理體制,明確管理物件與管理目標,提高畜牧獸醫人員的工作效率。建立畜牧獸醫人員的工作監督制度與績效考核制度。讓畜牧獸醫工作人員在科學的管理體制、合理的監督考核體制下高校的工作,達到強化基層畜牧獸醫隊伍建設的最終目的。

  3.加強基層畜牧獸醫人才的培養與引進

  國家農業有關部門以及教育部應該明確畜牧獸醫對於我國農業發展的重要性,出臺相關的政策法規,大力培養我國畜牧獸醫專業的相關人才。在建立一定的保障制度和優化政策之後將人才輸送到我國的基層畜牧獸醫部門。同時注重對現有畜牧獸醫部門的人員培訓教育,提高畜牧獸醫部門人員的整體素質,強化我國基層畜牧獸醫行業的隊伍建設。

  三、結束語

  通過以上文章的分析與探討我們可以很清楚的看到目前我國基層畜牧獸醫隊伍建設中存在的問題,同時文章也提出了相關問題的解決對策。相信在我國相關部門的關注和努力探索實踐之下,我國的鄉村基層畜牧獸醫隊伍會逐漸得到強化,管理體制逐漸走向完善,將我國的鄉村畜牧衛生防疫、醫療工作水平提高上來,更好的促進我國畜牧業的發展,為我國農業的發展、農業的崛起貢獻力量。

  參考文獻

  [1]劉高美. 淺談基層畜牧獸醫隊伍建設現狀與對策[J]. 畜禽業. 2012***04***.

  [2]杜延武,石文輝. 化隆縣鄉鎮畜牧獸醫站職能轉變現狀及對策初探[J]. 中國動物檢疫. 2009***04***.

  [3]張甲年,張復明. 淺談縣級動物防疫工作中存在的問題[J]. 科技致富嚮導. 2011***11***.

  [4]馬如英. 鄉村動物防疫體系建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 現代農業科技. 2011***04***.

  [5]許剛,高麗玲,張忠. 當前農村動物防疫工作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 現代農業科技. 2010***13***.

  篇二

  高職院校畜牧獸醫專業課程體系重構與實踐

  【摘要】本文主要根據畜牧獸醫專業的發展和企業對人才需求情況的調研結果,分析了高職畜牧獸醫專業畢業生的從業崗位及特點,歸納出生產過程中的典型工作任務,並將典型工作任務進行分析、歸納轉換為學習領域的課程,重構了基於以就業為導向、能力為本位的畜牧獸醫專業課程體系。

  【關鍵詞】高職;畜牧獸醫專業;課程體系;重構;實踐

  【中圖分類號】S8-05【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2095-3089***2012***12-0044-02

  當前我國畜牧業已經進入一個新的發展階段,正在由傳統畜牧業向現代畜牧業轉變,畜牧生產水平不斷提高,對從業人員的需求、素質、技能發生了很大變化,原有課程體系、教學模式等已不能適應新的變化,產生了諸多問題,如:教學內容滯後,專業教學沒有完全結合用人單位實際需求,與職業資格證書結合不夠緊密等。因此,必須對課程體系進行改革,構建與高職教育人才培養目標相一致的課程體系。

  1指導思想

  根據畜牧獸醫專業崗位及其崗位群的任職要求,以培養職業素質能力、崗位適應能力、崗位競爭能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為要求,體現職業素質課程貫穿於人才培養全過程。將行動領域的典型工作任務和職業基本素質能力按照學生知識、技能、認知規律的形成過程,以及學習領域和工作過程之間的內在聯絡,進行課程的解構與重構,精心組織課程實施,並通過構建課程評價體系使課程體系改革方案得以完善。

  2課程體系的重構

  根據2010、2011屆畢業生跟蹤的調研結果,我院畜牧獸醫專業畢業生中有81.78%的畢業生從事養殖場的技術員或技術服務工作,同時,通過走訪或網路形式對105家企業進行了調研,主要調研了專業涉及的職業崗位、工作任務、勝任職業崗位應具備的知識、素質和能力。針對畢業生主要的就業崗位和企業對人才的需求,我們邀請了正大集團、高郵鴨集團、太倉廣東溫氏家禽有限公司、中糧***肉食***集團、大北農集團、雙胞胎集團等合作企業的8名技術骨幹與校內7名專任教師組成課程開發團隊,結合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改革需要,參照相關的職業資格標準,對課程體系進行重新建構,並圍繞課程內容的適應性、培養途徑的過程性、教學情境的職業性、教學方法的行動性、教學評價的整體性和質量監控的實效性進行全面深化改革。

  2.1基礎課程的改革:調查結果顯示,企業認為應該設定德育課程的佔39.36%,應該設定數學課程的佔13.82%,應該設定英語課程的佔31.91%,應該設定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的佔51.06%,應該設定化學課程的佔25.53%。由此可以看出,隨著畜牧業的發展,企業的現代化程度的提高,對畢業生的計算機應用水平要求也在提高。同時,企業對於畢業生的職業道德、人文素養較職業技能更為關注。根據調研結果,對原有的《大學語文》、《體育》兩門基礎課程進行改革,在新的課程體系中體現以培養學生良好的具有畜牧特色的職業素養、文化素質和身體素質。

  2.2基於工作過程導向的課程體系構建:第一步是通過調研,發現我院畜牧獸醫專業畢業生主要就業面向:一是養殖企業從事飼養管理工作;二是飼料企業從事飼料銷售售後技術服務工作;三是養殖企業從事疾病防治工作。根據從事的職業崗位,對8家養殖企業的生產技術骨幹和飼料售後服務技術骨幹採用頭腦風暴法的方式進行職業工作任務分析,然後從大量的工作任務中篩選出22項典型工作任務。第二步是根據能力複雜程度將22項典型工作任務進行整合,歸納為行動領域。第三步是根據職業成長及認知規律遞進重構行動領域轉換為12門學習領域核心課程。課程設定要遵循學習規律,職業成長規律,也就是從入門到熟練,從單一能力到綜合能力,在第五學期、第六學期設定了頂崗實習,學生到校外實訓基地進行為期9個月的頂崗實習,同時將企業特色課程***企業文化***融入課程體系,學生在企業頂崗實習時,學習企業特色課程,加深學生對企業的認知。考慮到學生的可持續發展,經過企業調研,畢業生3-5年可以發展到場長、技術經理崗位或進行自主創業,開設了《畜牧業經濟管理》、《畜牧獸醫法規與行政執法》等課程。

  圖1基於工作過程導向的畜牧獸醫專業課程體系3加強實踐教學

  新的課程體系中實踐課時達到總課時的67.2%,體現了高職教育以培養高素質技能型人才為目標。學院加強實踐教學建設,完善實驗、實訓、實習、社會實踐、頂崗實習等各環節的質量標準,保證各環節的實踐效果;積極改革實踐教學內容,改進實踐教學方法,按照“實訓場所生產化,實訓教師技師化,實訓作品產品化”的思路,建成了“廠中校”和“校中廠”,同時與六十餘家企業簽訂了合作協議,建立了穩固的校內外實訓基地,為教學提供保障。讓學生在真實的生產情境中學習實踐,增強實踐能力,培養職業素質。

  4教學內容、方法和手段改革

  以培養學生職業能力為主線確定教學內容,以真實的工作任務為載體設計教學過程,使教、學、做、工相結合,合理安排實踐環節,以培養學生職業技能和素養。運用多樣和先進的教學方法和手段組織教學。如,可以引用典型案例學習,通過分析案例和寫心得體會等形式鞏固教學效果;利用多媒體課件和製作的虛擬軟體、模擬軟體展示動物解剖、飼料加工、動物診療等操作過程,加強教學內容的直觀性和生動性;利用專案案例、視訊錄影、自測系統等網路資源實施開放式教學,促進學生自主學習。

  5考試方法改革

  改革傳統的考試方式,強化過程考核,同時將職業技能鑑定引入考核中,學生學習結束,進行職業技能鑑定,提高了學生的雙證書獲取率。

  6注重“雙師型”師資隊伍培養

  走校企合作道路,創新了教師培養、使用和激勵機制,依託“校中廠”、“廠中校”及多家行業龍頭企業,通過遴選1名企業專業帶頭人、特聘2名行業、企專家、教師與企業技師之間的身份互換等途徑,優化專業帶頭人和骨幹教師結構,建立“校中廠”技師工作站和“廠中校”教師工作站,與企業共同制定了“雙師工作站”執行的管理辦法等規章制度。從企業聘請技術骨幹全程參與專業建設,根據企業要求共同規劃專業發展,參與教學活動,如擔任學生頂崗實習校外指導老師,承擔課程標準制定、特色教材的編寫等任務。積極鼓勵教師到企業鍛鍊,豐富企業經歷,掌握生產一線最新技術,提高雙師素質,並通過合作申報專案、合作產品研發、開展技術培訓等形式,促進企業科技開發與成果推廣,進一步深化校企合作。   7執行教學質量評價體系

  教學質量的評價主要有兩方面:一是對教師的評價,二是對學生學習質量的評價。對於教師評價可以採用督導、同行、學生對於教師的素養、教學水平、技能、教學方法等進行評價;對於學生學習質量的評價主要由教師評價、學生自評、學生互評、企業評價等組成。分為幾方面:一是可以在人才培養過程中,依託校內外實訓基地的生產實踐,結合“飼養工”、“繁殖工”等職業工種鑑定,實施職業資格證書、企業工作經歷證書的“多證書”制,開展以學習能力、職業能力和綜合素質為導向的教學質量考核,保證畢業生畢業時擁有多證在手;二是採用過程評價和終結評價相結合進行評價,如頂崗實習最終成績由實習週記、實習總結、過程中的專案操作、學習過程中的表現和企業兼職教師打分等幾部分組成。

  8課程體系改革成效

  程體系的改革提高了畜牧獸醫專業人才培養的質量,學生就業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增強,深受用人單位歡迎。通過對在校生培養質量的嚴格把控,學院學生頂崗實習的平均報酬從2009年的600元提高到1200元,畢業生起點薪酬從1200元提高到1900元,2010年畢業生就業率為96%,2011年畢業生就業率達到99%以上。社會用人單位對畢業生的思想政治表現、職業道德、文化素養等評價高,對業務素質、職業技能評價好,總體滿意率及工作稱職率大於90%。

  9結束語

  課程體系改革的重點是以工作過程為導向,同時抓好教學過程的實踐性、開發性和職業性,實驗、實訓、實習是三個關鍵環節。這需要企業提供技術骨幹和實習平臺,校企共同培養具有在崗位第一線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等綜合能力的學生。同時,要充分利用利用網路資源,對畢業生錄用單位和畢業生進行調研,並進行資料整理、分析,不斷完善課程體系和課程標準、教學內容。因此,如何深化與企業合作,建立長效機制,不斷完善課程體系,培養出高素質技能型人才需要進一步探索。

  參考文獻

  [1]姜大源.論高職教育工作過程系統化課程開發[ J ].徐州建築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0***10***:1-6

  [2]李存霞,姬瑞海.加大課程體系改革,突出職業能力培養[ J ].職業,2011***33***:127-128

  [3]張海燕,郭傲民,張紅勇等.畜牧獸醫專業課程體系改革探討[ J ].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1***14***:13

  [4]景江,吳菊珍.以就業為導向,改革高職院校課程體系[ J ].中國校外教育,2011***8***:133-134

  [5]許慧珍.基於職業行動導向的高職工業設計專業課程體系重構 [ J ].職業教育研究,2012***1***:32-33

  [6]邱靜藝.基於工作過程的課程評價體系構建 [ J ].教育教學論壇,2012***1***:238-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