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專畜牧獸醫專業畢業論文

  畜牧獸醫專業,是指從事防治動物疾病的行業或人,隨著我國畜牧養殖業的擴大,畜牧行業職場用人量不斷增加。下文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的範文,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篇1

  淺析玉米秸稈在動物生產中的應用

  隨著科學高速發展和人口不斷增加,世界各國對糧食的需求與日俱增。纖維類資源已成為當今世界上最多的可再生資源之一,全世界每年產量約為100 億 t, 其中秸稈類佔 70% 左右 *** Sánchez 等,2008*** .我國秸稈資源豐富,尤其是玉米秸稈,據農業部 2011 年釋出的 《全國農作物秸稈資源調查與評價報告》統計,全國農作物秸稈資源量約為8. 20 億 t,其中玉米秸稈約佔 32. 3% ,約為 2. 65億 t.目前國內秸稈約 20% 直接用作生活燃料,15% 用作肥料還田,15% 用作反芻動物粗飼料,2% 用作工業原料,其餘被廢棄或直接燃燒 *** 嚴妍等,2010*** ,合理利用秸稈已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

  國內外專家學者們針對如何利用秸稈資源進行大量的研究,如果將處理後的玉米秸稈合理應用於飼料中,那麼會適當緩解人畜爭糧的發生。

  1 玉米秸稈的營養組成及結構特點

  成熟的玉米秸稈營養成分如下: 粗纖維*** CF***35% ,中性洗滌纖維 *** NDF*** 70% ,酸性洗滌纖維*** ADF*** 44%,粗蛋白*** CF*** 5%,粗灰分 7% *** 熊本海等,2013*** .其中纖維主要由纖維素、半纖維素和木質素聚合而成。

  纖維素是植物細胞壁的主要組成成分,是由葡萄糖單位以 β - 1,4 糖苷鍵連線而成的直鏈聚合物。也正是由於組成糖苷鍵的排列特點,使其性質相對穩定不易被消化酶消化,但可通過微生物發酵分解。

  半纖維素是由不同型別的己糖和戊糖構成的直鏈型雜聚多糖,秸稈中主要半纖維素為木聚糖。在細胞壁中,半纖維素位於纖維素和木質素間,組成一個纖維素、半纖維素和木質素的緊密結構。半纖維素在酸性或鹼性條件下易被分解,這也是纖維類物質中對熱化學因素最敏感的成分。

  木質素是由香豆醇、松柏醇、芥子醇和愈傷木基醇等交聯聚合形成的苯基丙烷類聚合物,是植物細胞壁中主要支撐結構,並保持細胞壁的不通透性抵抗微生物攻擊及抗氧化等作用。木質素和半纖維素形成牢固結合層,緊緊地包圍著纖維素,阻礙酶和其他物質與纖維素的接觸,使木質素成為植物細胞壁中最難降解的成分*** Saha 等,2015*** .因此,合理應用秸稈資源的前提就是極大程度地去除其中的木質素。

  2 玉米秸稈的處理方法

  處理玉米秸稈是為達到提高適口性、增加採食量和豐富營養成分,以提高其在動物飼料中的利用率。現今的處理方法大體上可分為物理、化學和生物 3 大類,其中物理方法包括切段、碾壓、浸泡、粉碎和粒化等。玉米秸稈經物理處理後不會改變其化學成分,但會使處理後的秸稈易於拌料及咀嚼,改善適口性,提高採食量等優點。物理法能破壞秸稈細胞壁,增大秸稈組織的損傷面積,進而增加秸稈與微生物或消化酶的接觸面積,從而提高玉米秸稈的利用率。物理處理往往只是一個前處理,通過多種處理相結合的方式,達到一個更加理想的處理效果。Hana 等*** 2010*** 研究表明,秸稈經爆破處理後纖維尺寸明顯減少,纖維束數量明顯增加,pH也明顯降低。秸稈經 0. 8 Mpa 處理後木質素降解19. 94% ,再經白腐菌發酵 40 d,木質素又被降解55. 40% *** Zhang 等,2008*** .但是有些研究發現經爆破後,秸稈中會產生如呋喃類、弱酸及酚類複合物等毒素,因此在後續的處理中還需用活性較強,並具有脫毒作用的微生物來消除爆破的負面作用,以保證秸稈的安全性。

  化學方法處理秸稈包括酸化、鹼化、氧化及複合處理等,鹼化處理是最早的處理方法之一,常用鹼包括氫氧化鈉、氫氧化鈣和氨水等。原理是一定濃度的鹼液會打破連線纖維素、半纖維素與木質素的酯鍵,並可溶解與細胞壁多聚糖結合的乙醯基、糖醛酸和酚醛酸等,增加纖維素間的空隙度,使半纖維素被溶解*** Abidin,1987*** .秸稈經鹼處理後,粗纖維含量降低,營養價值也隨之提高。但用氫氧化鈉處理秸稈成本高、汙染環境及對動物也有潛在的危險,目前逐漸用氨水來代替氫氧化鈉進行鹼處理。氨水處理對秸稈具有鹼化和氨化的雙重作用,從而使秸稈的營養價值得到更大的提高。鹿書強*** 2004*** 等研究發現,氨化處理能顯著提高秸稈幹物質在瘤胃中 48 h 的消化率,並使秸稈的粗蛋白含量得到顯著提高*** P < 0. 05*** .儘管氨化處理可以提高秸稈幹物質的消化率及粗蛋白含量,但相關研究發現氨化對纖維物質降解的效果較差*** 張文舉等,2010*** .雖然秸稈經氨化處理後可以提高利用率,但如果全部用尿素去氨化會因氨的揮發造成損失,這不但造成氮素浪費,還會給環境帶來汙染*** 馮仰廉等,2001*** .因此,如何提高氮素在氨化過程的利用率,這是一個有待於進一步研究的關鍵性問題。

  用氫氧化鈣處理秸稈與其他鹼相比成本更低,更安全,還能通過與空氣中 CO2反應得到回收*** Mosier等,2005*** .但也有研究表明,在實際生產過程中隨著時間的增加,氫氧化鈣處理後的秸稈容易被黴菌汙染*** Owen 等,1984*** .纖維在 H2O2和過乙酸等氧化劑的作用下使木質素和半纖維素發生氧化水解,使纖維素易被酶或微生物利用。Kootstra 等*** 2009***利用有機酸水解秸稈結果表明,順丁烯二酸和硫酸在水解後酶的消化方面效果相當,並且產生較多的戊聚糖和較少的糠醛。適當的化學方法能改變秸稈中纖維的結構,使秸稈更容易被消化利用。

  與之相比生物處理具有環保、操作簡便和效率高等特點,利用微生物降解秸稈中大分子聚合物,提高秸稈的利用率亦不會造成對環境的汙染。在自然界中存在大量具有降解纖維素能力的微生物,其中降解能力較強的有麴黴屬、青黴屬和木黴屬。郭紅偉*** 2013*** 利用米麴黴發酵玉米秸稈粉固態發酵培養基 5 d 後,木質素的降解率最高為 34. 95%,同時粗纖維的降解率達 20. 00%.國內外學者還通過不同途徑分離出多種降解纖維的真菌,主要有白腐菌、褐腐菌和軟腐菌,其中白腐菌是目前自然界中降解木質素能力最強的一類真菌。白腐菌能在一定條件下將以木質素、纖維素和半纖維素為主要成分的木質全部降解為 CO2和 H2O,且在分解過程中不產生色素並保持白色。而在眾多生物學方法中最常用的是青貯法,青貯是指在無氧狀態下利用乳酸菌發酵產生乳酸使飼料呈酸性,從而抑制有害菌生長。劉圈煒等*** 2013*** 在玉米秸稈青貯新增 20 g/t 複合乳酸菌製劑可提高青貯中粗蛋白含量,降低中性洗滌纖維和酸性洗滌纖維含量。通過微生物處理可以改變玉米秸稈的營養組成及提高適口性,還增加菌體蛋白平衡秸稈的營養配比,有廣闊的研究前景和開發價值。

  3 玉米秸稈在動物生產中的應用

  3.1 玉米秸稈在反芻動物飼料中的應用

  由於秸稈中蛋白質含量較低,鈣磷比例不平衡,須新增動植物蛋白或非蛋白含氮物質才能滿足反芻動物日糧的營養要求。曹俊偉等*** 2010*** 研究發現,用青貯和黃貯玉米秸稈飼餵奶牛不會影響其產奶量和奶品質,飼餵青貯玉米秸稈還能提高乳脂的含量。王青青*** 2013*** 飼餵玉米秸稈揉絲微貯後的玉米秸稈,結果發現揉絲後可以提高荷斯坦奶牛的採食速度、採食量、產奶量及乳蛋白含量,並提高粗飼料中養分利用率。孫國強等*** 2013*** 模仿奶牛體外瘤胃發酵結果表明,當麥秸、青貯玉米秸和精料比例為 32 ∶ 48 ∶ 20 時,瘤胃液中微生物蛋白質 ***MCP*** 產量及揮發性脂肪酸*** VFA*** 濃度最高。這也就說明奶牛日糧中新增適量秸稈後,影響其瘤胃中VFA 產生量,從而影響機體的能量代謝及乳脂含量。張貴花*** 2013*** 新增 1. 0%纖維分解酶發酵玉米秸稈並飼餵肉牛,結果發現肉牛的瘤胃發酵得到明顯改善,飼糧養分消化率顯著提高*** P < 0. 05*** ,能量及氮的利用率提高,氮、磷和甲烷的排放量有所降低。經適量纖維素酶發酵後,破壞秸稈結構,增大瘤胃內微生物與秸稈的接觸面積,從而提高秸稈的利用率。

  經不同處理的玉米秸稈同樣適用於羊飼料中。

  惠小雙*** 2013*** 研究發現,發酵玉米秸稈不但可以提高育肥羊的生長速度及幹物質消化率,還可以減少甲烷排放量,提高山羊瘤胃總揮發性脂肪酸濃度從而改變瘤胃發酵型別。Viola 等*** 2008*** 對秸稈進行爆破加鹼處理後新增到飼料中結果發現,爆破處理使綿羊對秸稈的消化率提高 25%,鹼處理使秸稈的消化率進一步提高 9%.周封文*** 2013*** 等發現飼餵秸稈顆粒日糧能改善綿羊營養代謝,瘤胃液中原蟲數量減少,細菌總數增加,氨態氮和 VFA 濃度均有下降趨勢,但由於瘤胃液體積和後送率的增加,瘤胃中原蟲和真菌總量均可能有所增加。董凌雲*** 2014*** 等發現,飼餵顆粒日糧可提高妊娠母羊的自由採食量、消化量、氮保留量及羔羊初生質量,同時降低妊娠母羊日糧的表觀消化率。由此可見,不同處理的玉米秸稈對羊瘤胃發酵有不同程度的影響,通過改善瘤胃的發酵品質,提高羊的生產效能。

  3.2 玉米秸稈在單胃動物飼料中的應用

  由於單胃動物的消化系統異於反芻動物,其對玉米秸稈的消化能力有限,國外學者多通過在豬舍內鋪放秸稈以提高動物福利進而提升生產效能,但在飼料中的應用鮮有報道,隨著微生物技術的發展,使玉米秸稈在單胃動物飼料中的合理應用成為可能。向天勇等*** 2012*** 將玉米秸稈經超微粉碎後發酵,可提高發酵效率和適口性,使營養組成更加合理,當以 5%替代常規乳豬飼料後發現可以明顯降低乳豬下痢發病率,對乳豬生長也有促進作用。楊德智*** 2008*** 將 25% 微貯玉米秸稈新增到 15 ~30 kg階段生長育肥豬飼料中,試驗豬採食量、日增質量和飼料轉化率均顯著降低*** P < 0. 05*** ,嚴重影響其生長髮育。因為豬對秸稈的消化能力有限,在腸道功能發育不完全時,玉米秸稈會對豬的生長髮育造成負影響。郭紅偉*** 2013*** 將 10% 生物秸稈新增到70 kg 的育肥豬日糧中結果發現,隨著生物秸稈新增比例的提高,腸道內的蛋白酶、纖維素酶和澱粉酶的活力均有增加的趨勢,同時生物秸稈對大腸桿菌的抑制和乳酸桿菌的生長均有一定的作用。豬屬雜食性動物,對纖維類物質有一定的消化能力,隨著豬不斷生長,腸道功能不斷完善,後腸對纖維的發酵能力也會逐漸提高,尤其是盲腸,纖維經盲腸發酵後產生的 VFA 不但能抑制有害菌的滋生,還會為機體的能量代謝提供底物,固不同處理的玉米秸稈在育肥豬飼料中的應用前景廣闊。

  在家禽養殖中不同處理的玉米秸稈也有所應用。王樹香*** 2014*** 日糧中新增 5% 發酵秸稈飼餵肉仔雞發現生長效能沒有顯著影響*** P > 0. 05*** ,出欄時每隻雞可節約成本約 1. 75 元。郭樂樂*** 2013*** 在雞飼料中新增 5%的發酵玉米秸稈粉,雞生長良好,腸道中的益生菌數量增加,各種消化酶的活性提高,營養物質利用率也有所增加。常娟*** 2011*** 發現在肉雞飼養後期的飼糧中新增生物秸稈代替玉米有利於提高肉雞生產效能和經濟效益,對於農作物秸杆的利用及節糧型畜牧業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上述研究已證明,適量發酵玉米秸稈在不同階段雞飼料中均有應用,其效果明顯。

  4 小結

  綜上所述,通過對玉米秸稈進行不同處理,使其從結構和營養成分均發生一定變化,這也為玉米秸稈這種可再生性極強的農業副產品在畜牧業飼料中合理應用提供依據。但由於玉米秸稈受季節因素影響,對其在儲存及運輸等方面還存在一些問題,如何在飼料中規模化利用這種廉價資源已成為當今研究熱點,對解決日益嚴峻的人畜爭糧問題有著深遠的意義。

  參考文獻

  [1]劉圈煒,鄭心力,王峰,等。 複合乳酸菌製劑對玉米秸稈青貯飼料品質的影響[J]. 飼料研究,2013***1***:41 - 43.

  篇2

  淺談草雞黴菌毒素中毒的剖檢判定及預防

  2013年10月,當地某養殖戶飼養的1500羽60日齡草雞出現精神不振,採食量下降,陸續死亡40多隻,自行購藥複方黃芪多糖注射液等注射後,2d內出現400多隻雞死亡。

  1、流行病學調查

  該場為半開放式飼養,雞舍由廢棄的蔬菜大棚改建而成,雞舍通風條件不好,內部氨味較重,且墊料穀殼已經發黴;飼餵的玉米、稻穀也存在黴變現象,據場主介紹,這批的飼料已使用20多天,飼餵後不久陸續有雞隻發病死亡,自行購藥治療效果不良,特別是近期注射複方黃芪多糖注射液後,2d內大批雞隻死亡。該雞群已免疫過禽流感和新城疫疫苗。

  2、臨床症狀

  病雞表現消瘦,精神萎靡,食慾不振,藏頭縮頸,翅下垂,行動無力,排帶有黏液或綠白色稀水狀糞便;雞群存在相互啄食現象,部分雞隻背部羽毛全部被啄光,面板外傷出血,嚴重者肛門破傷、出血。

  3、剖檢變化

  病雞消瘦,背部皮下出血,肝臟表面有不規則灰白色壞死點,氣囊增厚,內有云霧狀病變。另外,解剖中發現半數雞存在針頭刺入胸腔損傷肝臟的現象***後經場主證實,為方便集中注射治療,特意選在晚上且用的是豬用12號針頭***。

  4、診斷

  根據流行病學調查、臨床症狀和病理變化初步診斷為飼料黴菌毒素中毒,以及人為操作失誤刺入胸腔損傷肝臟而導致雞群發病死亡。

  5、防治措施

  更換飼料立即停止飼餵黴變的飼料,加強飼養管理,及時更換墊料,降低雞舍飼養密度,做好通風換氣工作,全場徹底消毒,病死雞做好無害化處理工作。治療:選用制黴菌素拌料或0.1%的硫酸銅溶液,連續飲水3~5 d。此外,還在飲水中新增適量的葡萄糖和電解多維支援治療。隔離被啄傷的病雞,同時給予抗生素治療,防止繼發感染。

  6、體會

  近幾年,本病在吳江地區發生率較高且呈上升趨勢,給養殖業帶來很大損失。因此,各養殖戶要提高飼料防黴意識,除了要加強飼料儲存管理工作外,還可在飼料中新增防黴劑。

  本病例特殊之處在於出現了因注射操作失誤,使藥物注入肝臟導致雞隻死亡。在肌肉注射藥物或疫苗的時候,要選用正確型號的針頭***家禽一般使用7號或9號針頭,家畜多選用9~16號針頭***,注意進針的力度、角度和深度,家禽胸部肌肉注射不能垂直進針,注射部位應在胸部上1/3處,不能太靠下***本病例注射部位幾乎全在胸肌下部***也不能朝頭部進針,避免刺穿嗉囊。

  目前,基層中小規模養殖戶絕大多數非專業人員出身,一方面,普遍忽視畜禽場址選擇,圈舍設計、飼養密度不合理,只要不發病有限空間內儘量多養,對飼料黴變危害性認識不足;另一方面,發病時,一般不是先找獸醫專業人員診治,而是依據以往經驗自行購藥治療,實在沒效果時才會求助專業人士,既浪費人力物力,又耽誤了診療的最佳時機。希望廣大養殖戶在遇到畜禽發病時,不要慌亂,擅自盲目用藥,要在第一時間向專業人員求助,儘量避免因濫用藥物、操作不當帶來的不必要的損失。

  篇3

  試談黃芪多糖對獸醫臨床的價值

  1黃芪多糖的免疫作用

  1.1促進非特異性免疫作用非特異性免疫主要是防禦機體單核巨噬細胞系統產生非針對特定病原體的一種機能。有關研究結果顯示,黃芪多糖可使機體非特異性免疫功能提高,對於小鼠網狀內皮質系統吞噬功能具有促進作用,進而誘導形成白細胞介素。黃芪多糖可促進小鼠吞噬功能,並對其胸腺脾臟組織具有促進作用,無毒並不影響肝腎功能。

  1.2對腫瘤及病毒的作用黃芪多糖對於機體對抗病毒誘導具有促進作用,產生干擾素可對病毒繁殖進行抑制。有關研究表明,黃芪多糖促進內源性干擾素在動物體產生並對細胞產生作用,產生的抗病毒蛋白對於合成病毒蛋白具有抑制作用,具有抗病毒感染作用可用於雞傳染性法氏囊病等病毒性傳染病的臨床治療。

  2獸醫臨床中黃芪多糖的應用

  2.1作為飼料新增劑應用於動物養殖近年來由於人們對化學合成藥物毒副作用的認識,天然植物藥劑以其較小毒副作用、明顯療效、藥物營養性兼具的特點成為新藥開發的熱點,黃芪作為一種重要的飼料新增劑已廣泛應用於畜牧業生產。以黃芪為主研製飼料新增劑用於雞的養殖,明顯提高了蛋雞產蛋率與飼料報酬。雛雞食用該飼料新增劑提高了食慾、抗病力、消化力及成活率,蛋品質也改觀明顯。將黃芪與首烏等組方粉碎後添加於豬飼料中,能夠預防腸炎感冒等普通病,有效降低了發病率。仔豬食用該飼料新增劑後明顯增加重量,說明保有促生長作用。

  2.2用於動物免疫增強劑黃芪多糖與凍幹苗一起應用的結果表明,在抗體效價及維持時間等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可認為黃芪多糖對於免疫效價提高、免疫期延長等功能具有促進作用。現代免疫學認為黃芪中的多糖成分能夠對免疫細胞具有啟用作用,使網狀內皮系統吞噬功能得到提高,對於生成機體抗體具有促進作用。

  3結語

  綜上,黃芪多糖對於機體免疫功能的增強及抗病毒都具有重要作用。因此,黃芪多糖用於臨床獸醫的免疫增強劑與佐劑,因其無毒、安全、穩定等優勢而具有廣闊應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