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獲獎黑白讀書手抄報

  讀書是獲取資訊,增長智慧和培養個性品德的重要途徑。學習不限於讀書,但讀書是學習的基礎,要獲取知識,就離不開讀書。讀書手抄報該怎麼做?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希望大家喜歡。

  的圖片欣賞

  圖一

  圖二

  圖三

  圖四

圖五

  資料1:讀書名言

  1*** 不讀書的人,思想就會停止。——狄德羅

  2*** 讀書是易事,思索是難事,但兩者缺一,便全無用處。——富蘭克林

  3*** 讀書有三到,謂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4*** 立志是讀書人最要緊的一件事。——孫中山

  5*** 讀書而不思考,等於吃飯而不消化。——波爾克

  6*** 讀書忌死讀,死讀鑽牛角。——葉聖陶

  7*** 至哉天下樂,終日在書案。——***宋***歐陽修

  8*** 或作或輟,一曝十寒,則雖讀書百年,吾未見其可也。——***明***吳夢祥

  9*** 書到精絕潛心讀;文窮情理放聲吟。——《對聯集錦》

  10*** 曉月閒移三尺劍;孤燈苦讀五更書。——《對聯集錦》

  資料2:推薦一本好書

  今天,我向大家推薦一本書——《老人與海》。

  這篇文章是美國大作家海明威的作品。

  這個故事發生在一位老人身上:有一天,老人要出海捕魚。做好一切準備的他,信心十足。待船行駛到幾十海里外的時候,老人拋下了魚網,放下了魚鉤,等待著一條大魚快上鉤。做完這些後,他每天都會到甲板上去看一看有沒有風浪和有沒有大魚上鉤。

  可是,一天過去了,兩天過去了,三天過去了……一個月過去了,他的魚鉤絲毫沒有動靜。他的食物已經只剩下一半了,然而,這位老人卻如同沒?——一樣,他還是那麼富有信心和耐力。

  蒼天不負有心人。終於在兩個月後的一天,海上掀起了一陣滔天巨浪,從海里傳來了一聲撕心裂肺的叫聲,老人立刻斷定發出慘叫的是一條被魚鉤扎住的大魚。這時,這條大魚在水下狂“奔”起來。帶著漁船駛了幾百海里後,終於筋疲力盡了。老人把它撈上來,回去了。

  當船行駛到離回家的路還剩一半的時候,他遭到了幾群鯊魚的圍攻。老人竭力反抗,最終,寡不敵眾,他的“戰利品”全被鯊魚搶了去。老人只好把殘留的魚骨帶回家。

  這位老人的精神難道不值得我們學習嗎?

  資料3:關於讀書的典故

  1.三墳五典

  指稱中國古代文化典籍的典故。語出《左傳·昭公十二年》:“左史倚相***左史,官職名,倚相,人名***趨過***快步走過***,王曰‘是良史也,子善視之***好好對待他***。是能讀《三墳》、《五典》、《八索》、《九丘》。’”後人便以“三墳五典”、“典墳”、“墳典”、“墳籍”、“丘墳”等詞來泛指古代文化典籍。

  2.尋章摘句

  形容讀書只顧及文中的片言隻語而不深究其精神實質。語出《三國志·吳書·吳主傳》裴松之注引《吳書》:“***趙諮***使魏,魏文帝善之,嘲諮曰:‘吳王頗知學乎?’諮曰:‘吳王浮江萬艘,帶甲百萬,任賢使能,志存經略,雖有餘閒,博覽書傳歷史,藉採奇異,不效諸生尋章摘句而已。’”

  3.斷章取義

  常指隨意摘取詩文中的一部分為己用而不管作者的願意如何。典出《左傳·襄公·二十八年》:“賦《詩》斷章,餘取所求焉。”春秋時各諸侯國進行外交活動時,使節們往往以賦《詩》為表達己方意願的手段。然賦詩者與聽詩者可以對詩的文句有自己的理解,而不必管詩的本義。此典的形式常有:“斷章取義”、“斷章取誼***古誼同義***”、“斷章載句”。現今還用,不過已轉為貶義之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