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的營養價值和功效

  魚是進補的良好水產食品,不僅味道鮮美,而且還有保健功效。那麼你知道魚還有哪些營養價值嗎?魚有哪些食用禁忌呢?你還知道還有哪些魚類是適合自己吃的。下面一起隨小編來看看吧。

  魚的營養價值

  1.含有豐富的完全蛋白質。魚肉含有大量的蛋白質,如黃魚含17.6%、帶魚含18.1%、鮐魚含21.4%、鰱魚含18.6%、鯉魚含17.3%、鯽魚含13%。

  2.脂肪含量較低,且多為不飽和脂肪酸。魚肉的脂肪含量一般比較低,大多數只有1%~4%,如黃魚含0.8%、帶魚含3.8%、鮐魚含4%、鰱魚含4.3%、鯉魚含5%鯽魚含1.1%鱅魚***胖頭魚***只含0.9%、墨斗魚只含0.7%。

  3.無機鹽、維生素含量較高。海水魚和淡水魚都含有豐富的磺,還含有磷、鈣、鐵等無機鹽。魚肉還含有大量的維生素A、維生素D、維生素B1、尼克酸。這些都是人體需要的營養素。

  魚的功效

  魚肉的功效:秋冬季是體弱者進補的好時機,魚則是進補的好水產食品,不僅味道鮮美,而且營養價值極高。其蛋白質含量為豬肉的兩倍,且屬於優質蛋白,人體吸收率高。魚中富含豐富的硫胺素、核黃素、尼克酸、維生素D和一定量的鈣、磷、鐵等礦物質。魚肉中脂肪含量雖低,但其中的脂肪酸被證實有降糖、護心和防癌的作用。魚肉中的維生素D、鈣、磷,能有效地預防骨質疏鬆症。

  魚的脂肪含有不飽和脂肪酸,具有抗動脈粥樣硬化作用,所以對防治心腦血管疾病、增強記憶力、保護視力、消除炎症頗有益處。但魚並非吃得越多越好,這是由於魚的脂肪酸中含有大量的二十碳五烯酸,它能抑制血小板的凝聚,長期過量食用,會使血小板凝聚性降低而引起各種自發性出血,如腦溢血等。

  魚的食用禁忌

  從中醫的角度來說,魚肉如帶魚、鰱魚、鱔魚等都屬於溫性食物,吃多了容易導致內火蓄積,這也就是人們常說的“魚生火”。因此,內熱偏盛及陰虛火旺體質者要少吃溫性的魚類。而從現代營養學的角度來看,魚屬於高蛋白質的食物,如果吃得過多,又缺乏富含維生素C的蔬菜水果,會使體內膠原蛋白的合成出現問題,造成牙齦、黏膜出血等上火症狀。但是這僅針對溫性或熱性的魚類來說,諸如烏魚、甲魚、鰻魚、鯉魚等少部分平性或涼性的魚類則不會引發上火[2] 。

  鴨子生於水中,性寒。那同樣,魚也生於水中的,但大部分魚類多食會導致上火,對此中醫則認為:魚在水中至陰則寒極生熱;鴨在水面,即表虛而生寒。換言之,魚雖然是冷血動物,但為了能在水中生存,身體需要有一套對付低溫的機制,這就是為什麼大部分魚類的肉屬於溫熱性的原因。

  不宜吃魚的人群

  1.服用某些藥物者:服用止咳藥者不要吃魚,尤其是深海魚更不要食用,以免引起組胺過敏反應,導致患者出現面板潮紅、結膜充血、頭暈、心跳加快、蕁麻疹等不適症狀。不少深海魚都含有組胺物質,一旦人體內的組胺量超標,該物質就會進入人體血液迴圈中,導致組胺過敏反應。平時吃深海魚之所以沒有上述不適症狀,是因為人體腸胃和肝臟中有一種抑制組胺活性的物質——單胺氧化酶,它可使組胺無法進入血液中。但是有些止咳藥卻存有單胺氧化酶抑制劑,會抑制人體腸胃和肝臟分泌出單胺氧化酶,此時再食用深海魚非常容易造成組胺物質快速在體內積蓄。

  除了止咳藥,還有其他藥物也能抑制單胺氧化酶。抗菌藥,如呋喃唑酮***如痢特靈等***、酮康唑、灰黃黴素;降壓藥如優降寧;治療帕金森的司來吉蘭;抗抑鬱藥如嗎氯貝胺;抗腫瘤藥物甲基苄肼等。中藥裡也有能抑制單胺氧化酶作用的藥物,如鹿茸、山楂、何首烏等。

  2.痛風患者:因為魚類含有嘌呤類物質,而痛風則是由於人體內的嘌呤代謝發生紊亂而引起的。

  3.出血性疾病患者:如血小板減少、血友病、維生素K缺乏等出血性疾病患者要少吃或不吃魚,因為魚肉中所含的二十碳五烯酸***EPA***,可抑制血小板凝集,從而加重出血性疾病患者的出血症狀。出血性疾病的病人應該多吃富含維生素C的食物。

  4.肝硬化患者:肝硬化時機體難以產生凝血因子,加之血小板偏低,輕易引起出血,如果再食用富含20碳5烯酸的沙丁魚、青魚、金槍魚等,會使病情急劇惡化,猶如雪上加霜。

  5.結核患者:服用異煙肼時如果食用某些魚類容易發生過敏反應,輕者噁心、頭痛、面板潮紅、眼結膜充血等,重者會出現心悸、口脣及面部麻脹、皮疹、腹瀉、腹痛、呼吸困難、血壓升高,甚至發生高血壓危象和腦出血等。

  6.孕婦:孕婦不宜經常食用海魚,常食海產品,會過多攝入甲基汞,胎兒在宮內接觸的汞量越高,幼兒的注意力、記憶力、語言能力等其他機能發育輕微遲延的危險越大。科學家還提醒,即使母體攝入的汞不多,其胎兒的腦發育還可能發生遲延。為此,孕婦和哺乳期婦女應少吃海鮮,每週最多1~2次,每次100克以下,而且不要吃金槍魚、劍魚等含汞量高的海魚,可選擇食用不受汞汙染的池塘養殖的魚類。

  常見魚的營養價值

  1.胖頭魚。胖頭魚也叫鱅魚,其味甘,性溫,有暖胃、補虛、化痰、平喘的功效,適用於有脾胃虛寒、痰多、咳嗽症狀者。體質虛弱的人最好多吃胖頭魚的魚頭,它的溫補效果很好,還能起到治療耳鳴、頭暈目眩的作用。痰多、眩暈的人可以用胖頭魚和核桃仁一起煮食。

  2.鯽魚。鯽魚味甘,性溫,有益氣健脾、利水消腫、清熱解毒、通絡下乳等功效,可以治療浮腫、腹水、產婦乳少、胃下垂、脫肛等病症。腹水患者用鮮鯽魚與赤小豆共煮湯服食有療效。用鮮活鯽魚與豬蹄同煨,連湯食用,可治產婦少乳。鯽魚油有利於,心血管健康,還可降低血液黏稠度,促進血液迴圈。

  3.帶魚。帶魚有暖胃、補虛、澤膚、祛風、殺蟲、補五臟等功效,可用於遷延性肝炎、慢性肝炎的輔助治療。帶魚對脾胃虛弱、消化不良、面板乾燥者尤為適用;還可用作遷延性肝炎、慢性肝炎的食療。常吃帶魚可以滋潤肌膚,保持面板的彈性。

  4.墨魚。墨魚有滋肝腎、補氣血、清胃去熱等功效,是婦女的保健食品,可養血、明目、通經、安胎、利產、催乳等。

  5.鯉魚。鯉魚味甘,性平,有健脾開胃、利尿消腫、止咳平喘、安胎通乳、清熱解毒等功效,適用於水腫、咳嗽、氣喘、胎動不安、小兒驚風、癲癇等病症。此外,由於鯉魚的視網膜上含有大量的維生素A,因此,吃鯉魚的眼睛明目的效果特別好。用鯉魚與冬瓜、蔥白煮湯服食,治腎炎水腫。大鯉魚留鱗去腸雜煨熟分服之,治黃疸。用活鯉魚、豬蹄煲湯服食,治產婦少乳。用鯉魚與川貝末少許煮湯服用,治咳嗽、氣喘。咳嗽、氣喘時,用鯉魚頭一個,與姜、醋、蒜泥同煮,吃後能起到一定的緩解作用。患有癲癇的人,可以用鯉魚腦或脂肪煮粥食用。

  6.鰱魚。鰱魚味甘,性溫,有溫中益氣、暖胃、滋潤肌膚等功效,是溫中補氣的養生食品,能起到祛除脾胃寒氣、利水、止咳的作用,常用於脾胃虛弱、水腫、咳嗽、氣喘等病的治療。吃鰱魚能緩解胃痛。尤其適用於由胃寒疼痛或消化不良引起的慢性胃炎。水腫病人可用鰱魚1條加紅小豆30克煮食。

  7.草魚。草魚昧甘,性溫,有暖胃、平肝祛風等功效,是溫中補虛的養生食品,適用於脾胃虛寒、胃痛、頭痛等病症。常吃草魚頭還可以增智、益腦。胃痛的人可用草魚1條加豆蔻、砂仁各3克同煮:頭痛的人用草魚加蔥或香菜同煮食用,能起到治療作用。

  8.黃鱔。黃鱔入肝脾腎三經,有補虛損、祛風溼、強筋骨等功效,對血糖也有一定的調節作用。氣血兩虛者可用黃鱔肉絲、黃芪***紗布包***加水煮熟調味服食。小兒疳積、形瘦食少者可用黃鱔1條,切段加雞內金少許煮熟食用。內痔出血、子宮脫垂可用黃鱔煮食,久服有效。

  9.黑魚。黑魚有補脾利水,祛瘀生新、清熱祛風、補肝腎等功能。黑魚與生薑、紅棗煮食對治療肺結核有輔助作用。黑魚與紅糖燉服可治腎炎。產婦食清蒸黑魚可催乳補血。

  10.鱒魚。鱒魚為鮭魚的一種,它味甘,性溫,有暖胃作用,適用於凍瘡、寒凝痛經、胃痛等症狀。胃寒、疼痛的人可以用鱒魚加蔥、花椒煮食;若產後少乳,可用鱒魚加火腿燉服。此外,外出旅遊的人最好吃點鱒魚。因為旅途中人們常吃生冷食物,飲食也不規律,腸胃功效會隨之減弱,容易受寒,吃鱒魚可以曖胃、健脾。

  11.青魚。青魚有補氣養胃、化溼利水、祛風除煩等功效,其所含的鋅硒等微量元素可抗癌。

  12.泥鰍。泥鰍有補中益氣、祛除溼邪、解渴醒酒、祛毒除痔、消腫護肝之功效。將泥鰍與大蒜猛火煮熟食用,可治營養不良之水腫。將泥鰍用油煎至焦黃加水煮湯服食,可治小兒盜汗。泥鰍燉豆腐,可治溼熱黃疸。泥鰍與蝦黃同煮服食,可治陽痿不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