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膜後疝的病因

  腹膜後疝很多人都不太清楚,如果出現腹膜後疝狀況的時候一定要提高警惕,及時的去到醫院檢查,那麼腹膜後疝是怎麼回事呢?下面小編帶你一一瞭解!

  

  先天性因素***25%***:

  乃由於胚胎期小腸旋轉所造成的腹膜隱窩而導致,腹膜隱窩又可分為:十二指腸旁隱窩***Paradudcnal Fossae***;乙狀結腸間隙隱窩***Intersigmoid Fossae***;盲腸周圍隱窩*** Pericecal Fossae***:又可分為:a.回盲腸隱窩:在闌尾內側迴腸後下方;b.回結腸隱窩:在升結腸內側迴腸上方;c.盲腸後隱窩,在臨床上以盲腸周圍隱窩疝較多見,解剖上這些隱窩都屬於迴腸動脈分支範圍,迴腸旋轉腹膜發生皺摺而形成腸袢嵌頓,相對而言回結腸隱窩和回盲腸隱窩發生機會更多些。

  後天性因素***20%***:

  在有些隱窩及其周圍可由外傷或手術造成的腹膜孔隙而形成疝環,如直結腸手術或直腸造瘻術以及子宮切除等手術時不注意縫合關閉造瘻腸管與側腹膜的孔隙或盆底腹膜關閉不全等,均可形成腹膜後疝。

  腹膜後疝的手術治療

  治療原則是早診斷、早手術,後腹膜疝的主要危險是引起 腸梗阻 ,此約佔全部 腸梗阻 的0.9%,對急性腸梗阻應立即手術,此外應積極糾正水電解質酸鹼平衡失調,防止腸袢壞死。如為絞窄應切除壞死腸段、端端吻合、修補隱窩腹膜裂孔隙,以免復發。

  腹膜後疝的診斷

  本病術前診斷困難,其確切診斷只有靠手術中證實,但亦有手術中誤診,將後腹膜的這種包塊凝為惡性腫瘤或囊腫者,由於此病少見,部位深在容易被誤診或漏診,一旦發生則後果嚴重,如發現不可逆性腸梗阻者,應該想到腹內疝的可能性,積極採取手術治療措施。

  必須與腸繫膜短,先天性腸未能旋轉或術後粘連使腸聚集在一起造成的腸排列紊亂相鑑別,有些後腹膜疝患者,可見多組小腸聚集在一處不能與觸到的包塊分開,此外,X線檢查可見受累腸袢活動度幾乎喪失,並有擴張,鬱積及積氣,偶可出現液平面,疝近端腸袢可有擴張和逆蠕動,胃或疝囊旁的腸管有時看到切跡或移位,另外一個特點是一次與另一次X線檢查表現可以變化很大,也有人作腸繫膜動脈血管造影,認為有助於後腹膜疝的診斷。

  腹膜後疝的飲食保健

  1、吉林參4克,西洋參3克燉瘦肉。

  2、冬菇4-5個燉瘦肉或雞胸肉***飲湯***。

  3、北芪15克,黨蔘21克,淮山30克,蓮子15克煲瘦肉。

  4、土茯苓30克,生苡仁30克,元肉3枚煲草魚或水魚。

  5、黨蔘17克,茨實21克,杞子10克,苡仁15克煲瘦肉或雞肉。

  6、田七3克,人蔘***或紅參***3克燉瘦肉或雞肉。

  7、脂肪脂類的缺乏會導致傷口癒合缺損。魚油中含有豐富的脂肪酸,具有抗炎作用,對傷口癒合有一定益處。

  8、葡萄糖糖是人體主要的供能者,供給充足的能量是傷口癒合不可缺少的。在傷口癒合期可多吃含糖豐富的水果,既增加糖分,又能攝取足量的維生素。

  9、蛋白質飲食中增加蛋白質能促進傷口癒合,減少感染機會。含蛋白質豐富的食物有各種瘦肉、牛奶、蛋類等。

  10、維生素A能夠促進傷口癒合。它主要存在於魚油、胡蘿蔔、西紅柿等食物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