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物理有效學習方法

  時間不知不覺,我們後知後覺.朦朧中高一高二已成昨天,似乎還沒來得及準備好,就已經高三了.原來再有不到一年,就要高考了,就要考大學了.可是,我們準備好了麼?比賽已近終點,勝利似乎已在眼前,每個人都在不遺餘力做最後的衝刺.跑得快的人,才會在殘酷的競爭中摘取勝利的果實,以下是小編對於高三物理有效學習方法的一些建議,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物理有效學習方法1、模型法

  針對物理問題的特點,抓住其主要因素、排除次要因素、提出物理模型,將對具體問題的研究轉化為對物理模型的研究。這種方法的思維過程是,分析物理問題的條件、研究物件、物理過程的特徵,建立與之適應的物理模型,通過模型思維進行推理。

  物理有效學習方法2、等效法

  等效思維方法是將一個複雜的物理問題,等效為一個熟知的物理模型或問題的方法。例如我們學過的等效電路、等效電阻、合力與分力等效……。常見的等效法又“分解”、“合成”、等效類比、等效替換、等效變換、等效簡化等,從而化繁為簡,化難為易。

  物理有效學習方法3、隔離法與整體法

  隔離法是解決力學問題的基本方法。絕大多數物體總是相互關聯,相互作用的,因此為解決問題方便,常將研究物件與其他物體隔離開來,但有時需要以整體為物件,此時要求整體內部個部分間有相同的加速度。

  物理有效學習方法4、估演算法

  估演算法是應用物理知識,把握問題的本質,抓住主要數量關係,忽略次要因素進行的數量級計算。這類考題主要不在“數”而在“理”,不追求資料精確而追求方法正確。物理估算題,在近幾年高考試題中頻頻出現。由於物理估算題具有文字簡潔、顯示已知條件少、待求量與已知量之間聯絡隱蔽等特點,往往使考生束手無策,失分率很高。估算與精確計算相比,要求考生對所學的知識運用更靈活、思維更敏捷。

  物理有效學習方法5、圖象法

  物理圖象是形象描述物理狀態、物理過程和物理規律的常用工具,也是應用數學知識解決物理問題的一個重要方面。正確的物理圖象,能在我們分析物理問題時提供清晰的物理圖景,圖象往往能把與問題相關的多個因素同時展現出來,這祥,既有助於我們在分析問題時對相關的基本概念、基本規律的理解和記憶,也有助於我們把握相關物理量間的關係,有的問題甚至通過圖象便可直接得到解答。因此,用圖象來解題成了解物理題的常用方法之一。利用圖象解物理題時,應該特別注意正確全面理解圖象所表示的物理意義,例如一個在座標圖上表示的物理圖象,它的座標軸代表的是什麼物理量?是什麼單位?是標量坯是向量?對於一些圖象其圖形相似而物理意義不相同的圖象,如位移——時間圖象和速度——時間圖象、振動圖象和波動圖象等,應該注意區分而不能混淆。

  物理有效學習方法6、極值法

  描述某一過程或某一狀態的物理量在其發展變化中,由於受到物理規律和條件的制約,其取值往往只能在一定範囿內才能符合物理問題的實際。而在這一範圍內,該物理量可能有其最大值、最小值或者是確定其範圍的邊界值等一些特殊值。由此,物理問題中常常涉及到這些物理量的特殊值的問題,我們把這些問題稱為極值問題,在各種習題和高考題中,此類問題是屢見不鮮的。

  物理有效學習方法7、守恆法

  用守恆定律及守恆量去分析和解決物理問題的方法,可稱之為守恆法,在各種物理變化的過程中,往往存在著多種量的守恆,如質量守恆、電量守恆、動量守恆、能量守恆、機械能守恆等。利用守恆關係來建立和求解方程,往往可使問題得到較簡捷的解答。守恆,往往是在一定條件下才成立的,因此在運用守恆法求解問題時先要注意對問題條件的分析,只有在其滿足守恆條件時,才可用對應的守恆規律來求解問題。

  總之,要搞好高考物理總複習,必須要有周密的計劃、科學的方法、得力的措施,要重視對物理狀態、物理情境、物理過程的分析,要加強資訊遷移問題的訓練,提高閱讀理解能力和分析問題的能力,從而取得高考的勝利。以上的物理學科有效學習方法,大家趕緊掌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