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子學習態度差怎麼辦

  兒子學習態度差怎麼辦呢?相信很多的家長對於自己孩子學習態度差時,都會有這樣的疑問,那麼應該怎麼辦呢?下面是小編為你分享的的詳細內容,希望你喜歡!

  孩子學習態度差,不肯學不願學,怎麼改變?

  01、 改變表達方式

  不要對孩子說這句話“你挺聰明的,為什麼就是不肯學?你要是肯學習,成績肯定不止現在這樣!”這句話容易讓孩子陷入一種迷之自信“我不是不聰明,只是我不學而已。所以我現在可以先不急著學,真正要學的時候再努力!”

  02、反思原因

  回想孩子的學習態度是從什麼時候開始轉變?孩子肯定不會一開始就畏難,一般是經歷過挫折之後,沒得到正面迴應,慢慢產生一些消極的想法。比如我的一個學生曾說,“我也想學啊,但是學習那麼難,又無聊,學不會呀!”加上家人平時對他的批評,成績越來越差,態度也不好。

  03、給予正面迴應

  家長以身作則,端正自己的言行,給予孩子正面的迴應。什麼是正面的迴應呢?——即就事論事,不要魯莽地加上自己消極的情緒。如果有情緒,請向孩子解釋自己的不良情緒。如果孩子還小,不要怕孩子犯錯,犯錯了,讓孩子對自己的錯誤後果負責,從中吸取經驗;如果孩子比較大了,讓孩子開始學習照顧自己的起居飲食。

  除了改變三步曲,家長在日常生活中應多瞭解孩子對學習、感興趣的事物的看法。

  孩子對外部世界的看法,要麼是從學校經驗中學到,要麼是從家庭成員中學到。如果孩子對學習的看法是消極的,那麼請家長審視自己,自己對事物的看法是否以成績導向或者結果導向,如果是,請家長先改變自己的看法,以身作則。

  其實,成績只是衡量孩子學習情況的一個標尺,並不能全面反映孩子的成長。家長對孩子的改變能有效促進學習態度的轉好,但最根本的改變還是激發孩子內在的學習動機,只有內在動力充足,學習的可持續性才會更強,成績自然而然會越來越好。

  【相關閱讀】孩子學習態度差,我該怎麼辦?

  1、營造環境,耐心引導,及時稱讚,良好示範。

  給孩子提供養成好習慣的適當環境,儘量避免任何破壞這種好的環境的行為。家長努力營造和諧、上進的家庭環境。軟體方面,要不斷提高家長自身的文化修養和內涵,克服不良的生活習俗,創造寬鬆、民主、對話、交流、溝通的人文環境,喜愛探討、鑽研的學習情趣,和睦的親子關係等。硬體方面,居室燈光的設計、字畫的張貼、書籍的購買、衛生的打掃、物品的擺放等要體現的和諧、舒適,讓家成為親子雙方共同感到舒心和溫暖的港灣,在這裡耐心引導學習的道理,讓孩子看到家長的示範,孩子更加容易心服口服。

  必須有耐心,慢慢地引導孩子,那種想靠一時的強硬態度壓服孩子的,孩子口服心不服,這樣的教育最終都不會成功。發現孩子無意中有良好的行為表現時,家長應立即給予稱讚,以示鼓勵,強化孩子的這種行為。家長的一舉一動都逃不過孩子的眼睛,必須以身作則,時時刻刻給孩子起到良好的示範作用。

  2、態度堅決,前後一致,默契合作。

      在孩子面前,家長必須有主見,做每一件事都要態度堅決。家長自己拿不定主意,孩子就會受到影響。此外自己提出的要求要自己就能堅持住,自己能夠始終做好示範,和其他家長默契合作,大家做好孩子的榜樣。成人之間態度的不一致極大地阻礙著孩子良好習慣的培養。即使成人有不同意見,也要在孩子不在場的時候討論,大家在商談中尋求一個共同的解決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