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五一慶五四黑板報素材

  給勇敢戴上理智,杜絕衝動,給熱情套上冷靜,拒絕過火,讓我們迎五一慶五四,愛勞動,愛祖國!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希望對大家有用。

  迎五一慶五四黑板報欣賞

>

  弘揚五四精神標語

  1. 青年興則國家興,青年強則國家強

  2. 勤於學習,善於創造,甘於奉獻

  3. 立現代觀念,建現代城市,做現代人

  4. 弘揚五四精神,推進科學發展

  5. 文化塑造青年,青年創造文化

  6. 加強青年文化建設,促進青年全面發展

  7. 黨育青年成長,青年跟黨前進

  8. 團結青年,服務青年,凝聚青年,促進青年健康成長成才

  9. 善拼才會贏,學下才會贏,創新才會贏

  10. 創新創造創業,務實落實真實

  11. 時代並肩前行,走在祖國和人民前進隊伍的行列中,是青年成長髮展大有作為的前提條件

  12. 實踐“三平”精神,競展青春風采

  13. 弘揚民族精神,傳承優秀文化,凝聚各界青年,為實現“兩個率先”目標而奮鬥

  14. 隆重紀念中國********青年團成立週年和“五四”運動週年

  15. 弘揚“五四”報國志,實踐“三平”做楷模

  16. 點燃青春火炬,大力推進晉江青年創業行動

  17. 實踐“三平”精神,為打造“現代化製造基地著名僑鄉生態型濱海城市”貢獻青春和力量

  18. 實踐“三平”精神,爭做有理想有責任有作為的晉江青年

  19. 團結帶領團員青年為實現晉江“兩個率先”目標而努力奮鬥

  20. 樹立創業意識,發揚創造精神,保持創新銳氣。

  關於五四精神的散文:關於五四精神

  回望五四,認識五四,現在是我們學習五四運動所體現的真正價值的時候了。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夠在現在這個時代,弄清楚青年人所承擔的社會責任,才能夠真正地報效國家,推動國家發展。

  五四將至,關於五四,很長一段時間,記憶裡面似乎只剩下了穿著學生裝——特別是那些藍衣黑裙短髮的女大學生,走在街頭,不畏強暴,高呼口號的情景。而對於五四運動精神的含義,五四運動對於中國的影響,瞭解得就更少了。直到最近一些關於五四的書、評論,接觸了那個時期的知識分子的作品,我才對這場影響了中國命運的運動,有了稍微深入一點的瞭解。

  五四運動,可以說是知識分子關心政治、反思傳統的一個起點,也是愛國青年追求民主、爭取自由的開始。五四運動請來了德先生和賽先生,也就是民主和科學,推動了白話文運動,抨擊了教條主義,用懷疑精神去看待傳統。青年知識分子們那些充滿了活力和批判精神的論述和作品,影響了一代中國人的世界觀。從那個時候開始,中國從閉關鎖國中真正走了出來,也讓馬克思主義在這樣一個環境下,進入了中國。五四對推動中國共產黨的成立起了重要作用。

  陳獨秀在“新青年”創刊號上這樣寫,“青年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芽,如利刃之新發。”他認為要“力排陳腐朽敗者”,只有依靠青春的力量。回看新中國的歷史,正是由於年輕人的積極參與,才有了碩果累累的今天。

  1922年,胡適做過一次《學生與社會》的講演,在胡適看來,“在文明程度很低的國家,如像現在的中國,學生與社會的關係特深,所負改良的責任也特重。這是因為學生是受過教育的人,中國現在完全受過教育的人,真不足千分之一,這千分之一受過完全教育的學生,在社會上所負的改良責任豈不是比全數受過教育的國家的學生,特別重大嗎?”他還說,“社會上的許多事,被一幫成年的或老年的人弄壞了,別的階級又都不肯出來干涉糾正,於是這種干涉糾正的責任,遂落在一幫未成年的男女學生的肩膀上。這是變態社會裡一種不可避免的現象。”

  回望五四,認識五四,現在是我們學習五四運動所體現的真正價值的時候了。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夠在現在這個時代,弄清楚青年人所承擔的社會責任。五四精神是極其豐富的,熱愛國家、培養獨立思考精神、學會用批判的眼光去看待權威、培養容忍不同聲音的胸懷、接受外來先進思想文化和科學成果,懂得只有完善、豐富自己,讓自己成才,對自己有承擔,才能夠有能力完善社會,才能夠真正地報效國家,推動國家發展。

  當年的北大校長蔡元培,他對學生的教誨是,讀書不忘愛國,愛國不忘讀書。這樣的理念,在那個動盪黑暗的社會下,是難以實現的,學生們面臨的選擇是,到底是回到學堂讀書,還是走上街頭,成為一個參與社會的革命家。在五四運動發生之後,蔡元培完成了營救被捕學生的工作之後,辭職了。根據後來接任的北大校長蔣夢麟的憶述,學生運動給這位教育家留下了一個難題,“至於北京大學,他認為今後將不易維持紀律,因為學生們很可能為勝利而陶醉。他們既然嚐到權力的滋味,以後他們的慾望恐怕難以滿足了。”作為一個教育家,蔡元培是怕學生因參與國是而影響了讀書,在他看來,讀書是一個學生的首要任務,是學生的本分。

  讀書和愛國,這兩件看上去並不矛盾的事情,在一個不穩定的社會環境下,是必定要產生矛盾的。但是在今天,年輕的學子們應該感到幸運,因為蔡元培的教誨——“讀書不忘愛國,愛國不忘讀書”已經能夠成為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