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輔導員談話例項

  高校輔導員和大學生的溝通交流是輔導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而談話亦是做好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方法之一,在學生事務處理中有著重要的作用和積極意義。以下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關於,供大家閱讀!

  篇1:

  案例1、學生林某,進大學後三個月就向學生黨支部遞交了入黨申請書,並在第二學期被確定為入黨積極分子。該生平時學習努力,幾乎每個學期都獲得獎學金,同學關係也處理的不錯。但到了大二下學期,還沒有加入黨組織,而班上有些學習成績還不如他的同學,都已經加入了黨組織。林同學表示不服,一天到你辦公室發洩不滿情緒。他說:為什麼這麼長時間了不發展我加入黨組織,而比我成績差的都發展了。這嚴重影響了我入黨的積極性,還將影響我今後找工作,影響我未來的升遷道路。

  案例2、2011級學生王某,出生農民家庭,父母親長期在外打工,家境比較富裕。大一時,家長送他來學校報到,繳清了學費和住宿費,購買了學習和生活必需品。到大二開學報到註冊前,家長把所需費用給了該生,而該生由於羨慕其他同學用高檔手機、穿名牌服裝,於是一到學校就到市區的專賣店買了一臺IPHONE5,還從頭到腳都用名牌武裝了一番。結果沒錢繳學費而造成欠費。

  案例3:李同學是高校計算機專業的大二學生,家境優越,深得父母寵愛。當初聽從父母意見填報了該專業,隨著對專業的瞭解,感覺自己對該專業毫無興趣,對畢業的去向感到悲觀。於是,向父母提出退學想法,父母不同意。李同學從此心生厭學,生活懶散,沉迷網路,成績急劇下滑。

  篇2:

  案例一:某女生小羅,在家是獨生女,漂亮聰明,學習優秀,堂、表兄弟姐妹中數她最出色,父母爺姥萬千寵愛,家庭經濟條件好,很早就有自己獨立的臥室。到學校後,四人一間宿舍,感到委屈和不適應,經常抱怨寢室同學,還耍嬌小姐脾氣,支使別人幹這幹那,好像是理所當然的。這樣,其他三位同學開始逐漸疏遠她,她感到十分孤單,卻又不知道別人為什麼遠離她。於是她向輔導員老師尋求幫助,希望能改善自己目前的現狀。

  案例二:學生小曹,高考時發揮失利,調劑到本校,入校時就有辦理退學的心態,對學校有很強的牴觸情緒,在順應家長的要求留下來正式報到後,整天都盼著放假回家,用學生自己的話說是“深深地厭惡這裡”,明確表示仍然堅持退學的念頭。軍訓結束時恰逢國慶長假,該生請假回家後就不願返校,在輔導員老師和家長的催促下返校。輔導員老師發現其情緒低落,有輕微的抑鬱傾向,並且在心理測評中為A類,為需要高度關注的物件。而當心理諮詢中心的老師找其談話時,該生表現出極強的戒備心理,將自己的內心包裹起來,胡亂搪塞老師的提問,拒絕接受心理諮詢。輔導員老師主動找小曹談話,希望通過耐心勸導使小曹打消退學念頭。

  篇3:

  案例1:學生小胡學習成績比較優秀,期末時碰到了好朋友小劉,小劉因平時學習不努力,害怕考試不及格而掛科,於是請求了小胡幫忙。在考試現場,小胡主動把答案用紙條傳給了小劉,不幸當場被老師抓個正著。按照學校學生管理規定兩人都被處以嚴厲的處分。成績優異的小胡痛苦萬分,內心十分焦慮,害怕影響到自己的聲譽,甚至失去了繼續努力學習的積極性。小胡找到輔導員希望能幫助他走出困境。

  案例2:學生小付,朋友很多,自制力較差,愛跟著大夥兒一塊玩,就這樣,過度貪玩和對大學生活的無計劃性,導致他在大一一學年裡,有5門以上的課程出現了掛科且補考未通過的現象,以至於,他必須留級,以補足大一的課程。大二第一學期開學時,他得知自己將要留級的訊息,心裡很不是滋味,於是主動向輔導員傾訴,希望輔導員幫助自己重建學習的信心。

  案例3:小范來自西昌市某縣農村。其父早逝,家裡還有母親和兩個智障弟弟,自入校以來,他學習一直不認真,沉迷網路,屢經教育,卻不思悔改。2012年3月,學校對學生進行畢業資格審查時,發現他累計需“二補”的學分高達21分,據學校有關規定,小范未達到畢業、授予學位條件。由於小范極有可能拿不到畢業證和學位證,不僅前途暗淡,且無顏見父老鄉親,這樣的壓力使他消極厭世。4月10日範就曾說,在畢業晚會之後,他會自動消失。之後的日子也常流露出輕生的念頭,給學校的安全穩定工作帶來了較大的隱患。輔導員主動找到小范,期望幫助他走出心理困境,放棄輕生之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