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應該怎樣學英語方法是什麼

  英語是世界上最廣泛使用的語言,對於很多高三學生來說,英語是比較難學的。為此,以下是小編分享給大家的高三學英語的方法,希望可以幫到你!

  高三學英語的方法

  一、轉換思維,確立英語在各學科中的重要地位

  首先老師必須幫助學生確立這樣的觀點:英語是主課,不是豆芽課。在小學階段,不論是老師,學生,還是家長,可能都看重語文,數學的學習。在小學的英語教學中,老師主要是以遊戲為主,關鍵是學校和教育部門對英語的評估不如語文數學那樣重視。所以學生普遍認為語文,數學很重要,英語是豆芽課,學英語就跟玩似的。到了中學,仍然主攻語數、理化,依然把英語當副科。一個學生親口跟我說:我一直都以為初中英語跟小學一樣,是豆芽課。我心痛不已。在入學之初,班主任和英語老師都應反覆強調英語這一學科的重要性,讓學生引起重視,才能為以後認真學習作好心理準備。

  其次要糾正的一個觀點是英語無用的觀點。我們的老一輩是喊著:“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我是中國人,不必學外文”的口號完成學業的。時至二十一世紀,雖然中國已改革開放多年,學英語之風已吹遍大江南北,但在我們這樣的小地方,那些口號遺留下來的觀點仍然存在。學生們仍然死抱數理化,對英語極其忽略。因為他們認為自己將來用不上英語的,既進不了外企,又成不了CEO,就更別說出國了。所以英語在畢業之後是基本無用的。殊不知,正是這一觀點制約了他們的發展,如果他們學好了英語,其餘各科也很優秀的話,他們是可以很好發展的,他們一定能走出小城,走向外面的大世界,實現他們更高的社會價值。所以老師應該講道理,擺事實讓學生明白學好英語的重要性。

  二、背單詞從科學方法入手,避免走彎路

  很多初一新生按字母順序背單詞,有些老師也確實這麼教的,比如自行車,bike, 老師就領著學生念:B-I-K-E,bike。學生自然就學會了這樣背單詞,即使後來老師介紹了更科學的方法,學生卻難改已經養成的習慣,這種方法就一直用到初三,乃至更高的年級。

  初一單詞量不算很多,本身課程比較輕鬆,有足夠的時間,還能應付。到了高年級,單詞量增加,課業加重。學生再也顧不上單詞了,即使花了很多時間,單詞還是記不住,這就影響了聽說,閱讀。成績下降,興趣降低,學習跟不上了,最終只好放棄學習英語。

  老師應在學生開始學英語時就教學生科學背單詞的方法,避免學生走彎路。我在瞭解了馬承老師字母,音素,音標的三位一體教學法後,就教學生根據音標背單詞。當對字母,音標熟悉到一定程度,只要會說那個單詞,就基本上會拼寫這個單詞。看著生詞也能準確的讀出來,學生不必花大量時間在單詞上。

  老師還可以利用學生小學語文課上學的拼音,把漢語拼音和字母,音標建立適當的聯絡,有利於學生快速記住英語音標的讀法和寫法,能更快入門。

  另外,有些學生一背單詞,就翻到書後面的單詞表,逐個記憶。其實這種單純記憶單詞是很容易遺忘的。我們老師應該引導學生多讀課文,在課文中背單詞。這樣記下來的單詞才能活用,也有利於培養學生的語感。

  三、明確中英文化差異

  任何一個民族都有其獨特的文化和思維方式以及語言的構成方式。西方人的思維、習慣是有別於咱們中國人的,英語語言也是有別於漢語的。英語老師都明白這一點。但老師卻沒重視這種差異給學生學習帶來的困惑。沒有及時告訴學生這些差異,這就容易導致學生用中國人的思維方式去理解英語中的一些現象,而且百思不得其解。

  我認為初一新生一入學就該明白這一點,學會接納認同其他民族的文化,瞭解他們的思維方式,樹立文化差異意識,避免用漢語套英語,用漢語的順序說英語句子,用中國人的習慣去衡量西方人,造成很多考試中的失誤和麵對西方人時的尷尬。

  因此,英語老師在教學中要注意文化的問題,在語言中教文化,在文化中教語言,使二者互相促進。文化的學習既是外語學習的目的,也是外語學習的手段。如果英語教學一旦提升到文化的高度,就會富有情趣。比如:西方人不喜歡“13”這個數字;在中國人眼裡,紅色是喜慶的,而在西方人眼裡則是危險的標誌。比如東西方人對讚美的回答,比如中國人和英國人在閒聊方面的話題選擇等等都與文化有關。

  四、養成大聲閱讀的習慣,杜絕啞巴英語

  很多學生進校時精力充沛,興趣濃厚,讀英語很賣力,日子一長,興趣沒了,聲音小了,到了二,三年級,就成默讀了。有老師抱怨:早讀課比晚自習還安靜!

  習慣成自然。老師讓學生一開始就養成大聲閱讀的習慣,並隨時觀察,發現學生有讀不出的時候要想辦法。我曾在班上給學生講李陽老師拿著喇叭帶領一群人在長城上喊英語的故事,我也帶領學生在早上喊讀英語,經過幾次練習,也頗有成效。

  同時我在課堂上也要求學生大聲說英語。一個有趣的活動是讓教室裡相隔甚遠的兩個同學隨意問答,這也可以改變學生因害羞,害怕而不大聲說英語的狀況。

  還有就是避免學文盲英語,有的小孩子讀書,嘴裡喊得響亮,眼睛沒看到書上,即使知道怎麼說,卻寫不出來,或者寫別字,這種學法是必須要糾正的。

  五、學會做筆記,好記性不如爛筆頭

  小學老師總告訴孩子們,把這記在這裡,把那記在那裡。中學老師不會這樣告訴學生,這就要學生知道怎樣做筆記。而且英語知識點相對零散,課堂上很容易理解和記住,卻由於不是系統的,所以極容易遺忘,學生必須時時記筆記,經常複習。有些學生開始沒養成記筆記的習慣,後來明明知道那是該寫的東西,卻懶得動手。考試時到處找別人的筆記來背,其效果當然不理想。

  所以學英語之初,就要學生準備筆記本,要求他們作筆記,老師還可以不定期檢查,以督促學生記筆記。

  在初學英語時,老師應指導學生怎麼做筆記並形成習慣,比如:課文裡的短語,重要句子,就直接在短語,句子下劃線。一些詞,句的轉換,就直接把替代的詞句寫在該詞句旁邊,這樣可以在課堂上節約時間。而一些詞語辨析,重點句型及例句,大塊的語法,比如時態等就得寫在筆記本上,省得在書上見縫插針,複習時不好找。另外,學生應在筆記本上寫明單元,課題等,以方便查詢。

  學生要有一套自己的做筆記的符號,老師也可以介紹一些。比如:短語就劃直橫線,重點句型劃波浪線,重點介詞,連詞等就把該詞劃圈。這樣學生在讀課文時就可以重點注意這些有符號的詞句,在讀書的同時,也可以把這些知識點順便過一遍,比單獨複習省時省力多了。

  我有一個學生,她的筆記本上每頁都在右邊留三分之一或四分之一的空白,每次大考小考複習相關單元時,老師補充的東西就記在這些空白處,真是聰明之至!

  六、注重聽說讀寫四項基本技能,培養英語思維習慣

  英語不僅是一個學科,更重要的是它是一門語言,是人們藉以交流的工具,會聽,會說,會讀,會寫才算掌握了英語。因此老師首先要培養學生聽說讀寫的意識和技能,讓學生意識到光靠做題是學不好英語的。通過做題可以得高分,但最終將影響英語能力的提高。

  課堂上,老師首先教會學生基本的課堂用語,問候語。課後老師可以主動用簡單的英語和學生打招呼。老師把目標語言呈現後要少講解,多操練。操練的方式也是多種多樣的,可以兩人對話,可以小組對話,還可以實行男女生之間的對話。老師可以自己編一些簡單有趣的句子寫在黑板上,讓學生讀。也可以設定情景,讓學生編對話。這些活動不僅可以提高學生聽說讀寫的能力,也能提高學生學習興趣。

  老師一開始教新生時就要避免學生“心譯”。初一課本上的單詞多半是實物和表示實際動作行為的詞,老師教單詞時最好出示實物或用簡筆畫,不用或少用漢字,並且應要求學生學記單詞時頭腦中出現實物本身的形狀,而不是漢字。這樣才有利於培養學生的英語思維。

  當然英語老師要首先用英語教,課堂上儘量避免使用漢語,必要時可以輔以手勢等身體語言。然後要求學生堅持在課堂上認真聽英語,用英語想,用英語說,去掉“心譯”的過程,形成英語思維的習慣。養成了英語思維習慣,將大大提高學生學英語的速度和程序。

  高三學習英語口語的技巧

  第一步:掌握音標

  音標是英語學習中最基本的要素,學好音標可以幫助你正確發音。很多初學者都不重視這個環節,以至於學了多年英語仍要回過頭來重新學習音標,怎知一些發音習慣已經根深蒂固了,糾正起來可要下一番功夫。不管你處於哪個學習階段,要記住,音標不可丟!那麼,音標如何學習?開始張口練習是關鍵!

  首先,反覆練習朗讀音標,感受每個音標的發音特點和區別,尤其是母音;單個音標可以準確讀出之後,接下來就是讀單詞,練習子音母音結合後的發音;最後就是句子的練習了,找一些簡單的日常對話來朗讀。建議大家將自己的朗讀錄下來,回過頭去聽,找出讀得不好的地方加強練習。音標——單詞——句子,這是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也是發音練習最基本的步驟。

  第二步:夯實基礎

  雖說英語口語中並不過分拘泥語法,但口語句子的組織並不是雜亂無章的,詞也不能過於隨心所欲,所以打好英語基礎還是很必要的。良好的功底可以幫助你更正確地組織語句,豐富的詞彙量可以使你的表達更靈活,口語常識和句子的累積可以讓你說出更地道的英語。所以很多初學者在學完音標之後,都會選擇學習一些教材打基礎。新概念第一冊就是不錯的選擇,它涵蓋了比較基礎的句式和日常對話,在學習知識的過程中可以積累常用的口語句子,夯實基礎和學習口語兩不誤!

  第三步:養成英語思維習慣

  相信大家對“中式英語”不陌生,很多人在說英語的時候直接按照腦子裡的漢語意思逐字翻譯出來,這就是由於缺乏英語思維習慣造成的。那麼如何避免“中式英語”呢?可以試試用英文寫日記的方法,每天寫幾個句子,句式不一定要很複雜,能用符合英語的習慣表達出來就好。此外還要開口說,或許一開始你說出的甚至不是一個完整句子,但是不要放棄,堅持練習。

  第四步:鍛鍊聽力培養語感

  在英語口語中,“聽”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只有聽懂對方說什麼,才能給出正確迴應。那麼應該怎麼聽?初學階段不用聽太複雜、太難的材料,平常可以多聽聽英文歌,對照歌詞唱一唱。此外還可以看英文電影和美劇,有資源的話儘量看雙語字幕的,邊看邊學習,看看生活中一些話是怎麼用英語表達的。電影、美劇和英文歌曲裡有很多口語和俚語,可以幫助我們積累一些句子和常識。時間久了你就會慢慢能聽懂一些簡單的表達了!

  最後:找對合適的老師

  說了這麼多,筆者也清楚在初級階段自學口語的確有相當的難度。所以如果你對自己的發音沒有把握,或是抽不出時間來自己規劃、自學,那麼選擇一個合適的老師、或是合適的課程也很重要。記得選擇的互動性較強、著重聽說的課程。

  最後,千萬不要因為才開始學英語而不敢於開口,要知道,那些口語說得順順溜溜的人,都是從最簡單的開始,一點點練習過來的哦!告別啞巴英語,需要從一開始就抓起!

  高三練好英語口語發音的小竅門

  1. Listen to yourself。

  如果你聽不到自己的發音問題,要糾正就很難了。試著把你將的話錄下來並和英語為母語人士將的對比一下。應對雅思口語非常有效。

  2. Slow down!

  很多英語學習者常說語速太快容易養成他們的壞習慣。由於太快而模糊不清是口語考試的大忌。所以我們要accuracy 然後才是fluency,每天操練一些基本語言以單音節開始,然後單詞,把幾個詞連在一起,組成句子。

  3. Picture it。

  閉上你的眼睛並在說出口之前想一想如何發這個音。想象出口型和臉部動作。這個可以配合看電影來做,留意Hollywood的明星是怎麼樣一字一句的說出那些令人神魂顛倒的話語的。

  4. Get physical!

  發音是個形體動作。要學會嘴巴的發聲方法和移動肌肉的方式。每天集中訓練幾個音。你發this, thank, they,和little, wool等單詞困難嗎?試試發‘th’,將你的舌頭放在齒間***不要咬住***並從口中吐氣。感受氣流從你的舌間吹過。

  5. Watch yourself。

  站在鏡子前檢視當你發某些固定音時的嘴型,脣型和舌頭的位置。和你看到的native speaker的發音對比!平時還可以把自己的發音模樣錄成video,仔細觀察比較。

  6. Copy the experts。

  絕對沒有取代從專家-英語母語人士處學習發音的方式。因此仔細聽!

  7. Practice makes perfect。

  發音的問題遲遲不能解決就是因為我們害怕犯錯。-第一次見面,在飯店點菜,詢問方向-然後你自己表演出對話內容。別害羞!

  8. Find a language buddy。

  從其他人處獲得反饋是非常重要的。找一個對提高英語水平同樣感興趣的朋友。試著更換錄音資料這樣你就可以互相聽對方的發音。記住錄完要重新聽聽,找出錯誤和閃光點啊。

  9. Be poetic。

  好的發音不僅是掌握單獨的音節。還是對intonation ***聲音的升降調***和 stress ***對單詞中一些音節和句子中的一些單詞更大聲更清晰的發音***的理解。大聲念一些詩歌,演講,歌曲,集中練習單詞的重音和音調。

  10. Sing a song!

  學習一些英語流行歌曲的歌詞並跟著唱。唱歌幫助你放鬆並能讓這些詞說出來,同時幫助改進你的語音和語調。

1.高三提高英語成績的訣竅是什麼

2.高三英語第一輪複習方法有哪些

3.高三的英語提高成績的方法介紹

4.高三怎樣才能高效學習英語

5.高三複習快速提高英語成績的方法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