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七年級地理上冊教學計劃

  做好教學計劃才可以就教好學生哦,今天小編就給大家整理了七年級地理,大家一起學習一下

  七年級上冊地理教學計劃參考

  一、情況分析

  本學期,本人承擔七年級兩個班的地理教學任務,每週每班兩課時,相對教材內容有些不足。 新課標,新教材,新環境,高要求給本人教育教學工作帶來新的挑戰。學校良好的人際關係,先進的教育理念,愛的氛圍為教育教學提供了理想的育人環境。我校堅定不移的全面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理念,大多數學生對地理學科濃厚的學習興趣,計算機輔助教學,網路環境,完備的地理教具為地理教學提供了最根本的保障。

  二、指導思想

  在新課標理論的指導下,以學校教導處工作計劃為指導,加強課堂教學,儘快適應網路環境下和計算機輔助下的地理課堂教學模式,更加高效地完成本學科教學目標。積極參加教科研活動,努力使教學水平,業務能力有更大的提高。同時,通過傳授與學生生活密切聯絡的地理知識,傳達地理思想,培養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和初步能力,最終使學生從“學會地理”,走向“會學地理”。

  三、具體工作

  1、抓好常規地理課堂教學。認真備好每一節課,努力講好每一節課;保障每節一練,做到全批全改。

  2、認真學習新課標理論,領會新課標精髓,用科學的理論指導教學實踐。

  3、積極參加教研教改活動,在教研處,教務處的指導下,努力使教育教學能力再上新臺階。

  4、教學中關注學生的身心發展。結合學科特點,開展學科知識競賽活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5、認真參與集體備課,精益求精,爭創優秀教案。

  6、參加聽課評課活動。虛心向他人學習,取長補短,不斷提高教學水平。

  8、每次單元考試後,全面做好每個學生,每個班級的質量分析。注意發現教學和學生學習中存在的問題並及時解決。

  9、充分利用網路資源,切實做好地課備課資料的收集,整理工作,為地理課件的制。

  10、積極參加計算機培訓並不斷自學,提高課件的製作水平,爭創優秀課件。

  11、申請購置教學必備的地理教具,軟體。做好器材的登記,使用,保管工作。

  人教版七年級地理上冊教學計劃

  一、指導思想

  在新課標理論的指導下,以學校教導處工作計劃為指導,加強課堂教學改革的實施力度,按洋思課改模式上課,大力推行素質教育,全面提高地理教學成績,更加高效地完成本學科教學目標。積極參加教研活動,努力提高教學水平、業務能力。同時,通過傳授與學生生活密切聯絡的地理知識,培養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和初步能力,最終使學生從“學會地理”,走向“會學地理”。

  二、學生情況分析

  本學期,本人承擔七年級175班與176班的地理教學任務,每週2個課時,課時相對教材內容有些不足。剛升入中學,大多數學生有較強的進取心,且對與現實生活聯絡緊密的地理知識有濃厚的興趣,這是今後學習中的一大優勢。同時,通過開學的學情摸底,瞭解到學生的知識結構不完備,知識積累程度低,有些學生沒有良好的學習習慣,有可能導致班級紀律渙散,而影響整體學習成績,這些都是應該考慮和採取措施加以解決的。

  三、本冊教材分析

  1、“與同學們談地理”在新教材的教學過程中我們越來越強調教給學生對生活有用的地理知識。

  2、“地球和地球儀”

  學習方式主要是探究。主要探究兩個問題,一是人們是怎樣認識地球形狀的,二是地球儀告訴我們什麼。

  3、地球的運動

  主要內容是自轉——時差 公轉——四季、五帶,這部分比較抽象知識的教學主要是用事實說明地球運動及其產生的地理現象 ,重現象說明,輕原理分析

  4、地圖

  學習方法是:在實際操作中體驗。一是製圖,繪製***或部分繪製***地形圖和地形剖面圖;二是用圖,從地圖上獲取資訊。

  5、大洲和大洋

  在這部分的教學中,把教學與活動結合,讓學生動眼讀圖,還可以讓學生動手畫圖,從而進一步掌握世界大洲大洋圖。

  6、海陸的變遷

  重點內容是探究海陸變遷,注重在進行科學觀念的教育,教學方法主要是用實證分析和推測。

  7、天氣與氣候

  重點內容一是從生活體驗中獲得對天氣的認識;二是初識天氣預報

  8、氣溫和氣溫的分佈

  從圖中分析氣溫的時間變化和空間分佈 ,學生不僅要會讀氣溫曲線圖,還要會根據資料畫氣溫曲線圖。並且會通過讀圖分析影響氣溫變化的主要因素。

  9、降水和降水的分佈

  從圖中分析降水的時間變化和空間分佈,降水的季節變化主要是通過一年內各月降水量柱狀圖;降水的分佈主要是通過降水量分佈圖來反映。

  10、世界的氣候

  從與天氣的對比中理解氣候在世界氣候分佈圖上說出主要氣候型別。

  11、人口和人種

  在這部分的教學中教師可以提供給學生一些影音資料,講一些有關宗教的小故事,激發學生學習宗教知識的興趣。

  12、人類的居住地----聚落

  本節的主要內容是:***1***比較城市與鄉村景觀的差異***2***聚落與環境的關係

  ***3***聚落的發展與保護。

  13、發展與合作

  資料和例項,說出發展中國家和發達國家發展水平的差異,主要的教學方法是用例項說明加強國際合作的重要性。

  四、教學資源的開發

  1、根據教學內容,恰當地運用幻燈片,多媒體等多種手段來提高學生的興趣。

  2、運用實踐或自做簡單的教具進行直觀演示,讓學生有理性的認識,從而培養學生的觀察分析和概括能力。

  3、充分發揮學校圖書室、校園網路等的作用,讓學生獲得知識。

  4、聯絡生活進行教學,組織學生參觀、考察、調查

  五、 本學期教學任務和目標

  1、讓學生獲得最基礎的地理知識,培養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獨立分析問題能力和讀圖能力。

  2、讓學生受到愛國主義教育,樹立辯證唯物主義觀念,懂得人地對立同一關係,使人類發展與環境相協調。

  3、抓好常規地理課堂教學。認真備好每一節課,努力講好每一節課;保障每節一練,做到全批全改。

  4、認真學習新課標理論,領會新課標精髓,用科學的理論指導教學實踐。

  5、充分利用網路資源,切實做好地課備課資料的收集,整理工作,為地理課件的製作準備充分的素材。

  六、完成本期教學任務的具體措施

  1、認真參與集體備課,精益求精,爭創優秀導學案。

  2、參加聽課評課活動。虛心向他人學習,取長補短,不斷提高教學水平。

  3、積極參加教研教改活動,在教務處的指導下,努力使教育教學能力再上新臺階。

  4、教學中關注學生的身心發展。結合地理學科特點,開展學科知識競賽活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5、積極參加計算機培訓並不斷自學,提高課件的製作水平,爭創優秀課件。

  6、每次月度考試後,全面做好每個學生,每個班級的教學質量分析。注意發現教學和學生學習中存在的問題並及時解決。

  7、擬好複習計劃,制定複習提綱,認真組織複習。

  七、活動安排進度表

  第一週:與同學們談地理、第一章地球和地圖、第一節***一***2課時 第二週:第一節地球和地球儀***二、三***2課時

  第三週:第二節地球的運動單元檢測2課時

  第三週:地圖***一、二***2課時

  第五週:單元檢測2課時

  第六週:第二章陸地和海洋第一節大洲和大洋2課時

  第七週:第二節海陸的變遷2課時

  第八週:單元檢測2課時

  第九周:第三章天氣和氣候第一節多變的天氣2課時

  第十週:第二節氣溫和氣溫的分佈2課時

  第十一週:複習2課時

  第十二週:期中考試2課時

  第十三週:第三章第三節降水和降水的分佈2課時

  第十四周:世界的氣候單元檢測2課時

  第十五週:第四章居民與聚落第一節人口與人種2課時

  第十六週:第二節世界的語言和宗教2課時

  第十七週:第三節人類的居住地-聚落單元檢測2課時

  第十八週:第五章發展與合作2課時

  第十九周:單元檢測複習2課時

  第二十週:複習鞏固練習2課時

  第二十一週:複習鞏固2課時

  第二十二週:複習綜合檢測2課時

  第二十三週:期末考試2課時

  八、教學反思與要求

  在教學中,做到及時總結,做到揚長避短,誠懇虛心向他人學習。多聽課,多評課,更要多上公開課,平時及時寫好教學反思。

  七年級地理上學期教學工作計劃

  一、 指導思想

  在新課標理論的指導下,以學校教導處工作計劃為指導,高效地完成本學科教學目標。積極參加教科研活動,努力使教學水平,業務能力有更大的提高。培養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和初步能力,最終使學生從“學會地理”,走向“會學地理”。

  二、教材內容與章節

  本學期的教學內容,共計五章,14節:第一章《地球和地圖》,第二章《陸地和海洋》,第八章《天氣與氣候》,第九章《居民與聚落》,第十章《發展與合作》。

  三、教學目標及要求

  1. 認識地球形狀及大小,會使用地球儀,瞭解經緯線和經緯度,能使用經緯線判別方向,能使用經緯度確定位置。

  2. 認識地球自轉和公轉及其地理現象和意義,知道天文五帶劃分及各帶特徵。

  3. 學會使用地圖,能讀懂等高線地形圖,能繪地形剖面圖。

  4. 牢記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稱和位置,認識海陸變遷,瞭解板塊學說。

  5. 知道天氣與氣候的區別,瞭解影響氣溫和降水的因素,瞭解全球主要氣候及其分佈。

  6. 知道世界三大人種及其分佈,瞭解世界三大宗教。

  7. 認識世界上的主要國家及劃分,瞭解南南合作和南北對話,知道世界上最大的國際性組織——聯合國。

  四、學情分析

  七年級共計六個教學班,每班40餘人。任六個教學班的地理教學,工作量是很大的。剛剛升入七年級的初中學生,在小學社會課中,接觸了一些地理知識,但比較零碎。七年級學生將比較系統地學習地理知識,做好從零開始的準備。由於地理課是學生第一次接觸,學生有新鮮感,教師要抓住這一點,上好第一節課,注重培養興趣,打一個良好開端。

  五、 提高教育教學成績的措施

  1.必須以新理念指導教育教學。充分備課,吃透課標和教材,力求每節課,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排除疑點。

  2.關注學生個體差異。在面向全體的同時,進行分層次教學,做好轉化後進生工作。

  3.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進行學法指導,和探究性學習,提高學生思維能力。

  4.做到地理教學貼近學生、貼近生活、貼近實際,引用最新資料,密切與時代的聯絡。

  5.指導學生開展地理活動,培養學生動手能力和實踐能力,寓德育與教學之中。

  六、 教學進度安排

  第1-2周 第一章

  第2-4周 第二章***第一節和第二節***

  第3-6周 第三章***第三節和第四節***

  第4-8周 第三章***第一節和第二節***

  第9-10周 ***複習及期中考試***

  第11-12周 第三章***第二節、第三節和第四節***

  第13-14 周 第四章

  第15-16周 第五章

  第17-18周 複習

  第19-20周 複習及期末考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