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愛學習成績差的解決方法

  家有愛學習、好成績的孩子是每個父母的願望,然而不可能所有的孩子都能考出好成績。沒有笨孩子,只有找不到學習方法的家長。下面是由小編整理的,希望對您有用。

  :放下“架子”輔導孩子學習

  在對待孩子學習的問題上,家長絕不能以長輩的身份來要求孩子,更不能用命令或呵斥的語氣督促孩子學習。“威逼利誘”不能真正的激發孩子學習的動力,家長要做的是放低自己的身份,像朋友和同學一樣和孩子討論學習。

  在輔導孩子學習時,家長的態度要謙虛,以共同探討、相互學習的目的來引導孩子。平時監督孩子寫作業時,最好用商量的語氣詢問孩子“你30多分鐘的電視了,該去寫作業了,你覺得呢?”“等吃完飯,你休息一會兒就去寫作業吧。”

  “硬碰硬”的教育方式永遠不可取,不僅會破壞家庭的和諧氛圍,還可能導致孩子更加叛逆。低下身子,用平等的姿態和孩子商量,孩子會更容易接納和吸收家長的意見和建議。

  :及時糾正孩子犯的錯誤

  有的家長認為孩子年紀小,犯點錯誤沒什麼,長大就好了,其實不然,小的錯誤不改正將來很可能會釀成大錯!無論是學習上,還是生活上,家長具有監督和糾正孩子錯誤的義務。

  在學校,很多老師都會讓學生準備一本錯題本,把做錯的題目重新梳理後寫在錯題本上,這個方式家長也可以學習。在輔導孩子做功課或檢查作業時,家長一旦發現有馬虎潦草和錯題就要及時指正,讓孩子重新驗算,如果實在不會做了,家長可以幫助孩子一起做題。

  這裡說的及時指正孩子的錯誤,並不是當頭棒喝孩子怎麼這麼笨、這麼馬虎,而是溫和的引導和指正,讓孩子認識到自己的錯誤,自己去尋找正確的答案。

  :提醒孩子預習和複習

  大家都知道“溫故而知新”的道理,經常溫習功課不僅能加深對知識的認識,還能獲得意外的新認知。而預習相對很對孩子來說,做到的卻不多,上一單元的知識點還沒消化完,自己再去看新一單元的知識確實挺困難。

  家長平時要多關注孩子的學習狀況,熟悉老師的課程進度。今天學習到哪個章節了?有哪些重點要背誦的內容?只有瞭解孩子的課程進度,才能及時的提醒孩子預習和複習。

  與其說預習和複習是一種學習方法,不如說是一種端正的學習態度。而一個好的學習態度,就一定離不開及時預習、經常複習。父母要記得經常提醒孩子,看看孩子對新知識的接受能力怎樣,同時加深他對舊知識的理解。

  不要以為孩子的學習是學校和老師負責,家長也要做好家庭作業的輔導。

  提高孩子學習效率的方法

  ***1***同一時間只做一件事,不一心二用;

  ***2***學習要有計劃性和目標性,並圍繞計劃和目標展開學習任務;

  ***3***做作業時,放在周圍的東西一定要與當時學習的內容有關,從而減少注意力的分散,比如做語文時,就不要把數學擺到能看到地方;

  ***4***長時間的學習容易出現思維停滯的現象,所以要學會在合適的時候切換科目或者休息片刻。除了試卷練習外,建議在家裡每學一小時,休息10分鐘;

  ***5***身體是革命的本錢,精神不好,注意力肯定不能集中,所以平時得鍛鍊身體,勞逸集合;

  ***6***通過由易到難解決問題,建立學習自信心,培養學習興趣,讓興趣和自信引導學習,近而提高集中力;

  ***7***學習之前的1小時內,避免做一些讓自己興奮的事,如劇烈運動後,人的身體是亢奮的,學習集中力會很低;

  ***8***課前要有預習,並在聽課時要有主動性,儘量在聽懂的基礎上做筆記,而不是一味抄筆記,否則根本就沒有思考的空間,實在聽不懂一定要標記出來,課下儘快找老師或者聽懂了同學給自己講講。

  需要注意的是,預習是為了上課時發現和解決問題,而有的同學卻覺得自己預習了,上課就不認真聽了,這是不可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