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級上冊歷史複習計劃

  歷史其實是一門日積月累的學科,因為在貌似雜亂的歷史現象中,梳理、思考、以史為鑑確實不是一朝一夕能做到的。所以想要考好歷史,建議大家制定好複習計劃。以下是小編分享給大家的八年級上冊歷史複習計劃,希望可以幫到你!

  八年級上冊歷史複習計劃

  一、學情分析

  1、我校這屆畢業班的學生對於歷史學科的複習的最大特點就是重視程度偏低,明顯表現為上課情緒、激情不足,平時主動複習的慾望淡薄,有些學生甚至出現馬虎應付的現象。

  2、大部分學生基礎知識不牢,能力欠缺,一是平時積累少,或者根本沒有積累;二是平時練習時間少;三是平時練習的一些比較有創新的題目依賴性較大,表現為等待老師的答案,或者乾脆置之不理。

  3、學生自己可控的時間少,自主學習能力非常有限,在各科的複習時間上的安排欠缺合理性,學生對歷史複習大多跟著感覺走,導致複習效果不是很理想;

  4、學生對練習的鞏固情況令人擔憂,大部分對練習沒能形成一個系統性的整理和概括,思想上仍是單純地認為練習過的習題就是不需要再進行鞏固了;甚至個別的學生眼高手低,對多次出現的習題不搭理。

  5、許多學生的書寫仍是比較潦草不清,答案不講格式,學習習慣比較差;

  二、指導思想

  調動學生學習歷史的積極性,改變學生學習方式,促進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引導學生關注社會、關注人文、關注生活。培養學生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培養學生良好的品德和健全的人格,為學生終生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嚴格遵循考試標準和開放思維的規律,緊扣教材,精心安排複習計劃,科學組織複習。整合知識點,收集焦點和熱點,遷移訓練。大容量快節奏,全面完成任務。充分發揮學生主動性,提高學生的學習技能和思維水平,促進創新思維的形成和發展,提高學生的應考能力,全力迎接中考。

  三、複習方法

  歷史中考已從應試型考試向能力型考試方向發展。在歷史中考複習中,離開歷史基礎知識的掌握去談能力的培養,這種能力就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所以,歷史中考複習時必須做到知識和能力並重。

  第一輪:鞏固知識,夯實基礎,系統複習。

  1、緊扣課程標準、深研中考說明:

  進入九年級階段,學習內容和要求、解題思路和方法、及所要達到的能力,都與以往有所不同。歷史事件的發展是有其內在規律的,歷史教材的編撰也是有其經緯邏輯的。要緊扣課程標準,把握歷史複習導向;深研中考說明。要分析教材框架、理清歷史事件脈絡,通過對書本中一個又一個歷史事件的學習和分析,看清教材中每一章每一節編撰的用意。

  2、重視標題,按章逐節。

  歷史學科講究系統性和連貫性,要學會把課本中的知識縱向排列、橫向比較、甚至逆向推導。這樣能夠比較容易地在整個歷史長河中,找準該歷史事件的位置作用、影響大小,從而有利於我們記憶和理解。

  3、認真閱讀,留心細節。

  課文中的遣詞造句是經過千錘百煉的,我們要尊重歷史,用與書本中相同尺度的語言來講述歷史事實,切忌隨意發揮,畫蛇添足。要想取得好成績,還要注意課本中頁腳註釋、補充段落和照片下面的小字所述內容。要做到這一點,細是基礎,懂是關鍵,活是技能,從而達到用的目的。

  4、培養學生動手動腦能力和習慣。

  把課本中的文字轉變成一目瞭然的表格,使歷史知識條理化、簡單化、小專題化,可以很好地增強我們讀題、解題、做題、答題的能力。

  5、課堂以讀議練為主.。

  課堂上教師講課的內容,都是經過認真思考和準備的,重點、要點、難點分明,學生以聽記為主。複習中,思考自查,學生則要以思考為要,找出自身的弱點、虛點和肓點。要從追求有趣的故事情節,提高為得出有用的歷史經驗。

  6、既要掌握歷史知識,也要學會考試技巧。

  一道結構完整的歷史試題,通常由4個部分組成,即提示語、主幹語、限定語、專案語,答題時要有意識地按照這4個方面去認真分解試題。答題書寫要做到“四化”,即構思目標化、層次條理化、答案要點化、書寫序號化。

  7、重視世界史的複習。

  ***1***國別史的複習法。主要是英、法、美、德、日、俄***蘇***等國的歷史。例如,法國政權的更替。

  ***2***國際關係史的複習法。如英法關係、英美關係、德法關係、美日關係、一戰、二戰、巴黎和會、華盛頓會議等都屬於國際關係史,應加強複習。

  ***3***中外史關係的複習法.如中日關係、中英關係、中美關係、中俄***蘇***關係、中法關係、中德關係。

  ***4***中外經濟文化政治的發展史,如美國的經濟發展、經濟全球、三次科技革命等。

  8、深化現有知識結構。

  ***1***注意歷史事實之間的橫向聯絡。例如19世紀末20世紀初,成為帝國主義國家的有美、英、德、法、俄、日等。接著,新興的美國超過了英國,德國先後超過了法國和英國,從而改變了帝國主義國家之間的力量對比,造成了它們之間的新矛盾,形成了幾個帝國主義大國加緊爭奪世界霸權,重新瓜分世界的局勢。

  ***2***注意事物本身的縱向聯絡。如三元里人民抗擊英軍侵略和義和團抗擊八國聯軍侵略這兩場鬥爭的共同點。再如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美國獨立戰爭、法國資產階級革命的過程。

  ***3***注意知識的廣度。關於國共兩次合作,可以理解為第一次是黨內合作,第二次是黨外合作。關於美國兩次資產階級革命,美國獨立戰爭是解決美國資本主義發展的外部矛盾;美國內戰是解決美國資本主義發展的內部矛盾。民國元年為1912年,所以民國六年即1917年。總之,考生不僅知其一,而且能舉一反三。

  ***4***注意知識的深度。複習是一種創造性勞動,將初步獲得的知識加以深化在更高層次上有新的認識,不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例如,1840年,是英國發動侵略中國的鴉片戰爭的具體年代,而1840年的鴉片戰爭標誌著中國封建社會轉變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開始,這是1840年的內涵

  方案:單元過關

  第二輪:整合知識,提升能力,專題複習。

  這一階段的複習要注意結合不能僅停留在基本問題上兜圈子,應深刻理解習題的實質,挖掘可變的因素,掌握解題技巧,規範答題,並對其賦予新意的探索,通過變式提高,達到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的效果,從而增強解題能力。複習中,指導學生掌握如何比較不同時期的知識點或同一時期知識點的方法,例如,將19世紀60至70年代出現的俄國農奴制改革與日本明治維新進行聯絡,從兩次改革的背景、性質、內容、作用、侷限性等方面進行比較,讓學生理解兩次改革的異同;還得注意引導學生把熱點問題和歷史問題聯絡起來,學會運用課本知識去解決熱點問題,如把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和文藝復興聯絡起來

  第三輪:綜合知識,聯絡現實,考前模擬。

  複習時,強化歷史與現實的聯絡,搞好熱點專題複習。引導學生關注世界形勢,人類自身發展並形成綜合觀察和解決問題的意識和能力。做近幾年的中考歷史真題,同時配以模擬試題進行考前演練。考前模擬要做到精選、精練、精講、精評,要限時、限量務必有效果出成績。

  八年級上冊歷史複習方法

  1、 抓住課堂四十五分鐘,學會聽課

  聽課也有不少學問。學會聽課,對初中的學習進步至關重要。

  課堂學習是學習的最主要環節,四十五分鐘課堂學習效益的高低,某種程度上決定著學習成績的好壞。

  首先,要集中注意聽。心理學研究表明:注意能夠幫助我們從周圍環境所提供的大量資訊中,選擇對當前活動最有意義的資訊;同時,使心理活動維持在所選擇的物件上,還能使心理活動根據當前活動的需要作適當的分配和調整。所以,注意對於學習尤為重要。集中注意、專心致志才能學有所得;心不在焉、心猿意馬往往一無所獲。

  其次,要帶著問題、開動腦子聽。有些同學聽課不善於開動腦子積極思維,看似目不轉睛,但一堂課下來心中卻不留痕跡。俗話說:疑是一切學習的開始。帶著問題聽課,就能使聽課有比較明確的目標和重點,增強聽課的針對性,從而提高課堂學習效率;帶著問題聽課,還能促使自己積極動腦,緊跟老師的教學節奏,及時理解和消化教學內容。

  再次,要積極舉手發言,認真做好筆記。教與學應是雙向交流、互相促進的。學生在課堂中,應該積極主動地參與教學。積極舉手發言就是一種參與,它既能較好的促使自己專心聽課、動腦思維,還能鍛鍊語言表達能力。

  “不動筆墨不讀書”、“好記性不如爛筆頭”,都是說邊學習邊動筆的好處。筆記不僅是學習新知識的方法,也是複習舊知識的依據,同時我們還可以從筆記中發現新的問題。

  2、合理安排時間,有計劃地進行學習

  時間是個常量,需要合理安排;學習是艱苦的勞動,也是有規律可循的。

  玩與學的關係,主與次的關係,發展興趣和打好基礎的關係。

  首先是處理好玩和學的關係。學習是初中學生的主要任務,主要的時間和精力自然應該花在學習上。但是,學習又不是初中學生生活的全部,初中學生精力充沛、興趣廣泛,適當和有益的活動***包括“玩”***也是他們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有些家長只注重孩子的學習,把孩子的閒暇時間安排得嚴嚴實實,不讓孩子有娛樂和活動的時間;有些家長卻對孩子的課餘活動放任自流,這都不利於學生的學習進步和全面發展。要指導學生學會勞逸結合,學習時專心致志、靜得下心來;活動時生龍活虎、放得開來。學習和玩不僅是不矛盾的,而且可以相得益彰。

  其次是處理好主和次的關係。初中階段學習知識的密度大大增加、學習知識的廣度也大大增加,這就需要學生能夠處理好各種知識內容之間的主次關係。學科之間有差異,基礎學科、工具學科是初中學習的重中之重,直接影響其他學科的學習,一定要學得紮實。學科內容本身也有主次,概念、原理及其形成是主,知識的靈活運用是主,自己學習的薄弱環節是主,在學習的過程中應該花更多的時間和精力。

  再次是處理好發展興趣和打好基礎的關係。興趣是學習動力產生的直接原因,孩子對哪一門功課感興趣,這門學科也就往往能夠取得比較好的成績。但是,初中學生思想和心理還不夠成熟,興趣也往往不夠穩定,有些孩子對興趣的理解也比較片面。表現在學習方面主要有以下情況:一會兒喜歡這,一會兒喜歡那,見異思遷,結果什麼也沒學好;光憑興趣學習,自己認為不感興趣的就敬而遠之,結果就成了“跛腳”。其實,初中的學習是整個人生學習的基礎,首先要學好每一門功課,初中學習過了關,高中階段就可能比較順利。

  八年級上冊歷史複習建議

  1、構建歷史知識網路

  歷史課程標準是歷史高考命題的依據。歷史第二輪專題複習應將新課程理念與教材相整合,優化過程,突出能力,以主幹知識為主線,將教材知識進行重組,以新的視角和新的理念構建新的知識模組,實現專題複習的有效性。

  比如在複習選修中外歷史人物評說時,以歷史知識主題為發展線索進行梳理:統治者維護封建制度與革命者反對封建統治專題、思想家的相近類別思想專題、民族獨立專題、資產階級建立資本主制度與無產階級建立社會主義制度專題等等。通過多角度建立小專題進行知識梳理,深化了知識面,構建了點、線、面立體的知識結構。

  2、把握歷史高考方向

  近幾年歷史高考試題更加註重考查社會的熱點問題,將歷史學科主幹知識與時事熱點有機結合起來,體現出歷史試題與時俱進的精神和歷史學科“學以致用”的功用。學生在平時的複習中一定要將專題知識與熱點問題結合起來,提高自己解決歷史問題的能力。

  3、多角度構建歷史體系

  要運用生產力與生產關係、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築的觀點分析歷史問題,如羅斯福新政對生產關係的調整與資本主義執行機制的調整以促進經濟的發展;用聯絡發展的觀點把握歷史問題,如對“當今世界政治格局的演進”,學習時應立足當今社會,密切聯絡現實,把握歷史與現實之間的聯絡。

1.八年級上歷史知識點總結整理

2.初二期中考試複習計劃

3.初二期中考試複習計劃

4.歷史複習計劃應該怎麼制定

5.八年級期中考試複習計劃範文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