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數學學習方法交流

  數學的學習是在每個階段都是很重要的。今天小編就與大家分享:初一數學學習方法交流,希望對大家的學習有幫助!

  一

  一、 如何進行數學學習方法指導

  學生的學習方法指導主要有以下幾個環節“預習方法”、“聽課方法”、“複習鞏固方法”與“作業方法”以及“總結方法”等分層次、分步驟指導。

  1. 預習方法的指導初一學生不懂得什麼叫預習,為什麼要預習,以致於教師佈置了預習,學生只是多一遍或幾遍書而已,起不到什麼效果。因此在指導學生預習時應要求學生做到:一粗讀,先粗略瀏覽教材的有關內容,掌握本節知識的結構體系。二細讀,對重要概念、公式、法則、定理反覆閱讀、體會、思考,注意知識的形成過程,對難以理解的概念作出記號,以便帶著疑問去聽課。先進行單元預習粗讀過程,隨後進行單課預習精讀過程。預習前教師先佈置預習提綱,使學生有的放矢。養成良好的預習習慣,是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的關鍵所在,它能使學生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

  2.聽課方法的指導聽課習慣直接影響聽課效果,所以一定要養成學生良好的聽課習慣,注意處理好以下環節:首先指導學生注意聽學習要求、聽知識引入以及知識形成過程,聽重點、難點剖析,聽例題解法的思路和數學思想方法的體現,聽好課後小結。這就要求教師講課要重點突出,層次分明,把握最佳講授時間,使學生聽之有效。其次要指導學生認真“思”。思維能力是學生學習的主體,所以要求多思、勤思,隨聽隨思;深思、善思與反思。可以說“聽”是“思”的基礎關鍵,“思”是“聽”的深化,會聽才會思,會思才會學。最後要指導學生去“記”。初一學生一般不記筆記或者是不會合理記筆記,不會記表現在把教師板書的複製,往往是用“記”代替“聽”和“思”,記得很全,卻耽誤了“聽”和“思”。因此在指導學生作筆記時應要求學生記筆記服從聽講,適時“記”;記要點、記疑問、記解題思路和方法;記小結、記課後思考題,使學生明確“記”是為“聽”和“思”服務的。指導學生只有合理處理好這三者關係,才能真正地走出小學數學的陰影。

  3 .複習鞏固及完成作業方法的指導剛進入初中的初一學生課後以完成作業為目的,鞏固、記憶、複習沒有形成良好的習慣。因此在作業過程中死搬硬套做好作業完成任務,沒有深化理解知識、及時鞏固知識,達不到學習的效果。因此在這個環節的學法指導上教師要求學生每天先閱讀教材,結合筆記記錄的重點、難點,回顧課堂講授的知識、方法,同時記憶公式、定理。然後獨立完成作業,解題後再反思。教師通過示範解題指導學生的作業書寫格式要規範、條理要清楚。指導時應教會學生如何將文字語言轉化為符號語言,如何將推理思考過程用文字書寫表達,正確地由條件畫出圖形。開始可有意讓學生模仿、訓練,逐步使學生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

  4 .小結或總結方法的指導小學生在進行單元小結或學期總結時,主要依賴教師,習慣教師帶著複習與總結。初中生按大綱要求自學能力的培養是主要任務,所以教師從初一開始就應培養學生學會自己總結的方法。在具體指導時可給出復結的途徑。要做到“三看、二列、三做”。“三看”是指:看書、看筆記、看習題,通過看,回憶、熟悉所學內容。“二列”是指:列出相關的知識點,標出重點、難點,列出各知識點之間的關係,這相當於寫出總結要點。“三做”是指:在此基礎上有目的、有重點、有選擇地解一些各種層次、不同型別的習題,通過解題中學生反饋的資訊,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最後由學生歸納出體現所學知識的各種題型及解題方法。所以說學生學會了總結是學生數學學習的最高目標。只有當學生總結與教師總結有機地結合,教師最後的總結才顯得更為突出,它是學生總結的精煉、提高,把學生知識水平推向更高層。

  二、初一數學學習方法指導方法

  初一數學學習方法的良好建立是學好初中數學的關鍵,主要有以下指導方法:2.1 講授法。初一數學學習法每週設立一課,作為所學課程。在初一新生入學的前幾周內安排幾次向學生介紹如何學習數學,提出數學學習常規要求的課。設立數學教師專題論壇講座可每月搞一至兩次,如介紹“怎樣聽課”、“如何學習概念”、“解題思維訓練”等。

  1. 交流法。學生進入初中後一段時間後,積累了一些學習方法,這時讓學生相互交流,介紹各自的學習方法。成績突出的學生介紹數學學習方法、體會、經驗。這種方法學生容易接受,氣氛活躍,方法不需成熟,只求有一得,使交流真正起到相互學習促進的作用。

  2.輔導法。通過以上兩種途徑學習,多數學生的學習方法得到了提高,但學生心理狀態是互異的,任何一種學習方法都不是人人都適合的。所以針對個別學生的學習方法要有目的地指導和諮詢。這時就應該深入瞭解學生學習基礎,研究學生認識水平的差異,對不同學生的學習方法作不同的指導或諮詢。尤其是對後進生更應特別關注。許多後進生沒有一個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方法,一般指導對他們作用甚微,因此必須對他們採取個別輔導,既輔導知識也輔導學法。因材施教,幫助每一個學生真正地去學習、真正地會學習、真正地學習好,這就是中學數學新課改的宗旨,全面提高全體學生思想素質和文化素質,數學要面向全體學生。

  二

  數學的學習是在每個階段都是很重要的,不僅是邏輯思維的體現,更是重點院校的考核科目,馬上要進入初中了,如何繼續領先數學成績呢?

  1.根據孩子的學習情況選做一些難度合適的課外題進行鞏固和提高。一套題目做下來後能拿七十分左右的題目效果是最好的,都是九十分以上,題目有點簡 單,做了以後提高不大,學習知識的效率不高;都是50來分或更低,對孩子來說題目難度太大,打擊孩子學習積極性,學習效果也不好。

  2.有的孩子自己願意看一些數學課外書,有的是家長讓孩子看一些數學課外書。當孩子在看例題時,一定要讓孩子自己在草稿紙上先做一做再看解答,直接看 解答,即使看懂了印象不是太深,沒有起到最好的效果。如果書上的例題自己會做,也要看一遍解答,看看方法和書上的解答是否一樣,哪一個更巧妙。如果真的不 會做,在看懂解題過程之後,一定要回過頭來重新理一理解題方法和思路,分析一下自己不會做的原因在什麼地方。

  3.對於課外班或者考試、看書的時候自己不會做的題,還有非常重要的一點,那就是在聽完老師講解之後或者看完書上的解答之後,要去想這樣一個問題:老 師或者書上的作者為什麼會想到那個方法,如何才能想到那樣的巧妙方法。有的孩子聽課時感覺老師的方法很巧妙,感覺也是全部聽懂了,但是其實有的孩子並沒學 會思考,考試時還是不會去分析具體的問題,題目稍作改變,又不會了。舉個例子說明這個問題。在做幾何題時,有的題目只要知道如何加輔助線,題目就非常簡單 了。知道了在具體的題目中在什麼地方加輔助線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才能想到在這個地方加輔助線。這樣才真正學會了思考,做這道題目收穫才會更大。

  4.有些孩子把做錯的題在改錯本上重新做一遍,我覺得應該分情況考慮。對於馬虎出錯的題,沒有必要重新再做一遍,這是浪費時間。對於本來方法就不會的 題目,在知道如何做了以後,最好還要再改錯本上再做一遍。對於有些即使做對的題目,如果有非常巧妙的方法,最好要記筆記或者課後再做一遍。

  5.儘量避免簡單的重複。有的家長認為孩子某些內容沒掌握好,會讓孩子把這些內容的一些做過的題目重新再做一遍。這樣簡單的重複一是孩子興趣不大,二是效率太低。

  6.在初中階段家長要非常重視孩子自學能力的培養,孩子不能永遠地靠填鴨式的教育方式學習,到初中的高年級和高中以後,自學能力強的孩子學習的後勁會更足,會有更大的優勢。

  三

  摘要:初一數學學習方法指導形式種類繁多,其中包括常規指導形式、非智力因素指導形式、學習能力指導形式等多種形式,而在運用這些方式指導時應以系統整體的觀點進行學法指導,使學生加強學習修養,激發學習動機,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以多種指導形式指導學生學習,進而提高學習能力及效果。

  關鍵詞:初一;數學學習方法;指導

  新時代的教育要求我們以學生為本,尊重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要真正把學生作為學習的主人翁看待;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倡導學生主動參與,使學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中積極主動地進行學習活動;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 要為初中一年級學生學習數學知識打下良好基礎,數學學習方法更具時代性和前瞻性. 初一數學學習方法指導形式種類繁多,其中有常規指導形式、非智力因素指導形式、學習能力指導形式等多種形式,教師運用系統整體的觀點進行學法指導,可以使學生加強學習修養,激發學習動機,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進而提升學習能力.

  將講授、交流和輔導有機統一,讓常規指導形式發揮作用

  在初一數學學習方法指導形式中,常規指導形式對學生具有重要作用. 首先是講授式,它包括課程式和講座式. 課程式是在初一新生入學的前幾周內安排幾次向學生介紹如何學習數學,提出數學學習常規要求的課. 講座式可分專題進行,可每月進行一至二次,如介紹“怎樣聽課”“如何學習概念”“解題思維訓練”等. 其次是交流式,讓學生相互交流,介紹各自的學習方法. 可請本班、本年級或高年級的學生介紹數學學習方法、體會、經驗. 這種方式學生容易接受,氣氛活躍,不求大而全,只求有一得,使交流真正起到相互學習促進的作用. 最後是輔導式,輔導式主要是針對個別學生的指導和諮詢. 任何一種學習方法都不是人人都適合的,這時就應該深入瞭解學生學習基礎,研究學生認識水平的差異,對不同學生的學習方法作不同的指導或研究. 尤其是對後進生更應特別關注. 許多後進生由於沒有一個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方法,一般指導對他們作用甚微,因此必須對他們採取個別輔導,既輔導知識也輔導學法. 因材施教,幫助每一個學生真正地去學習,真正地會學習,真正地學習好,這是面向全體學生,全面提高學生素質,全面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

  激發學生學習動機,鍛鍊學習意志,發揮非智力因素指導形式的作用

  非智力因素是學習方法指導得以進行的基礎,在初一數學學習方法指導形式中,非智力因素指導形式是一種較好的指導形式. 初一學生好奇心強烈,但學習的永續性不長,如果在教學中具有積極的非智力因素基礎,可以使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長盛不衰. ***1***激發學生學習動機,即激勵學生主體的內部心理機制,調動其全部心理活動的積極性. 比如在學習《概率初步認識》一課中,教學引入時,根據學生的實際,給他們講解通俗易懂的撲克牌遊戲,引發學生的興趣,使學生產生強烈的求知慾. 有的課教師還可以運用形象生動、貼近學生、幽默風趣的語言來感染學生. ***2***鍛鍊學生學習數學的意志. 心理學家認為:意志在克服困難中表現,也在經受挫折、克服困難中發展,困難是培養學生意志力的“磨刀石”. 應該以練習為主,在初一的數學練習中,要經常給學生安排適當難度的練習題,讓他們付出一定的努力,在獨立思考中解決問題,但注意難度必須適當,因為若太難會挫傷學生的信心,太易又不能鍛鍊學生的意志.

  合理滲透,隨機點撥,加強學習能力的指導

  初一數學學習能力指導形式重點在於指導學生掌握科學的數學學習方法,注重數學學習能力的培養,數學學習能力包括觀察力、記憶力、思維能力、想象力、注意力,同時還包括自學、交往、表達等能力. 學習活動過程是一個需要深入探究的過程. 在這一過程中,教師要挖掘教材因素,注意疏通訊息渠道,善於引導學生積極思維,使學生不斷髮現問題或提出假設,從而解決問題,以致形成勇於鑽研、不斷探究的習慣,架設起學生由知識向能力、能力到知識相融合的橋樑. 通過我多年的教學經驗,我認為初一數學學習能力指導形式主要包含以下幾個方面:

  ***1***合理滲透. 在教學中要挖掘教材內容中的學法方法,把學法指導滲透到教學過程中. 例如我在進行《完全平方公式》教學時,很多孩子老是漏掉係數2乘以首尾兩項,於是我就給他們編了首順口溜,“頭平方,尾平方,頭尾組合2拉走”,這樣選取生動、有趣的記憶法來指導學生學習,有利於突破知識的難點.

  ***2***隨機點撥. 無論是在授課階段還是在學生練習階段,教師要有強烈的學法指導意識,抓住最佳契機,畫龍點睛地點撥學習方法.

  ***3***及時總結. 在傳授知識、訓練技能時,教師要根據教學實際,及時引導學生把所學的知識加以總結. 我在完成一個單元的學習之後都讓孩子們養成自己總結的習慣,使單元重點系統化,並找出規律性的東西.

  ***4***遷移訓練. 總結所學內容,進行學法的理性反思,強化並進行遷移運用,在訓練中掌握學法.

  總之,初一是學生知識奠定的根基時期,對學生數學學習方法的指導,要力求做到指導內容和指導形式相結合,轉變思想與傳授方法結合,學法與教法結合,課堂與課後結合,教師指導與學生探求結合,建立縱橫交錯的學法指導網路,促進學生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 同時,必須與教學改革同步進行,協調開展,持之以恆,使理論聯絡實際,因人而異,因材施教,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為日後進一步進行數學學習打好良好的基礎. 數學學習方法的指導是長期艱鉅的任務,初一年級是中學的起始階段,抓好學法指導,無論是指導內容,還是指導形式對今後的學生的學習定會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