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輕鬆學初一數學的方法

  進入初中之後,怎樣才能輕鬆應對每個科目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輕鬆學初一數學的方法以供大家學習。
 

  初一數學的知識是中考時不困難的得分點,是後續課程的重要的基礎,和小學數學有顯著的區別。那如何才能玩轉初一數學呢?

  養成好習慣

  對於剛上初一的孩子,改變習慣是最困難也是最有必要的一步。很多家長片面地讓孩子多關注知識點、請很多家教,可孩子的成績卻不見提高,這時就要思考一下,孩子的學習習慣是否成為了他成績提升的攔路虎。好的習慣,大的方面應該包括課堂注意聽講、認真記筆記、每天和每週固定時間複習和預習、為學習做好規劃等等,這些任務在老師和家長的監督下應該都能順利完成。值得注意的是另一些"小習慣",比如遇到問題基本上不思考就直接尋求幫助、做題時總是心不在焉摳手玩筆、每次檢查作業的任務都交給家長完成……這些習慣不僅不容易改正,往往還容易由於家長的原因而愈發嚴重。對於一個初中生來說,遇到問題獨立思考、學習時擁有一定的自律能力、能夠檢查自己犯下的錯誤這些能力是重要而且必須的,這不僅需要孩子的努力,更需要家長的配合和支援。

  掌握基礎知識

  初一數學無論從概念還是技能都是初中數學的基礎,"基礎不牢、地動山搖"這句話就體現了初一數學的重要地位。這種基礎性體現在有理數的四則混合運算、整式的計算、方程思想的體現、簡單幾何圖形的規律總結等多方面。一次考試的成績很難將這些基礎性地位的知識考查全面,而過於關注考試成績一方面容易讓孩子有一種"學習就是為了考試"的心態而忽略了學習的樂趣,另一方面也容易讓孩子對考試的內容過度關注而忽略了更重要的其他基礎知識,這對一個初一孩子來說是非常危險的。其實,知識掌握好才能取得好成績,而不是成績高了就說明知識掌握得好,因為考試具有一定程度地隨機性和運氣成分。只有第一年注意知識的積累,才能在之後的考試中都取得好成績,千萬不可為了追求成績而本末倒置。

  適當的練習

  最後又回到了這個傳統的話題--做題。想學好數學,不做題是不可能的,做題可以讓我們加深對知識點的理解,提高解題的速度,熟練解題技巧。除了學校規定的練習冊之外,相信大家人手一本西城區的《學習、探究、診斷》,另外推薦大家可以嘗試一下《啟動作業本》、《輕巧奪冠》這兩個練習冊,難度適中,題目有代表性而且不屬於"尖酸刻薄"那一類,對大家提高成績會有所幫助。

  話說回來,所謂"玩轉"無非是一種意境,學好初一數學需要習慣的幫助、需要知識的積累、也需要適當的練習。在這一年中,大家的每一點收穫都會為中考成績添磚加瓦,只要付出了,就一定有回報。


 

 

  數學學習方法推薦:

  一、多看

  主要是指認真閱讀數學課本。許多同學沒有養成這個習慣,把課本當成練習冊;也有一部分同學不知怎麼閱讀,這是大家學不好數學的主要原因之一。一般地,閱讀可以分以下三個層次:

  1.課前預習閱讀。預習課文時,要準備一張紙、一支筆,將課本中的關鍵詞語、產生的疑問和需要思考的問題隨手記下,對定義、公理、公式、法則等,可以在紙上進行簡單的複述。重點知識可在課本上批、劃、圈、點。這樣做,不但有助於理解課文,還能幫助我們在課堂上集中精力聽講,有重點地聽講。

  2.課堂閱讀。預習時,我們只對所要學的教材內容有了一個大概的瞭解,不一定都已深透理解和消化吸收,因此有必要對預習時所做的標記和批註,結合老師的講授,進一步閱讀課文,從而掌握重點、關鍵,解決預習中的疑難問題。

  3.課後複習閱讀。課後複習是課堂學習的延伸,既可解決在預習和課堂中仍然沒有解決的問題,又能使知識系統化,加深和鞏固對課堂學習內容的理解和記憶。一節課後,必須先閱讀課本,然後再做作業;一個單元后,應全面閱讀課本,對本單元的內容前後聯絡起來,進行綜合概括,寫出知識小結,進行查缺補漏。

  二、多想

  主要是指養成思考的習慣,學會思考的方法。獨立思考是學習數學必須具備的能力。

  聽課方面:

  在聽課方面要處理好“看”、“聽”、“思”、“記”的關係。

  “看”就是上課要注意觀察,觀察教師的板書的過程、內容、理解老師所講的內容。

  “聽”直接用感官接受知識,在聽的過程中明確:***1***聽每節課的學習目的和學習要求;***2***聽新知識的引入及知識的形成過程;***3***理解教師對新課的重點、難點的剖析***尤其是預習中的疑問***;***4***聽例題解法的思路和數學思想方法的體現;

  “思”是指思考問題。沒有思考,就發揮不了學生的主體作用。古人說的好“學而不思則罔.”學生是學習的主人,在課堂上對於老師的講解,學生不僅僅只是會做,而且要經常思考;在思考方法指導時,應使學生明確:***1***多思、勤思,隨聽隨思;***2***深思,即追根溯源地思考,要善於大膽提出問題,如:本節課教師為什麼要這樣講?這道題為什麼要這樣做?等等;***3***善思,由聽和觀察去聯想、猜想、歸納。

  “記”是指記課堂筆記。初一學生一般不會合理記筆記,通常是教師黑板上寫什麼學生就抄什麼,往往是用“記”代替“聽”和“思”。有的筆記雖然記得很全,但收效甚微。因此在作筆記時應:***1***記筆記服從聽講,要結合教材來記,要掌握記錄時機;***2***記要點、記疑問、記易錯點 、記解題思路和方法、記老師所補充的內容;***3***記小結、記課後思考題。使學生明確“記”是為“聽”和“思”服務的。記筆記有助於將知識簡化、深化、系統化.同學們在學習時,要邊聽***課***邊想,邊看***書***邊想,邊做***題***邊想,通過自己積極思考,深刻理解數學知識,歸納總結數學規律,靈活解決數學問題,這樣才能把老師講的、課本上寫的變成自己的知識。

  三、多做

  做到邊做邊思考邊總結,通過練習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做作業的益處很多,但盲目地、稀裡糊塗地做作業,走捷徑、抄作業,這些好處便蕩然無存。那麼,怎樣做作業才更科學呢?

  ***1***先複習後做作業

  許多同學做作業時,通常是拿起題就做,一旦遇到困難了,才又回過頭來翻書、查筆記,這是一·種不良的習慣。做作業的第一步應是先複習有關的知識。複習時可以採取“過電影”的方式,在頭腦中搜索一下課堂上老師所講解的知識,努力將所學知識回憶起來。若實在回憶不起來,再翻開課本或筆記閱讀對照,通過這種方式將所學知識溫習一遍,做到心中有數後再去做作業。

  ***2***仔細審題

  審題即分析理解題意,查明題中已知條件與未知條件,要求瞭解問題及它們之間的關係,從而在頭腦中形成並保持清晰的課題印象。許多同學在做作業時常常忽視審題,對審題採取漫不經心的態度。在題意尚未理解,條件與問題間的關係尚未分析清楚之前就試圖解題,胡亂猜想、盲目嘗試。有的同學雖然能夠審題,但不夠仔細,對課題觀察分析得不全面、不深入,而遺漏了隱蔽的卻是重要的條件。還有的同學審題時所保持的課題印象不夠清晰,結果在解題過程中變得更加模糊,甚至遺忘了,以至於不知如何繼續下去。因此,我們必須學會仔細審題。審題時,首先要通讀全題,把整個題目的含義連貫起來。如果讀一遍未形成清晰的印象,可以再多讀幾遍。其次要注意題目中的特定語言,挖掘蘊含條件。例如,題目中說“增加了”與“增加到”是完全不同的意思,要仔細辨別,以免因理解錯誤而做錯題。

  ***3***獨立做題

  在審題的基礎上,要自己動手動腦去獨立完成作業。遇到難題時,不要急於問老師,問同學,要自己多想想,爭取通過自己的努力去攻克難關。絕不要自欺欺人,抄別人的作業。如果經長時間細緻、努力的思考仍不能解決問題,應請教老師或同學,在得到指點後,應認真思考癥結所在,轉化為自己的知識。

  ***4***檢驗修改

  做完題後,應該從頭到尾仔細瀏覽一遍,檢查一下解題的步驟、思路是否正確,個別地方是否有錯誤。發現問題,及時加以修改。檢查修改後才算完成了作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