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工作實習的個人心得範文

  作為一名畢業生,在接觸社會的時候,要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不斷努力學習,提高工作的能力。接下來就跟著小編的腳步一起去看一下社會工作實習心得範文吧。

  社會工作實習心得範文篇1

  為期一個月的實習在忙碌又充實的每一天中畫上了圓滿的句號,基於當下,著眼於未來,認真仔細地總結經驗是很有必要的。那麼在此,首先就從我實習的單位開始介紹起。

  一、實習單位概況

  xx市位於xx中部,全市轄6縣1區,119個鄉鎮,2個街道辦事處,市政府駐地為Xx區。總人口301萬人,其中農村人口267萬人。隨著科學發展觀的提出和群眾路線教育活動的深入開展,關注民生問題、保障民生事業蓬勃有序發展成為擺在政府面前的重要任務,而地方民政部門對此承擔著重大的責任。諸如城鄉低保、醫療救助、賑災、五保戶、社會組織、基層政權民主建設、福利彩票、喪葬、婚姻等關乎民生問題的事物都屬於民政部門的業務範疇。Xx市Xx區民政局是Xx區政府下設的政府職能部門,負責全區各項民政事業的開展。民政局下設雙擁辦、老齡委、救災救濟股、社會救助股、社會福利股、民政綜合股等科室,同時還下屬三個事業單位,分別是Xx區殯儀館、Xx區殯葬所、Xx區救助管理站。

  在對民政系統的機構設定和工作業務有了初步的認識後,為更好地實現專業技能的運用,我決定到基層第一線,用實踐檢驗自己的能力水平和專業素養。於是我申請來到Xx區民政局下屬的事業單位Xx區救助管理站,救助站承擔著流浪乞討人員的救助、管理、教育、護送和安置以及對流浪未成年人實施保護性救助等工作。工作面向的人群多為弱勢群體,可以說開展社會工作專業活動有較大的空間。受助人員在參與社會互動的過程中缺乏有效的參與方式,對自我能力的挖掘和整合能力不足,同時對自我認知和接納處於明顯的不自信狀態,這就需要通過加以引導,幫助他們重新整合和接納自我,在社會實現互參與中增能。社會工作者以其專業特點和使命,理所應當地承擔了這個重要的任務。

  xx市救助管理站,其前身是始建於1954年5月的XX收容遣送站。2003年8月1日,伴隨著新的《城市生活無著落的流浪乞討人員救助管理辦法》出臺,正式更名為Xx市救助管站,隸屬於Xx市Xx區民政局,現有配編13人。根據《救助管理辦法》等相關政策規定,Xx市救助管理站是Xx市對城市生活無著落的流浪乞討人員實施臨時救助管理的工作機構,主要負責流浪乞討人員的救助、管理、教育、護送和安置;對流浪未成年人實施保護性救助。隨著社會的不斷髮展,經濟的發展不平衡,城鄉差距拉大,政府對於城市人口流動的限制日益放寬,學校佈局的改變,使得流浪乞討問題日益凸顯。

  自2003年8月新制度實施以來,面對從收容遣送到救助管理跨越式轉變的巨大挑戰,Xx市救助工作實現了平穩過渡,救助工作取得了階段性成果。首先,對救助管理的基礎設施進行了大規模更新改造。救助管理站拆除了原先遣送站的各種隔離柵欄和鐵門鐵窗,並增添了食宿、衛生、洗浴等場地設施,為救助工作營造了寬鬆舒適的環境。2013年10月初,位於火車站附近的新的救助站綜合大樓也將正式投入使用。流浪未成年人保護中心也將掛牌運作。屆時,環境更加整潔舒適、設施進一步完善、增加娛樂場所,這一切無不顯示著以人為本的人文關懷。其次,抓好轉制工作。救助站通過組織學習培訓、加強管等方法,使幹部職工掌握了救助工作的原則、內容和方式方法,增強了服務意識和救助思想,使得思想觀念、管理方式、工作方式開始逐步發生轉變,為今後實行人性化、親情化服務,保障受助人員的基本生活奠定了堅實基礎。再次,建立和完善各項管理制度。救助站制定了一系列工作制度和工作程式,逐步健全並使用救助管理資訊系統,深入推進救助管理工作規範化建設,更好地服務於流浪乞討人員,為他們提供自願和無償救助。

  二、實習崗位職責的內容

  Xx區救助管理站承擔著跨區接送城市流浪乞討人員的任務,其任務量之大,難度之深,都是不容忽視的。因此我在實習崗位要求:1.每週值班一次,每次兩天***每天24小時在崗***;2.負責登記受助人員資訊;3.對於特殊受助群體,如殘疾人、流浪兒童、精神疾病患者等進行初步訪談和制定社會工作介入計劃;4.值班期外,還需參與街頭勸導、護送受助人員來站、離站工作。

  三、實習心得體會

  1.社會工作專業技法只有結合實際加以實踐才能發揮積極作用。任何一門學科需要的都不是紙上談兵,社會工作更是一項實踐性很強的學科,以此為藍本開展的社會工作專業活動需要結合實際情況,對專業技法加以靈活地運用。

  就我所在的實習地點Xx區救助管理而言,每年承擔的救助任務量重、救助難度大,被救助人員在地域、年齡、文化程度、身體狀況、精神狀態等方面存在巨大差異,如果單純地運用一套救助模式顯然是不合理的。這裡以年齡這個因素為例,來站接受救助的人員既有未稚氣未脫的少年兒童和年輕力壯的青年人,又有腿腳不靈便的耄耋之年的老人。針對少年兒童和老年人,我認為應該更多的為他們爭取保護性資源,以流浪未成年人保護中心和福利院為平臺,對暫時無法返鄉的未成年人和老人提供更人性化的救助,當受助者進入這些機構後,社會工作者便可以有效利用機構的場所和設施,有針對性地開展小組活動或個案輔導。而對於青壯年,一方面,我們應當保持不批判的態度,給他們以積極地關注,讓他們覺得自己正在被關注;另一方面要引導和幫助他們對自己進行重新探索和整合,必要時為他們爭取發展的資源。

  目前xx區救助管理站新的場所尚未正式投入運營,舊站的條件差,基礎設施不完善,沒有可供開展專業活動的場地和裝置,但這並不意味著社會工作的專業活動因此只停留在喊口號的層面,其實只要用心,小事中也能體現社會工作對受助者的人文關懷。面對受助人員,我們給他們一個微笑、與他們握手、拍拍他們的肩膀、為他們遞上一杯水等等都可以讓他們放下防禦體制,使得他們逐漸向你敞開心扉。在救助站實習這些日子,站裡有兩個受助人員,一位是聾啞人、一位是孤寡老人,兩人都沒有查明戶籍所在地,所以一直在站裡接受救助。起初他們帶有很強的防禦機制,通過前文中提到的一些列方法,我一次又一次與他們耐心地溝通,如今的他們變得輕鬆了很多,也開始和救助站的工作人員溝通,不管是語言性的交流還是非語言性的交流,總之他們開始慢慢嘗試著重新融入社會,當然就目前而言只是救助站這十幾個人範圍內的小社會。起初救助站的大門是鎖著的,他們二人自從進站後就再也沒出去,而我在說服值班的工作人員後,陪著他們在周圍時常走走,再過了一兩天開始主動打掃院子、洗自己的床單被套,還有他們也開始去喂院子裡的狗兒……儼然,他們已經對這裡有了一種家的感覺,也開始過一種有尊嚴的生活。

  而這一切成果的取得,都是將社會工作專業技法在實踐中加以運用,才發揮出的巨大作用,因此我用一句詩來總括我的第一點心得,那就是“紙上得來終覺淺,覺知此事要躬行。”

  社會工作實習心得範文篇2

  這是我人生中第十六個寒假,但卻與前十五個都不一樣,這一個寒假,我終於不是每天呆在家裡吃飯、睡覺、玩玩樂樂,而是來到了“長安社工”做實習生。雖然只有短短二十多天,但在這裡的每一天都充滿歡樂。

  因為我們這一學期的考試安排,在來到這裡之前我在家已經呆了十多天,要來到這裡時難免產生了一些倦怠心理,尤其是到了這裡之後,我一個人也不認識,不知道該說些什麼,做些什麼,整個人被孤獨感包圍。但慶幸的是,同在這裡實習的同學們都很友好,讓我能夠很快融入到這個大集體裡。

  這次來到這裡實習,我主要有三個大的收穫。第一,開始學習到如何進行半結構式訪談,並且在與人交談時更自如,更大膽了。來到這裡後才知道我們要進行半結構式訪談,不知道是我沒有好好聽課還是老師真的沒有講過,我對半結構式訪談並沒有概念,經過兩天的學習和模擬,我開始有一些初步的理解,但真正的體會依然是實踐之後。我從腦袋一片空白,完全不知道聊什麼慢慢變得開始有一定的思維脈絡,在與人交談時,也更注意對方的情緒,動作以發掘更深層次的東西。雖然經歷過很多次的拒絕,但是換位思考一下也能理解對方的顧慮。這一點同時也說明了現在社會大環境中人與人之間的隔閡,防備漸身,以及我們內地社工發展的滯後。而我們現在所作的一點一滴,社工前輩們所作的各種努力正是在推動社會工作的發展,以讓我們生活著的這個社會更加完善,生活在這個社會裡的人多一些幸福感。在半結構式訪談的進行中,我還看到了這許許多多的外來打工者的無奈。他們需要錢來生活,不得不離開家鄉,離開父母和孩子,錢讓他們能夠繼續生活,卻彌補不了缺失的親情,尤其是那些年齡尚幼的孩子。那些打工者大多沒有多少文化,很多都不懂得去理解,照顧孩子的情緒,羞於或根本沒有意識去與孩子溝通。這對孩子的成長是很不利的,而且極易形成他們的孩子也早早輟學出來打工的迴圈。這讓我體會到我們這個“團結兒童活動中心”存在的意義,不僅是讓工作忙的父母放了一些心,更重要的是可以讓孩子們更加健康快樂的成長。現在我們的中國內地還需要更多的社工來做這些事情,還有其他的方方面面。

  第二,經過我在這裡的實踐,我明白了一點,社會工作者是成大事者,但卻不是做大事者。我們所做的事情無疑可以幫助整個社會的發展,但是我們每一個人著手的,都是一件件小事,這一件件小事做好了,最終才能匯聚成一股大的力量。然而,小的事情做起來難免繁瑣,很容易讓人混亂,並且產生煩躁的情緒, 但只要做好了,產生的力量卻是無窮的,在做的過程中體會到的人與人之間的情感也是彌足珍貴。現在做社工是比較辛苦的,也掙不到多少錢,但從中實現的人生價值卻是無法計算的,我現在的年紀和經歷雖然還不能完全體會和理解那些社工前輩們在這一事業上的奮不顧身,但我想,人這一生中,雖然被環境改變了許許多多,但總有那麼一些東西是深入骨髓,不願被別的人和事輕易改變,要一直去堅持併為之奮鬥的。

  在這裡聽了幾次【團結社工講堂】,我很慚愧身為一個大三學生,卻連社會工作的有些基本知識都說不清,雖然這個專業並不是我選擇的,但,我在這兩年多的學習、實踐中也確實體會到了一些做社工對人自身的好處,例如,幫助一個人品格的形成,或讓我們在與人交往中使用一些技巧,讓自己和對方都能更加舒服。這些都是那些會計、國貿之類的專業所感受不到的。在今後的學習中,我會更加認真,相信我能體會到更多。

  第三,我體會到團結協作和各司其職的重要性。我們在做半結構式訪談時,訪問員和記錄者都要努力做好自己應該做的事情,得出來的資訊才會更完整,而兩個人的合作也是需要一些時間去磨合的。合作最重要的是相互信任,開始的時候我與我的搭檔就沒有做到這一點,我們時常因為兩個人記得的資訊不同而爭論,但在後面的日子裡,基本上不再有這樣的現象,兩個人配合的越來越默契。另外,我在這裡還收穫了友誼,朋友是人一生中最寶貴的財富,但是交一個志同道合的朋友卻不是很容易。我們二十多個實習生,還有這裡的員工,雖然彼此相處的時間不長,但是我們之間的友誼卻迅速的生長,發芽。即使我們即將離去,回到屬於自己的城市,未來可能很多年都不會見到,但我們都不會忘記在這裡共同生活,成長的日子,不會忘記我們之間曾有的歡樂,也不會忘記“長安社工”給了我們這個平臺。

  實習的日子即將結束,我在這裡學習到了許多課本上學不到的東西,相信這對我日後的生活和學習會有很大幫助,以後,我還要多多學習,多多實踐,完善自身,成為更好的自己。

  社會工作實習心得範文篇3

  經過這次在土主中學的實習,我學到了很多,也感悟的許多。這次的實習物件是初一年級一班的全體學生,都還是天真活潑的孩子們。他們身上最可貴的就是真。我在這長達一個半月的實習過程中,逐漸地學會了如何與他們相處,學會了去觀察他們每個人,去試著瞭解他們。

  這次活動也讓我明白了能夠較好地與人溝通、與人交流的重要性。特別是在這次實習正式開始之前的準備階段,需要小組自己找學校、自己聯絡學校、並與學校相關人士、班級班主任接觸並取得他們的支援,能夠很好的表達小組、與人良好的溝通和交流在這個環節是非常重要的,甚至會直接影響到我們以後的實習效果。在這個環節中,我獲益良多。

  這次實習活動,也讓我學會了如何更好地將理論應用於實踐。我們學的課本知識,不只是為了考試的,更重要的是我們要將它們用在真正實際的社會工作中去,為實際而服務。這次實習活動的設計和實行,我們都力爭將課本知識應用進去,雖然有時這對我們還是有一定的難度的,但我們是慢慢地在進步,使得活動得以比較順利地完成。

  實習過程中也有一些不足之處需要我們在以後注意。因為沒有經驗,也因為之前考慮問題不全面、不充分,我們缺乏實際活動中對一些突發狀況的應對能力,導致有時一些小場面失控。從中,我明白了,我們以後考慮問題一定要儘可能地全面,再遇到類似的情況,要提前儘可能多地考慮好可能會發生的實際問題,並做好準備,以減少現場的混亂失控,做到有備無患;同時我們還要提高自身對一些突發狀況的應對能力,不是所有的事情都能夠提前估計到,我自身就很缺乏這種臨時突發狀況的應對能力,所以以後要自我鍛鍊自我加強。

  總而言之,本次實習活動一路走來,雖有不足,但學到的更多,收穫的也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