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課堂的實施方案的幾點看法

  高效課堂,是指教育教學效率或效果能夠有相當高的目標達成的課堂,具體而言是指在有效課堂的基礎上、完成教學任務和達成教學目標的效率較高、效果較好並且取得教育教學的較高影響力和社會效益的課堂。下面小編給大家推薦高效課堂的實施方案供大家參考,歡迎閱讀!

  高效課堂架構要求

  新課程高效課堂的八環節:

  ***1***課前學生自主完成學案中預習案內容,學生小組可通過表格反饋並提出建設性探究問題;***高效課堂的前置準備點***

  ***2***教師情境匯入引領學生迅速進入課堂學習狀態,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高效課堂的切入點***

  ***3***教師有效設定課堂問題,體現個人、小組內或小組間自主合作探究學習預設過程;***高效課堂的教師引領主導點******

  ***4***注重學生多種形式展示和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教師引領,立足師生有效平等對話,積極創設師生表情、語調、肢體、思維的動靜和諧氛圍,能採用多種方式高效調動學生積極主動參與課堂學習,注重學生動手、動腦和學習過程體驗,體現平等、民主、安全、愉悅的特點,促進知識和方法生成,通過點撥、反問、追問適時拓展形成思想和能力,注重新課程課堂語言錘鍊,體現對學生積極性評價和充滿人文情懷,實現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培養目標;***課堂發展學生思維和課堂高效的最深處以及體現學生學習的主體點***

  ***5***適度設計課堂檢測環節,當堂檢測學生學習效果;***高效課堂的檢測點***

  ***6***課堂注重課標三維提煉和學生自主歸納總結;***課堂師生歸納、反思、整合的點睛處***

  ***7***強化課後拓展延伸鞏固,實現作業考試化;***高效課堂的鞏固點***

  ***8***周測試題迴圈評估反饋,打造完美高效課堂流程。***高效課堂的把關點***

  實施方案

  1、建立定期培訓和教師交流制度。教研處牽頭組織專家學者統一對教學領導、教研組長、備課組長、科任教師進行培訓,使其理解、熟悉、掌握新課程高效課堂的理念和操作方法。各教研組每月召開一次座談會交流高效課堂實踐活動心得體會,解答疑問。

  2、建立學科組高效課堂實踐活動組織制度。教研處會同教研組長組織各年級每週四或週五的觀課議課活動,觀課後必須由教研組長、備課組長或骨幹教師主持議課點評,點評必須依據新課程高效課堂環節要求和我校實際,對每一位授課教師的點評以“閃光點”點評為主,但也必須指出至少一條的不足之處。領導組領導每週至少參加一次備課組的觀課議課活動。

  3、建立班級高效課堂實驗班制度。教務處組織班主任申報“831高效課堂實驗班”並頒發班牌。組織教學領導、教研組長、備課組長採取臨時性抽查聽課,督促教師平時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向“常態課”要質量,並把結果納入班級團隊績效考評,這裡一方面可以供年級“班級教師團隊績效”考評使用,另一方面也可供教務處評比“高效課堂試驗先進班級”適用。

  4、建立教師批改作業統計檢查制度。教務處對高效課堂作業環節進行周檢查、月彙總制度***仿照教師周聽課登記制度方法***,每週一反饋,每月一彙總,確保作業批改次數和課後鞏固環節的落實。

  5、建立班級學生活動小組制度。各年級班主任把班級學生分成6或9人小組,課桌排成333大列,每排9人。班主任要引導組織展開小組間、組內學生間學習環節落實和小組間的積極性評價,建立小組內的督學機制和小組間的“比、學、趕、幫、超”的競爭機制,利用好黑板報、展示欄等宣傳陣地給學生個人和小組積極性評價或表彰。班主任教師要使學生養成自主學習、自主管理、自主教育的良好習慣,能夠使學生養成積極參與課堂學習、課堂發言、小組討論的習慣,班主任同時也要把學習小組與學生德育管理、思想教育等班級日常管理有機結合,從而建立起我校基層班級高效管理的新體制、新思路,培養學生的全面素質。

  6、建立學生課前自主學習和週考制度。年級對課前學生自主學習和週考負責落實,確保教學質量的完美收官。年級要負責制定表格,進而方便每位科任教師在課前能夠有效收集學生自主學習的問題,從而使教師在授課前及時調整課堂問題設定,使問題的設定更有效更實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