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英語課的教學反思

  小學英語教學中,教師不斷對自己的教學進行反思,是教學效率不斷提高的過程。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篇一

  本學期,我承擔了我校多項教學工作。在工作中,作為一名年輕教師,我秉持著謙虛謹慎,不懂就問的原則,在教學中虛心向老教師學習,不斷學習教育教學理論,通過各種途徑充實自己,積極參加教育教學研究活動,自己利用課餘時間學習研究英語教學的新理念和新的教學方法。通過五年來的不斷的學習和孜孜不倦的追求,我的各方面的素質都有了顯著提高,下面我就對我近五年來的教育教學工作做以下總結。

  一、思想方面

  本學期我堅決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忠誠於黨的教育事業,堅決服從各級領導的安排,認真貫徹國家教育教學方針政策,嚴格遵守教師職業道德規範,愛崗敬業,為人師表,愛護學生,作到時時處處關心學生,點點滴滴做學生的表率。在做到這些的同時,我還注重對學生的思想教育,教育他們愛祖國,愛民族,團結互助,樂於助人,為學生成為一個有道德有紀律的社會主義接班人奠定基礎。

  二、教育教學工作

  本學期,我承擔了學校的英語、資訊科技教學工作,對於本學期的教育教學工作,我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總結。

  ***1***、課堂教學。課堂教學是學生接受新知識,教師傳授新知識的一個是主要渠道。在近五年的課堂教學中,我始終如一地貫徹了英語新課程標準的理念和教育局、教研室對於小學英語教學的要求,採用任務型教學的方式組織教學,以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為為主線,以提高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為主要目標,通過設計各種有趣的,貼近學生生活實際的活動來實現新知識的傳授,同時,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和教師的主導地位,改變教師的角色,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合作探究。實踐證明,這種以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和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為經線,以任務型教學和貼近生活實際的一系列活動為緯線編織的課堂教學網路,極大地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建立了一個快樂高效的英語教學課堂。

  ***2***、差生輔導。在我所教的學生當中,有一部分學生是由於家庭原因、身體原因、智力原因、學習態度原因等諸方面的因素導致學習成績不理想。於是,我在工作中,除了正常的教學之外,針對差生們出現的成績差的原因對他們進行了多種型別的輔導,如,手拉手互助學習,小組內競賽,小組間競賽以增強差生的自信心,個別輔導,重點督促,與家長溝通等。經過一段時間的輔導,他們都有不同程度的進步,學習的興趣和自信心也大大提高。

  ***3***、理論學習和教學研究。

  在搞好學生教育教學工作的同時,我不忘積極充實自己。積極學習國內外先進的教育教學理念,隨時更新自己的教育教學方法和知識結構,及時瞭解英語教學的發展動態,學習本校前輩及校外優秀教師的先進教學方法,不斷提高自己的文化修養和教育教學水平,為自己的教學研究和教學創新儲備力量。

  與此同時,我還不斷進行教學研究,積極參加同教研組和各級教育行政部門組織的教研活動,積極撰寫論文和案例,積極參加課題研究,爭取最大限度地與他人交流的機會,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敢於創新,構建符合自身特色和本校學生的新的教育方式。

  三、出勤方面

  本學期中我努力做到出滿勤、幹滿點,不早退,不曠工。有事請假,到校後及時給學生補課,從沒因個人私事而耽誤學生一節課。積極參加縣、學校等各級組織的教研會議,不缺勤,不遲到,不早退。

  四、教育教學工作成績

  本學期,經過各級領導、同事的大力支援,我在教學和教學研究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績。所教班級的成績優異,學生英語學習和資訊科技的興趣不斷提高,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得到了大幅度提高,學生的學習方法得到了改進,提高了學習的效率。部分差生端正了學習態度,明確了學習目的。在教育科研方面,由於我積極參加理論學習和各種科研會議及培訓,我的教育教學水平和個人修養、素質都得到了提高,同時,我不忘進行教學研究,積極撰寫教育教學論文和經驗總結,電教論文《合理利用電教裝置,進行高效英語課堂教學活動》獲山東省電教論文評選二等獎,並有多篇論文在縣級論文評選中獲獎。另外,課題研究《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三化”》在縣教育局評審合格並結題,輔導學生在縣資訊科技競賽中均獲一等獎,2006——2007年度被評為攀登英語課題實驗優秀實驗教師。

  教育教學工作是一個不斷髮展,不斷更新的事業,他需要教師在工作中不斷研究並結合自己的實際不斷探索。通過幾年來的教學生涯,使我真切地感受到教師是太陽底下最光輝最神聖的職業。我深深地愛上了教師這個崗位,並願為此奮鬥一生。

  篇二

  英語學習、英語教學越來越受到人們的普遍重視。隨著時代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英語已從一種工具變成了一種思想,一種知識庫。沒有掌握英語猶如缺乏一種思想,缺少了一個重要的知識源泉。可以這樣說,學會英語,不但多了一雙眼睛,一對耳朵,和一條舌頭,甚至是多了一個頭腦!因為語言是人類思維的工具,認識世界的工具,掌握一種語言也即掌握了一種觀察和認識世界的方法和習慣。 從日常工作中的點點滴滴,總結以下幾點反思:

  一、靠持續不斷的語言知識,而不是“玩”來培養學生持久的興趣

  小學英語教學是要重視培養興趣,但單靠唱歌遊戲不能培養學生持久的興趣。新鮮勁兒一過,孩子們就會厭倦。所以,唱歌遊戲應該作為小學生學習英語語言知識、技能的一些手段,而不是培養興趣的手段。我們可以採用多種手段幫助小學生在記憶力強的時期多記單詞,多學習語言規則,並儘可能多創造模仿的機會,提高學生的語音和語調。在英語學習中,聽、說、讀、寫、譯五種能力是可以互補的。真正做到聽說先行,讀寫跟上。光聽說不讀寫,很難收到高效。只靠模仿不培養學習能力,也難減輕學習負擔。所以小學生還是應當認真進行語言學習。

  二、英語應用能力需要相應的詞彙。

  而目前在小學的低年級的英語教學中,不要求學生掌握詞彙,而只要求學生能根據提示或圖片說出該單詞,其本質無非是要學生們死記硬背,鸚鵡學舌。由於小學生們沒有相應的讀音規則訓練,不熟悉詞彙的拼寫規則,單詞的音、形、意三者不能有效的結合在一起,因而導致了單詞記憶的困難,併成了小學生學英語的困難。

  三、努力培養學習興趣。

  英語教師的教學重點是放在教學內容,教學大綱和考試形式上呢,還是將教學注重點轉移到學生的性格、興趣、情緒等方面的培養和控制?這是,現代教育思想轉變的重大原則問題。事實證明,認為自己“民主、開放、平靜、友好、體貼、樂於助人、聰明、富於邏輯性和快樂”的人,一般來說,其學習英語成功的可能性要大於與上述性格相反或相差極大的學習者。另外,在外語學習過程中,由於外界因素的影響,學習者會出現焦慮沮喪煩躁不安等情況,英語教師作為教學活動的組織者,應注意對外語學習者情感因素的培養和控制。尤其是在小學的低年級階段,英語教師要培養對學生的親近感。在課堂教學中英語教師要十分尊重學生,注意激勵學生,關注學生學習過程。在當前“減負”工作中,英語教師尤其要注意體察學生在課堂上的心理感受,親近學生,使學生喜愛英語教師和英語課,從而提高英語課堂教學的效益。

  篇三

  一、在中國,英語是外語,不是二語,不可習得。

  在中國,很多人忽視了英語是一門外語,而不是第二語言,是英語學習效率低下的一個重要客觀原因。那麼,第二語言與外語究竟有什麼區別?它們是同一概念不同風格的用語,還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它對英語教學的效果會產生怎樣的作用其實,我們知道,second 1anguage與first language相對,而foreign 1anguage和non-native language是與mother tongue和native 1anguage相對的。

  first language和mother tongue和native 1anguage的共同特點是:***1***最早習得的語言,常常是在家庭環境中習;***2***熟練程度高。語言直覺強。econd language,foreign language和non-native language的共同特點是:***1***是一種雙語現象;***2***在掌握的時間順序上次於第一語言;***3***熟練程度一般不如第一語言;***4***習得方式一般是學校教育、家庭教育或自學。

  首先,在語言環境方面,第二語言與外語有著根本的差別。第二語言學習者一般都有一個比較自然的語言環境。周圍有眾多的該語言的本族語使用者。由於種種原因,他們之間可能會有各種各樣的聯絡。同時,由於該語言可能是“官方語言的一種***如英語、法語在加拿大,英語在印度等***,新聞媒介、官方檔案、廣告等等為學習者提供了一個比較真實和自然的語言環境,而“外語”學習者一般來說則很難有這樣的語言環境。

  其次,從語言輸入來看,第二語言學習者一方面有自然的語言環境,另一方面,如果他通過課堂教學學習該語言,教師的語言程度、同學的語言程度等都給他提供了較理想的“可理解性輸入”***comprehensible input***,其中包括“針對外國人的談話”

  ***foreigner talk***,“教師語”***teacher talk***、“同伴語”***peer talk***等;

  而外語學習者則不同,他一般不可能得到foreigner talk之類的輸入,由於外語教師語言水平總體上不能與第二語言教師相比,teacher ta1k的質量和數量都不如第

  二語言教學課堂, peer talk在很大程度上也受到限制。

  英語在一個國家或地區是二語教學還是外語教學,還有一個重要標誌,那就是看當地學校的課程是不是用英語授課。如果除了英語課,其他課程用母語講或大部分用母語講,英語教學就是英語外語教學***TEFL***。顯然在中國,英語是外語,而不是第二語言,中國缺乏把英語作為第二語言教學的環境。母語可以習得,二語也能習得,但外語是不能習得的。

  而在我們的小學英語課上過多的強調了情景的創設,甚至是為了情景而情景,以至於產生了虛假的情景。很多老師抱著在這樣的情景中給孩子們以自然習得英語的期望,原本就是無本之木,無源之水,顯然是不切合實際的。在35分鐘的英語課上,老師用外語授課的時間到底有多少,學生能開口說外語的時間又有多少?有多少學生的家庭有外語環境,有多少學生父母懂外語,學生在課餘時間主動或被動接觸外語的機會又有多少?我們儘可以看到一些十分成功的小學英語教學觀摩課,在這些觀摩課上英語教師和學生配合的天衣無縫,聽說讀寫的操練樣俱全,加上朗誦,短劇,多媒體演示,教學者為之興奮,聽課者為之激動。然而,在一年365天的外語教學中,這樣的課又有多少呢?這本帳,從事英語教學的一線教師心中應該是很明白的。

  二、小學英語教學應較多地採用採用認知法,而不是直接法。

  直接法即大量接觸真實的語言,進行真實的交流,*大量重複模仿,強化記憶,養成習慣。視聽法、聽說法、交際法都屬於直接法。以直接法為主進行教學,一定要有語言環境,要有高水平的師資,班額要小,學習和使用英語的機會要多。認知法不排除模仿,但由於缺乏語言環境,學習途徑主要是通過理性思維,學習語音、語法、詞彙知識,掌握語言規則,指導聽說讀寫,舉一反三,形成可持續發展的語言能力。英語在中國是外語,中國學生學英語,不論是小、中、大學,都不能採用二語教學型別,而要以語言知識為柺杖,在運用經驗學習的同時,要注意理性認知;對於小學生

  尤其要培養他們可持續發展

  小學英語趣味教學得失

  有人說:英語是英美帝國用來大量消耗發展中國家教育資源的武器。中國有約5000萬中學生,600萬大學生,還有無數的小學生甚至幼兒園的小朋友正在可憐兮兮地啃著英語這塊"金磚"。但是,不管你願不願意承認,隨著全球程序化的加快,英語已經成為世界上最強勢的語言。當一門語言取得國際交往的標準語言地位時,我們就只能遷就它、掌握它,進而利用它,此為上策。因而,新的《英語課程標準》要求從小學三年級開始開設英語課程,正是順應了這一潮流。

  照顧到小學生的年齡特點,因此新的《英語課程標準》強調英語課程應從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入手,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的潛在能力,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的全過程,將學習變成學生自覺、自願、高興的事,讓學生做學習的主人。這就要求小學的英語教學無論從內容上,還是從形式上均要富有趣味性,以吸引學生的興趣。基於此,我立足於課文內容,設計出了一些能激趣、導趣的活動形式,以活躍課堂氣氛、提高課堂效率:

  一、聽聽、說說、做做。

  例如,在教完1-10的數字後,我讓孩子們拿出籃球,如果老師發出的指令是:"Ten."則學生邊拍球邊用英語數數,這樣既玩了球,又複習了數字,一舉兩得。又如,在教學Body時,我讓孩子們一起來做Touch遊戲,即老師發指令,學生邊做動作,邊重複身體部位名稱。

  如,老師說:"Touch your mouth. "學生邊指自己的嘴巴,邊說:"Mouth, mouth, this is my mouth."這樣既鍛鍊了學生的聽力,又加深了學生的記憶。  

  二、演演、說說、唱唱。

  表演是學習語言的有效途徑,小學生更有愛表現的慾望,如在教學Animal時,讓孩子們抓住每種小動物的特徵,邊讀單詞邊做動作,邊做動作邊找相應的單詞卡片,整個課堂就像是一個可愛的動物園,學生們的表現力特別強,情緒高漲。在教學活動中,我還發現孩子們很喜歡唱歌,因此,在教學中,老師可以適時地教一些英語歌曲,既可以調動他們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又可以增強記憶,活躍氣氛。如,在教學一星期七天的英語表達方式後,教唱"The days of the week.",學生能很快地記住Sunday、Monday等單詞,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

  三、聽聽、說說、畫畫。

  這種方法可以發揮學生的想象力,訓練學生在頭腦中將英文單詞與相應的圖聯絡起來,從而增強分辨、記憶單詞的能力。例如,在學習hot, cold, rainy, windy等表示天氣情況的單詞的同時,引導學生用簡單的圖畫來表示單詞的意思。如:戴草帽或搖扇子表示hot,打傘或穿雨衣表示rainy,頭戴紗巾或樹枝搖擺表示windy,戴墨鏡表示sunny,打雨傘、搖扇子表示hot and rainy……又如,在教學My clothes時,學生根據老師的指令畫出襯衫、毛衣、褲子、連衣裙等衣物,與此同時,我還讓他們根據指令給這些衣服塗上不同的顏色,並把這些衣物畫在桌子上、椅子上或掛在繩子上。通過這一系列活動,既鞏固了新學的單詞***衣服名稱***,同時又複習了已學過的知識***顏色、方位***。 

  由此,我認為趣味活動已成為小學生愛學、樂學、會學英語的"藥引子",這些趣味活動對於活躍課堂氣氛、提高課堂效率確實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但是,凡事皆有度,趣味活動也不是萬能的,如果教師把握不好時機和深度,那麼有時反而會使教學步入誤區。 

  例如,我遇見一個學生,聽說他剛開始學英語,就問他:"小貓用英語怎麼說?"他回答:"小花貓,喵喵喵,cat cat是小貓。"我又問他:"蘋果怎麼說?"他說:"蘋果是apple,apple,apple是蘋果。"對他而言,小貓、蘋果的英語單詞和漢語是一個整體,每次他都必須經過兒歌這段思維才能想起英文單詞。  

  還有有的老師常常愛把要學的英語句子編成歌曲教給孩子們唱,這種形式學生很喜歡,可是有的時候單詞的發音會因為單純迎合歌曲的調子而被扭曲,由此導致學生髮音不準,反而收不到好的效果。

  所以我認為,我們在提高課堂趣味性的同時,一定要把握好時機和方法,讓孩子們既學到正確無誤的語音、單詞和句子,又體驗到學習的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