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英語課堂教學的傳統文化

  一、傳統文化翻譯的特點

  首先,中國傳統文化翻譯使用大量的專業性詞語。傳統文化愛好者對英語文化新聞報道中的專有名詞瞭若指掌。但是,不太瞭解中國傳統文化的外國友人理解起來就有一定的障礙。如一些中國傳統節日的翻譯:LanternFestival***元宵節***,而“lantern”本是“燈籠”的意思;TombSweepingDay***清明節***,而“tomb-sweeping”本是“掃墓”的意思;DragonBoatFestival***端午節***,而“dragon-boat”本是“龍舟”的意思。其次,中國傳統文化翻譯中有時牽涉到成語、諺語以及古詩詞的翻譯,此時要準確把握詩句的含義,不要一味地追求句式的對仗工整。再次,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翻譯是建立在瞭解其濃厚文化底蘊的基礎上,不僅要了解它的來源、典故,還要了解它的傳統民俗如食品、服裝、節日、禮節、宗教等各個方面的知識。

  二、生態教學法培養傳統文化翻譯能力的策略和方向

  生態教學指的是把課堂教學主體***教師、學生***和與課堂教學相關的教學內容、教學目標、教學過程、教學方法、教學評價等要素和環節在生態學的基本原理指引下有機聯絡、協調統一、相互促進。生態課堂各要素、環節中始終貫穿的是聯絡、發展、共生、平衡、開放等生態理念。在高校英語教學中,特別是培養學生傳統文化翻譯能力方面,需要教師的教授、講解、分析、指導和學生的學習、討論、總結、交流有機結合。

  1.課堂教學內容應體現整體性和聯絡性生態理念認為,一切事物都處於一個整體之中,整體是部分存在的前提。在生態化大學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在設計教學內容時應以聯絡性和整體性作為指導。其一,教學內容要體現相鄰知識系列的整合,要體現性質相近課程的整合。在傳統文化翻譯教學中,應恰當地融入英美文學、語言學、詞彙學、修辭學等課程內容,體現與其他自然學科和社會學科的整合。其二,教學內容應充分體現學生與其生存環境的聯絡,重視對學生聯絡意識的培養。

  2.課堂教學過程應體現教學主體間的互動交流傳統文化翻譯教學過程應貫徹動態性、聯絡性、發展性等生態理念。教學過程應重視師生間的互動交流。教師應充分考慮學生的主體性和主觀能動性,多鼓勵學生積極融入課堂教學之中。另外,還應增加學生之間的交流機會。學生之間的交流不僅能鞏固知識,還能拓寬彼此視野,活躍課堂氛圍,增加課堂的生機和活力。

  3.課堂教學應採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傳統文化翻譯課堂教學方法應貫徹多樣性、聯絡性等生態理念。一是文化背景知識介紹與匯入。背景介紹主要指教師選擇與課文內容相關的文化背景知識,在教課的同時講解給學生,使他們對與課文內容有關的特定文化知識有所瞭解,形成一定的文化意識。進行不同的文化對比指教師在講解本國文化知識的過程中側重與外國文化內容進行聯想和比較,使學生形成全球文化意識。二是傳統文化中的內涵探索。教師可以在傳統文化教學中介紹詞彙的文化內涵,實現詞彙與文化教學的結合。此外,教師應正確引導學生閱讀一些傳統文化方面的報紙、圖書,並督促他們在閱讀時認真積累有關文化背景、社會習俗等方面的知識。三是案例分析實踐。教師可以根據特定的教學目的編寫相關的案例,通過學生之間的討論和辯論,培養學生的能力,包括分析技巧、思辨能力、翻譯技巧和溝通能力。四是角色扮演與情景模仿。常見的有兩種形式,一種是通過規定情景和目標完成角色扮演;另一種是在整個過程中,學生是任務完成的主體,教師的主要任務是指導學生運用所學的文化知識、翻譯技巧、策略完成特定情景下的傳統文化翻譯任務。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利用課外時間把課文改編成情景劇,充分地瞭解課文中出現的傳統文化知識。五是適度地使用多媒體。傳統文化翻譯課堂的構建離不開豐富多樣的教學資源,例如:播放視訊,利用模型、照片和PPT等能夠改變學生的學習思路,拓寬他們的視野,提高他們的學習效率。相關研究證明,學習文化翻譯最好的方法就是體驗文化氛圍,促進對不同文化背景下人群的理解,進而增強學生的文化理解力。

  4.課堂教學評價要多樣化生態理念認為,多樣性是生態系統存在的基礎和前提。生態系統要充分發揮其作用,離不開各個部分多樣性的存在。傳統文化翻譯課堂的生態化必須以多樣化的教學評價作為重要條件。教育生態學要求教學評價應當有益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其獨立的學習能力,實現其全面發展。例如:同學之間的評價可以用來提高學生的翻譯能力,這種評價既能刺激學生的學習興趣,也能訓練其批判性思維能力。

  三、總結

  文化知識和語言技能是提高傳統文化翻譯能力的基礎。有效的學習策略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和效果,培養他們的自我學習能力。積極的態度是實現學生主動、可持續發展的內在要求。文化意識有助於學生正確地理解和使用語言。在培養學生傳統文化翻譯能力的過程中,如果這些能力目標得到重視,學生就能夠掌握有效的學習策略,養成積極的人生態度,體驗豐富多彩的文化,提高傳統文化翻譯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