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認識直角教案

  在認識直角的過程中,培養與人合作的意識,發展初步的觀察能力和實踐能力,接下來小編為你整理了,一起來看看吧。

  

  教學內容:二年級數學教材P66-68。

  教學目標:1、經歷認識直角的過程,會辨認直角、銳角和鈍角,會用已知直角比一比的方法,去判斷直角。2、在認識直角的過程中,培養與人合作的意識,發展初步的觀察能力和實踐能力,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絡,增強數學學習的興趣。

  教學重點、難點:初步感知直角的特徵;會畫直角,判斷直角、銳角、鈍角;建立直角的表象。

  教學準備: 三角板、紙片、鍾、多媒體

  教學過程:

  一、認識直角。

  1、談話:前面我們認識了角,現在你知道角是由哪幾部分組成嗎?***指名彙報***

  2、談話:看看這個正方形,你能指出它的角嗎?

  ***指名一生上前指角,指出有4個同樣的角***

  在紙工袋上有幾個這樣大小的角?三角板上呢?

  3、談話:剛才我們找出的這些角都有一個共同的名稱,叫“直角”。一般我們還要在直角上標上一個符號來表示直角。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認識直角。

  二、折角。

  1、 談話:那麼你想自己來折一個直角嗎?

  ***學生用圓形紙和不規則紙折角***

  2、 提問:比較你折的兩個直角,有什麼發現?

  再與三角板上的直角比一比,你又發現了什麼?

  ***學生分別比較後彙報***

  3、提問:你能得出什麼結論嗎?***直角都是一樣大小的***

  三、找角。

  1、談話:在我們生活中許多地方都有直角,你能從教室裡找到其他的直角嗎?等會兒要請你來說一說:你找到的直角在哪裡,你是怎麼知道它是直角的?

  ***學生找直角***

  2、提問:誰來交流一下,你找到的直角在哪裡,你是怎麼知道它是直角的?***全班交流***

  3、談話:小朋友真棒,找到了那麼多的直角。其實啊,在我們經常看見的鐘面上也有直角,你知道嗎?***課件出示例1想一想***

  ***學生交流,教師在鐘面上撥一撥,並驗證***

  4、談話:當然在我們數學書的封面上也有直角,你用什麼方法可以找到數學書封面上的直角呢?

  ***學生彙報,兩種方法。***

  下面就請你用自己喜歡的方法找到數學書封面上的直角。***學生活動***

  5、提問:你找到幾個直角?誰來指一指?

  ***指名上前指一指***

  6、談話:小朋友們真聰明,下面老師要考考大家了,你能用任意兩塊三角板拼出一個直角嗎?

  ***同桌合作拼直角***。

  指名彙報,並展示拼出的直角,另請生驗證。***

  四、畫角。

  談話:拼了角後,你想把直角畫下來嗎?

  ***學生在書本P68方格紙上畫一個直角。

  指名展示,並說說你是怎麼畫的?怎樣驗證?

  教師在方格紙上示範畫直角,學生再畫一個直角***

  五、認識銳角、鈍角。

  1、 談話:剛才我們折了直角,畫了直角,並知道在生活中有許多直角。請你再看看這幾個鐘面上時針和分針所組成的角,哪一個是直角呢?***圖略***

  這個角比直角***小***,它也有一個名稱,叫銳角。那麼這個角比直角***大***,名字叫鈍角。看一看你們的三角板上有銳角和鈍角嗎?誰來指一指?

  ***指名上前指一指***

  六、練習

  1、想想做做第4題。

  下面的角,哪些是直角,哪些是銳角,哪些是鈍角?

  學生獨立完成,指名彙報。

  2、想想做做第5題。

  照下面左圖的樣子標出其他各圖形中的直角.

  學生獨立完成,指名展示、彙報。

  3、在下邊的圖形中,你能找到幾個直角、幾個銳角和幾個鈍角?***圖略***

  七、總結

  談話: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什麼收穫?

  蘇教版認識直角教學反思

  《認識直角 畫直角》這節課是在學生初步認識了角的基礎上進行的,我將課堂設計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匯入。首先複習第一課時的內容角的定義及各部分名稱,讓學生進一步更熟悉角。接著從一組生活中的直角圖形入手,揭示直角。讓學生將角與直角進行比較,這一部分進行得比較順利,學生頭腦中初步有了直角的印象。

  第二部分探究新知識,我分為三層次:

  ***1***從生活中找直角,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絡。在這部分中注重讓學生找、表述直角的各部分名稱。通過摸一摸、比一比加深對直角三角板的直角的比較認識,由於學生表述的不是很到位,所以叫了很多學生表述,雖然用的時間多了些,但是學生對直角的認識更深刻了。

  ***2***判斷直角,在判斷直角前,讓學生自我思考,全班質疑,如何用圓紙片創造直角時,有學生憑感覺去折直角,這樣就可以引導學生:“這樣折的直角你能肯定是直角嗎?”進而引導學生自己去思考,進而尋找判斷直角的更好的方法——用三角板去量,因為前面鋪墊的好,所以這一部分進行的效果很好。另外還有個別學生用三角板的直角判斷一個角是否是直角,還是有困難的。不知道怎樣放置三角板。課下需要個別輔導。

  ***3***畫直角,首先我先讓學生自己嘗試自己畫然後講解做示範,在引導上臺展示的同學的時候沒有照顧到全域性,以至於一些學生沒跟著我的講解走。在同學們畫的過程中都能用三角板的直角畫,但是也出現了一個問題:直角的頂點畫的不夠規範,不夠尖。所以,我利用課間反覆演示直角的畫法,讓學生按步驟練習。在畫直角的時候發現了學生畫的直角方向是朝下的,我就腦袋機靈一動想把它作為模板告訴,學生不管直角的方向是朝向哪的只要滿足判斷直角的條件就是直角,可是我用的語言並沒有達到那麼好的效果。學生畫直角雖學得很好,就是在畫好後要標上直角的符號,有些小朋友總忘記標。

  第三部分鞏固應用。由於時間不夠就沒有全部完成。在課件的設計上,我儘可能多的設計了找一找、做一做、畫一畫等動手操作活動,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參與學習,讓學生在充分的活動中,在自主探索與使用交流中,建立直角的表象,從而豐富對直角的認識,發展空間觀念。真正體現“讓學生親身經歷將實際問題抽象成教學模型的過程”這一基本理念。

  總之,教學設計一定要從學生的認知心理認知規律出發,在瞭解學生的學習狀況下,將教學過程的每一段時間估計好,把各方面情況都考慮好做到知己知彼才能將教學進行得更有效果。同時教學語言是一門很深的藝術,而數學教學語言更是是講究清晰縝密、簡明扼要。表揚的語言也是講究藝術的,不能單調不能泛泛稱讚否則就失效。例如:老師很喜歡你回答問題的聲音、你的見解真獨特、你的回答真完整等等,更調動學生學的熱情,課堂氣氛活躍。在這次課中我深切體會到一個老師的眼睛看到東西角度必須比任何人的都要深刻敏銳,要眼觀八方縱觀全域性,不能讓一個學生從你的眼皮底下漏掉,不能讓任何一個學生逃離學習程序。在每一次教學中得到的所有經驗和體會都將成為我人生中的寶貴經驗,我相信自己在好好消化好好改進以後,不斷參與課堂教學,我的教學會取得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