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學生寒假學習方案的制定

  在寒假期間怎麼制定科學有效的學習方案呢?想知道的同學趕緊往下看哦,以下是小編分享給大家的初中學生寒假學習方案,希望可以幫到你!

  初中學生寒假學習方案

  一、時間安排

  1.每天必須保證足量學習6小時,內容包括:寒假各科作業:語文閱讀、數學練習、英語聽力等。

  2.每日英語聽力或口語30分鐘

  3.中午保證一小時休息,下午學習或外出體育活動

  4.做作業的要求是這樣的:陽光假日和假期學習指導在寫之前先在練習本上做一遍,發現其中的問題,如有沒有不會的,做重點標記,然後對不會的進行重點學習。對於陽光假日上面需要了解的新知識進行系統的學習。之後通過家長批閱、講解,合格之後工整的寫到作業本上;每個單元完成之後要進行單元試卷的作業,並且規定時間完成。

  二、學習計劃

  1、預習下學期所學新課。制定嚴格的預習計劃,然後堅決實行之。計劃的落實以自學為主,要儘量地自己看懂;不會的要做出標記,等以後解決,或詢問他人馬上解決。預習新課要儘量多預習,爭取預習下學期新課的三分之一以上。

  2、複習舊課。對以前學過的舊知識必須時常複習,要用10天左右的時間來複習舊知識,複習時儘量採用目錄回顧法,對不會的知識儘量摘錄下來,留待以後在複習時作重點複習用。

  3、自覺寫2篇以上語文作文和英語作文,養成自覺修改文章的好習慣。

  4、看一部中國古典名著,並做好筆記摘抄。

  5、堅持練字。每天學習累了的時候,要仿照一本好的字帖去練字。

  三、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

  1、為了養成好的生活習慣,我對自己規定了以下幾點:a、自己的房間要保持整潔、常常打掃。b、早睡早起。***7:00前起床,22:00前休息。***c、每天11:30吃午飯,12:00午休,14:00起床。d、自己的事情自己做。e、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f、學會做一些簡單的飯菜7、每週進行2~3次體育鍛煉,如:爬山、游泳、羽毛球、乒乓球等增強體質。

  2、提高思想認知水平和道德素質,不斷完善自己。

  3、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自己形成一種思維全面、反應敏捷、運作正確、快速的學習機制;養成一種勤學、善思、好問、求實的學習習慣。

  初中學生寒假學習技巧

  一、合理利用時間,做到科學安排。

  同學們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制定出合理的計劃,每天要做到早起早睡,認真而有計劃地完成暑假作業;堅持陽光鍛鍊時間不少於半小時;注意用眼衛生,有節制地看電視、上網,儘量不去網咖。

  二、親近書籍,學會求知。

  暑假是同學們自行“充電”的黃金時期。同學們以自主閱讀為主,每人讀些好書,可以通過向老師瞭解或同學推薦等找到自己需要的好書;也可以看些高考滿分作文,多記些好詞、好句、好段落並真實地記錄下自己的閱讀感受。希望同學們多讀好書,擴大知識面,在好書的陪伴下快樂成長。

  我們很多同學在上學期間,在某些學科上沒有學習好,或者學得不透,存在知識上的缺陷,正好利用暑假可以補習並追趕上這個學科的學習;也可以做好下個學年學科的預習。

  三、幫助父母,學會關心。

  父母的含辛茹苦,同學們都有切身的感受。暑假中,我們可以陪父母聊聊天,逛逛街;幫父母拖拖地,洗洗衣服;和父母一起去探望爺爺奶奶。也可以通過在家庭中不同角色的換位體驗,把當爸爸、媽媽作為扮演的角色,參與“今天在家我‘上崗’”等孝心活動,學會為父母分憂,提高生活自理能力,用自己的行動讓父母感到:我們已經長大,要懂得感恩!

  初中學生寒假學習建議

  一、計劃管理――有規律

  1、長計劃,短安排。制定一個短期學習目標,這個目標要切合自己的實際,通過努力是完全可以實現的。達到了一個目標後,再製定下一個目標,一個目標一個目標地實現。

  2、擠時間,講效率。重要的是進行時間上的通盤計劃,制定較為詳細的課後時間安排計劃表,課後時間要充分利用,合理安排,嚴格遵守,堅持下去,形成習慣。計劃表要按照時間和內容順序,把放學回家後自己的吃飯、休息、學習時間安排一下,學習時間以45分鐘為一節,中間休息10分鐘,下午第四節若為自習課也列入計劃表內。

  二、預習管理――爭主動

  1、讀:每科用10分鐘左右的時間通讀教材,對不理解的內容記錄下來,這是你明天上課要重點聽的內容。預習的目的是要形成問題,帶著問題聽課,當你的問題在腦中形成後,第二天聽課就會集中精力聽教師講這個地方。所以,發現不明白之處你要寫在預習本上。

  2、寫:預習時將模糊、有障礙、思維上的斷點***不明白之處***書寫下來。

  讀寫同步走

  3、練:預習的最高層次是練習,預習要體現在練習上,就是做課後能體現雙基要求的練習題1到2道。做題時若你會做了,說明你的自學能力在提高,若不會做,沒關係,很正常,因為老師沒講。

  三、聽課管理――重效益

  聽課必須做到跟老師,抓重點,當堂懂。聽課時要跟著老師的思維走,不預習跟不上。跟老師的目的是抓重點,抓公共重點,如:定理、公式、單詞、句型……更重要的是抓自己個性化的重點,抓自己預習中不懂之處。事實證明:不預習當堂懂的在50%~60%左右,而預習後懂的則能在80%~90%左右。當堂沒聽懂的知識當堂問懂、研究懂。

  四、複習管理――講方法

  有效複習的核心是做到三個字――想、查、說。

  1、想:即回想,回憶,是閉著眼睛想,在大腦中放電影。學生課後最需要做的就是是回想。此過程非常重要,幾乎所有清華、北大、高考狀元都是這樣做的。學生應在每天晚上臨睡前安排一定時間回想。

  2、查:回想是目前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承認的最有效的複習方法,也是查漏補缺的最好方法。回想時,有些會非常清楚地想出來,有些則模糊,甚至一點也想不起來。能想起來的,說明你已經很好地複習了一遍。通過這樣間隔性的2-3遍,幾乎終生不忘。而模糊和完全想不起來的就是漏缺部分,需要從頭再學。

  3、看:即看課本,看聽課筆記。既要有面,更要有點。這個點,既包括課程內容上的重點,也包括回憶的時候沒有想起來、較模糊的“漏缺”點。

  4、寫:隨時記下重難點、漏缺點。一定要在筆記中把它詳細整理,並做上記號,以便總複習的時候,注意複習這部分內容。

  5、說:就是複述。如:每天都複述一下自己學過的知識,每週末複述一下自己一週內學過的知識。聽明白不是真的明白,說明白才是真的明白。堅持2~3個月就會記憶力好,概括能力、領悟能力提高,表達能力增強,寫作能力突飛猛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