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優秀作文例文

  作文教學作為高中語文教學中的一個重要環節,想培養學生語言應用能力,提高作文水平,需要長時間的積累訓練。下面是小編為您整理的關於的內容,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一

  田野裡最後一抹殘陽消逝在西邊的天際,漆黑的夜幕在朦朧的黃昏後降臨了。乘涼的人們帶著一絲舒爽談談笑笑回家了,夏蟲熱鬧地演奏著小夜曲,微風輕拂著河畔的柳枝有節奏地拍打著欄杆,在這一片黑暗中,一縷浮動的白色若影若現,隨著便是一個老邁蹣跚的身影,在風中搖晃。他緊靠著欄杆,用黑暗疑望著黑暗,他也許正在沉思著什麼,又也許在期待著什麼?

  這時,河畔邊的笑聲在那一瞬間振動了他的耳膜,那是溫暖的團聚聲,那是幸福的歡笑聲,他的嘴角微微顫動了一下,也許這笑意,那郊外野炊的欣喜,那對酒當歌的暢快,那閤家歡聚的溫馨……往事一幕幕潮水般地湧上他孤獨的心頭,溫暖了他冰冷的心扉。但那片刻的沉醉早已被黑暗吞噬,伴隨他的只有無形的風暴和鬆懈的流水。頓時,他的眼裡充滿著憤怒,他狠狠地踢打著欄杆,嘴裡不停地詛咒,然而風依然那樣縹緲,流水仍舊那樣無聲。他討厭它們的無動於衷,他咆哮著,他狂吼著,用自己早已麻木的身體堅強地抵擋著那些無情的擊打。夜,依舊是這樣地寧靜。

  漸漸地,他累了,倒在那一片綠草地上。也許過了些許時,他就慢慢平靜下來了。他那解脫了的心房被迸發的思緒充溢著,他陷入了回憶中:“年輕時,我堅強勇敢,執著熱情。有時,我所面臨的問題已陷入了無從下手,面臨無幸時,當別人早已放棄離開時,我卻不輕言放棄,一次次的鑽研中尋找問題的答案。在接受自然的考慮時,我咬緊牙關,奮勇向前,不到最後決不輕言放棄,一次次地在山窮水盡中覺得柳暗花明。我曾高傲地蔑視花木的凋殘,蔑視夕陽的消逝,蔑視他人的退縮,蔑視淚水的無能。我的生命是周而復始,充滿青春的活力。”但如今的他早已是風燭殘年,老態龍鍾了,他再也不能言辭鏗鏘,盲目自詡了。他的身體被倔強的小草撐了起來,使他不自由地站了起來,他的嘴角又微微顫動了一下,低頭撫慰著那刺人的草尖,他的心被刺痛了,深深地被刺痛了,他居然笑了,他抬頭堅定地望著黑暗,他在想些什麼,又在期待著什麼?

  漆黑的珍珠上鑲上了一顆顆奪目的鑽石,那閃爍的繁星,確切地說那是一顆顆活力四射的心,照亮了他的世界,他用著光明注視著光明,是在嘲諷欄杆的堅硬,還是在感謝它的良苦用心。他又笑了,笑地那麼開懷,他為自己是這個世界最後存活的人而自豪。他迎著永無休止的晚風,邁向那沒有盡頭的盡頭。

  二

  那一年,我們十六

  每天沒心沒肺的笑著但笑容裡帶著淡淡的憂傷卻沒有人懂得。

  那一年我們十六

  想與父母好好的相處卻總是背心而違一次又一次的傷害著。

  那一年,我們十六

  在不該遇到的時間裡遇到了那個人明知不該相愛卻還是愛上了。

  那一年我們十六

  執著著自己心中的愛情執著的認為這就是愛情,執著的堅持自己心中的天長地久。

  那一年,我們十六

  到處都留著我們青春的痕跡放肆的笑、一切瘋狂的執著著一些東西。

  那一年,我們十六

  單純的享受著這快樂的時光喜歡做著一些瘋狂的事情年輕就有資本張揚。

  那一年,我們十六

  骨子裡的不羈沒人懂得幻想著大以後的生活長大了才知道事實並非自己想象的那樣。

  那一年,我們十六

  男生在籃球場上揮汗如雨女生鑽一堆說著悄悄話朦朧的情愫激盪著我們的心靈。

  那一年,我們十六

  我們說著彼此的誓言,至死不渝我們就那樣相愛著單純的喜歡著對方。

  那一年,我們十六

  我們在星空下許下諾言我們用自己的方式關心著對方。

  那一年,我們十六

  承載了太多本不該屬於我們這個年齡的東西我們用自己的方式維護著自己的尊嚴或許,在大人眼裡,我們是幼稚的。

  那一年,我們是十六

  我們很年輕我們用自己的方式宣洩著對這個世界的不滿。

  那一年,我們十六

  穿著很另類很個性的衣服自認為很酷。

  那一年,我們十六

  是個犯錯的年齡是個放肆的年齡是個揮灑青春的年齡。

  那一年,我們十六……

  三

  很多年前,在法國西南部一個名叫干邑的小鎮上,有一位家境貧寒的小孩常給當地的葡萄酒廠看守橡木桶,以掙錢補貼家用。他是一位非常勤奮且用心的男孩,每天一大早就來到酒廠,用抹布將一個個橡木桶擦拭得乾乾淨淨,然後一排排整整齊齊地排好。這其實超出了他的工作職責,他只要看住木桶,不被別人偷走便可,但他樂意做這些,因為他喜愛上了酒廠。酒廠主非常喜愛小男孩的敬業精神,每個月都給他開雙倍的工資,看到小男孩喜歡釀酒,還教給他一些釀酒的技術。

  然而令小男孩沒有想到的是,這個地方往往晚上會颳風,一夜之間他排列整齊的木桶,尤其是小木桶便會被風吹得東倒西歪,看著自己的勞動成果被破壞,他很委屈地哭了。酒廠主得知原因後,輕輕地摸著他的頭說:“孩子,別難過,想想辦法,我們可以征服風的。”於是,他讓小男孩靜靜地坐在木桶上,思考木桶不被風吹倒的辦法。小男孩想了半天,還是沒有個頭緒,他順腳踢了一下旁邊的小木桶,又踢踢自己坐著的小木桶,旁邊的小木桶一下子便倒了,而他坐著的木桶則一動不動。

  辦法有了!他去小河裡挑來一桶一桶的清水,把它們倒進那些空空的橡木桶裡,他整整忙了一天。

  當他把所有的橡木桶灌滿水後,天也黑了。第二天,天剛矇矇亮,他起床後跑到放桶的地方一看,那些橡木桶一個個像昨天那樣排列得整整齊齊,沒有一個被風吹倒吹歪的。小男孩高興地把這件事告訴了酒廠主,酒廠主微笑著對他說:“孩子,那些木桶裝滿水後為什麼不被風吹倒?那是因為你加重了木桶的重量!”

  從那以後,周圍的酒廠都採用小男孩的方法,節省了許多勞動,又保持了木桶的乾淨。小男孩也不斷地加重自己的重量,從看守木桶到參加釀酒,從傳統到創新,他讓名不見經傳的干邑小鎮變得舉世聞名。這個小男孩就是日後的雷米·馬丁,葡萄酒經典品牌——“人頭馬”的創始人。

  你我都是風中的木桶,很多時候都不能左右自己,但只要記得:加重木桶的重量,就永遠不會被風吹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