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青春的真實勵志故事

  有很多都是很值得我們每一個年輕人抽出時間去看看的,那麼都有哪些呢?一起來看看吧。

  :笨錢效應

  作者:劉威麟

  最近看到一篇蠻有趣的報道,作者舉一個例子:每個人一開始對股市作配置,好幾只股票一起買,當有幾隻股票,漲得特別高,而有一些股票,還沒有開始漲。

  到了第三天,你會做什麼事?答案:你很有可能“受不了”了,將不漲的股票賣掉,改拿去買漲的股票!

  甚至有人還反問:“這樣有不對嗎?”當然不對了!

  因為,今天漲的股票,不一定明天會繼續漲,但我們都會因為它的結果是今天漲了的“初步假成果”,而忍不住判定自己選的這些股“才是對的”,而一窩蜂地賣掉其他持股加碼在這個“假對”的選擇上。

  我們忽略了,那些不漲的,其實也是先前自己思考周全之後的睿智決定,而且很有可能到了下星期,才會輪到它們開始漲,但,我們就是無法剋制自己,被眼前的“初步漲”給迷惑了。

  經濟學家將這個現象稱為“笨錢效應”。

  而笨錢效應,絕不只出現在“笨蛋”身上!

  科學家已發現,反而是“左腦”裡面的邏輯編譯功能特別強的聰明人,容易發生“笨錢效應”。

  據文章表示,實驗證明,就連一些對“概率”非常瞭解的MBA的學生,當投擲硬幣好幾次都是“反面”,他們竟會願意打賭接下來一定是“反面”。他們並不笨,反而是因為太聰明,所以不斷地被表面的“初步假成果”給誤導。

  問題來了,是否“笨錢效應”根本就是“罪魁禍首”,讓我們無法快快地達成自己原本人生設定的夢想、目標、財富?

  怎麼說呢?

  首先,我們既然還沒有到非常成功,表示我們現在的“結果”,無論是財富、位階、權力、知名度……肯定還沒有到一生“最高峰”的階段。

  但,在過程中,我們已經看到自己的一些“初步假成果”,它們好像誘導彈一樣,是假的,讓我們不斷地產生“笨錢效應”。

  比方說,A君進入一家公司之前,原本豪氣干雲,只想“學學就走”,沒想到,進入公司後,一直不敢離開,因為他進入那家公司之後,很快得到升遷,由於這個“初步假成果”讓他認為自己做了對的決定,一直很得意於自己的決定,所以將原本的豪氣與人生大計拋在腦後,暫時偏安於此,不去管它們了。

  B君原本對愛情充滿憧憬,談了一場轟轟烈烈的戀愛,結果竟被愛人拋棄,受了傷,此後就一直被這個“初步假成果”影響,因而再也不敢輕易相信人,讓他/她再也無法好好地愛人,也讓他/她不容易再找到更好的伴侶。

  以上的A君和B君,都是聰明人,原本對人生有很棒的規劃,但都因為碰到“初步假成果”,引發了一連串的“笨錢效應”,改變了自己。

  可怕的是,這是一個迴圈。想想,我們如果還不夠滿意現狀、認為現在還不是一生的高峰,然後,還繼續被目前的“初步假成果”影響,而去繼續支援原本的決定,當然就更“脫不了身”,永遠都脫不了身了。

  所以,越聰明的人,越要懂得回溯去回憶一下,自己當初是怎麼想的。

  “莫忘初衷”,越聰明,越要牢記在心,別被眼前的小成就給迷惑,要一直要求自己再去聽一遍,心中那個小孩、最初的聲音。

  他不笨,他才是最聰明的。

  :你若不哭,命運便笑

  作者:清風慕竹

  西漢本始二年公元前72年,漢宣帝下了一道詔書,想把祭祀漢武帝的“廟樂”升格,以大力頌揚他曾祖父的豐功偉績。公卿大臣們立刻表示衷心擁護,不料長信少府皇太后師父夏侯勝卻站出來說“武帝雖有攘四夷廣土斥境之功,然多殺士眾,竭民財用,奢泰亡度,天下虛耗,百姓流離”,結論是“不宜為立廟樂”。這無異於是對皇帝權威的公然挑戰,丞相、御史大夫等人立刻行動起來,聯合彈劾夏侯勝“非議詔書,毀先帝”,丞相長史黃霸因為不肯在奏章上簽名,也被以“不舉劾”的罪名一道上報給了皇帝。於是,他們很快被以“大逆不道”的名義逮捕下獄,判為死罪,等待秋後問斬。

  在冰涼血腥的監獄中,夏侯勝不免心灰意冷。他素來性情耿直,不會曲意逢迎,如今不過說了句實話,便受此大辱,想想皇上的寡恩,想想人生的無常,夏侯勝的鬱悶可想而知。

  事實上,那個什麼都沒說、什麼都沒做的黃霸應該更冤,可他生性樂觀,似乎一點也不在意眼前的一切。他早就知道夏侯勝是個大儒,很想跟他學習《尚書》,只是一直無緣親近,沒想到因意外的災禍被關進了同一間牢房,他心想:自己身為官吏,卻沒有深入研讀過經書,原來天天忙工作沒有時間,現在時間也有了,而良師近在眼前,為什麼不趕緊補上這一課呢?

  當他向夏侯勝表明求教之意時,夏侯勝不禁苦笑連連,他說:“咱們都犯了死罪,明天就要被處死了,現在讀經有什麼用?”

  黃霸說:“孔子有言:‘朝聞道,夕死可矣。’人應該活在當下,抓住現在,學有所得,心有所悟,今天就是快樂的,何必管虛無縹緲的明天呢?”

  夏侯勝聽了,精神為之一振,內心大為感動,當即答應了黃霸的請求。從此兩個人席地而坐,每天夏侯勝都悉心向黃霸傳授《尚書》。黃霸盡心聽講,不懂就問,二人日夜講學津津有味,研讀到精妙處,時不時還拊掌大笑。弄得監獄的看守過來察看,結果是一頭霧水,搞不懂兩個將死的人為什麼這麼快樂。

  秋天轉眼就到了,看到樹上的黃葉飄落,有人提醒漢宣帝夏侯勝和黃霸的死期到了。宣帝於是派人到囚獄中調查這兩個人是否心中哀痛,有悔改之意,回報說他們每天以讀書為樂,面無憂色。漢宣帝心中不滿,但也感嘆二人之賢,不忍殺之,以至此案久拖不決。

  雖然身在監牢之中,決意活在當下的夏侯勝和黃霸心無阻礙,沒有什麼能夠束縛住他們。隨著時光的流逝,他們的學問研究得愈益精到,思想有了長進,精神更加充實。

  兩年後的一天,關東四十九個郡突然發生地震,山崩地裂,牆倒屋塌,死了六千多人。對統治者來說,這不僅是自然災害,而且是上天對世間存在冤獄的警示,漢宣帝不敢怠慢,一邊趕緊賑災,一邊宣佈大赦天下。夏侯勝和黃霸由此得以出獄,更讓他們驚訝的是,他們並沒有被逐回老家,而是直接被宣進朝廷,夏侯勝被任命為諫大夫,留在皇帝身邊,黃霸為揚州刺史,外放做官。

  真是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一場意外的地震讓兩個人獲得了新生。後來,夏侯勝以正直博學做了太子的老師,九十歲逝世,為謝師恩太后為他穿了五天素服,天下儒生都引以為榮。黃霸以精明幹練、政績卓著名揚天下,後來官至丞相,史書評價他,自漢朝建立以來,才能卓異的丞相多多,但論到治理百姓,則“以霸為首”,是要將他排到第一位的。

  誰能想到,夏侯勝和黃霸命運的轉折點,竟然是牢獄之災。只是從風光無限的士大夫,一下子淪落成了監牢中的死囚,這個轉折也太大了點,大得讓人難以適應。一般人可能就此抑鬱死了,可他們懂得人生的意義就是活在當下,從而在黑暗而恐怖的地方,每天都傳出了朗朗的讀書聲。

  一個人不可能總能贏,重要的是在跌倒時,自己不要認輸。海明威說:“一個人並不是生來就要被打敗的,你儘可以把他消滅掉,可無法打敗他。”在困厄時,只要你選擇了堅守,命運的轉機說不定就在眼前。用句流行語說,夢想還是要有的,萬一成功了呢?

  :害怕被OUT才去星際爭霸

  作者:草上飛鴻

  馬雪多少有些叫人心驚肉跳。

  她喜歡玩,走的似乎都不是“正道”,興奮起來帶著瘋狂,連父母也抓不住她的心思。他們常常嘆氣,不放心。

  小學時,馬雪就開始玩單機遊戲,越玩越“鑽”,初中時還逃課去網咖打遊戲。她跳舞跳到老家廣安的電視臺,然後玩滑板,搞搖滾,高考時竟然去拼美術,可惜一著不慎滿盤皆輸。郭敬明剛出來時,她也跟著做文學夢,不停地寫,不停地投,複賽時對方要她打50塊錢過去。她怕上當,50塊錢的數目也太大,自此文學夢斷。

  父母送馬雪去新加坡讀私立學校,她照樣玩,還很閒,朋友們就叫她“小閒”。兩年後回國,她自考了西南財大。跟著成都的一個樂隊學吉他,玩過一段時間後發現自己真的不適合,手指都按不下去。在廣安,她和朋友開了家咖啡館。有時候回去,她躲在咖啡館的遊戲室裡繼續玩電子競技,還是女孩子們很少玩的“星際爭霸”。

  這樣的一個女孩,周圍人會怎麼看?

  第一個人說她“玩物喪志”,馬上有第二個人附和,然後很多人都認為這個詞最適合她。母親也不知道她整天都忙些啥——一旦跟玩扯上關係,你投入再多時間,別人也以為你很閒、不忙,即使忙也算瞎忙。父親坐不住了,催她:“你快去找個工作嘛,要不我給你找個工作。”

  她當然不願意“拼爹”,自以為有信心的她心底也有恐慌吧。她不停地玩,玩來玩去,正是在努力嘗試、突破,希望以後能夠做點事情。贏對於她來說並非最重要,她最害怕在青春裡錯過,被生活OUT。不少人斷定她傻大膽、夠叛逆,其實“我本身還算很聽父母的話”,即使逐漸認準電競這條路,也僅僅把它當成一個興趣,承諾只利用業餘時間打電競。

  電子競技在許多人看來更稱得上叫年輕人“玩物喪志”的壞東西,國家廣電總局也曾禁止電視臺播出網路遊戲、電子競技節目。

  馬雪越朝前走,越體驗到其中“不好玩”的地方。一方面打電競要偷偷摸摸,因為太多人不支援,你越痴迷,越有人議論你“不務正業”;另一方面女生玩這個竟然也受歧視,因為男生總相信女生技術差、專注力低。“他們就覺得,女生在電競中只是擺著好看,當花瓶用的。”馬雪說。因此她打遊戲以來總把註冊資料改成“男”,她其實很不想這樣。

  馬雪真正想的是一直走下去,看看自己能不能改變點什麼。

  2011年,她從新加坡回來,接觸到電競報道,自小就擅長玩的她覺得自己也能從事其中。她好大的氣魄,一開始便確定玩“星際爭霸2”,因為它考驗玩家的操作技能、戰略意識,有複雜的兵種需要搭配和經營。她稱這款遊戲“有戰爭的概念,感覺自己像將軍一樣去統領”。

  就這樣,馬雪拋掉其他玩法,不但“鑽”到電競裡面,還越來越深地“陷”進去。

  母親曾經見過女兒在電競裡“像將軍一樣去統領”,卻怎麼也看不懂,感覺這實在“不好耍”。母親依然為馬雪的前途提心吊膽,好在母親比過去寬容,沒有誰比她更熟悉女兒,更願意耐心地等一等。當一個女孩“痴心妄想”在遊戲中玩出青春小乾坤時,她可能比任何孩子都需要寬容。馬雪至今仍記得初中時那個“很開明”的班主任,得知她逃課玩遊戲,只責怪她一句“又去打遊戲了哇”。

  後來,馬雪加入一家電競俱樂部,欣慰地發現這個圈子並不複雜,選手大部分學歷不高,跟常規體育專案類似。國家體育總局也在2003年將電競納為第99個體育運動專案。在俱樂部裡,電競選手終於可以正大光明地玩,玩出熱鬧、玩出門道,甚至玩出炫目世界的成績,讓電競玩家們揚眉吐氣一回。

  2014年,馬雪所在的電競俱樂部推薦她參加IeSF國際電子競技聯盟第六屆電競世錦賽。這個機會來之不易。IeSF在7月公佈了比賽的性別要求,女性選手竟然只能打“戰地2”和“鐵拳”,後來遭到抗議,才允許女性選手參加“星際爭霸2”之類的競技。

  馬雪提前一個月來到北京進行集訓,方才瞭解到國內出征“星際爭霸2”女子組的只有她一人。“一般很難碰到女子比賽,甚至一兩年都等不來。”她說。這卻激起了她的鬥志,出去跟隊員們吃了一頓飯後,就一心一意投入團隊,從早練到晚,異常凶猛地去搞“題海戰術”。

  戰事催人,馬雪一行奔赴比賽目的地巴庫。

  一路拼戰下來,馬雪都是以2∶0橫掃對手。她不談技能,只說自己運氣好。在跟芬蘭女選手Soyhi打決賽時,她說自己的狀態並不佳,當以1∶2落後時,也沒去努力調整心態,心裡哼唱起網路神曲《我的滑板鞋》:“似魔鬼的步伐,摩擦摩擦……”

  11月14日,馬雪以3∶2戰勝對手,贏得“星際爭霸2”的女子組冠軍。第二天,國家體育總局在官網上稱“這是近年來中國女選手在世界電子競技大賽中獲得的最佳成績”。

  勝利凱旋,馬雪已成為“名人”。很久沒有聯絡的同學突然冒出來,稱馬雪“這麼多年沒見,沒想到打遊戲你也拿到世界冠軍了”,這份戰績還重新整理了一些朋友和家長的“世界觀”。父親終於不再擔心她的工作問題,母親卻說“我到現在都還沒有感覺”,但她顯然比誰都開心。那些曾經搖過頭的大爺大媽仍舊看不懂這一切,好在知道馬雪跟其他貪玩的年輕人不一樣了,便不再隨便說她什麼。馬雪將自己的成功歸於偶然,“人生走過來都是偶然性”,然而她也相信“完全靠後天訓練,可以把基本的一些技術練得很好”。

  榮耀過後,馬雪們不得不歸於平靜。電子遊戲節目的電視禁播令仍未解除,成功只是個例,人們對電競仍然顧慮重重。馬雪稱,她和同道者們也說不清楚“呼籲電競春天”的願景是否實現了。

  有些青春依舊迷茫,有些追求者繼續奔波在路上。他們並不是人們所看到的樣子,他們不願被世界OUT,所以夢想和行動永不停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