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勵向上的哲理文章

  無論什麼時候都要堅持下去,大步的向前走。不論困難時多麼的嚴峻,堅信自己能戰勝它,總有一天你會勝利的。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的關於,希望對你有用!

  關於1:人生之路

  作者:菩提樹下的沉思

  人們習慣於把自己人生的經歷當作財富,時常在不知不覺中用“我已走過”這樣的語言或心情聊以自慰。可當你回頭望自己的腳步時,是否已發覺那些腳印仍清晰可見呢?這就是你走過的路嗎?對於你,它又說明了什麼?

  “我已走過!”滿足於這樣感慨是遠遠不夠的,這是消極的。“我已走過,還將繼續往下走!”這才是一種積極的,充滿活力的人生態度。

  然而,走過的路未必都是路。

  從我們身後到身前,一條路貫穿始終,但是,在某一段行程中,我們是否走得更好更穩,而留給自己的遺憾更少一些呢?

  生活就像是一張無形的網,籠罩在我們的頭上,迷茫,困惑,讓我們失去了前進的動力,面對前方一切未知的情景,我們怎樣才能衝破它?

  前途是那麼的神祕而變幻莫測,如何使自己每一步都踏的正確,每一次都不會迷失方向。面對生活中突如其來的變化,我們又該如何把握住自己的思想和信念,來堅定自己前進的步伐呢!

  人生之路,是每一個走的人心靈的寫照,偉人和普通人經常是走在同一條路上,但他們走路的方式卻不一樣。一個人的渺小是因為他心靈的渺小,一個人的偉大是因他心靈的偉大,擁有偉大抱負的人可能會成功,鼠目寸光的人卻難以達到理想的目標。

  當我們回想一些偉人走過的路,常使人驚歎不已。在那最困難,最艱苦的歲月裡,一些有著大智慧的普通人走過去了,歷盡艱辛坦然面對。因此,他們成了偉人。假如換做我們,又該如何走過或面對呢?

  走過的未必都是路,這是對那些胸無大志,整天昏昏沉沉過日子的人說的。而對於胸懷高遠,勇敢的追求者,即使失敗了,他們留在大地上的腳印也是堅實的,永不磨滅的。他們是後人最崇敬的英雄。

  機遇是留給有準備的人,不要感嘆已失去的東西,這個社會其實很公平,你沒有勇氣,毫無準備,你就不可能抓住眼前的機會。

  而生活中這變幻多端而又充滿誘惑的人生之路,就真真實實地在我們每一個人的腳下,就看你怎麼走了……

  人生之路就是這樣,牽掛著、煩惱著、自由著、限制著;走出一段路程,回頭一望,卻也生動著、美麗著;有著你愛的人和愛你的人,有著你喜歡的事和需要你做的事。

  生活就是一種承受,我們要學會支撐自己。不管做什麼,都要作好經受磨難的心裡準備。走過一些路,才知道辛苦;登過一些山,才知道艱難;趟過一些河,才知道跋涉;跨過一些坎,才知道超越;經過一些事,才知道經驗;讀過一些書,才知道財富;過了一輩子,才知道幸福。

  關於2:任何事都不要指望別人

  作者:花祭靈兒

  生活充滿不期而遇的經歷。有時現實跟我們的期待完全是兩碼事。期待很美好,給人以目標和快樂,使人有所憧憬,但你得明白:生活並不盡在你的掌控之中。有些期待很美好,而有些則無益。下面列出應該改變的期待。調整對生活的某些期待,你會迎來新體驗和新思維,甚至還能獲得前所未有的成就感。

  停止期待別人盡善盡美

  如果你總要求別人做到完美,那你必然一直失望,因為人們永遠也不可能達到你的期望。對人有很高的期望其實也無可厚非,但請記住:就算對方沒能做到,他們也盡力了。所以請多加體諒,不要苛求完美。 停止預料別人糟糕透頂

  反之,如果你總覺得別人會栽跟頭,那等於是在扼殺他們成功的機會。你應該多鼓勵他們、幫助他們、指導他們。這樣他們才能成長並征服困難。

  停止期望別人為你買單

  你應該為自己的經濟狀況負責,不要期望別人請你出去玩、給你買單或付菜錢。管好自己的錢袋,制定預算並堅持執行。朋友全都在外吃飯並不表示你必須跟著去。“需要”和“渴望”是有區別的:如果你渴望什麼,那就自己存錢,不要妄想親友買了送給你。

  停止擔憂萬事不順

  不管你覺得自己現在有多倒黴,也不要因此意象出無數噩運。學會保持積極樂觀。如果你心懷美好,就會發現美好;反之亦然。要是你一心以為一切都不會變成期望的那樣,結果還真會事與願違。

  停止期望一切公平

  生活並非一直公平。有時你辛勤工作卻得不到認可或獎勵,事實就是如此。所以要放寬心胸:付出所有,但不要期待任何回報。

  停止期望凡事簡單容易

  如果總是挑簡單的事做,那你永遠成不了大器。生活會在始料不及時考驗你,所以你必須挑戰困難、保持堅強。世上任何值得擁有的東西都需要付諸努力、勤奮和自律。倘若自甘平庸,那你就會變得庸碌無為。

  停止期望不勞而獲

  若是渴望得到卻又不付諸努力,那你絕不會取得期望的成就。想要減肥?那就開始健康飲食、規律運動吧。若還是任著性子亂吃,你永遠也不可能變得苗條美麗!若有所渴望,那就全力以赴去爭取!

  停止期望別人有所改變

  人都依戀習慣,喜歡萬事固定不變、舒服穩妥。雖然改變也行,但卻耗費時間。要是你期望別人有所改變,那就先從改變自己開始吧。你的力量只在於改變自己,而非其他任何人;一旦意識到這點,生活會變得舒心很多。 停止期望別人為你放棄一切

  世上不幸的人何止你一個。遭遇坎坷時,固然可以向親朋好友尋求撫慰,但請不要濫求無度。學會照顧好自己,能夠獨立才是健康。你當然可以自力更生,而且不要使你的親友因為幫助你而錯失他們自己生活中的重要事情。

  有所期待是為了找到生活平衡。你必須清楚自己何時索求太多、何時又可再多點期盼。當然,這點做起來不容易,但我們總得拋開不切實際的期望,努力過上健康快樂的生活吧?

  關於3:人生的夢想與激情

  最近有一位諮詢者來找我,她一開始就說了這麼一段話:我今年32歲了,是一個四歲女孩的母親,1999年碩士畢業於某重點大學。現在和丈夫都在上海一家大型集團公司工作,他在做技術管理工作,我在做產品開發工作,如果大家都維持現狀的話,按目前行業的狀況,應該是過上了小康水平的生活。在房價還不貴的時候買了房,按揭還款的壓力不是很大,現在的房子已經是天價了,也有私家車,而且沒有貸款,馬上我自己的專利就出來了,估計下一步晉升是沒有問題的。所以好多人還在羨慕我,但我為什麼還在困惑?是啊,有房有車,有晉升,為什麼還要困惑?

  人生的夢想與激情  她後面所說的道出了原委:說真的,選擇您的課程也正是因為我的矛盾,也許人過三十還沒有一個固定的目標的確是一種悲哀,也許,把現在的工作狀態延續下去,是一種明智的選擇,我真的迷惘了。但我真的能感覺到,自己的內心還有一種激情存在,雖然這激情好象沒有前幾年強烈了,我也正是害怕哪一天真的什麼想法也沒有了,才求教於您這樣的專業人士!激情,在有些人看來好象是一個已經不太時尚的詞語,卻依然在影響著我們的生活,反映著我們生命的價值和幸福所在。

  有這樣一個故事:一對兄弟旅遊歸來一起回家,他們一人揹著一大包的行李。他們的家住在八十層,回來卻發現大樓停電了。於是他們就一起爬樓梯上去。到了二十樓的時候,哥哥告訴弟弟:包太重了,我們把它放在二十樓,我們爬上去,明天再下來拿。弟弟說:好。於是他們就把他們的包放在二十樓,繼續往上爬。到了四十樓,弟弟開始抱怨,於是就跟哥哥吵起來了。他們邊吵邊爬,爬到了六十樓,哥哥就對弟弟說:只剩二十層樓了,我們不要吵了,默默的爬完它吧!於是他們就各走各的,終於到了家門口。哥哥擺出了很帥的姿勢說:弟弟開門。弟弟卻對哥哥說:別鬧了,鑰匙不是在你那兒。原來,他們把鑰匙留在二十樓的包裡了。

  夢想是幸福所在這個故事其實在反映我們的人生。有很多人在二十歲以前是活在家人和老師的期許之下,揹負著很多的壓力;在二十歲之後離開了眾人的壓力,開始奔波和努力;可是工作了二十年後,才發覺工作不如意……

  於是就開始抱怨老闆、抱怨公司、抱怨社會、抱怨政府。就在這抱怨中又度過了二十年。

  於是告訴自己,六十歲了沒什麼好抱怨的了,就默默的走完自己的晚年吧。到了八十歲快要死掉的前夕,才想起自己好象有什麼事還沒完成——原來,他二十歲的夢想還沒有完成。

  所以,希望現在的你充滿著理想、充滿著熱情地去做自己想做的事,實現自己的夢想。人生短短數十載。尤其是在經歷那麼多的遭遇,更應該能體會,夢想是幸福所在。

  曾經有一位醫學專業即將畢業的本科生問我:我學了五年的醫學,但是我很討厭當醫生,我喜歡銷售工作,我該怎麼辦?難道就這樣放棄學了五年的專業?這個損失豈不是太大了?我對她說:如果為了五年的損失而失去了一生從事喜歡工作的機會,那麼哪個損失更大?如果說過去五年的選擇不由自主,那麼,現在重新選擇的機會來了,決定權在你手中,你該如何做才是對人生的負責?不要因為五年的不幸而再丟掉一輩子的幸福!

  夢想是價值實現。伯尼斯·西格爾曾說過這樣一句話:我認為,無論你是否贏得大獎或是你得知自己即將告別人世,你都將在接下來的12個月中做相同的事,這樣你才算是過著真正屬於自己的生活,在這一刻,你才活得有意義。

  有一個藥鋪老闆,幼年時父親因抓不起藥而命赴黃泉,他發誓要開一個樂善好施的藥鋪。當了老闆之後,他不改初衷,童叟無欺,貧富不二。他還自學成才,專給沒錢看醫生的人開方子。一些藥界行家見此大搖其頭:一副敗家子作派,不賠本才怪!然而他的生意卻日漸紅火,蓋過了所有比他更會降低成本、更精明強幹的人。世間的許多事情都如此,當你刻意追逐時,它就像蝴蝶一樣振翅飛遠;當你摒去表面的凡塵雜念,為了社會,為了他人,專心致力於一項事情時,那意外的收穫已在悄悄問候你。

  夢想是動力之源。如果做自己真正感興趣的事,或者是通過規劃知道自己是目前暫時的辛苦是為了將來做自己真正感興趣的事,獲得更大的成功和幸福,實現自己內心深處的願望而做準備的話,每個人都會充滿工作的激情。正如下面這個故事所昭示的:

  三個工人在砌一堵牆,有人過來問:你們在幹什麼?第一個人沒好氣地說:沒看見嗎?砌牆。第二個人抬頭笑了笑,說:我們在蓋一幢高樓。第三個人邊幹邊哼著歌曲,他的笑容很燦爛開心:我們正在建設一個新城市。10年後,第一個人在另一個工地上砌牆;第二個人坐在辦公室中畫圖紙,他成了工程師;第三個人呢,是前兩個人的老闆。

  當然,老闆這個結果並不重要,也不是說人人都要當老闆,但是至少明確目標的人是努力和快樂的。因為他雖然在砌牆,但他心中的目標和願景是一個新城市——這才是他真正的動力之源。

  你的夢想是什麼,你的目標在哪裡?現在還不明確?不要緊,只要馬上開始規劃,就不為晚……

  文/張放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