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康經典名言語錄精選

  石康是電影《大腕》和電視劇《奮鬥》的編劇之一。一起來看看石康的經典名言語錄吧!!以下是小編為你精心整理的石康經典名言語錄,希望你喜歡。

  石康經典名言語錄

  1 我不喜歡這個世界,對它瞭解越多就越不喜歡。

  2 你只有有機會參與了不恐懼的生活,才會察覺你從前的恐懼,你會從那些好大喜功的新聞裡聽到那恐懼,你會從那些四處求人的背影裡發現那恐懼,你會從粉飾現實的想法裡看到那恐懼,從古代的禁忌,一直至當今的不許,仍是深深的恐懼,到處都是無計劃的人生,以及無力執行計劃的人生,這就是恐懼。

  3 在中國,農民式的“均貧富等貴賤”的想法根深葉茂,中國夢總是一遍遍老調重彈“苟富貴勿相忘”,在中國,只有嫉妒令人心碎,其餘的不是狂歡便是絕望。思維混亂、自我矛盾及價值觀扭曲造就了這一切。在美國,你沒機會聽到中國式嫉妒,因美國人認為同是美國人,同舟共濟才是硬道理。

  4 一個成功的生意人他會聽取別人的意見,但他絕對不會聽取那些荒唐的意見。

  5 當我們為某事盡了全力時,我們這才感到,這件事本身並沒有我們的竭盡全力更有價值。

  6 中國小孩從小就很茫然,他們只有一個榜樣,那就是大人,他們根本沒有機會想一想自己的人生,他們用“書讀百遍,其意自現”的方式,死記一些古人的話,以此為人生的起點,那些話前言不搭後語,缺少邏輯關係,把人的生活描述得要麼極其靜態,要麼飄忽不定,無法用來討論問題,只供狡辯、神侃或胡說八道。

  7 我認為我的人生如此失敗,主要的原因就是沒有遇到一名對的老師,我的精力、才能與時間,全部被不當地使用,這比浪費更差,我幾乎沒有認真聽過一節課,所有考試全在考前三天看完,我最不憷的就是考試,因我在學校惟一無師自通的就是考試技巧,卻什麼知識都沒有學會,連認字就是上學前看連環畫自學的。

  8 很多人到了美國之後,都會發現,前面的中國人沒有給你打好底,不必大驚小怪,反正你來了,美國令你有機會脫胎換骨,你的中國胃,你的中國心,你的中國式欺詐與狡詐,在美國,都有機會改變,你真的有機會變成一個健康、自信、積極、正常的普通人,在中國,能做到這些的機會幾乎是零,因超越環境極艱難。

  9 我相信,人會為他真想的超越環境——艱難本身就是一個試金石,越難越見真心。在我的經驗裡,再也沒有比擊敗一箇中國人更容易的事情了,因中國人普遍地對自己撒謊,一箇中國人說他想什麼,你最好就是那麼一聽,極少人為他們所想真的付出努力,不懂剋制,一般都是隨大流,湊個數,他們努力根本沒質量。

  10 在我看來,每一個對未來好奇的中國人,都應爭取一次到美國生活一兩年的機會,無論是學習、打工、養老、還是旅行,以便在臨死前看一看一兩百年後的中國有可能成為什麼樣子,我認為當一名愛國者是有門檻的,這個人應對他所愛的國家有一點點評估能力,換名話說,他必須花時間與精力去了解別的國家。

  關於石康經典名言語錄

  1 我三十一歲,我讀書,我睡眠,我寫作,我厭倦,我坐立不安,我四下走動,我探頭探腦,我漫不經心,我無聊至極,我孤獨寂寞,我單調乏味,我不值一提,我的生活支離破碎。

  2 在我眼裡,幸福只是一種事後回憶,是一種情緒的總結。以我的經驗,人在幸福中是很難察覺到幸福的。生活的節奏便是人們內心節奏,無論快慢都是人內心的訴求。

  3 你是我黃緞子一樣抖動的陽光,你是我的清涼泉水,你是我無法捕捉的影子,你是花的碎片,你是雲的碎片,你是天空的碎片,你是曠野裡消散的煙霧,你是最美麗的白色泡沫,你叫我狂喜,同時,也叫我悲慟欲絕。

  4 農民的一生太極端,要麼成為毛,要麼就是一農民,農民中的傑出分子騙農民那真是一絕,絕到什麼地步呢?我告訴你,如果你不是農民,你說什麼農民都不信,因為農民根本就覺得你說得毫無意義——我一說想掙錢可考名校入高盛,農民就急了,因農民不想學數學,他們寧可當官或搞創業,本質上農民就沒大腦。

  5 中國人,只要是箇中國人,都有一項奇特的愛好,那就是不講事實,只講好壞,這是農民大腦的產物,任何事情都是多義性的,越複雜的事情其不確定性就越多,事實上,只有很少的人類事物可以從好壞判斷,還得是基於人類歷史上多次反覆的實踐才能證明,但中國人就只從好壞判斷——對我好,對我壞,罵我,誇我。

  6 然而人們多處在中間情況,窮人只要努力,十年內誰都可變富,但中國人似乎對時間沒啥感覺,中國人喜歡把五十年當一年過,個別人又把一年當五十年過,於是多數中國人一生沒啥變化,有幾個中國人居然在工作中猝死——凡是中國人提倡的,都是反人性的事,比如什麼當中國官不貪之類,這是吹牛吹慣了的結果。

  7 美國人的遠見表現在對於孩子的態度上,最好的都給孩子,華爾街人士可當惡棍贏錢,但他們卻讓孩子選擇自己的生活。美國長青藤私立學校靠捐款生存,好錢壞錢一律給孩子。中國人好像很愛孩子,其實只是強烈的支配欲,把學校建得令人羞憤,學生宿舍猶如惡夢,髒亂差堪比貧民窟,地震先倒,真是噁心加混蛋!

  8 對於說“我做不到”的人,我不知該說些什麼——鼓勵他、娛樂他、幫助他?每一條似乎都沒有用,中國文化卻給這類人留有一個位置,那就是欺負他們,騙他們,讓他們認為“我做不到”是一個合理的想法,我認為這比什麼都不做還要壞。我認為更積極的文化,是阻止“我做不到”這個念頭進入其社會成員的大腦。

  9 現實中,我們可觀察到,愛戀愛的人,多半是一些無正經事兒可做的人,無聊之餘,便與異性一起在混時光,問題出在其中總要有一人付賬,而那一個不付的人,想把這件事繼續下去,但付賬的人因要忙著掙錢去付賬,所以最終總會離去——他們最終會盡力保住自己的生活趣味或習慣。

  10 中國小孩從小就很茫然,他們只有一個榜樣,那就是大人,他們根本沒有機會想一想自己的人生,他們用“書讀百遍,其意自現”的方式,死記一些古人的話,以此為人生的起點,那些話前言不搭後語,缺少邏輯關係,把人的生活描述得要麼極其靜態,要麼飄忽不定,無法用來討論問題,只供狡辯、神侃或胡說八道。

  11 中國文化對於中國人的大腦的限制是可悲的,它讓文科生遠離數學,連遊戲一樣的數學,比如數論問題,也能讓他們覺得與自己無關,事實上,只有有耐心,我相信,即使是現在的熱門,比如華林問題,慢慢看,也能從中得到很多樂趣,甚至,改變你的三觀。中國文化一直否定一個明顯的事實,即,人生而自由。

  12 窮人最苦的時候很短暫,一般是當天災人禍來臨,或是因被欺負而毫無還手之力時——但即使當一名中產,你也差不多每時每刻都面臨更大的痛苦,名為壓力,因你確信有明天,確信你一件事做不好就會影響到下一件事,我不知有多少在美國的中國人在投出無數簡歷都石沉大海後,會為自己當初沒拼入長青藤而痛苦。

  13 世上沒有一件事比另一件更優越,只要是兩個不一樣的東西,它們就是不一樣,你如果去幻想那種一致性,或是什麼矛盾的和諧之類的怪事,那麼只會佔用你巨量時間,而你的生活就是你的時間,那些花錢僱你的人,實際上就是拿去你的一部分生命——事情被想到這裡,你也許就能換一個角度看待依賴感這件事了吧?

  14 猛一看普林斯頓,還以為是個運動學校,百分六七十人的穿運動裝在進行各種運動,不然就穿大牌時裝,整個校園散發著一種混合各種花、植物的香味兒,這是一座掩映在樹林裡的學校,學生宿舍樓是石頭的,教職工的家裡的花園經過精心打理,到處是高大的老樹及草坪,各處草地上浮著一層白高達半米的白色輕霧。

  15 中國人關注喬布斯超過費德勒,這是因為全社會對運動缺乏經驗,費德勒差不多是人類有史以來最偉大的網球手,人們看他網球的時間,會超過看莫奈油畫的時間,或看托爾斯泰作品的時間,人們從他的網球中,也會感受到很多專屬於生命的奇蹟,這完全取決於人們所受的教育與通過糾錯與剋制取得的教養。

  16 對我好,我就對他好,對我壞我就對他壞,罵我我就罵他,誇我我也誇他——這是中國人對於任何事物的最基本的四種反應,比機器的反應還要僵化,但你只要人在中國,一生就要面對這些人肉機器,他們就是所有你認識的人——你想在中國就事論事,你想講講事情發生的原因談談如何避免不利後果——無人理睬。

  17 中國的工人與農民生產的產品質量低劣,與他們本人的生活質量密切相關,他們被那麼草率地對待,對自己也那麼草率,怎麼可能在對別人的服務上下功夫?他們只是在恐懼中、在強迫下瞎對付罷了——我買的幾萬塊淘寶便宜貨最終都扔了,貴的留下來的也很少,因低質量產品不僅不好用,還有害,就像汶川的房子。

  18 我愛看美國老人——正是這些美國老人,讓我對生活有了信心,在中國,我十幾歲就發覺生活痛苦不堪,說到頭兒了也不過是大夢一場,我的大腦裡被灌滿了一代又一代中國人所幹的壞事及蠢事,目力所及,無非是驗證了那些發生在中國歷史中的爛事兒都是真的,再看看中國老人那恐懼及頹唐的樣子,頓時心裡就涼了。

  19 如何面對一個“什麼都不會的人”是個問題,你若是與他溝通,只能是一個方式,就是你給,他取,你不與他溝通,他就自生自滅。當一個社會塑造出巨量的什麼也不會的人時,它實質上是在製造一種極端緊張的情境。個人努力學會一點什麼是有社會意義的,那就是讓人們有機會相互學習,最終確立公平與公正。

  20 當然,你開始得越早越好,若從歲開始,比起歲開始的,你當然就贏得了年,但歲或歲以前開始,需要你運氣不錯,有一個好環境,比如生於大城市父母教育程度高,父母對人生有真正的熱情,且肯投到你身上來,若者你本人興趣單一等等,但那並不重要,因最重要的只是你需保持十年專注拿下專業。

  名人石康經典名言語錄

  1 中國人的生命是那麼幹癟,因為中國人什麼也沒幹,即使可以活很長,也終無質量,你讓一個啥也不會的人談人生,他談什麼呢?是的,最終可談的,只有佛教,無態度,虛空,語言多餘——還是來一個東方式的會心一笑吧。啥也不幹有個問題,那就是你無法為別人做些事,但中國人認為:你為何要為別人做事?

  2 中國人除了工作和睡覺,剩下的時間就用來被一些胡扯的言論洗腦,加之受教育不充分,無法形成個人性的判斷力,也無能力識別洗腦與公共知識,因此,中國人一生都生活在中國式的公共生活中,基本上沒有私生活,也沒有過私生活的技能,差不多一生就是除為活命不得不從事的工作外,啥也不幹,啥也不會幹。

  3 在我看,創業非常適合年輕人幹,甚至越年輕越好,我的年輕時,只要有朋友在我就會很高興,為了跟很多人在一起,我寧可給他們買單,事實上我三十五歲之前所掙的錢中大半都為朋友吃喝買單了,並且得到了很快樂的體驗,至今想想,只有一個方式能讓我在那時更開心,就是既混了有意思的朋友,還掙了大錢。

  4 中文就是罵人話,屬於中國農民專用語言,除了說謊和罵人,沒啥用。薛老師,您女兒要是想學中文,您就把你自己評論欄裡的罵人話翻譯給她聽聽,告訴她這就是會中文的下場。這事兒要是換成我,就一句:傻B才用中文。

  5 美國解放奴隸大約花了一百年,至止前為此,中國的所有解放奴隸運動全失敗了,原因是奴隸不同意。

  6 很多中國人身上都有一種無賴情結,他們有時把自己貶低到一個蠢貨、笨蛋、無知者的地步,然後他們再說什麼你都要覺得他了不起,接下來,他們會瞧不起比他們還差的,一下子又自己提升了很多——然而,你是一個人,你有直覺與理性,你跟所有人沒什麼不同,你只是目前沒做到而已,但你可以去做。

  7 至今為止,那些殺死地主的農民不後悔不認錯,那些在人殺人放火的人不認錯,那些在大地震時痛罵王石的人,在紅十會案發後也不後悔,不認錯,這就是中國人的善良?這是好鬥自大殘忍好不好?那些長期自以為是地攻擊茅於軾、謝國忠的人也不認錯,事實上他們因知識水平太低,根本就聽不懂人家說什麼。

  8 在中國活到四十多歲,我才懂得把中國人說的“窮、沒錢之類“看成一種藉口,事實上,比起那些很努力的人,窮人的生活充滿了一種”活在當下“的禪意,以及明天愛誰誰的豪氣,窮人根本不必去做他不願意不擅長做的事,也許一萬名中國窮人合起來也不屑去做一名普通外企白領所做的事,那太苦了,還背什麼GRE。

  9 我個人的體驗是,當你年輕還窮,卻連拿下二萬英語詞彙的信心也沒有時,那麼美國真就不是你的菜,很多中國人以為沒本事的中國貪官及家屬在美國能過得很好,其實在他們連生活英語都學不會的時候,在美國生活就是像軟禁一樣,沒什麼意思現在你很明白了,在美國活得有滋有味兒的人,學習能力都很強。

  10 今天你放棄的東西,十年以後,多半要花三倍努力才能得到,重要的事情差不多總是越往後拖就越費力這就是我一學英語就煩我自己的原因,這也是我一跑步就窩火的原因我以前迷過那麼多東西,怎麼就沒輪上英語和跑步呢?少玩幾年圍棋和電遊會死呀,想想RPG遊戲我就冒火,白痴!

  11 到了美國後,我生平第一次對於評論欄裡的謾罵感到特別刺耳,在國內時,我一直以可以聽得滿不在乎而驕傲,事過很久我才明白,這是美國文化在我身上起作用了,美國人對任何具體的個人都是尊重的,無論你是殺人犯還是聖人,他們從不強迫別人與自己去做什麼,他們的文化叫他們不去騙與恨,而是去理解。

  12 人的失望有些源於過高的期望。你以為社會溫情脈脈,人人都滿臉胖笑對你好;你以為父母一定像天使,無盡地呵護你。結果他們展示出正常的水平,你就受不了了。獨立的人,先學會的是對他人無要求,即使這人是你的父母,一切著眼於依靠自己,你對他人就不會失望,心情也會好起來。

  13 在美國,我總是比在中國平靜,美國像是一個儲存更多時間的倉庫,在那裡,你甚至可以散步時走入一個路邊公共圖書館,在裡邊上網,看書,然後離去。我第一次到美國是喜歡,現在是享受,我預定iphone,學習英語的同時,知道了很多隻有通過英語才能知道的事情。

  14 當你在做暫時叫你力所不能及的工作時,比如弄清數學問題,創作出令你得到高收入的產品之類的事情時,你必然會墜入極不適的狀態,依靠時間與努力可以解決的問題都不是真問題,真正的問題是,你正在做的事情本質是在冒險,你在超越自我,你在做相對你而言很困難的事情,惟一的解決方案就是習慣那種痛苦。

  15 當笨蛋的第一感受就是時間過得飛快,差不多一星期相當聰明人的一天,當你一星期只能記下兩百單詞時,你真不必懷疑自己是笨蛋了。笨蛋的生活嘛,肯吃苦的話可以在體力有進展,但智力上顯然非常困難。當笨蛋有個強項,那就是可以在所謂的智慧方面有所長進,因智慧始終對準的是古老的人性而不是宇宙萬物。

  16 最近清楚了:若想加速提升英語水準,只有一個方法,那就是必須在所有清醒時間內,令自己一直處於英語狀態裡,不能輕意出來。英語是好奇者的天堂——隨便一個英語單詞就可能把你引向一個嶄新交插學科,無論從哪一個角度講,英文都比中文難得多,不廣泛地讀英文書,一個人還真不容易知道自己有多蠢。

  17 在中國,你很難理解你的恐懼,你只是不會花五年以上的時間去學一門高門檻的手藝,比如精算師,你也不會潛下心來提升你已學到的手藝,你會買很多便宜貨,你會交很多朋友以防萬一,因你不知明天會怎樣,你更不知五年後會怎樣,你還不知你的家人會怎樣,你的一生都像是最後一天,直至最後一天真的到來。

  18 越來越覺得閱讀是一件極奢侈的事情,它的本質是用腦力換腦力,只有同等的意識活躍度與同等的資訊量才能達成閱讀過程,閱讀很接近創造性活動,閱讀活動是單獨進行、無法分享的,而且要耗掉大量的機會成本,世界上沒有人什麼比愛閱讀的人更自私更驕傲更勢利,他只聽聰明人說話。

  19 我本人反對美劇英語,認為那東西只是娛樂,它吃掉巨量時間,收穫的就是一堆花言巧語,不如看一門或兩門專業英語,即使拿下一門程式設計英語如C#,及幾十門相關課程,也更高效,因你不僅學了語言,還學了那語言背後的巨量資訊及想法,世界上沒有人會為你能看美劇而付你薪水,但他們會為你的專業能力付酬。

  20 沒有辦法改變自己想法的人,也很難改變自己的行為,他若是運氣好,那麼一切順利,但他若是運氣不好,那麼他一生都可能很壓抑,因為他不懂得改變環境必須以適應環境做前提——改變自己是如此的痛苦,以至於人們寧願忍受不改變所帶來全部的痛苦,這一點你想一想學習的例子就會理解。

  21 是的,你只能練習一點點或一小類專注,專注當然可以從禪定習得,只是那仍是禪定的專注,而不是解一道數學題的專注,事實上,不去想一件事情當然也需要一種專注,而世界上更多的專注卻是要解決各種問題與達成各種目標的專注。這些專注之間是彼此平等的,是運氣使某些專注者收穫更多。

  22 如果你像我一樣,看一看近代歷史上中國名人的死法,就會發現,不僅窮人的命不值錢,很多著名人物、大人物的人命同樣不值錢,不管他們為中國社會做出過什麼貢獻,他們死的都一錢不值,沒有人為此負責,但我認為,中國人命值錢,是普通人中國直觀瞭解生命價值之途徑,因中國人對值錢的東西還是挺在意的。

  23 很多中國人對於愛國的態度如同對於經文的態度,不是理解,而是死記硬背,生搬硬套,反覆叨唸,只是認為自己懂得那經文,甚至連常識也棄之不用,中國就被這些嘴上的愛國者搞得一塌糊塗,毫無進展,他們不是愛國,而是愛自己的想法,他們還能把自己的想法與自己的尊嚴扯上關係,叫人哭笑不得。

  24 一般身體好的人對協調的動作都有一種特別的敏感,那些動作出現在別人身上就猶如夏日彩虹,因他們知道做到有多難——那些沒運動經驗的人連看球都只是看個場面,你要是有運動經驗的人,根本就受不了自己有任何一個動作做不出來,所以你當然要學會了每一個基本動作後才會注意到配合——差別就在這裡。

  25 在中國,老有一些人說自己站在弱者窮人一邊兒,實際上多半說站在窮人式的傲慢一邊兒。窮人沒有幫助別人的能力,窮人也必須為自己被損害而負起一半責任,因沒有人可以長久地損害一個有學習能力的人。一個人,當他對“接受幫助感到不好意思”那一刻來臨時,他便不再會是一個窮人,因他會為自己想辦法。

  26 目前約有十二億中國人,一生中嚴重缺乏自己的時間,他們像機器一樣運作,只靠無限的延長工作時間換得生存,他們沒有受教育的機會,沒有資訊,更不用說是判斷力,即使是對他們好的主意,他們聽不懂也不願聽,他們常被別人說成是低素質,他們自己也說別人低素質,但他們哪裡有提升自己的機會?

  27 一箇中國人但凡有一點點不同的思想,都會遭到可怕的壓制與盲目的攻擊,在中國,不用說真理,就是“事實”這個詞語也嚴重地缺乏意義,都到了網際網路時代了,在中國,有很多事情仍是不能提,而那些不能說的事情,人們卻可以一做再做,可以做而不可以說,行動與語言脫節,這樣的人群與社會,天下少見。

  28 教育確實可以使兩人意識狀態相差百年,每個人的意識狀態都有某種自足性,極難改變,全因人類知識的複雜性及人類汲取相關知識所需的苛刻條件所致,人要較為合理地發展,必須在適當的年齡汲取相應的知識,比如:音樂、宗教要早學,劉震雲就是現在知恥後勇,懸樑刺股,苦學一百年,我也不會與他談。

  29 我現在特別同情那些聰明人,他們活在一個充滿笨蛋的世界裡完全是一種艱鉅的挑戰,他們無法把自己看到的東西說給笨蛋聽,笨蛋要的是結論而不是思維過程,不幸的是,我們這個世界是沒有結論的,因為任何一個問題的前提都是可以變動的,並且真的總在變動,而笨蛋的特點是,他們以為理解了別人,但他們沒有。

  30 有一段時間美國華爾街流行一本中國古代軍事書《孫子兵法》,但這本書卻在中國一直流行,全書的主題就是騙,這說明中國人竟把人生交往準則限制在兵法以內,也就是說,在中國眼中,別人即敵人,人與人交往的前提只有一個,那就是騙。這使得每一箇中國人眼裡都有一個自己的事實,卻無法看到共同的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