紹興科長閻益豐辭職原因

  36歲的紹興公務員閻益豐辭職了。如果不辭職,他有望提拔,從科長到區局的副局長。但他選擇了離開,這究竟是為什麼呢?下面小編就帶大家一起來詳細瞭解下吧。

  閻益豐是什麼樣子

  36歲的紹興公務員閻益豐辭職了。

  如果不交這份辭職報告,他有望提拔,從科長到區局的副局長,雖然並非顯赫的職位,但在仕途上,也是一次有意義的晉升。

  閻益豐選擇了離開,甚至連告別方式都與眾不同:今年5月6日他在微信上釋出了一篇2000字的辭職長文:自己的經歷,11年公務員的感悟,離職的原因以及未來的計劃……和其他悄悄走的離職同行相比,這種頗為高調的做法,讓閻益豐在短時間內成為焦點。

  平頭,半框眼鏡,西褲,短袖襯衣,公文包。

  沉穩、嚴謹,能瞬間聽懂你問題裡的弦外音,這是閻益豐給人的感覺。

  語速不快,但說話流暢,表達間自帶笑意。經常和政府部門打交道的人,時間久了,會形成一種慣性,第一眼會根據對方的面容和表情做個判斷:難不難搞。如果用這種標準衡量閻益豐,他不是個難搞的人。

  閻益豐離職前在做什麼

  閻益豐離職的時候,正在紹興一個區單位裡掛職。掛職前則是在區裡一個局機關做科長。掛職時間是兩年,如果不出意外,掛職期結束,他就有望升職,成為某個區局的副局長。

  “我是我們這一批裡,排名靠前的考察幹部。”他說。

  閻益豐在局機關的時間才3年,他的公務員生涯主要是在紹興一個執法大隊度過的。2006年,閻益豐通過國家公務員考試考入該大隊,一年後,見習期結束,被提拔為副大隊長。

  “你覺得很快是吧,我也覺得,當時我自己也沒想到,領導說中層競聘讓我參加,就去了。可能因為畢業沒多久,人比較單純,做事情比較踏實,單位也需要這樣的人吧。”幾年後,他又被提升為大隊長,一直做到2014年。

  閻益豐為什麼要辭職

  “我一直想做律師,大學裡學的就是法律。”閻益豐有種說來話長的感覺:畢業時沒有接受學校的分配,畢業後兩年內做過很多工作:銷售、文案、教書、法務,“當時覺得律師職業特殊,要入世,和各種人打交道,小年輕剛出校門,肯定不懂事。”

  即便是考公務員時,閻益豐也很矛盾。“因為我想做律師嘛。後來想想,做公務員也有好處,能接觸到一些人。而且家裡人也覺得這是份穩定的工作,可以先做幾年,有點人脈,再考慮做律師。現在證明這種想法是對的。”

  閻益豐在執法大隊待了8年。“每個公務員的工作都不一樣。執法特別鍛鍊人,因為要和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夜場、酒吧、遊戲室、網咖,都是我們的管轄範圍。有的人可能有一個很大的企業,有社會地位;有的可能就是社會底層。我們不是公安,也沒有強制力,要把事情處理好,還要確保人身安全。”

  另外,閻益豐也想給自己9歲的兒子做個榜樣,“他有點缺乏冒險精神。男孩子嘛,還是有點衝勁比較好。還有就是想給孩子一點財富積累。公務員待遇不算差,但絕對也發不了財,而且發財也是不正常的。律師就有更多可能。”

  人物對話

  有望升職,不可惜嗎

  對於升職,閻益豐覺得有得升當然開心,但也不刻意追求,因為他認為做領導也是要承擔壓力的。“像我一開始只是副大隊長,案子辦好,不要有私心就好,其他事情,上面有大隊長呢。有一天,自己做了隊長,發現光這樣是不行的,有糾紛要衝在最前面,要擔責,如果出了事你都解決不了,還讓下面的人怎麼解決。”

  閻益豐還記得自己第一年做隊長,晚上根本睡不著覺,就怕負責轄區出事。他認識的一個隊長曾說,一輛消防車開過,就心驚肉跳,“真是這樣,比如你負責的片區有了火災,隊長要追責,局長也要追責,一路追下去。所以說,公務員不容易。”

  閻益豐覺得外界可能對公務員有些誤解,“其實普通的公務員,最起碼我身邊的這些,大家的心態並不是特別追求仕途,不是非要做什麼官員。說實話,做領導的收入也不會比普通公務員多太多,還要擔責。”

  做公務員,有何利弊

  閻益豐在辭職信裡說:做公務員的那些年,經常幻想自己已經辭職。做公務員有何利弊呢?

  “什麼工作都是有利有弊,公務員也是。”閻益豐說,“執法工作是比較辛苦的,隨時都要加班,沒有辦法控制。但它穩定有保障,社會地位不錯,說句玩笑話,做公務員,老婆也會好找一點。我自己就是在這期間娶妻生子。我只能說,我更喜歡做律師,男的,都有這種沙場情結吧。”

  閻益豐說,自己其實在體制內待得很開心,和同事相處和諧,“我的幾個領導也都很有水平,我和他們說辭職,領導說,既然你會提出來,肯定是和家人商量過,而且也是想定了。那我們能做的就是給你把手續儘快辦好。這種時候的挽留,其實也是沒意義的。”

  寫辭職信,是為提高知名度嗎

  “寫這個只是想適當高調,我覺得自己的文字水平還可以,想向過去做一個告別,給自己一個交代,算是一個儀式。當時這篇辭職文是發在我自己的公號上的,沒想到被轉發後,影響這麼大。”

  在職期間,閻益豐一次過了司法考試,目前已入職律師事務所,正在辦理公職律師轉為社會律師的手續。

  閻益豐發在個人公號上的辭職信,背景音樂是許巍的《曾經的你》,“曾夢想仗劍走天涯,看一看世界的繁華”,這大概是他內心的寫照,所以文章的標題也是:辭去十一年公務員身份,仗劍走天涯。

  閻益豐不覺得這篇文章能給自己的律師職業帶來什麼益處,“沒什麼大用處,做律師,什麼樣的人會找你,是客戶。而客戶,只有案子辦好,他才覺得你好,會相信你,才會給你介紹合適的人。所以,我也沒想通過這篇文章來找客源。”

  若朋友要考公務員,有什麼建議

  “每個人要根據自己的情況,比如你的內心,家境,父母等通盤考慮。”閻益豐舉了個例子,他一個親戚在杭州每月收入七八千,但每天晚上要加班到10點,家境也不是特別好,“他前段時間說要考公務員,我就支援,會更穩定一些。還有一些人,比如我一個同學,也是做公務員,她的人生目標就是安穩,那就蠻好。”

  閻益豐說自己辭職也是經過慎重考慮的,和很多人,包括已經辭職的“前輩們”交流過。“有一個人說的話讓我印象深刻:你不下水,怎麼學會游泳?我覺得我不辭職,老了以後會遺憾的,因為沒有做自己想做的事。我老婆也覺得老這麼搖擺,不是一個好的生活狀態。”

  “另外,人的眼光不要短,要看趨勢。做律師肯定比現在忙,也奔波,但我相信自己能吃這個苦。即便真失敗了,那也有失敗方案,比如就做一個普通的律師,而且,我本來也沒想自己能做多麼優秀。

  深度調查

  離職的公務員,他們在做什麼

  記者走訪發現:年輕,有一定的專長,是幾位辭職公務員的共性資料表明:浙江省公務員辭職人數有所上升,但總體比例正常

  閻益豐說,他所在的單位,近年來,辭職的公務員大概他是第一個。錢報記者採訪到的幾位離職者也都承認,自己在各自系統內算是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另一方面,最近幾年,公務員辭職的話題已算不上新鮮,隔三差五就會有類似的報道。

  辭職的人數在漸漸增多,但也遠遠沒有成為辭職潮。

  從近幾年的統計資料來看,公務員隊伍總量是基本穩定的,辭職的數量有所增長。人社部曾公佈一個調查資料,2015年全國公務員辭職不到1.2萬人,約佔公務員隊伍總數的0.2%,當時國家公務員局有關負責人表示,這個比例是在正常範圍內的。據省人社廳相關人士表示,浙江省差不多也是這樣的情況。

  辭職公務員共性,有一定專長

  年輕,有一定的專長。這是錢報記者採訪的幾位辭職公務員所具有的共性。

  “想做專業的事,發揮自己的專長。”這也是很多人在談到離職原因時提到的。他們的離開極少有盲目性,而是有很明確的目標,甚至對個人的重新開始都有一個清晰的規劃。

  曾是網紅的胡冰,在微博上公佈離職後,有很多同行找他諮詢,尋求要不要辭職的建議。“我現在冷靜下來了,都會讓對方仔細思考兩個問題:出來後想做什麼?然後仔細評估一下自己如果從事這個行業有何優勢?”

  胡冰的觀點是,現在各行各業都不容易,沒有世外桃源,如果只是為了逃避現狀,只是抱怨“懷才不遇”,只是羨慕名車豪宅,這樣的離開是對自己和家庭的不負責任。“因為公務員的身份也不是路邊撿來的,也是自己一點一滴努力拼出來的。”

  除此之外,想獲取更好的經濟收入也是公務員們做出辭職決定的一個重要原因。

  “公務員的待遇還行,但絕對不是豐厚,如果經濟上沒有太大的要求,做做還是可以的。一些離開的人只是覺得,可以用自己的專長獲得很好的回報。”一位離職人員這麼評判,而這種說法在受訪者中有很高的認可度。

  專家觀點

  公務員如何流動,應進行規範

  據報道,杭州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在2015年曾公佈一組公務員辭職的資料:2012年59人;2013年34人;2014年103人。同一年,杭州市紀委“杭州廉政網”還做過一個線上調查:八項規定出臺後,你曾有過辭職的想法嗎?如果有,原因是什麼?佔比最高的原因是晉升空間狹窄,缺乏上升空間,個人抱負無法施展。基本工資不高,灰色福利減少,不如下海改善一下經濟條件,在7個選項中排名第三。

  對於公務員離職,浙江大學公共服務績效評估研究中心主任胡稅根覺得,這是一種正常的流動,社會需要這種流動性,新鮮血液需要補充進來,這樣才有活力,而且總的來說,辭職的比例是偏低的。

  “總體來看,政府待遇不錯,壓力輕,社會地位高,總體權力大,這份工作價效比高。”胡稅根覺得不能忽視一個現象:很多國家的公務員平均收入都是低於社會平均水平的,但在中國,恰恰相反。“現在很多人的離職還是主動離職,而被動離職很少,這也是不正常的。”

  胡稅根分析,最近幾年,公務員離職的數量有所增加,離職的大多也是有能力,比如專業技能,或者有情懷的。職位晉升是有年齡限制的,到了一定的年齡段,如果上升還不確定,那就會選擇離開,“畢竟,現在的市場環境下,出去後薪酬水平會有提升。”當然,還有一種情況是,一些掌握權力資源和人脈的人離職,到大的公司或者平臺做負責人,收入會成幾倍的增長。因此,胡稅根覺得最關鍵的是國家要對公務員的流動進行規範:怎麼流動,應該流動到哪些崗位,不能利用原本手上掌握的公權力或者資源為自己牟取利益,也就是避免出現利益輸送。

  >>>下一頁更多精彩“公務員2000字辭職長信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