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數字電影的色彩論文

  調整影片的反差是指一個鏡頭中明暗區域最亮的部分和最暗的部分之間不同亮度層級的對比,從前指的是負片上的明暗對比,現在在數字電影中叫“明暗對比度”,明暗差異的範圍越大代表對比越大,差異的範圍越小代表對比越小。

       今天小編要與大家分享的是:論數字電影的色彩相關論文。具體內容如下,歡迎參考:

論數字電影的色彩
 

  隨著時代的發展,數字電影逐漸走入觀眾的視野,各項數字技術的日趨完善,也證明了電影的數字化是大勢所趨。所謂數字電影,是高科技的產物,數字電影是指以數字技術和裝置攝製、製作並存儲,並通過衛星、光纖、磁碟、光碟等物理媒體傳送,將數字訊號還原成符合電影技術標準的影像與聲音,從製作工藝與製作方式到發行方式均屬數字化。這樣便可視為一部完整的數字電影。

  現在,有很多數字電影魚目混珠,製作粗糙,相對於原來的膠片電影缺乏美感。這其中雖然有諸多技術上的問題,但是最為突出的要數數字電影缺乏“膠片感”,缺乏“電影感”。

  如何讓數字電影既節約成本又能有膠片的美感,這是我們應該注意和解決的問題。譬如我曾經校過的一本片子《非常押解》,這部片子應該是我所有校過的片子中最具挑戰的,片子在前期拍的時候,有可能攝像機的飽和度調的很低,還有光照條件真的很差,導致後期需要大幅度的調整亮度,有過類似工作經驗的朋友都知道,一旦亮度調整的過大,就會出現噪點,給人感覺畫素很低。

  這個時候就需要配合中間調子和黑場來增強畫面的層次,同時加大飽和度。這部片子應該是我幹得最累的一部片子,因為前期拍攝的相當糟糕,有很多從前沒遇到過的難題,整個工作過程已經不會過多的去考慮如何錦上添花,二是怎樣去彌補前期的不足之處以至於可以通過電影局的審批。所以我得出的結論就是隻有在前期初步調整之後後期再進行優化調整,好片子需要前期和後期的通力配合。

  首先在校色之前應對儀器和裝置進行校正,就是對將要校色的儀器和裝置進行校正以確保校色準確。所有將要用到的裝置必須經過精準校正之後才能工作,這樣才不會給日後的工作增添羅亂。

  其次,在調色之前,校色員也應該深諳整個片子的劇情和導演的主旨。瞭解之後參照前期拍攝過後的影像對這個片子進行一個什麼樣的定位,大致是一個什麼風格。與導演研究之後確定一個總體的調子,也就是畫面總體的傾向。

  比如,2010年的時候在校《窯變》這個片子的時候,因為前期拍攝的時候用的是蔡司鏡頭,這款鏡頭的成像特點就是分辯率及對比性高,在還原色彩方面表現出色,幾乎沒有四角失真現象,忠實提供高畫質量攝影。於此同時,透鏡通過表面塗層可以抑制無用反射光,使鏡頭成像更加鮮明,色彩範圍跟家活躍。再加上這部電影在前期拍攝的時候光圈開得足夠大,所以顏色很通透。在校色的時候導演靈機一動就決定校成法國電影的感覺,在暗部加上藍色確實比以往校的片子的顏色漂亮。

  調整影片的反差是指一個鏡頭中明暗區域最亮的部分和最暗的部分之間不同亮度層級的對比,從前指的是負片上的明暗對比,現在在數字電影中叫“明暗對比度”,明暗差異的範圍越大代表對比越大,差異的範圍越小代表對比越小。

  通常,在確定整體色調之後,接下來就是調整逐個鏡頭,即使高清攝像機拍攝出來的素材也需要對他的對比度進行調整,調整之後的鏡頭就不會顯得那麼灰了,層次感也就出來了。比如我們在調《三峽記憶》這部片子的時候,導演就有意縮小對比度,因為重慶是個霧都,為了再現一種真實性,所以採用了這種方法。再比如調遇到清晨的朝霞這種鏡頭時,也可以用這個方法保留清晨的光感和晨露的清新感。所以,校色是個靈活機動的工作,不僅需要有藝術創造的靈感,也需要有大量的經驗才能解決各種難題。

  數字電影相較於膠片電影對於校色師最大的好處就是可以進行區域性校色。但如果一味把希望寄託於後期也是不現實的,後期能解決的範圍也畢竟有限。如果前期拍攝的照明和光照控制的好,則後期可調節的色彩範圍就大。所以,需要前後期相互配合互相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