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傳記類閱讀答題技巧總結

  高考語文的試卷相信大家都做了不少,那麼語文的人物傳記閱讀型別題,大家總結出答題技巧了嗎?下面由小編為大家提供關於高考傳記類閱讀答題技巧,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高考人物傳記類的答題技巧

  1、高考傳記類文字閱讀,一定要注意分點答題,要注意次要人物的動作神態和外貌情感以及對主要人物的評價。

  2、之後,要能找出次要人物從側面來表現傳主性格特點和情感內容的話,通過這些話和動作來側面對比襯托傳主。

  3、從內容和情節上來看,次要人物有助於有情節的完整和合理,能夠豐富文章內容,增強文章的表現力和感染力。

  4、從結構位置上來看,次要人物的心理活動和描寫可以幫助文章的發展,對人物的描述可以更加全面,客觀,能夠驗證傳主的精神品質。

  5、在表達效果上,可以增加文章的表現力感染力,增強文章的說服力和可讀性,耐人尋味,增加文章底蘊。

  6、最後分別從表達效果,結構位置,文章的情節內容和與傳主的關係這幾個方面,分點並且結合傳記內容答題。

  高考人物傳記類探究題的七種型別

  型別一:啟示式探究

  【提問方式】1.傳記中傳主的某某做法給了你什麼樣的聯想或啟示?2.你從這篇傳記中獲得了什麼啟示?請就你感受最深的一點,聯絡全文,結合實際,談談你的啟示。

  【答題方法】第一步:結合傳主形象,確定觀點。觀點必須明確,必須結合題幹要求和傳主的形象特點來確定。第二步:從文中尋找依據,分條論述。結合文字,採用跳讀法將資訊加以整合概括。第三步:根據題幹要求,聯絡實際。適當答深、答透,避免蜻蜓點水式答題。

  【答題示例】例1:文章第④段寫童年時高錕著迷於各種各樣的新奇事物,文章第⑩段寫晚年時高錕依然如年少時一樣童心未泯。這兩處表述帶給你什麼樣的聯想和啟示?請結合文字和你的生活體驗加以分析。

  答案:兩處表述都揭示了一點:保持對新鮮事物的好奇心和興趣,是一種良好的生活習慣。①高錕正是因為從小就對什麼都充滿好奇,所以受興趣指引,在幼年就培養起了動手實驗的能力。②為了自己感興趣的專業,高錕遠赴英國,積極求學;因為對未知的強烈好奇心,高錕挑戰傳統思維,探索新科技。③好奇心和興趣在一個人的生活中作用巨大,它是積極生活的一種催化劑。當我們對周圍的世界充滿好奇心和探索興趣的時候,我們往往更有進步的動力,也往往更容易獲得成功。***無論是學習還是生活,失去好奇心和興趣就往往導致不但做事效率低下,難以有成果,而且心態消極,精神萎靡。***

  型別二:觀點選擇式探究

  【提問方式】1.有一種觀點認為××,也有一種觀點認為××,你認同哪一種觀點?為什麼?請結合全文進行探究。2.有人認為這篇文章中傳主是一個××的人,也有人認為他是××的人,你認為呢?請結合全文進行探究。

  【答題方法】第一步:在兩種觀點中確定一種進行探究的觀點。第二步:注意題幹要求,從文中尋找依據,分條論述。第三步:如果題幹爰求聯絡實際,根據文字內容適當拓展。

  【答題示例】例2:有人認為,王澍的建築作品是對傳統的迴歸;也有人認為,王澍賦予建築現代的設計。對此,你有怎樣的認識?請結合全文,談談你的看法。

  答案:王澍的建築更多的是對傳統的迴歸。①王澍賦予建築傳統中國畫的意境;②王澍在建築中利用廢舊材料保持傳統的建築風格,表達對歷史的記憶;③王澍的建築作品重視人與自然關係的和諧,符合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天人合一關係。

  型別三:給定角度式探究

  【提問方式】本文對傳主進行了多角度的刻畫,請結合全文,從A”、 B”、“C”三個角度中任選一種,結合全文,談談對你的啟示。

  【答題方法】第一步:從幾個角度中任選一種,並結合題幹要求確定觀點。切不可面面俱到,三點全部涉及,各答一點,蜻蜓點水。第二步:結合文字,根據所選角度整合概括資訊,分條論述。第三步:根據題幹要求,決定是否聯絡實際。

  【答題示例】例3:黃遵憲認為,在當時的形勢下,外交談判應該堅持“誠懇”、“堅貞”、“含忍”三項原則,請選擇其中一項,並結合全文,談談你的看法。

  答案:談判要堅持自己的原則立場。①堅持自己的意見就說對方沒有明白我方的意思,爭取自己的權利就說願與對方同心協力,要求自己的利益就說雙方都有好處;②不因為對方不高興就放棄自己的原則立場;③表述的方式可能有所不同,但堅持自己的觀點卻要毫不含糊。

  型別四:關係式探究

  【提問方式】1.本文對傳主進行了多角度的刻畫,請結合全文,談談你對“A”和“B”關係的認識。2.本文傳主××的原因有很多,請你就“A”與“B”、“c與D”、“D與F”三個方面的理解,任選一個方面,結合全文,談談你的觀點和理由。

  【答題方法】第一步:選擇一種關係型別,結合對文字內容的把握和理解,用一個高度概括化的句子概括兩者關係。如例4從“閱讀與寫作”、“故鄉與文學”、“民族與個性”三者中選擇“閱讀與寫作”,觀點可表述為“閱讀經典對莫言的寫作有促進作用”。選擇“故鄉與文學”,觀點可表述為“故鄉為莫言的文學創作提供了豐富腳養分”。第二步:從文中相應段落尋找依據,用跳讀法將整合資訊,分條論述。第三步:根據題幹要求,決定是否聯絡實際以及聯絡實際的角度。

  【答題示例】例4:莫言成為首位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中國本土作家,原因有很多,請你就“閱讀與寫作”、“故鄉與文學”、“民族與個性”三方面的理解,任選一個方面,結合全文,談談你的觀點和理由。

  答案:閱讀經典對莫言的寫作有促進作用。①優秀的文學作品,是模仿的物件,莫言最初寫作,都是模仿外國魔幻現實主義作家的作品。②優秀作家的作品,是學習的物件,莫言的語言,就是從傳統的經典《三國演義》和文言文以及翻譯小說中學來的。③優秀作家作品是後來者學習的榜樣,如莫言認為如魯迅、老舍創造了獨特的文體,他們的作品值得反覆閱讀。他閱讀了福克納、馬爾克斯等人的作品,奠定了他個性化的創作風格。

  型別五:解釋句意式探究

  【提問方式】1.你是怎樣理解文中“××××××××××”這句話的,請結合全文,談談你的看法。

  【答題方法】第一步:結合傳主形象特點、句子所在段落、文字中心等內容綜合確定觀點。觀點必須明確,必須圍繞傳主形象展開探究。第二步:對這句話的本義進行解釋。第三步:從原段落和相應段落尋找依據,分條論述。

  【答題示例】例5:為什麼說“流著眼淚的托爾斯泰,是不需要任何頌歌的”,請結合全文,談談你的理解。

  答案:托爾斯泰日常生活中這種生命本真狀態的展示,是任何讚頌之詞都無法表達的。①文學巨人托爾斯泰,在生活中更多地展示出一個普通人的風貌。②他從未以偉人自居,不為名聲所累,還原迴歸自我的本真狀態,有著作為普通人的脆弱;③他待人謙恭,把每一位客人當作朋友,給與每一位來訪者最熱切的接待,他讓人們感受到他最真誠的一面。

  型別六:問答式探究

  【提問方式】傳主的某方面品質體現在很多方面,請結合全文,談談你的理解。

  【答題方法】此類題目看似問答題,實際上是探究題,因此具有一定的迷惑性。所以首先必須根據文章內容,確定一個探究點,再明確觀點。如例6,首先要明確文章寫了謝希德對事業的忠誠、對祖國的赤誠和對家人的至誠。再選擇一個角度進行探究。第二步再根據觀點從文中尋找依據,分條論述。

  【答題示例】例6:謝希德的“誠”體現在很多方面,請結合全文,談談你的理解。

  答案:觀點一:對祖國無限忠誠。①視祖國的利益高於一切,不計個人得失,毅然回到科研條件差的祖國參加建設;②為國家建設需要調整研究方向,轉人科研新領域。

  觀點二:對事業充滿熱誠。①作為科學家,銳意創新,勇闖難關,實事求是,一絲不苟;②作為大學校長,謙虛做人,認真做事,深入群眾,不搞特權。

  觀點三:對親人至愛至誠。①不被丈夫身患重病的殘酷現實所壓倒,為治癒丈夫的疾病傾注深情;②不顧自己工作繁忙,盡心盡力地照顧丈夫,具有勤勞樸實的美德。

  型別七:題目式探究

  【提問方式】1.文章標題為“A”,有人認為應改為“B”,你認為哪一個更好?請結合全文,談談你的理解。

  【答題方法】第一步:確定你喜歡的題目。觀點表述為“我認為“×”題目更好。第二步:結合文字,尋找依據,分條論述。一般來說,可從以下角度進行思考:①題目本身能否使人產生聯想,有豐富的意蘊。對錶現傳主性格有突出作用。②題目是否與文中描寫傳主的主要情節有密切關係,是否是對錶現傳主品質的主要情節的概括。③題目是否與能直接表現傳主精神品質密切相關。④題目本身是否有其他修辭或表現手法,對錶現傳主精神品質有重要作用。⑤題目是否切合主題或寫作意圖,有深層次含義。⑥題目是否能表現作者對傳主的某種情感。

  以上答案,如題目與各要素之間關係密切的話,可作為更換題目的理由;如關係不密切或無關的話,可作為不更換題目的理由。

  【答題示例】例7.傳文標題為“永不熄滅的燭光”,有人認為不妥,應改為“東方安徒生”,你認為哪個標題更好?請結合傳文談談你的理解。

  答案:觀點一:我認為“永不熄滅的燭光”好。①比喻恰當而充滿詩意,一個閃光的生命,在一種形式卻將永遠燃燒下去。②這個標題含蓄地寫出陳伯吹留下了無數篇童話、小說、詩歌、散文和翻譯作品,這些作品在人間飛翔,在一代代小讀者的記憶裡存活和流傳,直至永恆。③文章不僅僅談到了陳伯吹作為兒童文學家的一面,還談到了他昂揚的愛國熱情、不屈的生命形式以及對晚輩的扶持幫助,如果用“東方安徒生”為題,不能點明這方面的內容。

  觀點二:我認為“東方安徒生”好。①用世界上影響力最大的童話大師類比陳伯吹,鮮明地點出了他在兒童文學領域的崇高地位和卓越成就,表達出了對他的無限景仰之情,用“永不熄滅的燭光”則不能表達。②陳伯吹一生的創作,緊緊圍繞兒童文學,為孩子們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奇幻而健康的世界,這與安徒生所創設的童話世界相似。③安徒生也曾為窮困折磨,這種逆境中奮發的精神,和陳伯吹也是相似的,這個題目也可以藉此隱隱地寫出陳伯吹的生命經歷。

  高考傳記類閱讀的注意事項

  1.知人就是要掌握文中所寫之人。具體地說,文章寫了幾個人,主要人物是誰,次要人物有幾個,人物之間的關係如何,作者對他們的評價是什麼。

  2.明事事件是史傳文的主體。明事,就是要弄清楚作者圍繞主要人物寫了幾件事。如果只寫一件事,就要分析事件的起因、經過和結果。如果是寫幾件事,就要了解事件的先後順序,事件之間是什麼關係。弄清這些問題,就把握住了文章的主要內容。

  3.辨理就是分析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態度。就是要分析作者藉助所敘之事,對人物作出怎樣的評價,說明了什麼道理。所謂“理”有的是作者明說的,即作者通過議論表現自己的觀點態度;有的借人物之口表達作者的看法,更多的卻是在敘事之中透露的,這就需要“辨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