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篷車聽課後心得體會

  在本次“名師大篷車”活動中,根據不同的學科分別進行,由陝西省的名師給我們帶來了不同的優質課堂的示範以及專家們的教育專題講座。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整理的,歡迎大家閱讀。

  篇1

  今天是20xx年10月26,合肥市大篷車 “送教下鄉”教研活動在經開區朝霞小學進行。謝暉和張軍老師分別為我們上了《畫線段圖解決兩步計算的實際問題》和《搶數遊戲》兩節示範課。兩位教師先進的教學理念,巧妙的教學藝術,正如那窗外的細雨,滋潤著孩子們的心田,也滋潤著聽課的我。。。。。。

  謝老師的教態自然清新大方,注重解題思路及語言表述的培養。我們知道,數學是一門嚴謹的科學,數學語言的表述一定要規範,謝老師在學生表述不清楚的情況下,不急不燥,而是耐心的去引導孩子,讓孩子的思維和語言完整的結合在一起。同時,也使孩子們明白,線段圖只是一個方法,可以用線段圖解決實際問題。正因為如此,學生在回答解題方法時,反而把教難的方法先呈現出來。

  一直以來,大家都感覺到活動課不好把握,而張老師今天給了我們一個很好的示範。張老師充分的帶學生玩,帶學生遊戲,

  卻不是單純的去玩,而是讓學生充分的在遊戲中進行數學思考。

  活動結束了,我依依不捨的離開了會場,感謝“大篷車”送教,我會向他們學習,多鑽研教材,努力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水平。

  篇2

  10月16日,合肥市數學“大篷車”名師送課活動駛入經開區朝霞小學,我和數學組的同仁們有幸聽了兩節精彩的示範研討課。這兩節課分別是由合肥柏景灣小學謝暉老師執教的畫線段解決兩步計算的實際問題蘇教版三上以及合肥雙崗小學張軍老師執教的搶數遊戲人教版。

  首先,謝老師的課立足於解決問題的策略的研究,在課堂教學過程中作為老師她特別注重對學生解題思路的培養以及如何用簡潔的語言描述出自己的解題思路,而不是讓學生僅僅只會列算式計算,為學生在中高年級學習解決問題打下思維基礎。

  另外“線段圖”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對學生能力的培養作用是不可忽視的,學生能從“線段圖”中抽象出算式3+1=4,理解一套衣服總價有4個28元組成,從而列出算式4×28=112元。這種計算方法是在解決問題過程中學生較難想到的一種方法,而學生卻能輕易從線段圖中整理出來,這體現了“線段圖”在解決問題中不可替代的作用。不同的計算方法來源於對題目已知條件的感受不同,線段圖能更簡潔的將題意體現出來,也能將題中數量關係提煉得更簡單。學生能在學習過程中體會到線段圖的簡單便捷,產生學習需求,進而明白算理。我想作為數學教師,我們不僅應該教會學生算,更應該引導學生說出為什麼這麼算,明白這麼算的道理,這才是教學過程中尤為重要的。謝老師的教學將這點體現得淋漓盡致。

  廬陽區教研員李玲玲老師在點評謝老師的課中說到,謝老師在教學中注重讓學生說出自己的解題思路,這需要教師在平時教學中有一個持續不斷的培養過程,而今天聽課的學生似乎對用簡潔的語言表達出自己的解題思路仍有困難,當遇到這樣的問題時,我們老師應該怎麼辦呢?個人一點拙見認為此刻學生對“解題思路”是什麼意思並未理解清楚,教師可以嘗試讓學生先說出計算過程並適時提問“你先算的是什麼,後算的是什麼”並告訴學生這即是解題思路,當學生明白什麼事解題思路,我想他們表達起來會變得更容易。

  這個問題其實體現出的是教師的預設提問在整堂課的教學中的重要性,當出現“一件上衣比一條褲子貴多少錢”這一問題時,謝老師提出問題:線段圖中哪一段表示貴多少錢呢?這個問題對學生解決問題是非常有幫助的,可是老師並未讓學生指一指是哪一段,就開始讓學生“線上段圖上把問題標出來”,這時學生便迫不及待在作業紙上開始了他們的計算而不是線上段圖上標出問題。經過巡視謝老師發現學生們大多數都錯誤理解了她的意思,便讓學生停下筆,讓一個學生到黑板前指出哪一段代表“上衣比褲子貴多少錢?”,再引導學生們在這一段上用大括號標出問題。幸好謝老師通過巡視發現了問題,但這裡依舊浪費了一些時間,我想當我們要求學生回答問題簡潔明瞭,表述清楚時,我們教師提問是不是也該做到循循善誘,讓每個學生明確自己要做什麼呢?這才能使學生在課堂中有的放矢,教師也能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

  關於第二節由雙崗小學張軍老師執教的搶數遊戲,因為我對教材的不熟悉,在課堂的一開始我並未聽出張老師的教學意圖,直到一位非常出色的女生在“搶9遊戲”中說出了這樣一段話——因為9可以被“3”整除,所以我只要讓對方先報數,別人報一個數,我就報兩個數,別人報兩個數,我就報一個數,我就必贏。這時我才恍然大悟,原來這個搶數遊戲它的本質是一個是否被“3”整除的問題此時的遊戲規則是從1開始輪流報數,至少報一個數,最多報兩個數。搶9,只要佔到9以內所有除以3沒有餘數的數就能報到9。搶10,只有佔到10以內所有除以3餘1的數就能搶到10。由此我聯想到了蘇教版教材中的找規律蘇教版五上的內容,可以將搶數轉化成了一個週期性的問題,需要搶的數除以3餘1、2,想要贏就選擇先報數;需要搶的數除以3沒有餘數,想贏就選擇後報數。

  這節課,張老師按照自己的設計思路在快樂的搶數遊戲過程中一步步完成了預期的教學目標,讓孩子體會了搶數遊戲中的規律,充分調動了孩子的學習積極性及思維能力,尤其是在這節課最後改變遊戲規則時,那個機靈的小女孩的回答又再一次的讓這節課的難點得到突破時,我在感嘆一堂課的精彩不僅僅是教師的展示,更是孩子的展示,有生成的課堂才是有效的課堂。在遊戲中探究規律、發展能力,體會數學的魅力,思考搶數的規律,張老師的課堂體現的是寓教於樂的教學思想。

  在這節課中這個小女孩又何嘗不是充當了一個“小老師”的角色,教學契機就在這“張老師”和“小老師”之間碰撞了出來,“小老師”對“搶9必勝規律”的小結是這節課最大的亮點。如果能在“小老師”的搶9必勝規律小結時,“張老師”及時總結規律,強調週期性3個數為一組,再適時改變遊戲規則4個數為一組,可能在突破難點時會更有成效。

  兩節精彩的展示課給我留下很多對數學教學的思考,如何在小學階段數學教學過程中對學生解決問題能力有所培養,如何讓學生在快樂的學習過程中增強數學思維能力,提升數學素養,這不僅僅是兩節展示課要做到的事,更要是在平時的教學中點滴積累,逐步鍛鍊的。這兩節課也給了我更多的啟發,讓學生多想,讓學生多說,以生為本,以學定教,讓學生的學習變成真實的體驗和實在的感受,把複雜的思維過程變得簡單、直觀,學生才會對學習更有興趣,這也是我們作為教師要努力的方向!

  篇3

  11月1日,“陝西省名師大篷車”活動走進旬陽,為我們旬陽的教育帶來了新的生機,為我們旬陽的教育注入了新鮮的血液。

  在本次“名師大篷車”活動中,根據不同的學科分別進行,由陝西省的名師給我們帶來了不同的優質課堂的示範以及專家們的教育專題講座。

  為我們數學組上示範課的是陝西省西工大附小的特級教師王老師,在本次示範課中他講的是三年級的數學“分一分”。通過觀摩王老師的授課,讓我受益匪淺。像其他的教師們看到的一樣,在此次授課過程中,孩子們動手操作是本節課的一大特色以及亮點。在王老師的授課中,讓我覺得眼前一亮的有這麼幾個方面:

  1、課前交流。

  在上課前,王老師僅僅用了三四分鐘的時間,和孩子們做了一個簡單的互動,在互動過程中,給孩子們傳達出這麼幾個資訊:1、老師姓什麼;2、老師叫什麼;3、老師從那兒來?4、本節課要學的知識。老師在與孩子們交流互動前就打開了螢幕,而這些資訊全部在螢幕中顯示。通過這幾個資訊的傳遞,告訴孩子們要善於觀察,善於發現。

  2、培養孩子們的動手操作能力。

  在整個教學過程中,王老師始終以孩子們為主體,從整節課的開始到結束,都是由孩子們自己來動手操作,來得出數學中分數知識中的“平均分”,以及對分數的一個初步認識。讓孩子動手將一個圖形任意的分為兩份,從而來引出平均分,在孩子們說出平均分,王老師繼續讓孩子們動手,將平均分這個知識點牢記,並且讓孩子們通過反覆的動手來牢記分數當中的平均分。得到平均分,又繼續讓孩子來驗證。從而達到更好的效果。在數學教學中,分數中的平均分,一直是孩子們的死角,也是教師們的難點,但是通過,王老師的這次示範課後,讓我覺得,我們在正著走不通的時候,也可是反其道而行之。孩子們容易記不起平均分,那在課堂上孩子們動手操作的過程中,讓孩子們不平均分,任意分,這樣孩子們就會記得住它。這樣的理論是很新穎的,是值得我們去學習的。

  在王老師的本次示範課後,他從四個方面進行了反思:1、在活動中滲透新知識;2、培養孩子們的動手操作能力;3、培養孩子們的創新思維;4數學來源於生活並運用到生活當中。老師的反思簡短,但是給我們帶來的卻是無限的深思:在我們的教學過程中,是否能做到這樣呢?總之,聽完這次示範課後,我覺得名師就是名師,他們的出發點就是和我們不一樣,他們的備課就是比我們高一節,但是隻有通過這樣的比較,學習,才會使得我們成長,進步。才會使得我們在教育這條路上走的更遠。

  示範課後,是專家進行了以評課,在專家的評課過程中還提到了我們在上課,教學過程中的一些誤區,一些弊端。同時也給我們提出了很多寶貴的建議:1、匯入要來源於生活;2、數學課堂不能脫離數學;3、備課要有創新,要有亮點;4、要有嚴密的數學語言、、、、、、同時還給我們在校本教研方面做了指導。總之專家的講座使我們在備課,教育教學方面豁然開朗之感。

  此次培訓,不僅使我在教育教學理論知識,教育教學技能方面有了新的認識,對我來說更是一次心靈的洗禮。專家和特技教師展現出的個人魅力,以及教育風采,都將觸及我心靈深處,帶給我更多的感慨,更多的深思,現在的我在教學教學方面雖然很幼稚,很笨拙,但是我相信,只要我不斷的努力,不斷的學習,總有一天我會成長,會成熟,會達到成功的彼岸,做一名底蘊的,有內涵,有人格魅力的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