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勵志激勵文章

  決戰高考,改變命運。屢挫屢戰,笑傲群雄!高三備考生就是需要一些這樣的勵志文字和勵志文章激勵自己為高考奮鬥,下面一起來看看小編為大家精心推薦的吧,希望能夠對您有所幫助。

  :從班級墊底到考上北大

  ——差生高考逆襲的勵志故事

  高中進校時他是班上倒數第一名,父母對他沒抱多大希望。但他最終卻進入北大,是堅持和專注改變了一切,成為一個高考學生勵志的模板。

  資質普通,成績又吊車尾,這樣的孩子在眾人眼中已經被劃撥為“差生”一類。但就是這樣一個孩子,提前接到了北京大學基礎醫學部的預錄通知書!他,就是來自重慶育才中學高三1班的王旭冉,他的完美轉身為普通學生“逆襲”高考提供了一個最為勵志的模板。

  從班級墊底到年級前十

  別的孩子還在緊張的準備高考,王旭冉已經給自己安排了美聯英語的口語課程,“我的口語一直不好。”說話慢吞吞的王旭冉笑得很直率。他是大足人,從在老家大足讀書開始,成績就非常普通,高中進入育才中學也純粹是“低空飛過”。進入育才中學後就讀於十四班,當時進校的成績是班上的倒數第一名。

  這還只是王旭冉的第一次“吊車尾”。高二文理分班,他進入一班學習,新班級高手如雲,於是王旭冉又悲催地成了倒數第一名。“他高一高二,語文外語都差。外語成績進校時就70-80分,還不到90分的及格線,到了高三時就達到127.5分了。”兩個班主任王田麗和李祖明回憶,王旭冉三年的學習生涯裡就出現了兩次“墊底”,他都一一實現逆轉,“高二期間只用了半學期時間,他就進入年級排名前十名。”

  父母曾對他不抱信心

  生物是王旭冉最喜歡的學科,對生物著迷的程度讓他隨時把生物學知識用到生活中來。一次和同學去吃飯,眼見同學往碗里加味精,他就開始滔滔不絕地分析味精成分,這一點曾讓老師和同學都大呼受不了。因為他的這份喜愛,班主任王田麗推薦他去了參加生物奧賽班。到了高三,父母擔心他因為參加奧賽班分散了精力而要求他放棄,有點信心不足的王旭冉在班主任的鼓勵下還是堅持了下來,最後取得了相當優異的成績。

  事實上,父母對王旭冉的成績並不十分看好,從勉強入校到吊車尾,爸爸媽媽曾經最大的期望就是孩子能上個重本線,要是能考上重大那可真是阿彌陀佛了。誰知兒子給了他們一個更大的驚喜,得到北大的錄取書,同時還獲得了育才中學特別頒發的3.5萬元獎金,讓父母樂得合不攏嘴。

  自我評價資質普通

  奧數“天才”李爽與王旭冉是同班同學,一樣是保送北大,兩個孩子不免被老師和同學拿來比較。“在我看來,兩個孩子還是有很大區別。李爽確實是屬於資質高、特別聰明,從小就優秀的孩子,說是天才不足為過。王旭冉呢,資質沒有李爽那麼高,甚至說班上還有不少孩子的資質都比他好,但是他堅持、穩重、紮實讓他超越了大多數。”王田麗分析。

  王旭冉對自己的評價與老師如出一轍,但他自己顯得更謙虛:“我一直都覺得自己不夠。”他說,在學習上端正態度是首要的,在高一時自己就完全沒有什麼學習計劃和目標。後期開始專注於課堂,堅持自己的生物奧賽愛好,“其實說起來我的祕訣就是專注、堅持和心態。”

  【致今年高考學子】

  其實很多時候我們可以做到,但是心裡的障礙阻止了我們去做。如果你能拋棄一切雜念,那麼成功就離你很近了。請相信時間花在哪裡,成就就在哪裡。

  :不讀書不吃苦,你要青春幹嘛

  老師們、同學們:

  大家新年好!

  按照慣例,新學期的第一講由我來給大家講點什麼,以前給大家講的諸如《什麼是你生命中的核桃》、《愛國請從改變自己做好自己開始》等等不知道大家是否還有印象,是否對大家有些啟示和影響。

  今天我要給大家講的主題是《不讀書、不吃苦,你要青春幹嘛》。

  短暫的寒假結束了,新的學期開始了。回憶十來天的假期,你是否有值得回味的事情和經歷呢?

  我想,不同的人肯定有不同的收穫和感受:

  有的同學“收穫”的胡吃海睡,做的是“低頭追劇”一族,並且生活的節奏全部被打亂——該睡的時候不睡,該起的時候不起,該吃的時候不吃;

  而有的同學選擇了認真完成寒假作業之餘適當放鬆;

  有的同學選擇了放下包袱,在旅途中放鬆身心,增長見識;

  也有的同學撇開喧囂紛擾,選擇了一本好書,與偉大的心靈對話,讓自己的精神旅行;

  有的同學會利用豐富的網路資源來強化自己的薄弱學科,實現彎道超越;

  還有的同學會和自己的良師益友促膝談心,獲取前進的動力,感悟人生的真諦!

  規劃不同,過法不同,寒假對於我們的意義就不同。有的同學可能難以理解,假期有必要這麼拼,這麼苦,這麼累嗎?我的回答是大有必要。

  同學們知道嗎?就在隨州市一所縣市的一中高三補課一直補到了臘月二十八;襄陽四中連高一的學生也補到了臘月二十九。我們在羨慕別的學校厲害的時候,何曾想過他們的學生是多麼的努力,多麼拼命!

  這就是今天我要告訴大家的,怕吃苦,苦一輩子,不怕苦,苦一陣子。

  2015年熱播了一部電視劇,叫《羋月傳》,羋月作為一個女人吃了多少的苦頭,付出了多大的代價才登上權力之巔,奠定秦國一統六合的基業!而作為主演孫儷成為“熒屏霸主”何嘗不是如此呢?

  孫儷面對媒體採訪時這樣說道:“除了《玉觀音》後歇了三個月,十年來,我幾乎再沒有休息過一天,這比小時候練舞,比在部隊裡種地、趕豬、掏陰溝要累得多”。

  她十年的付出,換來的身價暴漲,拍攝《玉觀音》時,片酬為5000元一集,《甄嬛傳》時30萬一集,《羋月傳》時片酬漲到了85萬……出道10年身價暴漲了170倍。需要知道的是這十年孫儷沒休息過一天。

  在完全可以拼“顏值”的時代,孫儷卻在拼實力,拼吃苦精神。人生有兩條道路可以選擇:要麼向孫儷那樣吃苦十年,精彩五十年;要麼安逸十年,吃苦五十年。

  現在有些同學談到讀書,談到吃苦,猶如談虎色變,避之唯恐不及。

  一幫不學無術的女孩聚在一起,號稱所謂的姐妹,以為有了姐妹就有了全世界。她們在一起聊好吃的、聊穿的、聊化妝品、想的是網上購物、刷微信、刷微博,追韓劇;

  而一幫無所事事的男孩聚在一起,號稱所謂的哥們,以為有了哥們就有了天下。他們在一起逃課、抽菸、打撲克、玩遊戲、看玄幻甚至約架……以為這就是瘋狂,這就是該有的青春。

  他們看不起那些不會化妝、不會打扮、一天到晚只知道讀書的好學生。還罵那些好學生是書呆子,罵他們傻,只知道讀書,殊不知,兩三年後,好學生上一本,上211,上985,甚至上清華北大,而他們卻要考慮去三本,去高職高專甚至考慮要不要南下打工。

  有的人可能會說,讀書有什麼用,現在好多沒讀大學的也混的非常好。其實,你們忘記了一個詞語,這個詞語叫做比例。而那些佔極小比例的沒讀書就成功的人,那是他們自身具備了成功的一些素質,而你們是否具備呢?

  每個不想念書的學生,都會不約而同的找一個不讀書就能成功的案例來作為他放縱的最後心理安慰。那麼我很遺憾的告訴你們,這是改革開放三十多年後的中國,這裡再也沒有素質低下而鑽了政策的空子就能一夜暴富的奇蹟。這裡優勝劣汰,這裡適者生存。

  叛逆和瘋狂的青春當然可以,但幾年的放縱,換來的可能就是一生的卑微和底層!

  有一段父子之間經典的對話,告訴了我們努力讀書和不讀書的大不同。

  兒子剛上學不久就問當農民的父親,人為什麼要讀書。父親說,一顆小樹長1年的話,只能用來做籬笆,或當柴燒。10年的樹可以做檁條。20年的樹用處就大了,可以做粱,可以做柱子,可以做傢俱;一個小孩子如果不上學,他7歲就可以放羊,長大了能放一大群羊,但他除了放羊,基本幹不了別的。

  如果小學畢業,在農村他可以用一些新技術種地,在城市可以到建築工地打工,做保安,也可以當個小商小販,小學的知識夠用了;如果初中畢業,他就可以學習一些機械的操作了;如果高中畢業,他就可以學習很多機械的修理了;如果大學畢業,他就可以設計高樓大廈,鐵路橋樑了;如果他碩士博士畢業,他就可能發明創造出一些我們原來沒有的東西。

  “知道了嗎?”兒子說知道了。

  爸爸又問:放羊、種地、當保安,丟人不丟人?兒子說丟人。

  爸爸說:兒子,不丟人。他們不偷不搶,幹活賺錢,養活自己的孩子和父母,一點也不丟人。

  不是說不上學,或上學少就沒用。就像一年的小樹一樣,有用,但用處不如大樹多。不讀書或讀書少也有用,但對社會的貢獻少,他們賺的錢就少。讀書多,花的錢也多,用的時間也多,但是貢獻大,自己賺的錢也多,地位就高。

  那次談話給兒子留下了極深的印象,從此兒子在學習上不需要威逼更不需要利誘,就會做出最好的選擇。

  馬雲在《不吃苦,你要青春幹嘛》這篇演講中這樣說到“當你不去拼一份獎學金,不去過沒試過的生活,整天掛著QQ,刷著微博,逛著淘寶,玩著網遊,幹著我80歲都能做的事,你要青春幹嘛?”

  恰同學少年的你們,在最能學習的時候你選擇戀愛,在最能吃苦的時候你選擇安逸,自恃年少,卻韶華傾負,卻不知道青春易逝,再無少年之時。

  同學們,什麼叫吃苦?

  當你抱怨自己已經很辛苦的時候,請看看在西部的那些窮孩子,他們飯吃不飽,衣穿不暖,凍著腳丫,啃著窩窩頭的情形;請想一想幾十年如一日起早貪黑的我們的老師們;請你對比一下那些透支著體力卻依舊食不果腹的打工者!

  在有空調的、有熱水喝的教室裡學習能算吃苦?在有空調、能洗熱水澡的寢室裡休息算是吃苦?在有爸媽當“太子伴讀”,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你能算吃苦?

  風雨中這點痛算什麼?你來隨州二中幹什麼?你來這兒就是來刻苦學習的,就是來拼個好前程的,不是來荒廢時日揮灑青春的。

  去年考上清華的張甜柳寒假回母校來看望老師的時候說道,沒有高中三年拼命的我,今天我怎麼能夠和來自北上廣深的優秀學生坐在同一間教室,聆聽中國最優秀的教授講課;怎麼能夠有資格和他們一道徜徉在水木清華園指點江山,激揚文字,想來這三年的苦真沒有白吃,這三年的努力沒有白費。

  同學們,若想成為非常之人必須學會吃非常之苦。要知道,青春最好的營養就是刻苦!

  著名作家龍應臺在給兒子安德烈的一封信中這樣寫到:我要求你讀書用功,不是因為我要你跟別人比成就,而是因為,我希望你將來擁有更多選擇的權利,選擇有意義、有時間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謀生。

  是啊,如果你優秀,你便擁有了大把的選擇機會,否則你只能被迫謀生。

  李嘉誠也這樣說:“讀書雖然不能給我們帶來更多的財富,但它可以給我們帶來更多機會。”

  同學們,有機會,才會成功,才會有未來啊!

  可能有的同學會問,我現在努力,還來得及嗎?我的回答是:“我說來不及,你就不學了嗎?”我們應該把重心從問“來不來得及”轉到用功學習上來。有時候你想的越多,越什麼事都幹不成。認準目標就靜下心來幹,總會有結果。

  所以接下來的時間,無論是高一、高二的,還是高三的同學們,不要問什麼時間夠不夠,什麼基礎行不行。這些都是次要的,最主要的你要從現在開始吃苦,開始用功。

  40歲的柳傳志不問來不來得及,最終他締造了聯想集團;高考三次落榜的俞敏洪不問來不來得及,最終考上北大並打造了“教育航母”--新東方;經過兩次創業失敗的馬雲不問來不來得及,最終他書寫了電商傳奇,改變了世界。

  親愛的同學們,如果老天善待你,給了你優越的生活,請不要收斂了自己的鬥志;如果老天對你百般設障,更請不要磨滅了對自己的信心和奮鬥的勇氣。

  當你想要放棄了,一定要想想那些睡得比你晚、起得比你早、跑得比你賣力、天賦還比你高的牛人,他們早已在晨光中跑向那個你永遠只能眺望的遠方。

  所以,請不要在最能吃苦的時候選擇安逸,沒有誰的青春是在紅地毯上走過。既然夢想成為那個別人無法企及的自我,就應該選擇一條屬於自己的道路,付出別人無法企及的努力!

  所以我們不僅要有高三無假期的心理預期,更要有高中無假期的鏗鏘誓言!

  將來的你,一定會感謝現在拼命的自己!

  最後希望大家新的一年奮力拼搏,不負春光,不負自己!同時也祝我們二中猴年吉祥、高考大捷!謝謝大家!

  可能有的同學會問,我現在努力,還來得及嗎?我的回答是:“我說來不及,你就不學了嗎?”我們應該把重心從問“來不來得及”轉到用功學習上來。有時候你想的越多,越什麼事都幹不成。認準目標就靜下心來幹,總會有結果。

  所以接下來的時間,無論是高一、高二的,還是高三的同學們,不要問什麼時間夠不夠,什麼基礎行不行。這些都是次要的,最主要的你要從現在開始吃苦,開始用功。

  40歲的柳傳志不問來不來得及,最終他締造了聯想集團;高考三次落榜的俞敏洪不問來不來得及,最終考上北大並打造了“教育航母”--新東方;經過兩次創業失敗的馬雲不問來不來得及,最終他書寫了電商傳奇,改變了世界。

  親愛的同學們,如果老天善待你,給了你優越的生活,請不要收斂了自己的鬥志;如果老天對你百般設障,更請不要磨滅了對自己的信心和奮鬥的勇氣。

  當你想要放棄了,一定要想想那些睡得比你晚、起得比你早、跑得比你賣力、天賦還比你高的牛人,他們早已在晨光中跑向那個你永遠只能眺望的遠方。

  所以,請不要在最能吃苦的時候選擇安逸,沒有誰的青春是在紅地毯上走過。既然夢想成為那個別人無法企及的自我,就應該選擇一條屬於自己的道路,付出別人無法企及的努力!

  所以我們不僅要有高三無假期的心理預期,更要有高中無假期的鏗鏘誓言!

  將來的你,一定會感謝現在拼命的自己!

  最後希望大家新的一年奮力拼搏,不負春光,不負自己!同時也祝我們二中猴年吉祥、高考大捷!謝謝大家!

  :我說來不及,你就不學了嗎?

  文:樂樂淘

  分享一句話,這句話真的影響了我整整十年,時時回味,始終受益匪淺。

  1

  LZ高中的時候,班裡一共44人,全年級8個班。高一和高二一直是班級倒數10名。對高中科目不是很感興趣。當然也跟自己不太努力有關。

  高三開始的時候,想努力突破一下,卻不知道怎麼突破,下了很大決心去學,但是覺得同學們實在太強了,簡直無法超越。

  我挨個科目問老師求打氣,說,老師我現在努力,還來得及嗎。絕大部分的老師回答都是“來得及。好好學。”

  只有歷史老師,眼都沒抬的說了句:“我說來不及,你就不學了嗎?”

  當時挺鬱悶的,心想什麼J8老師。但過後想想又的確是這個理。

  於是把重心從問人“來不來得及”轉到了拼命做題學習上來。再也不去想“來不來得及”這種破事了。因為的確,別人說來不及,還是要學的,多問也是給自己添堵。

  那一年裡我每天只睡6個小時,身體很差個個月掛吊瓶。但後來奇蹟真出現了,我從班裡後十名急起直追,在第三次模擬考試時候進入了班級前十,第五次模擬考試進了年級前10.,後續的7次模擬考試中一直在年級前50這樣。老師和學校都很驚奇,逐漸把我作為清北重點苗子開始培養,並安插進了週末的尖子班。這個班很牛逼,年級尖子班一共50人,週末抽調全校最強的老師集中補課,免費。目的就是衝清北。

  當然後來我沒考上清北,數學分數還是差了點,智商問題。只進了一個普通的985.也算是給高中一個滿意的答卷了。

  2

  再後來是第二件事,練字。

  LZ以前寫字巨難看。研究生第一年的時候,決心改變一下。

  都23歲了,還能練字嗎?問人,問網,90%的答覆都是晚了。

  果真這樣嗎?我又想起來5年前的歷史老師那句話,“我說來不及,你就不學了嗎?”

  然後我就報了一個硬筆書法班,煞有介事的跟一群10歲的小盆友做起了同學。當然我很異類。

  再後來風雨無阻的練了一年的字,每天2個小時從未斷過。

  一年下來奇蹟就發生了,我連過去怎麼寫字都不會了,提筆就是新練的字型,很快就被校研究生會的老師發現,並且調去做了個校研究生會的什麼書記員。直到後來考公務員的時候,一筆好字還是給了我很多優勢。從100來個人當中脫穎而出。

  3

  工作逐漸穩定下來,又琢磨著學點什麼,挺喜歡聽鋼琴的。小時候家裡條件不好沒學成。現在能不能學學?都TM28歲了。

  問人,問網。99%回答,晚了,沒法跟5歲學琴的孩子比了。

  我想想,我今年30,我要是75歲掛了,還能活45年,30歲學鋼琴,學到40歲也學了十年了。50歲時候也能彈點什麼像模像樣的了吧?現在不學,50歲時候不還是啥也不會?

  然後又想起來那句話了,“我說來不及,你就不學了嗎?”

  於是找了個老師,研究了一下琴型號,租了臺鋼琴就搞起。又當起了老師最老的學生。老師同期帶的學生一般都是5、6歲的孩紙。還有一個18的妹子,一個22的小哥。

  然後又過了一年,我就風雨無阻的學了一年鋼琴。昨天老師跟我說,可以考慮考二級了。因為考級曲目已經拿下來了。問我要不要試試。我想想還是算了,考完級還得加錢。養孩子手頭緊,等彈過了599再考慮吧。反正簡單的兒歌和流行歌曲啥的彈彈已經沒啥壓力,哄兒子時候彈彈兒歌挺好的,兒子聽得很嗨森哈。同期一起學的妹子和小哥早就不學了,5歲孩紙也放棄了好幾個。LZ就這樣又成了孤獨的老學生,繼續往前走。

  有時候人就是這樣,想的越多,越什麼事都幹不成。聽多了網上的言論,什麼都沒幹就開始懷疑自己。真心不應該。

  我剛上班那會,我們老闆說過一句話,現在社會想要成功太簡單,只要1%的努力+99%對網路的抵制就成了。現在想想和那個歷史老師的話基本是一個意思,不要太注重無關緊要的看法,認準目標就靜下心來幹,總會有結果。人不怕笨,就怕被網上言論影響得連自我超越的勇氣都沒有了,那才是真可悲。

  所以跟大家分享這句話,“我說來不及,你就不學了嗎?”,與友共勉。

  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整理推薦的,希望大家能夠喜歡。